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學活著800字讀后感
“活著”是一種力量,一種可以忍受困難,戰(zhàn)勝挫折,讓我們變得勇敢的力量。下面是小編精心精選的中學活著800字讀后感,僅供參考,希望喜歡。
活著讀后感1
余華在此書中講述了,地主少爺---福貴嗜賭成性,終于賭光家業(yè),變成了一貧如洗的人。父親一氣之下去世了。妻離子散,整個家都衰敗了。為了生活,福貴開始了艱難的起步,為生活而努力。
兩年后,妻子帶著年幼的兒子回來了。我為文中的福貴高興,我以為,他的命運會好轉了。沒想到,命運如此艱難,歲月不饒人,母親也由于年老,一病不起。為了生病的母親,福貴前去城里求醫(yī),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等他好不容易終于回到了家,女兒已經因為生病而成了一個永遠也無法開口再講話的人,母親也因病在兩年前去世了。
然面這些災難還只是開頭,我為文中的主角們抓了一把汗。心情也隨著書的情節(jié)動蕩起伏。福貴,命運真是不福也不貴啊。一次又一次戰(zhàn)亂和動蕩,這個家庭在生死線上苦苦掙扎。新中國成立,在大躍進運動中,福貴的妻子家珍得了軟骨病,生活舉步為艱。當饑餓來臨時,鄰居們?yōu)闋帗屖S嗟陌l(fā)了霉的紅薯大打出手,福貴的兒子有慶,為救縣長的老婆產后大出血,踴躍獻血,忙亂中被抽多了血,獻出了年幼純真的生命。然而,真正的悲劇從此才開始漸次上演,每看幾頁,都有我眼淚濕潤的感覺,壞運氣總是降臨到福貴的頭上,在小說的最后,悲劇和失敗越來越多,眼淚和痛哭幾乎成了家常便飯。
隨著女兒鳳霞的出嫁,孕育,我以為他們從此可以結束悲慘的命運了。但接下來,我不禁有點責怪余華,為什么要把人家寫得這么悲慘。
女兒因生產而死,妻子也跟著病死了。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了,外孫子吃豆子吃多了也死了。死亡一個個的接著來,最后,只留下了福貴。最后,福貴老了,故事也就結束了。但年老的福貴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到風燭殘年之時,依然牽著一頭老牛做伴過日子。
書的最后似乎沒有忘記又留下的講述者自己在慢慢降臨下來的夜幕中說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話,“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tài),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p>
活著在一般理解上是一個過程,但是,活著本質上其實是一種靜止的狀態(tài)。我猜測著,余華想不是想告訴讀者: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蛘卟恍业?,生命只是活著,靜靜地活著,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
人只要活著,就有希望。人只要活著就是一種勝利。沒有比活著更好的事,也沒有比活著更難的事!生不可選,死不該選,惟有硬著頭皮活著!
這本書好像一面鏡子,可以照出社會的疏漏,同樣也可以照出我們自己身上的缺點。從這方面講,它也很有教化的意義。強烈推薦這本書,我認為此書適合再讀。
活著讀后感2
“洗盡鉛華,余味猶存”是我讀完《活著》這本書的最后感慨,它正如作者余華一樣具有令人折服的魅力。
余華是個十分成功的作家,他是一位顛覆大師,被譽為現代中國的巴爾扎克,樸實的外表,運用最樸實易懂的語言成就了他不平凡的作品,而《活著》就是代表作之一?!痘钪愤@本書以福貴老人一生的故事為線索,貫穿整個二十世紀的中國,以福貴的經歷再現了當時社會背景下人們?yōu)榱嘶钪钪默F狀。
曾經的福貴年少輕狂,“無可救藥”,最終將僅存的“雞”般的家產輸光,于是家道沒落,父親被他氣死,他從此只能過起種田的日子。沒有了家產的支撐,再也不是闊少爺的他生活窮困潦倒,妻子家珍是個好女人,最終在丈人的要求下,家珍一度離開了他,卻為他產下一子有慶后回來了,然而上天并沒有因此而眷顧他,由于各種原因他的母親離開了人世,女兒因病變的又聾又啞,兒子因輸血過多而死去,長期的勞作以及疾病的纏身,妻子最終離他而去,而他的孫子也因饑餓過度,導致吃豆子時吃太快而噎死。接踵而至的災難厄運將他也摧殘得不成人樣了。
然而為了活著,福貴仍頑強地生活著,看著福貴對一生娓娓道來一個個死訊揪著我的心,一個曾經享受榮華富貴的人何以落至這個地步?我不僅對主人公生活的社會發(fā)出質疑。
福貴他又是令人敬佩的,在“大躍進”“”這個物質匱乏的時代,他經歷了復雜而悲慘的生活,他為了生存不得不向命運低頭,但他又有超越政治的生活意志,盡管晚年落寞的他仍舊不寂寞,“茍活”是他一生的目標。而這也恰恰是作者讀福貴所處時代的極大諷刺,在多重困難的頻頻打擊下,人們的追求變得如此樸實而簡單,以至于可以說沒有了追求。
“活著”是全書的揭示,多少人為了活著而活著,多少人為了活著而死去,一位老人在田埂上用了一個下午向游客講述了他的一生,此刻的他講述時心中已無波瀾,而余華高超的手筆卻令它如此的牽動人心。我用一天讀完了它,但我卻沒有真正的讀懂它,我想我不會讀懂它,那么就讓它永遠活在我心中,讓歲月去咀嚼吧!
