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門的世界的觀影觀后感
楚門的世界的觀影觀后感范文
開頭的那一盞燈(其實就是為后文作鋪墊),讓人有點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但我覺得這盞燈其實是照亮了楚門心中的黑暗。在人生漫長的道路上也是這樣,只有放手一搏,才有可能成功。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楚門的世界的觀影心得,供大家參考。
關于楚門的世界的觀影觀后感1
首先,“人生如戲,戲如人生”,哲人如此感嘆。
但人生舞臺上的演員——我們,是不是時刻都有一種演戲的自覺呢?還是在上帝的欺瞞和安排下,忘我地做著無意義的事呢?快樂,不足以使我們熱愛這個世界;挫折,不足以使我們拋棄這個世界。上帝就像那個天才的導演一樣,掌握著很好的度,他知道該在何時給我們當頭一棒,何時又給我們燒起暖暖的火爐,他使我們在痛苦中保持希望,在希望中忍受痛苦,因為痛苦制造著劇情的波瀾,也制造著收視率,希望則是賞給我們的出場費,使我們不至于中途罷演。
然而,在《楚門的世界》中,真正的主角是楚門。他沒有追求表現(xiàn)力,也沒試過入戲,但他的表演卻獲得觀眾最大的肯定,因為楚門從不知道自己活在戲里。什么是表演真實?表演的人始終忘不了自己是個演員,而真正的演員卻始終在過自己的生活?!≈钡接幸惶?,楚門才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周圍竟然全是演員。
當有一天,如果我們發(fā)現(xiàn)我們身邊的所有人原來都是演員,我們會怎么樣?楚門的生活里最真實的原來就是自己。和自己同床多年的妻子是在扮演妻子的角色而不是真正的妻子,和自己友好的朋友也不是真正的朋友,他們都有著雙重身份。這些人現(xiàn)實中應該有自己的親人,但親人卻只能默默的幾十年如一日的看著他們生活在這樣一個虛擬的世界里,說不定有一天,他們自己會認為楚門才是自己真正的親人。
時間不能改變感情?但時間可以讓人產生角色倒錯的感覺。脫離了真實的世界,人的生存不是靠本能和直覺而是靠角色安排。真實的世界里,一旦人與人的交往不是真誠的情感交流而是留于符號化的關系交往,他們一樣是在進行角色扮演了。
但是,我們呢?生活在所謂的“現(xiàn)實生活中”,其實我們也都無時無刻的不在表演。在不同場合、不同的人面前表現(xiàn)出不同的行為。就像桃源島上除了楚門外的所有人一樣,在楚門面前一直表演,我們又何嘗不是呢?我們也一直在表演。我們在不同的場合、不同的人面前的行為,正是我們的表演。
然后,我們能不能逃離命運?
也許楚門最后駕起風帆遠離這個虛假的世界可以作為逃脫命運的象征。但茫茫天際中,云和藍天都只是一層圍墻。這個世界原來永遠有那么多不可知的東西在束縛著自己。如果我們處于楚門的情境中,去拷開那最后一扇門,我們會選擇走出去還是留下來?會繼續(xù)探索外面的那些不可知的世界嗎?外面的世界就有我們意識中的生活嗎?
楚門生活在桃源島上,從小到大,他的一切都是別人安排的。就像我們的一切仿佛也有有一只無形的大手在操縱著,這只大手,我們姑且稱其為命運。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能逃離命運的安排嗎?就像《死神來了》中的那些人在與死神抗爭、逃離死神魔爪一樣,我們也時刻在與命運抗爭,逃離原有的命運,而創(chuàng)造自己滿意的那種命運,或者,可以稱之為我們自己的人生。在《楚門的世界》中,很顯然,集的制作人、導演和監(jiān)制大權于一身的克里斯托弗是楚門命運的掌控者,而楚門,成功了。
電影的末尾,楚門是覺悟了的,他對著攝影機,真的向“上帝”罷演了。天才的導演恐慌了,他將失去觀眾,他竭力挽留楚門,告訴他離開了導演控制的世界是很危險的,但楚門還是走出了那扇門,走向那個黑漆漆的未知世界,他說不管那個世界中等待他的是什么,他都不在乎。佛家有“頓悟”一說,并說人的本性自足圓滿,是人世的塵埃覆蓋了它,使它迷失。看來楚門是頓悟了,他要找回那個失去的自我,那個自足圓滿、自由自在的本性。
還有,就是這部電影流露出來的另一方面就是對于日益發(fā)達的無良媒介的無情諷刺。開始時,楚門并不知道自己時時刻刻活在攝像機下,自己被殘忍的暴露。自己熟知的周圍的一切都只是道具!
