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后感大全600字初中
讀后感是指讀了一本書,一篇文章,一段話,幾句名言,一段音樂,把具體感受和得到的啟示寫成的文章。讀后感也可以叫做讀書筆記,是一種常用的應用文體,也是應用寫作研究的文體之一。簡單說就是看完書后的感觸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以下讀后感大全600字初中的內(nèi)容,希望對你們有所幫助
讀后感大全600字初中1
在這個寒假,我讀完了《悲慘世界》這本書,讀完的那一刻,我被主角——讓·瓦讓這個平民階級的一位英雄深深打動了。
讓·瓦讓年輕時因為太饑餓了,偷了一塊面包,被捕入獄,又因為刑期內(nèi)逃獄延長了刑期。結(jié)果最后一出獄已經(jīng)成了一個大叔,他對社會充滿了憎恨,想要報復,卻遇到了一個很好的主教,可他卻偷了主教的銀餐具,當警方趕來時,主教卻說這是送給讓·瓦讓的。使他被感化了。幾年后,他隱姓埋名拿著主教給他的錢去一個小鎮(zhèn)上開辦了工廠,使人民富裕起來,理所應當?shù)某闪巳巳藧鄞鞯母晃毯褪虚L。但終于還是被一個叫沙威的探長知道了他的身份不得不繼續(xù)逃亡。經(jīng)過重重困難后他收養(yǎng)了受盡折磨的珂賽特,當做自己的女兒照顧她。之后,珂賽特愛上了革命者馬里尤斯使他也被卷入了戰(zhàn)爭,可一次誤會使馬里尤斯帶著珂賽特離開了讓·瓦讓,這讓他郁郁寡歡。最后當馬里尤斯覺悟時一切都晚了,讓·瓦讓最終病死在女兒懷中,孤獨的躺在了公墓一個偏僻的角落。
這本書出自語言大師維克多·雨果手中語言引人入勝,當初他決定寫下這本世界名著時,正是法國戰(zhàn)事最多的年代政權(quán),革命等事件,讓這位語言大師感受最深的便是,為了權(quán)力的爭奪,最苦的人,是法國的平民啊!在創(chuàng)作這本巨作的30余年里,雨果也是受盡折磨……
雖然我并沒有親身經(jīng)歷此般混亂的社會,不過我也明白,那個社會是充滿黑暗的,為了一塊面包,使主角入獄19年之多。不知當時的富人么,是如何思考的,如果他們是受到最大創(chuàng)傷的平民,會怎么做?如果如此饑餓的是他們,又會怎么做?那個黑暗的年代人們心中都只有自己,從不為別人做半分思考,而這時,出現(xiàn)了一位圣人一般的英雄,讓·瓦讓!他并沒有被社會的黑暗、混亂沖昏頭腦,心中始終有著他人。辦廠使人民至富;拯救落水犯人;收養(yǎng)可憐的女孩兒珂賽特……這個社會在他的努力下開始透露出一絲光明,這一絲光明的發(fā)源地來自那可充滿勇氣,熾熱的心??墒侨私K會離開這個世界,讓·瓦讓在革命結(jié)束時,在那個自己最親的人的懷中死去,躺在一個公墓的偏僻角落,任荒草掩埋,雨水沖刷。擺脫了社會的苦難,去了一個幸福的地方。用臧克家的一句話來說“有的人活著,他已經(jīng)死了;有的人死了,他還活著?!彼木裨谖覀兡X海中留下一個深深的烙印。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能做的事是無限的,讓我們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中去吧。
讀后感大全600字初中2
《名人傳》由三大家組成——音樂家、雕塑家、文學家。這三大家分別是音樂巨人貝多芬、雕刻巨人米開朗琪羅、文學巨人托爾斯泰。
貝多芬告訴我們,熱愛與堅持是成功的全部內(nèi)涵。他曾說過:“藝術(shù),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他發(fā)自內(nèi)心對音樂有一種崇敬,他認為,自己的職責就是把他的藝術(shù)奉獻給“可憐的人類”,喚醒沉睡的心靈,給他們以斗爭的勇氣。所以,當貧窮和疾病困擾他時,他并沒有退縮,反而從藝術(shù)的世界里尋找生命的快樂。在他的音樂里,有田園的氣息,有英雄的戰(zhàn)歌,有歡樂的主題,更有與命運抗爭的勇氣,世界沒有給他歡樂,他卻為世界創(chuàng)造了歡樂。
貝多芬給后人留下的不只是一筆豐厚的音樂遺產(chǎn),更多的是巨大的精神財富。從他身上我們懂得了,一個人也許身體會有缺陷,生活會陷入困境,但假如你有一個自由、豐富的精神領地,那么你一定不會被打垮,因為一但精神領地被侵略,你整個人都會塌了,每日生活在悲傷之中,事事無成。所以,我們應該用熱愛和樂觀來做為人生大廈的基石,讓歡樂成為生命的主題,讓堅持化作最好的建材,來成就我們美好的人生。
米開朗琪羅的性情膽小怕死,因第一次迷信嚇得發(fā)神經(jīng)之后又發(fā)生了不止一次。他的膽小懦弱、優(yōu)柔寡斷讓我對他充滿鄙視,但他那高超的雕刻技術(shù)讓我不得不敬佩。他也用著頑強的毅力闖過一道道難關,一步步接近成功。
列夫·托爾斯泰是一位偉大的作家,他有過許多名言:“理想的書籍是智慧的鑰匙?!钡娜松彩浅錆M坎坷。他曾穿著破爛的衣服坐在車站里,被別人認為是腳夫。
三個巨人三種不同人生,但都或受病痛的折磨,或有悲慘的遭遇,或因內(nèi)心的惶恐矛盾,或三者交疊加于一身,深重的苦惱,幾乎窒息,毀滅了理智。但他們之所以能堅持自己艱苦的歷程,全靠對藝術(shù)的執(zhí)著,對理想的追求,對人類的愛和信心。
讀后感大全600字初中3
暑假期間,我讀了法國著名的昆蟲學家法布爾創(chuàng)作的《昆蟲記》。昆蟲世界真是豐富多彩,有捕獵高手螳螂,有聽覺敏銳的小條紋蝶……其中,我最喜歡的就是整個夏日都用歌聲陪伴我的蟬了。
我一直不明白,蟬那么弱小,怎么能發(fā)出如此洪亮的歌聲呢?讀了《昆蟲記》,我終于明白了。原來蟬的胸前,緊靠后腿的下方,有兩塊寬大的半圓形的“音蓋”。音蓋下面隱藏著兩個寬敞的空腔,空腔上覆蓋著薄膜,通過薄膜的震動蟬的聲音就變得響徹云霄了。蟬的整個身體真像一面“鼓”,它簡直就是為了歌唱而生的歌者!
