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城》觀后感1000字范文
作為沈從文的代表作——《邊城》,講述的就是一個處在湘西的桃源之地,在時代變遷,社會風(fēng)氣開始污濁的時候,有那樣一段純真而悲哀的愛情。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整理的《邊城》觀后感1000字,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邊城》觀后感1000字1
朋友,當(dāng)你在工作之余感到累了想休息的時候,當(dāng)你感慨世態(tài)炎涼想尋求一方凈土的時候,當(dāng)你背上行囊準(zhǔn)備出發(fā)又擔(dān)心旅途疲勞的時候,你不妨靜下心來打開一本好書,給自己來一次無需旅途疲勞的心靈之旅,相信這本好書一定會給你的心靈之旅一路增添美景。
一直就喜歡沈從文先生的《邊城》。在給學(xué)生講課文節(jié)選的《邊城》內(nèi)容時,我把這部中篇小說又看了一遍,還帶學(xué)生看了一遍電影。好的東西是百看不厭的,就像《紅樓夢》:戲曲、電影、電視連續(xù)劇都演過,現(xiàn)在再次重拍,人們的熱情照樣不減。這次寒假,再次拜讀了沈先生的《邊城》,再次被文中的美景所吸引,再次被文中古樸的民風(fēng)所感動。
這里的水真清。你看“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蒿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shù)”。“若溯流而上,則三丈五丈的深潭皆清澈見底。深潭為白日所映照,河底小小白石子,有花紋的瑪瑙石子,全看得明明白白。水中游魚來去,全如浮在空氣里”。如果你站在這樣的溪水前,想必你一定不忍心去動一下那溪水,因為你生怕自己的手會把水弄臟了,生怕自己的手會把魚兒驚擾了。
這里的山真綠。你看“兩岸多高山,山中是多可以造紙的細竹,長年作深翠顏色,逼人眼目?!比绻阕咴谶@樣的山林里,想必你一定會為這生命的綠所震驚,一定會流連忘返。
清的水、綠的山,再加上山上的白塔;四周空氣是那樣的清鮮,色彩搭配是那樣的和諧,一切的感覺就像在畫中一樣。一看到這兒,我就感覺好親切。小時候,我所在的村莊是個依山傍水的小村莊。春天到來時,桃花、杏花開得到處都是;山下的小溪也是清澈見底,游魚成群的,山腳下的一兩處還有汩汩向上冒的泉水呢!河面不寬,沒有渡船,有一座由兩根木頭搭成的橋。母親還經(jīng)常帶我到河對岸的糧店去買米、面之類的東西。記得過這座橋時,母親的手總是把我的手攥得緊緊的,雖然河水并不深,橋離河面也并不是很高。
《邊城》里的景美,《邊城》里溪邊的擺渡人,桃花處的人更美。
作品中的主人公翠翠是美麗的。她“為人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她天真、勤勞,和爺爺一起撐渡船,對爺爺關(guān)懷備至。端午節(jié)賽船,放鴨子,她想去看,又舍不得把爺爺一個人留在家里,因而答應(yīng)爺爺?shù)氖掠肿冐浴屏?,不貪財,即使人家告訴她銅板是送給她的,她追出去好遠,也一定要把錢還給人家。
隨著年齡的增長,她的性格有了微妙的變化:少了一點乖巧,多了一些沉思;少了一些歡笑,多了一份羞澀。由少時爭著坐渡新娘子的花轎,學(xué)小羊、小牛叫,摘一把野花縛在頭上,裝扮新娘子站在小山頭聽那迷人的鼓聲,想那迷人的夜晚,到后來便有了青春期少女們同有的心事。面對著那突如其來的分不清、道不明的心緒,年青、稚嫩的翠翠不知道是應(yīng)該快樂,還是應(yīng)該憂愁。這是少女成長中所特有的清純的美。后來,翠翠路遇了在劃船比賽中中了頭獎的儺送,兩顆年輕的心靈撞擊在一起,那種朦朧的愛意便在翠翠心中萌發(fā)。從此她覺得自己感情上有了一種新的需要,但又不好意思說出來。當(dāng)別人“無意中提到什么時”,她會臉紅,在內(nèi)心深處卻又在盼望著聽到與之有關(guān)的內(nèi)容,等到這種盼望日久天長在心中扎下根之后,她那少女的純情和羞澀便自然而然地流露了出來。兩年后端午節(jié)前夕,她又見到了儺送,情不自禁地對爺爺說:“那個人很好?!币灾猎诳磩澊瑫r無意間聽到別人議論儺送婚事時,一向沉穩(wěn)的翠翠心中也便亂作一團,甚至儺送和她說話也忘了應(yīng)答。中國傳統(tǒng)女子所特有的嬌羞美在翠翠身上可謂是淋漓盡致的體現(xiàn)了出來。后來,儺送在月下為翠翠唱歌,酣夢中的翠翠竟被儺送的情歌所吸引,靈魂也浮了起來??上У氖撬齾s不知道這月下唱歌的年輕后生就是自己愛著的儺送。不久,天保為愛離家出走落水而死,儺送尋兄歸來過溪時,又得不到翠翠的一點暗示,遠走他鄉(xiāng)。老船夫也溘然長逝。翠翠忍受著親人離去之痛、愛人負(fù)氣出走之苦,仍決定留在渡船上翹首期盼心上人的歸來。