我們不難想到,如今的媒介,已經發(fā)生質的變化,不再是那個單純的媒體。開始向全方位轉化,現(xiàn)在什么只要是信息都可以稱作媒體,一經傳播,那就是轟動。所以現(xiàn)在我們只有時時的提防別人的偷拍或竊聽。所以我們被迫也活在不自由的世界里。誰會為我們解圍?我們只能眼睜睜得看著楚門在黑暗的世界里被嬉似的擺弄,他的力量太弱小了,他無法擺脫那個貌似一手遮天的導演,此時所凸顯出來的是,人的命運的脆弱和無助。個人力量的單薄和烏合之眾的力量。那些所謂的電影人、電視人,他們有想過楚門的世界會是怎樣的嗎?導演是成功了,但犧牲的是對別人自由和人權的無情剝奪。這正是導演所要表達的地方,也正是作為人,被無情玩弄的無奈。也是對媒介惟利是圖、踐踏人權的社會現(xiàn)象的強烈諷刺。
但是,我們反過來想一想,為什么現(xiàn)在的媒體會變成這樣呢?我覺得,這和我們對他人隱私的偷窺欲望是離不開的。正是因為我們這種欲望的存在,也為媒體向“不單純”轉變提供了一種推動力。
關于楚門的世界的觀影觀后感2
在五年前,我曾看過《楚門的世界》這部電影。在當時,看完之后我并沒有太大的感觸。也許是當時年紀小,思想不太成熟,我只是感覺到這個電影的情節(jié)很新穎,挺有意思。時隔五年,我進入聊職,有幸再次觀看這部電影,觀影的整個過程中,我思索良久,感觸頗深。
楚門,影片的主角,在一個龐大虛擬的影棚中被設定,被限制,被禁錮,在這種環(huán)境中生活了30年而不自知。俗話說,一遍有一遍的收獲。事實確是如此,在第二次觀影的過程中我體會到了以往不曾體會到的意味。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都如同楚門,這其中的差異在于,楚門最終走出了他的世界,突破了自我,超越了極限。而大多數的人終其一生都只是在其中徘徊,迷失了方向。
這個世界的確如此,有太多的無奈,有太多的無助,也有太多的虛偽。但,只有相信自己,勇于超越自己的極限,突破自己的世界,才有可能成為一位“真正的人”。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的我們,同樣被許許多多的或顯而易見、或隱匿暗處的條條框框限制住,這其中還包括自我的否定與懦弱。這種種因素,仿若一張巨大的蛛網,把我們給封閉到一個固定且狹小的空間中,而我們有時卻還是洋洋得意、自我感覺良好的模樣,絲毫沒有危機感。這也便是逐步拉開人與人之間差距的主要因素。渾身充滿自信、勇于突破常規(guī)、突破界限的人,最終成為了人上人;而渾身充滿懈怠之意,并固步自封,整天洋洋自得的人,最終淪落為人下人。
電影的主角楚門,擁有著自己的夢想,他不想繼續(xù)過這樣平靜且安逸的生活。而這個夢想的萌芽,便是促成他之后不顧一切要逃離這個虛偽的世界的導火線。有了夢想,便有了前進的方向和動力,便尋找到了真正屬于自己的生活與世界。
在影片的最后,即使導演基斯督努力勸說和挽留他,他還是微笑著說:“如果再也不能見到你,祝你早安,午安,晚安。”并義無反顧的走出了那扇門,尋找自己心愛的人和真正屬于自己的世界。在楚門走出門的一瞬間,所有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歡呼雀躍,為他喝彩。很顯然,觀眾們也都希望看到活在他們周圍的真實世界中的楚門。
楚門向門外邁出去的是一小步,但對于他人生的意義卻是無法估量的。從此,楚門便有了屬于他自己的嶄新的一切!我們都在內心為他喝彩。因此,只要堅持自己的夢想,敢于超越自我,那么,我們注定會抵達夢想的彼岸,踏上不一樣的新大陸!
關于楚門的世界的觀影觀后感3
Truman最終邁進了通往另一個世界的出口,他留給億萬觀眾一場完整的演出,他在謝幕時說, Good morning, and in case I don't see you, good afternoon, good evening, and good night!
