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荒島余生觀后感600字范文
荒島余生,一聽這個名字,就知道是在荒島上的生活。聽起來與《魯賓遜漂流記》沒什么兩樣。帶著好奇心,我進入了這部電影,了解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荒島余生觀后感600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荒島余生觀后感600字1
今天,終于和學生一起欣賞了《荒島余生》的后半部,這部影片被稱為是真人版《魯賓遜漂流記》,看完后,覺得很多情節(jié)與書本內(nèi)容確實相似。雖然隔了一個星期,但是主人公乘坐的飛機失事的那一幕還深深地刻在腦海里。
因為氣流突然變化,主人公乘坐的專遞飛機陷入其中,最后飛機失事,他得以生還,卻漂流到了一個荒島上。在這個荒無人煙的小島上,沒有糧食,沒有衣物,他面臨著生存的挑戰(zhàn)。為了能夠活下來,他只能去尋找食物,餓了,找野果吃,制作捕魚工具;渴了,就取些椰子,卻又因為沒有工具無法打開,但是,在那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下,人的求生本能似乎更強了。四年之后,他終于乘坐自己做的木筏,逃出了海浪與風暴的襲擊,回到了他的國家。應該說,整部影片充分展現(xiàn)了人與自然搏斗的一種精神,但最終人類的求生欲望戰(zhàn)勝了一切。
從他居住小島一直到他離開,最令我感動的還是他與“威爾森”——一個排球之間的情感。因為一個人居住小島,基本沒有可以交流的對象,而語言成了一種發(fā)泄方式,除了用石塊和木炭在石壁上留下痕跡外,他唯一的發(fā)泄對象就是“威爾森”——這個有著一張人臉,卻永遠不會說話的球。但是,就是這樣一個球,他卻像對一個朋友一樣向它傾訴,當他開心時,當他害怕時,當他痛苦時。甚至,他已經(jīng)完全將它當成了親人。在準備離開的時候,他將“威爾森”牢牢地捆綁在木筏的一頭,為的是帶它一起離開,而每次看到遠處排山倒海般的巨浪涌過來時,他首先想到的就是“威爾森”。當時,我的心仿佛被種種地敲擊了,當一個人絕望時,什么叫做救命的'稻草,或許,在我們的眼里,不管怎樣,“威爾森”都只是一個排球,可是在主人公的眼里,它已經(jīng)遠遠超過了一個球的定位,或許是比親人還重要的東西。因為,當風暴將“威爾森”卷走的時候,主人公是那樣急切地想要把它找回來,雖然體力消耗已經(jīng)很大,但他還是奮不顧身跳入大海,一邊喊著“威爾森”的名字,一邊拖著笨重的木筏?!巴柹弊罱K還是沒有回到他的身邊,當然也就無法跟著他回到那個曾經(jīng)屬于它的城市。但是,他那一聲聲聲嘶力竭的“SORRY”揪得我的心有些疼,仿佛那失去的也是我的朋友,我的親人。
影片的主人公正如魯賓遜一樣,最后還是離開了那個小島,回到了曾經(jīng)生活的地方。但是一切都已經(jīng)改變了。故事的結(jié)尾我并沒有和學生一起看完,但是,主人公在島上生存的那種求生欲望以及他的那份挑戰(zhàn),已經(jīng)完全征服了我們。
荒島余生觀后感600字2
電影這個東西,好像在不同的年齡不同的階段看過之后,你會有不同的感覺。昨天又重新看了一遍美國電影《荒島余生》,其實說重新看有點慚愧,對于這部電影只是對一些片段有點模糊的印象,其他記憶全無。
《荒島余生》是由湯姆漢克斯主演,是2000年的電影。在荒島中選擇有兩種生和死,生比死困難多了,而即使選擇了生你也有可能死。亦如我們的人生,我們最終是殊途同歸,只是在這條行進的路上,是怎樣的選擇。
