沁園春雪的讀后感
推薦文章
沁園春雪的讀后感范文
讀毛澤東的詩,總會感覺到很強的時代感,總會感覺到他要抒發(fā)的感情是那么的濃烈,是那么氣吞山河。無論是《長沙》還是《雪》,雖是寫景,卻不失詩中要表達的抱負(fù)。今天小編在這給大家整理了一些沁園春雪的讀后感,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沁園春雪的讀后感1
“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大家對這首詞一定十分熟悉,對,它就是出自偉大戰(zhàn)略家、軍事家、理論家、思想家、政治家毛澤東之筆的《沁園春·雪》。
我十分喜歡這首詞的豪放,因為它能體現(xiàn)出詩人那偉胸懷和精神。這首詞最令我震撼的地方便是作者用簡短的一百一十四個字就表達出許多層意思,而我有時卻為了一篇作文而搞得頭都大了。的確令我自嘆不如。讀過這首詞后,我認(rèn)為它是一部十分經(jīng)典的作品,甚至超越我以前讀過得全部詩詞,倒也正是因為它的豪放。
《沁園春·雪》這首詞,是毛澤東于1936年2月所作,當(dāng)時毛澤東率領(lǐng)紅軍長征部隊勝利到達陜北清澗縣袁家溝,準(zhǔn)備渡河?xùn)|征,開赴河北抗日前線。為了觀察地形,毛澤東登上海拔千米之高的塬上,剛好一場大雪飄過,一幅“北國風(fēng)光”便展示在詞人眼前,不禁感慨萬千,詩興大發(fā),欣然命筆,寫下了這一豪放之詞。
這首詞分上下兩闋,上闋主要展現(xiàn)祖國河山的壯麗;下闋由祖國河山的壯麗而感嘆,并引出英雄人物,評論歷代英雄人物,抒發(fā)詞人的偉大情懷和思想抱負(fù)。
在上闋中,“山舞銀蛇,原馳蠟象,欲與天公試比高”,這一句我最喜歡,它仿佛讓我看到了一座座猶如一條條銀蛇在舞動盤旋,高原上下過雪的大山,宛如一頭頭大象在跑動,像活過來似的。而后邊的一句,又似乎隱含著作者“人定勝天”的不服輸?shù)男愿瘛?/p>
在下闋里“俱往矣,數(shù)風(fēng)流人物,還看今朝?!薄熬阃印笔亲髡甙岩郧爸袊饨ㄉ鐣臍v史一筆帶過,而接踵而至的,全部是一些能夠建功立業(yè)的人。這里,也代表著無產(chǎn)階級革命者超越歷代群雄的信心。
為何毛澤東的詩詞那么豪放呢?正是因為他的那種英雄氣概,也恰恰因為這種氣概,他才能打下江山,領(lǐng)導(dǎo)中國人民走向勝利!
沁園春雪的讀后感2
唐朝詩人柳宗元的著名詩篇《江雪》: 千山鳥飛絕, 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 獨釣寒江雪。
這是一幅江天大雪圖。作者從視覺著眼,江天茫茫,人鳥無蹤,獨獨有一個正在垂釣的漁翁。這里的雪景目的是渲染和襯托江寒獨釣的漁翁。
晚明文學(xué)家張岱的散文《湖心亭看雪》: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
是日,更定矣,余拿一小舟,擁撬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凇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中影子,為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兩三人而已!
到亭上,有兩人鋪氊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上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 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癡,更有癡似相公者!”
這是一幅水墨淋漓,氣象混茫的湖山夜雪圖。作者從聽覺入手,人鳥聲俱絕,雖然無聲,卻有人在。湖上雪光水汽混蒙不分,天空、云層、湖水之間白茫茫渾然難辨。接著,是一個個特寫鏡頭——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這是朦朧的畫,夢幻的詩,給人一種似有若無、依稀恍惚的感覺。襯托出作者那種人生天地間,茫茫如滄海一粟的深沉感慨。 毛澤東的詞《沁園春·雪》: 北國風(fēng)光, 千里冰封, 萬里雪飄。 望長城內(nèi)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 頓失滔滔。 山舞銀河, 原馳蠟象, 欲與天公試比高。 須晴日, 看紅裝素裹, 分外妖嬈。
江山如此多嬌, 引無數(shù)英雄竟折腰。 惜秦皇漢武, 略輸文采; 唐宗宋祖, 稍遜風(fēng)騷。 一代天驕, 成吉思汗, 只識彎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數(shù)風(fēng)流人物, 還看今朝。
這是一幅氣勢磅礴、意境高遠的北方冰雪圖。他以超大氣魄的手筆,描繪了祖國壯麗的大好河山——北方的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眺望長城內(nèi)外,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寬廣的黃河上下,河水頓時失去了滔滔水勢。連綿的群山好像一條條銀蛇一樣蜿蜒游走,高原上的丘陵好像許多白象在奔跑,似乎想要與蒼天比試一下高低。等到天晴的時候,再看紅日照耀下的白雪,格外的嬌艷美好。大家風(fēng)范,躍然紙上。
毛澤東的詠雪,是為了更好地評價英雄人物,映襯出他的偉大胸懷。
同樣是詠雪,柳宗元和張岱流露出的是孤高自賞和消極避世的情調(diào)。所以,他們只能是優(yōu)秀的詩人和文人,而毛澤東首先是偉人,然后才是詩人和文人。格調(diào)不同,詠雪的意境也不同,反映出的胸懷更是不同。