活著讀后感3
讀這本書前,就知道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其實,我也只是需要一個悲傷的理由。但是,讀到有慶死的時候,我真的很傷心。難以置信那個純真的善良的少年,每天不辭幸勞的.赤腳在學校和家之間飛奔,只為給兩只羊喂草,自己吃不飽卻從不忘記給羊兒喂草,他居然因為救人獻血,活活被抽血過度而死!無知又善良的孩子,怎么不讓人心疼?再也看不到那在鄉(xiāng)間飛奔的身影,怎么不讓人揪心?中年喪子怎么能不痛?!可是還是要活著呀!主人公富貴就這樣一個個送走了所有他愛的人,夕陽下,白發(fā)蒼蒼的老人富貴和同樣蒼老的一頭叫做富貴的牛,相依為命,漸行漸遠。
就這樣,薄薄的一本書寫完了名叫富貴的一生,就這樣,一口氣讀完了這本書。啊~原來人生本就有諸多不容易的事,比起那個時代,生在現在的我們已經是該感恩了。一個人的一生之中,本就有許多起起落落,而每個人的人生中,本就有命數的差別。種什么因得什么果,其實用不著去羨慕別人,那些在你眼里成功的人,背后付出的血淚是難以想象的。
剛剛踏入社會的我,對于社會,人性,人生,真的是所知甚少。找工作中各種揪心,傷痛,迷惘。我害怕自己的一生會一事無成,害怕這個社會連一次機會都不肯給我,我也懷疑過,本科生真的就那么一無是處嗎?我甚至都想要放棄,因為當初的躊躇滿志已經消磨殆盡了,我看不到希望了,因為我還是覺得自己不該是一無是處的。
可是,我的人生其實才剛剛開始啊!只要努力還是有可能改變的吧!富貴年輕的時候揮霍,雖然以后也艱辛,但是至少充實,那樣接二連三的打擊,他還是活著。史鐵生說,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是啊~時候到了自然會發(fā)生。為什么要去考慮那些呢?為什么一點點挫折就想放棄了呢?現在是迷惘,是憂慮,最難過的是空虛,是沒能替父母分擔讓父母失望,是當初的自信只換來如今的失落,是怨恨太過學生氣的自己處事太不圓滑……我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很快改變這近況,我只是想活著就要不停努力,努力就會有希望的吧,我還有很多事情沒有做呀!
活著讀后感4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每個人都朝著自己的軌跡前行,你,我,他,又會在哪里才能發(fā)生世紀性的相逢……
懦弱,并不代表無能:堅強,也并不是一定勇敢,也許瞬間,會是永恒,可是,你我,卻總是無期……
活著是上帝對你的懲罰,人生從來不存在公平,用你的心,才能丈量出生命的長度。日子也是從不停歇,一切都將是過去,當我敲打出這些句子時,腦中還是懵懵懂懂的,對人生,未來,是漫天繁星中最最微不足道的光。我們曾在一起快樂過,悲傷過,殤起悲落,卻又是怎樣的無解情懷。
人世間最痛苦的事,不是生死離別,而是,明明光明就在眼前,可是,卻永遠隔著一扇窗……
每當窗臺第一縷暖暖的陽光輕輕撫摸我的臉頰,才明白生命的意義,不是要去改變什么,擁有多少,而是,活著就是最最幸運的事了……
我不屬于任何高官貴族,我也不是才華橫溢,滿腹經綸的翩翩才子,我是一個平凡人,就是萬千砂礫中最普通的一顆??粗滉枔]灑出萬丈無暇的光芒,我們才發(fā)現,人,是一個多少渺小的生物,每個人都努力奮斗著,拼搏著,歲月卻在我們指尖悄然流逝……
我有一個平凡的心,卻有著像絕大部分人一樣的宏大夢想,我努力掙脫命運的牢籠,無奈的發(fā)現,時也命也……
我唯有倔犟的低頭,卑微的流淚。人群洶涌的奔向東西,我卻孤單的走向灰暗,左手默然,右手嘆息,生命的年輪就這樣,這樣……