影片中最打動我的不是,在荒島中主人公是怎么求生的、怎樣生存的,而是一些細小的片段。比如當和主人公相依為命的“威爾遜”離他而去的時候,主人公查克無助、痛苦和希望破滅。其實看過電影的人都知道“威爾遜”是什么,只是一排球,是一只沒法再普通的排球。這個排球在現(xiàn)實生活中是很微不足的東西,而主人公心目中它就是救命的稻草,是活下來的精神支撐。這也表明人是群居動物,孤獨生存的時候心中也是要有個伴的,不管這個伴是真實的還是虛擬的。
絕處逢生的事情很多,在查克的身上也發(fā)生了。當他萬念俱灰的時候,生的機會來了,他被救了,回到了現(xiàn)實社會。但是這個現(xiàn)實社會已經(jīng)和他離開時完全不一樣了,愛人已是他人妻。人還是從前的那個人,曾經(jīng)的愛也都還在,只是一切都無法回到從前,這比在荒島求生還要孤寂,在人群中行走卻已失去了方向。
影片的最后查克站在十字路口不知該何去何從。
說說主人公查克的感情,查克有個非常相愛的女友凱莉。在最后一次出行的時候,他答應女友“除夕夜”肯定回來。然而乘坐的飛機無情的把查克拋在了太平洋的孤島上,和漫無邊際的大海為鄰了。查克選擇了堅持的活下去,為了心中的摯愛。
查克和凱莉的感情已經(jīng)超過了傳統(tǒng)意義上的愛情,愛情易碎,而他們的愛情卻是如鉆石一斑,人生有此愛人足以。好好珍惜我們眼前的這個人,當愛沉淀為情的時候,我們兩手相握雖然已沒有初見時的激動和興奮,有點是那一份安全感。
荒島余生觀后感600字3
“我只有唯一的選擇,我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在何時、何地和怎樣死去,所以,我造了一條繩子,想吊死自己,我爬到山頂,荒島余生觀后感。但我試繩子的時候,代替我的木頭把樹枝折斷了......”
電影《荒島余生》中的主人公查特如是說。
查特是一位聯(lián)邦快遞公司的員工,他是一位敬業(yè)的員工,視時間為生命。為了工作,他不得不和心愛的女友凱麗長期分居。在一次飛行途中,飛機失事,墜入海中。查特大難不死,卻不幸漂流到一個孤島上。在人跡罕至的孤島上,查特沒有任何求生工具。為了生存,他竭盡所能??墒?,荒島上的生活不但艱難,而且孤獨。
在荒島上,從失事飛機上,飄來了幾樣東西,其中有一個排球。查特用排球做了一個玩偶。在荒島上,查特只有兩個精神寄托,一個是他自己用排球做的玩偶,查特管它叫“威爾森”;另一個是他女友凱麗的送給他的懷表,懷表里,有一老張麗的照片,觀后感《荒島余生觀后感》。在漫長而孤獨的日子里,威爾森和女友的相片。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只有威爾森和凱麗的相片伴隨著他。查特在時隔4年后,發(fā)出了這樣的感嘆:“我只有唯一的選擇,我唯一可以控制的就是在何時、何地和怎樣死去,所以,我造了一條繩子,想吊死自己,我爬到山頂。但我試繩子的時候,代替我的木頭把樹枝折斷了......”
歷經(jīng)艱辛的查特,終于憑借著自己的堅持,為自己做了一個木筏。查特對威爾森說:“我一定要活著,無論如何我要繼續(xù)保持呼吸,即使已經(jīng)沒有了盼望的理由?!痹诤I掀髁?000公里之后,在查特虛弱到生命的最后一刻。終于,有一艘船,救起了他。
在海上漂流途中,他失去了自己的好伙伴——用排球做的玩偶“威爾森”。為了救助即將失去的威爾森,查特用盡全身的力氣,拼命地試圖游到威爾森身邊,終因體力不支,眼睜睜地看著威爾森理他遠去。失去了威爾森,失去了生命中最重要的精神伙伴的查特,淚流滿面地躺在木筏上。 一遍又一遍地說“對不起,我救不了你!對不起,對不起,......”