導演了整個楚門秀的斯托弗,幾乎將一切設計得天衣無縫,倘若, Truman未曾察覺,他將沿著一條精心安排的道路,心安理得地生活,與上千臺攝像機和睦相處,成為除了他之外,所有人的消遣。 Truman在一個徹頭徹尾的騙局里,獨自真實地生活著。分明是如此蒼白的劇情,卻讓每個人樂在其中。觀眾如此,制作團隊如此,演員如此,甚至是 Truman,似乎這才是最悲哀的地方。
痛苦源于我們對生活的敏感程度,一旦開始清醒,接踵而至的將會是顛覆整個世界的真相。 Truman一心想要揭穿這個巨大的陰謀,他千方百計地逃離,拼了命地擺脫束縛,另尋出路。他要結束這場荒誕的鬧劇,就必須要粉碎承載了他半個人生的世界。彼時他所具備的,已經不僅僅是無所顧忌的勇氣。所以,我們才會看到,當暴雨風浪退去之后,升起白色船帆,迎著海風微笑的他;當船只撞上堅實的墻壁之后,將臉貼在虛假的海景上,眉宇間滿是疼痛的他;當得知一切真相之后,鞠躬謝幕毅然轉身離開的他。
“什么都是假的?” Truman望著鏡頭發(fā)問。得到答案是肯定的,什么都是假的, Truman是真的。每個人都要接受現(xiàn)實,即使是唯一真實存在的他,也不會例外。但是,接受不代表妥協(xié),他無法繼續(xù)這虛假的一切。導演有足夠的能力將攝像機遍布“桃花源”,掌握 Truman的一舉一動,卻始終不能掌控他的思維。像是給予孩子生命的父母,他們可以為其打造一個理想的成長環(huán)境,卻無法永遠左右孩子的人生。
也許,如斯托弗所言,外面的世界同他制造的世界一樣虛假,有一樣的謊言,一樣的欺詐。這絕不是危言聳聽,現(xiàn)實的世界比起“桃花源”,只會有過之而無不及。誰都無從知曉他將面臨一個怎樣的世界,他帶著怎樣的心情。唯一知道的是,離開之后的他,至少有機會,選擇導演一場真正的楚門秀。
我想, Truman留給我們的,不僅是一場精彩的演出,更多的是給予我們思考——無論是離開之后的 Truman,還是活著當下的我們,面對眼前的世界,是重新開始,還是重蹈覆轍?
關于楚門的世界的觀影觀后感4
有些事情無法想象,比如:多少年里,親吻、擁抱、做愛的妻子是個演員,不是說職業(yè),是她真的在和你演戲;又比如:全世界都在騙你,與你一起長大的兒時伙伴說:“連我也不信嗎?我會騙你嗎?”信誓旦旦的樣子,正是在你懷疑全世界這最無助最脆弱的一刻,真誠地騙著你,就像拿著一把尖刀說,你看,它是一顆糖……
這太驚悚了!《電鋸驚魂》算什么?不過視覺上殘暴,虐你個三五天,你照樣活在陽光里,這個呢,是真情換假意,肝膽碎成冰,靈魂成了肉包子打狗,回味里只有空、空、空,心里的暗無天日,將永遠取代你頭頂的一片藍天。
金·凱瑞值得彼得·威爾去等,雖然他的“飛機頭”淪為“鬧騰”的代名詞,令我難以接受,他的孩子氣、孩子氣里清純的美好、率真的寬容,卻使得楚門世界在蒸騰起地獄之火的灰燼里,依然存留一線人間的溫暖。
《命運規(guī)劃局》里,被命運盯上的大衛(wèi),只想要自己的人生,“總統(tǒng)”地位的常人難以企及,有它奪目的光環(huán),令人仰慕,但被逼迫著去走——你在奴役我的自由意志。“即便全知全能的真神,個體的自由意志也是其不能觸碰的禁區(qū)?!贝笮l(wèi)與命運周旋,爭取到“平庸”而幸福的人生。支撐他的是愛情。
命運似乎無處不在,楚門的頭上,懸著5000個攝像頭,它們是命運的眼睛。楚門說,你們無法在我的大腦里安裝攝像頭。同大衛(wèi)一樣,這是他的禁區(qū),里面有動了真情的初戀女友,楚門用各種畫報拼接她的面容,她成為夢想,成為遠方,成為楚門心之向往的圣地——斐濟島。