沁園春雪的讀后感3
一首毛澤東《沁園春·雪》,豪邁奔放,無不讓人聯(lián)想到廣闊雄奇的北國雪景。
我愛雪,喜歡看著雪景發(fā)呆。那些潔白的雪是如此的動人,喜歡看它如精靈般在空中跳著優(yōu)美的旋律。但我更喜歡讀毛澤東的詩詞,他的詩詞尤以寫雪為佳,堪稱一絕。我最愛的一篇詩是那首《沁園春·雪》,這首詞突出體現(xiàn)了毛澤東詞風(fēng)的雄健、大氣。
古往今來,多少詩人留下了贊美的千古絕唱。在普通人的眼里,雪,是冰冷的。但在我眼里,我喜歡它的寧靜純潔,潔白秀麗;在詩人的眼里,它又是那樣富有詩情畫意。喜歡獨自一人在窗前眼望漫天飛舞的大雪,觀賞它那種獨特秀麗的美。
或許我并不能真正體會毛澤東的那種對雪的獨特見解,但他寫了不少以學(xué)來抒發(fā)自己廣大的志向的詩詞,在他眼中的雪,是宇宙的“雪”,華夏的“雪“,人民的“雪”,正義的“雪”,苦難的“雪”;政治的“雪”,經(jīng)濟的“雪”,文化的“雪”,軍事的“雪”;科學(xué)的“雪”,現(xiàn)實的“雪”,高尚的“雪”,包含深情的“雪”,人格化的“雪”。在他的詩詞中,《沁園春·雪》展現(xiàn)了祖國山河的壯麗。北國風(fēng)光,千里冰封,萬里雪飄,這三句把我引入一個冰天雪地、廣袤無垠的銀色世界。在下片,由祖國山河的壯麗而感嘆,又寫出了出英雄人物,縱論歷代英雄人物,展現(xiàn)了毛主席偉大的抱負(fù)。
我愛雪,我不僅愛雪,更要用贊歌來贊美你!雪啊,你是我不竭向前的動力!
沁園春雪的讀后感4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慈f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物霜天競自由。悵寥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攜來百侶曾游。
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xué)少年,風(fēng)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曾記否,到中流擊水,浪遏飛舟?這首詞給了我很大的感想,首先是看萬山紅遍,層林盡染;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這一句完全讓我們想象出了那種脫俗的橘子洲的美感。再接著看下一句,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類霜天競自由。這一句更加讓我們體會到了動物掙脫自由的那一種情緒。
這首詞有著更深的意義,每讀一遍這首詞,仿佛我們跨過了這漫漫歲月,依稀看到1925年秋天的下午,有一位偉大的人佇立在橘子洲頭,看著湘江的碧水,緩緩的水波一層層的向北飄去,這是一個多么美的秋天啊。再看向遠處那層層疊疊的那片紅色的山,滿江的水清澈見底,飛鷹翱翔這幅美麗的畫卷,而魚兒嬉戲在這清澈的小河里。
作者惆悵的感嘆道,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回憶到以前,崢嶸歲月,于舊友聊天,指點江山,激揚文字,一起劃著船聊天,那時候是多麼的美好。而我們再將漫江碧透,百舸爭流。鷹擊長空,魚翔淺底,萬物霜天競自由聯(lián)合到一起,可以感覺到”字字句句都張揚著不凡的生命力,讓我心潮澎湃,這也許是一種根植于心的民族情感亦或是中國人對于漢字心靈上的一種共通性。也難怪海外游子日思夜想、魂牽夢縈的都是我們的祖國,一個可以依靠的地方。他們在異地,哪怕只是看到大街上招牌里有些許漢字,也會感到十分暖心,十分親切。“問蒼茫大地,誰主沉浮?”到這兒便是吶喊,面對天地的吶喊,這種霸氣和膽魄注定:中國將被這樣一群人改變。
我曾經(jīng)很“沖動”地想過要打破平靜的生活,創(chuàng)造一種屬于自己的年輕景致,可這句話書生意氣,揮斥方遒,指點江山,激揚文字,糞土當(dāng)年萬戶侯。似乎讓我有了一些覺悟,原來那些所謂,也只不過是青春的豪情罷了。少年強,則國強。少年進步則國進步,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這是多麼好的一句話,就如這首詞一樣的感慨,讓我們?yōu)閲鴱姟?/p>
沁園春雪的讀后感5
整篇詞上闋寫了作者重回橘子洲頭,在橘子洲看到的的湘江之景,下闋作者回憶了青年與同學(xué)們游玩橘子洲,抒發(fā)了自己的抱負(fù)與感慨,表現(xiàn)了作者的豪邁之情。
“獨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頭。”這一句表明作者獨自來到橘子洲觀看到這漫妙之景。“萬山紅遍,層林盡染?!币痪溆昧吮扔?、夸張的修辭手法,寫出了秋天的山上,楓葉紅透漫山。
“漫江碧透,百舸爭流?!卑藗€字,動靜結(jié)合,既寫出了在紅山映襯下的湘江美景,有表現(xiàn)湘江邊的生機勃勃,欣欣向榮之態(tài)。而在柳永的《雨霖鈴》中,同樣是寫江面景色,柳永卻用“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泵~寫得氣勢如此之恢弘、強硬,而柳詞卻顯得婉轉(zhuǎn)、傷感。毛詞與柳詞風(fēng)格之軟硬、深淺立現(xiàn)。
“魚翔淺底”雖在寫魚。卻又更襯托出了湘江水之清澈。與柳宗元的《小石潭記》中的“皆若空游無所依”有異曲同工之妙。
沁園春雪的讀后感相關(guān)文章:
★ 沁園春雪賞析
★ 沁園春雪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