影片的后半段,僥幸生還的查特回到人間。卻發(fā)現(xiàn),自己心愛的女友凱麗,已經(jīng)結(jié)婚了。查特再次勇敢地面對人生的又一次打擊。
電影似乎在傳遞一種對生命的掙扎。對人生意義的另一種解讀。
荒島余生觀后感600字4
觀看了【荒島余生】這部電影,名副其實,電影中最大部分的段落放在了主人公在荒島中上演著“魯濱遜”一樣的荒島生活,這也是電影最沖擊眼球的。
主人公查克是一名聯(lián)邦快遞的管理人員(PS,這部電影明顯是聯(lián)邦快遞出了巨資拍攝的影片,片中聯(lián)邦快遞的各種細節(jié)無處不在,包括它分秒必爭的使命也通過電影,淋漓盡致地做了一番企業(yè)宣傳),由于一次飛機意外,他流落荒島,也就在這里,渡過了漫長的四年時間。
--生存大考驗
生活在現(xiàn)代社會的我們,由于分工的專業(yè)化,由于社會的進步,生活不會要求我們掌握像以前那樣懂得任何元時代生活技巧,煮飯,我們有電飯煲,取火,我們有打火機,煤氣爐,吃上一頓翻,只有手上有鈔票,就可以吃上任何刁鉆稀奇的佳肴,我們只需要有一項本領,那就是賺錢的本領就可以好好地享受我們的生活。當然,從最優(yōu)化原理而言,這是社會或精細化分工的必然,專人做專事,效率更高。我們確實沒有必要為了幾乎不可能地流浪荒島而去掌握各種野外求生的本領。
現(xiàn)代出現(xiàn)的那些野外夏令營,除了部分是少數(shù)有錢人取樂的一種辦法,更多的是希望讓體驗中得到意志的鍛煉。查克也很不容易,從簡單的開椰子,取火,捕魚,造船等各種技巧都需要去學習。所幸的是,島上沒有其他猛獸的威脅。
雖然不要我掌握太復雜的生活技巧,但是作為男生必須的生活經(jīng)驗可得掌握,不然事事求人在中國也不好,而且豐富的生活經(jīng)驗,往往是一個男人可靠的資本。例如,換燈泡,換水龍頭,燒烤時燃碳,諸如此類的生活技巧,還真是得掌握,不然就會很慫。
--意志大考驗
我們作為社會人,基因中已經(jīng)維持著我們有社交的需要。查克需要克服地除了生存技巧之外,精神上的絕望感也是個大考驗。我們從小被灌輸,做人要樂觀,要對外來充滿希望,但在查克的處境下,所謂的希望在一天天地被消磨掉,孤立無助的他,甚至已經(jīng)想過自殺,他爬上山崖,用木頭人演練著自己的自殺,卻沒成功,他甚至渺小到無法采取自己希望離開的方式,他的絕望可想而知。
他嘗試去尋找精神上的寄托,那就是懷表中美麗的妻子凱利,還有自己虛構(gòu)出來的排球伙伴偉信。他會跟他們對話,跟他們傾述,更重要的是也會從他們身上獲得寄托和生活下去的鼓勵。精神寄托指揮著我們每天的行動,我們工作不是單單為了那點工資,幸運的人可以從工作上得到價值的實現(xiàn),再差的也希望能夠通過獲得哪怕在綿薄的薪酬,獲得足夠支撐我們活著的尊嚴,及其自己和家人的幸?;A。
愛,才是根源與寄托,而不是錢。
--生活以意想不到的方式推進,每天醒來,我們依然要好好呼吸,擁抱我們的生活
全片長達2個半小時,比一般影片長出許多,其實在記錄了查克的荒島求生,以及后來他頑強地在大海中前進,哪怕是再小的希望,最后畫面在他奇跡般幸運地遇上航行中的輪船,就已經(jīng)2個小時,以這個幸運被救作為結(jié)尾,也算是對他堅韌意志的美好回報,稱得上完滿了。不過,導演沒有就此收筆,而是繼續(xù)推演,記錄著查克回到他四年前的離開的地方的生活。
導演貼近實際地安排了凱利的改嫁,那是那時候凱利在所有選擇下最可能發(fā)生情節(jié),而不是童話般地展示癡情的凱利單身苦等極其可能的離開了的丈夫,然后童話般的有情人總成眷屬。像電影升華的主題“我們依然需要繼續(xù)呼吸”那樣,凱利深愛著查克,但是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生活還在繼續(xù),依然需要繼續(xù)呼吸。