誰是全能的神?克里斯托弗?他的名字里隱含了半個神,與楚門豐富而柔軟的表情相反,我們看到的他,像極了《沉默的羔羊》里戴著面具的漢尼拔??梢詳喽ǎ瑢а萦卸鄡A心于金·凱瑞,就有多傾心于埃德·哈里斯,他以奧斯卡提名的演技,將一個冷血、操縱、禁錮者,一個利益至上無視人性與人權的攫取者,一個視人生如兒戲、生命如草芥的娛樂大亨,刻畫得入木三分。如果說楚門的世界里,還有他一廂情愿規(guī)劃的所謂安寧與美好,他自己的人生,則在綁縛中被綁縛,規(guī)劃中被規(guī)劃,三十歲的楚門三十年的無味人生,同樣耗費了克里斯托弗三十年的枯燥生命,楚門走了,毫無疑問,克里斯托弗會找到另一個“楚門”,他的一生都將耗盡在他人的不自由里,何曾有片刻的自主、自由、娛樂?這真是對“娛樂至死”的最大反諷與拷問。
楚門終于選擇了自己的人生,可能人心險惡,可能山高路遠,可能有他無法駕馭的風浪,他想要的自由,可能是更大的不自由,然而,追逐夢想,追逐愛——我愿舍棄了全部的自由,為你而活,只要你不厭倦。
關于楚門的世界的觀影觀后感5
曾聽說過楚門的世界是一部不錯的片子,這次在選修課上,終于有幸得以一見。楚門的世界是一部1998年的老影片,原題是TheTruman Show。
基斯督創(chuàng)造了一個桃源世界,這個人工島的日出和月落,甚至海浪,都是人工控制的。基斯督將在 這個小島上直播一個人的一生。主角一出生便成為一個真人電視劇的主角,24小時滾動播出。主角在攝影棚里成長,攝影棚里面所有的人都演員,除了主角外,所有的物品都是道具,新產品,可以用來做廣告啊。只有他是蒙在鼓里的。 終于有一天,他從出錯的電臺里聽到了奇怪的信號,從而有所察覺,從這以后,他開始了艱難的逃離生涯…… 在經歷了千心萬苦后的楚門,終于憑借著自己的勇氣,執(zhí)著以及頑強的精神,逃離了這座看著他出生,成長的攝影硼。
沒有一個人能與Trueman感同身受,雖然他的上帝基斯督一直在強調,這個 世界是完美的,Truman是可以不受任何傷害的,但如果他走出去,外面是另外意義的虛假,更無情的殘酷。但作為 一個True man,有誰會覺得這樣的保護是種幸福呢?人類追求自由和愛情的天性永不會被磨滅,Truman勝利了,基督 斯的轟天騙局結束了。
故事最后的楚門,應該是和愛他以及他愛的女子生活在了一起。假使,他沒踏出逃離的第一步,那么,后來的幸福是更本不可能的!
于是,看完影片后,我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中:“這個世界是虛偽的,就像一個大攝影棚;這個世界又是真實的,善良就在你的心中;這個世界是令人恐懼的,有許多不可知的危險;這個世界又總是可以被征服,人的兩個腳交替移動,可以到世界的任何一個地方,甚至,離開地球,去往太空”世界上沒有什么事是不可能的。只要你認真去做了,那么,即使到了最后是不成功的,或者說結局并不是你滿意的??尚闹幸膊粫粝率裁催z憾了;
另外我最深刻的感想是:“人人都想了解彼此,了解他們的生活,了解他們的想法,但是,他們真正想要的是,想知道別人身上的那種精神,用來激勵自己。各取所需吧”如果人人都可以做到這一點的話,那么,這個世界,這個社會將會邊的比現(xiàn)在和諧安穩(wěn)不知多少倍了。
也許,有時候走出那么一步的確是十分見難的,但是,只要你肯去走那么一步的話。所等待你的,將會是多么美好世界啊。
突然,想起了開始提到的攝影棚,很小時候看過一本書,很多情節(jié)已經淡忘了,但最重要的是也有那么一座機器島,到了最后機器島坍塌毀滅的嘲依然深深印在我的腦海中。大概所有理想化的東西最終會在人性中無情的毀滅,那么,我想還是老實的面對相對真實的人生比較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