文中的翠翠與儺送這對深深愛著對方的年輕人沒有山盟海誓的豪言壯語,沒有離經(jīng)叛道的駭世之舉,更沒有充滿銅臭味的裙帶交易,有的只是原始鄉(xiāng)村孕育下的超乎自然的樸素純情,有的只是對愛情的那分執(zhí)著“遵從古禮”的淳厚人性,有的只是含蘊著東方的傳統(tǒng)的美德。讓我們感受到了他們二人行為的高尚和靈魂的高潔。一切顯得那么自然,而在這自然之中顯示了“人性”在這塊尚不開化的山村的永久魅力。
作品中的老船夫是美麗的。他善良、勤勞、樸實、憨厚、忠于職守、克盡本分。“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若干人”,“年紀(jì)雖大,但天不許他休息,他仿佛便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生活雖然清貧,但卻從不貪心;樂善好施,卻從不索取,“凡事求個心安理得”。終生為別人服務(wù),卻不圖別人的一絲報答。在船上還準(zhǔn)備為過路人方便用的東西。對于自己的女兒和外孫女,他更是痛愛有加,把自己的整個身心都給了她們。十七年前,當(dāng)他的獨生女背著自己與駐防的一名綠營兵戀愛,有了小孩子后,他“卻不加上一個有分量的字眼兒,只作為并不聽到過這事情一樣,仍然把日子很平靜地過下去”。后來,士兵死,女兒為之殉情,他又毫不猶豫地負(fù)起了撫養(yǎng)外孫女的責(zé)任。隨著歲月的流逝,轉(zhuǎn)眼間,外孫女已出落成了一個如她母親一樣美麗的少女。從此,在老船夫的心里又多了一層心事:為翠翠找一個如意郎君。為此他不辭辛苦,竭盡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儺送、船總順順和楊馬兵之間。雖然無意中為孫女的婚事設(shè)置了一些障礙,導(dǎo)致了一系列的誤會,儺送與翠翠的愛情悲劇不能說沒有他的原因,但卻更真實的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位老人對孩子的無盡的愛。當(dāng)他感到孫女的婚事無望的時候,他帶著萬般的無奈和無限的愧疚悄悄地離開了人世。這樣的老人難道不可親可敬嗎?在他的身上讓我們看到了中華民族那原始而又古老純樸的人性之美。
《邊城》觀后感1000字2
離開了,不再回來。
等待,一切都是等待。
初春,萬物生機勃勃地叫喚著,一個冬天積蓄的離愁都在此刻一瀉難手,幾個年載已悄然過去,幾個寒秋的荒涼,幾個寧夏的思念,可一切卻仍舊如此。等待的都沒有回來,思念的,總會更受傷害。
翠翠仍舊沒日沒夜的幫忙渡河的人們拉著渡船,但她的心,已然飛到了遠方,去尋找安慰,最后的渡船,沒有該來的人陪伴,三千江水暖亦寒。即使如此,她還是選擇了等待,盼望著期待的身影悄然而至,手中捧著虎兒草,帶著熟悉的微笑,想者未央的對山,那動人的歌聲中傳遞的濃濃溫情。或許是天公不做美,整個蒼穹烏云密布,從早上到現(xiàn)在也還沒有一個渡客,果不其然,不一會兒便嘩嘩下起了傾盆大雨,河上后浪推著前浪,推得渡船左右擺動著,就連那繩索也顫抖著,翠翠倚在窗邊看得正入神,忽而發(fā)現(xiàn),繩索似乎要斷了,因為日久失修,歷經(jīng)風(fēng)霜的繩索已無法再經(jīng)受這般強烈的打擊了,開始一根又一根的斷掉,翠翠心中一驚,啞然失聲,又因那是祖父的心血,便奮不顧身地跑出戶外,緊緊地抓住即將斷開的繩索,并不斷的呼喊,可這時又怎么會有人呢,冰冷的雨滴無情地敲打著她單薄的身子,她不禁顫抖著,但心念到祖父,便又抓得更緊了,小小的手掌上都已一片殷紅了,可是這風(fēng)浪無情,豈是她這么一個弱女子所能阻擋得了的呢,冰霜中,只覺得一股強大的力量將她推入湍急的河中,耳邊風(fēng)的呼嘯聲漸漸變?nèi)?,視線也漸漸模糊,黑暗中,她似乎聽到了一個熟悉的聲音,溫暖而有力量,給予了她睜開雙眼的勇氣。