我不知從何時起,開始慢慢喜歡上了聽歌,一個人靜靜的戴著耳麥,我不需要傷感,傷情,流行的`歌曲。我聽DJ,呵呵,對,我就喜歡DJ歌曲了,漸次把音量放大到可以麻木神經的分貝。明明聽不懂,但我就是喜歡這種寧可把自己耳膜震碎,讓心一次次起起伏伏的歌曲,震耳欲聾的歌曲,就是我最喜歡的。
地球依舊按著自己的旋律轉動,從不干擾世人的墮落……
不知道是我醒悟的晚,還是世界一晃眼之間就變了,當然,縱然一天天的看淡,也總是無可避免的沉醉于默然的生活中。
望著黑沉的夜空,只有一輪清涼的月凌空的照亮我心間,繁星春水,春水繁星,星星點點,卻是點綴著一顆顆寂寞的心,奈何花開花落,落葉始終歸根,無奈心酸涌上心頭,但求宿命平淡無奇,星辰照耀,多少傳奇與平凡都歸于塵土……
活著讀后感5
前些天利用閑暇的時光,閱讀了余華的《活著》。讀這本書的起因是先看了張藝謀在1994年拍的老電影《活著》電影故事的結尾是福貴、福貴的媳婦家珍、女婿二喜和他的外孫子一起吃著午飯,個人感覺還是一個比較美滿的結尾。但是,我總感覺葛優(yōu)、鞏俐在電影里塑造人物的最終命運不應該僅僅如此,后邊應該還有故事,但是電影限于篇幅沒有拍完!于是我對這本小說充滿了好奇。
帶著這份好奇,我打開了書本。不同于電影的表現手法,余華文章的開始是平淡無奇的,一個普通的小村莊,一個普通的老人和一頭老牛。文章中不普通的是老人對待牛的方式——他把牛當做自己的家人。作者就以這個普通老人為第一視角,徐徐鋪開了他跌宕起伏的一生。
這個老人就是我們的主人公福貴,出生在一個地主家庭。從父親那一輩開始,家族逐漸敗落,到他開始更是吃喝嫖賭樣樣皆沾,終于在龍二的設局下,徹底的敗落了家產,從一個地主變成了一個貧農。
當讀到這里的時候,就不得不佩服張藝謀90年代的電影表現手法實屬一流。因為在書中的福貴是身無長物的一個廢物!而張導演給予了福貴一樣特殊的技能——會唱皮影戲,而且唱的還不賴。電影的故事中更是圍繞主角這個特殊的技能,展示了中國臨近49年的解放時期,大躍進時期和時期對人們生活的種種影響,反映了在時代潮流中人們是如何的活著,顯示這個小人物身上的一絲不平凡。
可是余華的文章比張導的電影更加的殘酷,因為文章中的福貴什么都不會!從一個闊少爺變成一個靠自己雙手吃飯的人,中間的艱辛讓人無法想象,是什么力量讓福貴活下來了?文章沒有寫——就是這樣活下來了!其實想想人生有時就是如此,再難的事情咬咬牙就挺過來了,后頭看一看也沒什么!
可貴的是福貴的妻子家珍,一個米商的女兒,從小也是嬌生慣養(yǎng)的小姐,卻嫁了一個混蛋丈夫。雖然福貴后來破敗了,可以家珍對他也是不離不棄,就算父親把她接回娘家她也是為了肚子里的孩子。當兒子1歲時,她又義無反顧的回到了丈夫的身邊,不僅操持家務,伺候婆婆,還幫助丈夫下田勞作??梢哉f這是作者塑造的一個完美的女性(感覺我這樣寫有點大男子主義了),電影中的鞏俐對人物的塑造相當符合原著的精神,可是這樣的一個女性,在她的后半生中接連經歷喪子、喪女的沉痛打擊,本人還得了當時的絕癥軟骨病。她的一生是坎坷的,我們常常會想這樣的一個人,老天待其何等不公平,難免會發(fā)出“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的感嘆!
隨著閱讀的'深入,在主人公平淡的描述中,越發(fā)體會到了生命的弱小與生活的殘酷。喪子、喪女、喪妻、喪女婿、喪外孫子,周圍的親人一個接一個的離他而去,結果他卻在一頭老牛的陪伴下獨自又生活了十幾年——就這樣活著!果然,文字比電影更加的殘酷與血淋淋。我在想一個人和一頭牛是怎樣活下來了?
目前的我還找不到答案,可能生命就像破石而出小草,只要能活著,哪怕再難也要向著陽光!
活著800字讀后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