前幾個星期,因為小小的意外,我割傷了我的后腳跟,無端端不能走,那可是剛好實習以及找工作的時間段,確實讓我為這天降橫禍而郁悶,也確實試過埋頭在游戲,片子中麻痹自己,消沉地過著,但是后來我發(fā)現(xiàn),一些事情我控制不了,改變不了,但是我的態(tài)度是我自己控制的,我可以選擇利用不能走的時間,好好看書,學點新的東西,想些之前還沒有想通的事情,未來的路確實很難預測,不過無論如何,走下去,那就是你的路。盡管不可控的因素存在很多,但是在每次選擇中,都是基礎理性做出最符合邏輯的選擇,當出現(xiàn)新情況的時候,再調(diào)整邏輯進行選擇,就如查克平靜的島上生活,被一天無意中飄來的“船帆”一樣,有了新插曲,他就開始為航海而做好下一步的準備,他可能失敗,也可能成功,不過那都是新情況出現(xiàn)后,符合邏輯的做法。
荒島余生觀后感600字5
當《荒島余生》的最后一幕定格在恰克面對十字路口而不知所措的時候,我忽然感到了一種難以言狀的悲哀。
身邊的很多朋友包括我們自己其實早就患上了“時間恐慌癥”而無法自拔。這種病癥最大的特征,就是莫名地焦慮和如影隨形地煩躁不安。隨便給哪個朋友去個電話問候。得到的第一個回答多半就是忙。忙什么々忙著工作、忙著掙錢、忙著跳槽、忙著拿文憑、忙著考職稱、忙著讓自己早一點活得像個人樣兒。反正就是沒有閑的時候。凡是工作狂都有一個共性,總是有極強的控制欲,總想給每一件工作制定出精確的時間進度表,讓其完全處于自己的掌握之下.好像一旦離開了他的控制就要天下大亂似的,其實完全就是自我膨脹的表現(xiàn)。對此我有切身的體會,每當要去休假的時候??倱倪@個那個沒安排妥當.害怕自己不在的時候工作變得一團糟,結(jié)果玩了回來一看,什么事都沒耽誤,純粹是瞎操心。
人生是一段漫長的跋涉.其間需要休整.需要思考,甚至需要回過頭去審視自己走過的歷程.這一切都是為了更好地走完剩余的路。但有些朋友往往將人生看作是百米賽跑.恨不能用最快的速度沖刺到終點,結(jié)果透支生命,提前倒在了路上。即便有幸達至心中的目標.卻因完全忽略了沿途的風景,生活的積累極少,勝利的獎杯也是顯得黯淡無光。
“我拿青春賭明天”。時間仍然沒變,可供自己支配的部分卻越來越少,生活條件變得優(yōu)越.身體素質(zhì)則每況愈下.財富越積越多.幸福感卻不斷降低。這一切都是因為我們倒置了工作與生活的關系.或許是成功人士拼搏創(chuàng)業(yè)的事跡太具有感召力.或許是殘酷的競爭環(huán)境激化了生存的壓力容不得我們有片刻的喘息.總之。我們這一代人是在用自己的人生而不是幾句空洞的口號來詮釋“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至理名言。一千五百多年前的陶淵明在《飲酒》當中寫道“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边@種悠閑雅適的情趣早已經(jīng)變成一種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了。高節(jié)奏的生活使得玩耍都變得急匆匆的.即便出去旅游都只能掰著手指頭計算時間.那種跑馬觀花似的觀光和扎堆兒的到此一游。其實和連軸轉(zhuǎn)的工作方式?jīng)]有多少區(qū)別。
追逐時間奔跑的世界仍然沒有變。因為這個飽受名利欲望傾軋的社會也沒有變.在這樣一個時代的洪流當中。
生活需要不懈的奮斗,但有時也需要稍事停歇并藉此反省自己的人生,請給生命找一條出路,也只有這樣,奮斗得來的成功才有意義?!?/p>
“我知道自己現(xiàn)在要做什么,我繼續(xù)呼吸,因為明天的太陽將會升起,誰知道潮水會帶來什么?!?/p>
荒島余生觀后感600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