她睜開雙眸,看到了以為是夢中才能看到的景象。
那個等待了多年的人,那個思念了多年的人,現(xiàn)在,就在眼前,觸手可及,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直到他說:“你還好么?!彼僖舶茨尾蛔?nèi)心的激動,在他的肩膀上哭了起來,多年來所停留在內(nèi)心的淚滴,一齊涌出了眼眶。
原來,她隨著河流沖到了下游的城鎮(zhèn),而他,一直都在這個城鎮(zhèn),當(dāng)他又在遙望故鄉(xiāng)時,他看到了她,毫不猶豫,救起了她。
之后,她找到了??吭诤影哆叺哪侵欢纱?,他們結(jié)了婚,在這個鎮(zhèn)子上又做起了擺渡這一業(yè)來。
她說:“是這渡船讓我遇上了你?!?/p>
他說:“是你讓這渡船找到了我?!?/p>
我說:“是緣分,命中已定。”
《邊城》觀后感1000字3
沈從文是本世紀(jì)最為優(yōu)秀的文學(xué)家之一,也是著名的物質(zhì)文化史專家。對于許多人來說他還是個謎:學(xué)歷高小,行伍出身,有著傳奇般的人生經(jīng)歷。時間證明,他許多作品今天依然顯出極強的生命力。
《邊城》是沈從文的代表作,展示給讀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諧的生命形態(tài)。
《邊城》發(fā)表于1934年,小說描寫了山城茶峒碼頭團總的兩個兒子天保和儺送與擺渡人的外孫女翠翠的曲折愛情。青山,綠水,河邊的老艄公,16歲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龍舟中生龍活虎的儺送……
《邊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樣純凈自然,展現(xiàn)出一個詩意的自然環(huán)境與人類社會。然而最終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記憶里:天保與儺送一個身亡,一個出走,祖父也在一個暴風(fēng)雨的夜晚死去,一個順乎自然的愛情故事以悲劇告終。
《邊城》是一個關(guān)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經(jīng)典文本。
用人物象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視《邊城》的深層文化隱喻,可以發(fā)現(xiàn)沈從文先生對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維圖騰和他對苗/漢、中/西文化沖突的思考與隱憂。
沈從文,1902~1988,原名沈岳煥。著名小說家、散文家、歷史文物研究家,以《邊城》等作品享譽文壇,蜚聲海外。
沈從文生于湖南鳳凰一個舊軍官家庭,后因家境轉(zhuǎn)入困頓,剛剛小學(xué)畢業(yè)、年齡還不滿十五歲時,即廁身行伍,到人世間去“學(xué)習(xí)生存”。其后數(shù)年間,他隨當(dāng)?shù)剀婇y部隊輾轉(zhuǎn)于湘、川、黔邊境及沅水流域各地。
三十年代初,沈從文在創(chuàng)作的同時,主編《大公報》文藝副刊,并以其在文壇的廣泛影響,被視為“ 京派”作家年輕一代的領(lǐng)袖。一九四九年以后,由于“歷史的誤會”,改行從事古代文物研究,并先后出版《明錦》(與人合作)、《中國絲綢圖案》、《唐宋銅鏡》、《龍鳳藝術(shù)》等古代文物圖案集及學(xué)術(shù)論文集。一九-年,受周恩來之囑,著手編著《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填補了我國文化史上的一項空白。