聽到它每日在樹枝的高端鳴唱,你也許會認為它心浮氣躁、不可一世吧。其實蟬產(chǎn)卵雖然很多,但能夠變成幼蟲的卻極少,經(jīng)過四年漫長的等待,才能變成真正的蟬。而在這四年里,蟬的幼蟲就只能蟄伏在黑暗的地下,不停地挖土,掘洞,還時時刻刻面臨著死亡的威脅。
一旦它們能夠破土而出,換上新衣,就放聲歌唱。四年的地下苦干,卻只能換來短暫的一個月的美好時光。它們怎么能不加倍地珍惜這陽光下的歡唱?
人們總是贊美破繭而出的蝴蝶,可是了解了蟬的一生,我更要贊美這絢爛了整個夏日的歌者——蟬!
讀后感大全600字初中4
偶然間,我從書架里翻出了一本魯迅先生晚年的作品——《朝花夕拾》。這本書我從未看過,自然沒能理解這部散文集獨特的名字。
靜靜地品味著字里行間的故事,我發(fā)現(xiàn)全是魯迅先生童年時期的往事。幼年的事情到了晚年再去回想,這大概便是書名的吧!我心中這樣想著。 這本《朝花夕拾》中,雖彌漫著一股率真爛漫的童趣,卻又滲透著魯迅先生尖銳諷刺的筆調(diào),而鮮明的對比手法為文章添色不少。就像在《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中,魯迅首先使用了許多鮮亮的文字記敘在百草園無憂無慮的生活,接著再寫道“我”不得不告別百草園去三味書屋上學。前邊寫的百草園很好地反襯了后來在三味書屋讀書的乏味生活,表達了魯迅對舊社會私塾的不滿。而在《藤野先生》中,魯迅日本的醫(yī)學導師藤野先生是一位穿著不拘小節(jié)的人,“這藤野先生,據(jù)說是穿衣服太模糊了,有時竟會忘記帶領結(jié);冬天是一件舊外套,寒顫顫的……”。但藤野先生對工作是極其認真的,他把“我”的講義都用紅筆添改過了;血管移了一點位置也要指出。這個對比手法,較好地寫出了藤野先生的高貴品質(zhì),寫出了魯迅對他的景仰。另外,藤野先生對中國留學生孜孜不倦的教誨及對學生的一視同仁,這與日本學生對中國學生的輕蔑態(tài)度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體現(xiàn)出藤野先生是個真正的君子??梢姡冻ㄏκ啊酚闷綄嵉恼Z言,鮮活的人物形象,豐富而有的童年故事,抨擊了囚禁人的舊社會,諷刺了傷人的封建禮教,體現(xiàn)了魯迅先生要求“人的解放”的愿望。雖然在魯迅的童年中有一些不愉快的事情,但不時從字里行間中透露出來的那份天真燦漫的感情,著實令人心曠神怡,無限向往。
朝花夕拾,舊事重提,猶如清晨開放的鮮花到傍晚去摘取,雖然失去了盛開時的艷麗和芬芳,但夕陽的映照卻使它平添了一種風韻,而那若有若無的清香則更令人浮想連翩、回味無窮。
讀后感大全600字初中5
中國自古以來評價一位文人,首先看的并非是成就的大小,而是人品道德的好壞,也就是他的人格。一個品格低劣的文人,即使文字再富有才華,也終歸無用。所以,一個人的人格可以說是他的名氣的骨干。
蘇東坡所處的時代與現(xiàn)在已有千年之隔,而他的美名依然歷代為人們所稱頌,可謂家喻戶曉。他之所以如此,我想也與他的人格魅力不無關系。
蘇東坡的人格雖然復雜多面,然而我認為也可以用“浩然之氣”四個字來概括。所謂浩然正氣,就是正大剛直之氣,也就是人世間的正氣。蘇東坡即具有此種“浩然之氣”,它致大致剛,激烈沖動,不可抑制,這種力量若輔以正義和真理,便在天地之間無所畏懼。
有一個家喻戶曉的故事:一天飯后,蘇東坡捧著肚子踱步,問道:“我肚子里藏些什么?”侍兒們分別說,滿腹都是文章,都是識見。唯獨他那個聰明美麗的侍妾朝云說:“學士一肚子不合時宜?!碧K東坡捧腹大笑,連勝稱是。
“不合時宜”正是蘇東坡那堅執(zhí)性格的體現(xiàn)。
蘇東坡堅執(zhí)的性格集中表現(xiàn)在了他的宦海生涯之中,那是他性格中最堅硬的一部分,正如暴風雨中的海燕,暴風雨越是猛烈,他就越是要激越地怒吼,高傲地飛翔。
讀后感大全600字初中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