沈從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獻的一生。沈從文先生的文學(xué)作品《邊城》、《湘西》、《從文自傳》等,在國內(nèi)外有重大的影響。他的作品被譯成日本、美國、英國、前蘇聯(lián)等四十多個國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國、日本、韓國、英國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qū)選進大學(xué)課本,兩度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xué)獎評選候選人。
沈從文1988年5月,因心臟病突發(fā),在其北京寓所逝世。故居于1991年被列為省人民政府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撥款進行了整修。故居現(xiàn)陳列有沈老的遺墨、遺稿、遺物和遺像,成為鳳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觀之一,每天來瞻仰者絡(luò)繹不絕。
《邊城》觀后感1000字4
沈從文的《邊城》的確寫得很漂亮把小說當(dāng)散文來寫意境非常美。
看過《邊城》的一些介紹其中每個人、每件事物都有一定的象征意義把整個時代都寫出來。但作為一般的讀者我承認(rèn)自己沒有辦法看得太透。
《邊城》所展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就是這樣一副畫面:“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小溪流下去繞山岨流約三里便匯入茶峒的大河人若過溪越小山走去則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邊。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遠近有了小小差異。小溪寬約二十丈河床為大片石頭作成。靜靜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卻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魚來去皆可以計數(shù)?!痹谌缃癯擎?zhèn)的物質(zhì)建設(shè)雖然顯得騰飛發(fā)達但是在建設(shè)的背后又顯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壞。就像自然環(huán)境是那樣的污染不堪:樹木被伐、空氣干躁、噪聲不斷、垃圾成堆。這樣的環(huán)境使人的身心受了嚴(yán)重的壓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農(nóng)村那種清靜、舒暢的生活空間?;蛟S這也是《邊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現(xiàn)今的時代中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顯得是那樣的陌生和功利。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爭我奪的潮流當(dāng)中。在建筑物空間越來越狹小的同時人與人的心靈同樣顯得狹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與人來往的途徑是那樣的便捷但人的溝通卻是那樣的艱難。一道墻不單是隔絕了人與人之間的居住場所也同時隔絕了人心靈的來往;一扇防盜門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闖入但同時也囚牢了自己與外界的聯(lián)絡(luò)。
而在《邊城》里面讓我們看到的是人的淳樸、勤儉、友善、和平的景象?!肮芾磉@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個老人?;盍似呤陱亩畾q起便守在這溪邊五十年來不知把船來去渡了多少年。年紀(jì)雖那么老了本來應(yīng)當(dāng)休息了但天不許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夠同這一分生活離開他從不思索自己的職務(wù)對于本人的意義只是靜靜的很忠實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寫到主人公翠翠的時候是:“自然既長養(yǎng)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潑處處儼然如一只小獸物。人又那么乖如山頭黃鹿一樣從不想到殘忍事情從不發(fā)愁從不動氣。平時在渡船上遇陌人對她有所注意時便把光光的眼睛瞅著那陌人作成隨時皆可舉步逃入深山的神氣但明白了人無機心后就又從從容容的在水邊玩耍了。”文章在寫到掌管水碼頭順順時說:“這個大方灑脫的人事業(yè)雖十分順手卻因歡喜交朋結(jié)友慷慨而又能濟人之急……明白出門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為人卻那么公正無私……既正直和平又不愛財”。在說到兩位年青人的時候又寫得是那樣受人歡迎:“結(jié)實如小公?!婪呕磉_不拘常套小節(jié)……和氣親人不驕惰不浮華。”而更讓人稱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顯得乖巧、懂事:“有時又與祖父黃狗一同在船上過渡時與祖父一同動手船將岸邊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點慢點’時那只黃狗便口銜繩子最先一躍而上且儼然懂得如何方為盡職似的把船繩緊銜著拖船攏岸?!?/p>
《邊城》觀后感1000字5
雨后,我坐在陽臺,讀著《邊城》。
這部小說初讀之下,語言很平淡,情節(jié)甚至算得上是平凡,但細讀之下,又會被小鎮(zhèn)的悠閑適意,爺爺?shù)臉阍G,翠翠的可愛以及字里行間的自然、優(yōu)美、詩意所吸引。讀著讀著,似乎自我也融入了這個很多年前的故事中。
小說開頭向我們展現(xiàn)了那片寧靜的自然風(fēng)光,寥寥幾筆勾勒出翠翠和爺爺簡單的生活中透出的那些快樂和活力,然后便講述了那個熱鬧的端午節(jié),翠翠的感情便是從這時拉開了序幕。
到了小說的后半段,看得我有些急躁起來。翠翠的感情之路似乎愈發(fā)崎嶇了,就像京劇《三岔口》給人的感覺一樣,一件兩情相悅好事卻被一連串的誤會打亂,總也成不了。
船總的兒子大老、二老都喜歡上了翠翠,剛剛開始競爭,大老的殞命卻讓一切都發(fā)生了變化。二老不再那么堅定地要娶翠翠,船總開始對爺爺有偏見,而爺爺?shù)哪驹G和口拙也讓船總和二老對他產(chǎn)生了誤會。
小說接近尾聲時,一場暴風(fēng)雨帶走了爺爺年邁的生命,也許,它也同樣粉碎了翠翠剛剛萌芽的幸福。
在整部小說里,最幸福的人就應(yīng)是爺爺吧,這位帶著那個時代典型特征的老船夫,他敬忠職守的在崗位上奉獻了50年,他擁有過平凡的妻子、可愛的孫女、幾十年的至交老友,也經(jīng)歷過妻子的死亡,女兒的離去。最終在對孫女的擔(dān)憂中與那條渡船伙伴一齊逝去。雖然一生清貧,但這也算是完滿的一生了。
讀完了《邊城》,我的心也變得酸澀、潮濕起來,不知是因為窗外不曾停歇的雨點,還是文中的翠翠那飄渺的幸福?;蛟S,二者皆有吧。
《邊城》就像一首淡漠的笛曲,從我的腦海里卷過,留下了淡淡的凄涼和哀傷。我本不是什么易動感情的人,卻在這個昏昏沉沉的陰雨天,因為這個簡單的故事,生出了想哭的沖動。
我記得,有這樣一句話,杯具美就美在它的它的殘缺?!哆叧恰肪褪侨绱税?。
“這個人也許永遠不回來了,也許‘明天’回來”,這模凌兩可的結(jié)尾似是給了些期望,但又像是對翠翠的安慰,讀起來有些悲哀和無奈。
合上書頁,我不禁遐想,如果沒有那場暴風(fēng)雨,如果爺爺不那么木訥,如果大老沒有死,如果翠翠主動一點,甚至,如果這個故事發(fā)生在這個時代,那么,她此刻該是幸福的吧。又或者,有了那些如果,翠翠便不是原先的翠翠,邊城便不是這一個邊城。
文末,那座在暴風(fēng)雨中倒下的白塔又重新建造起來了,似乎是在告訴讀者,雖然那場暴風(fēng)雨中逝去的很多東西已經(jīng)回不來了,但風(fēng)雨過后,活著的人還是要繼續(xù)生活的。
《邊城》讓我品出許多對此刻生活有裨益的道理來,比如溝通,比如堅強比如……
《邊城》觀后感10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