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陽樓記中學生讀后感800字
岳陽樓與黃鶴樓、滕王閣號稱江南三大名樓。它們的出名,都與題詠它們的詩文有關(guān)。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岳陽樓記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岳陽樓記讀后感1
從如風時光文學沙龍到豐順悅讀會的成立,期間歷經(jīng)三個年頭,我有幸作為見證者,跟隨著豐順的這幫文友們,一起參與了多次活動。一次又一次地讓我充滿了雀躍、驚喜與感動,收獲了知識、友情和成長。當4月21日當晚成功舉辦了豐順悅讀會第一次品讀《紅樓夢》活動后,我就知道,自己一定會成為悅讀會忠實的小粉絲。
果不其然,一個月后,第二期品讀《岳陽樓記》活動重磅推出,我欣然前往。朱臺長用情真意切的語言,飽含深情的講述,把我們所有人的記憶拉回了純真無暇的學生時代。這可是當年被要求通篇背誦的經(jīng)典古文啊,這可是考試必出的重中之重啊!老師的教誨,課堂的場景,朗朗的讀書聲,一時間,我們穿越了時間與空間的界限,找尋了自己心中被遺忘了的美好。不僅如此,此次品讀的這篇《岳陽樓記》,通篇氣勢磅礴,壯麗恢弘,看似寫山水,實則卻超越了單純寫山水樓觀的狹境,將自然界的晦明變化、風雨陰晴和遷客騷人的覽物之情結(jié)合起來,從而將全文重心放到了縱談政治理想的遠大方向,擴大了文章的意境。文中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寬闊胸襟和他“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政治抱負,不僅自勉,也與友人相互共勉,具有很好的激勵作用,為世人千古傳頌。
直至今日,這種偉大的情懷,依然作為名言警句給人以心靈雞湯的感覺。生活并非一帆風順,當我們遭遇了挫折與困難的時候,是逃避如鴕鳥,還是勇做迎難而上者,是渾渾噩噩,還是堅守信條。如果是前者,那請讀一遍《岳陽樓記》吧,其中的“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當多少給人以激勵;如果本就是后者,那么恭喜,作為生活的強者,更加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支撐你走下去,不如再讀一遍《岳陽樓記》吧,你會發(fā)現(xiàn),充滿波折的道路上,你并不孤獨!
岳陽樓記讀后感2
五月十九日晚,本人有幸參加了在潮客匯舉行的“豐順縣悅讀會第二期活動”。本期活動由豐順電視臺的副臺長朱明海先生賞析范仲淹的作品《岳陽樓記》,真的是收獲多多。
說實話,本人對古文一向不“感冒”,對于那些晦澀難懂的字、詞、句、段、篇,作者要表達的意思、構(gòu)造的意境等等總是很難理解和把握。初中的時候?qū)W習這篇文章,老師講了很多,到最后,我能做到的是:為了應付考試,把全篇課文背下來了,把詞語解釋背下來了,把重點句子的譯文背下來了,但并沒有感受到它的“美”,反而覺得“累”。真的是“古文,想說愛你不容易”啊!
這次重溫《岳陽樓記》,在朱臺長通俗易懂、飽含深情的解說下,不時與其它名篇《醉翁亭記》《琵琶行》等作對比,再加上他偶爾帶點幽默和調(diào)侃,漸漸領(lǐng)略到文中有如他所說的“三美”。第一美“文字之美”,如用“銜遠山,吞長江”來形象、生動地說明洞庭湖的浩大無邊。第三自然段全部用排比句,表達滿目蕭然的景象,作者悲傷的心情。第二美“性情之美”,把作者的思想感情貫穿始終。第三美“內(nèi)涵之美”,用“不以物喜,不以已悲”來勸慰滕子京,也勸慰自己。用“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表達作者憂國憂民的思想和情懷,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我想,那么多人喜歡《岳陽樓記》,愛上《岳陽樓記》,更多的原因就是因為它的“內(nèi)涵之美”吧,兩個名句,勝過千言萬語,勸慰了多少不得志之人,也激勵了多少遇到困難和挫折的人。聆聽了朱臺長的精彩品讀賞析,我也喜歡上了這篇古文,喜歡它的各種“美”,美的東西誰不喜歡呢?
除了朱臺長的品讀賞析之外,還有古文朗誦《岳陽樓記》、《醉翁亭記》、《琵琶行》,琵琶演奏,視頻欣賞,討論發(fā)言等等,形式多樣,豐富多彩,氣氛活躍,高潮迭起。讓走進悅讀會的文友們多角度、全方位地認識《岳陽樓記》,領(lǐng)略《岳陽樓記》,愛上《岳陽樓記》。這就是悅讀會的魅力所在,她會帶領(lǐng)每一個人走進文學領(lǐng)域,讓你愛上文學,愛上詩詞歌賦,不斷提升自己,感染身邊人,回報社會。
朱臺長說:“好的文章,值得一讀再讀,一品再品?!笔前?,好的文章,無論你研讀它多少次,每一次都可以讀出不一樣的感受,有不一樣的收獲。讀好文章,還可以修心、養(yǎng)性、怡情,讓人樂觀、豁達,激勵人積極向上。我們應響應悅讀會的活動宗旨:愉快地閱讀,快樂地成長。多讀書,讀好書,多分享,享受“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做個“腹有詩書氣自華”的人。
岳陽樓記讀后感3
豐順悅讀會繼第一期《我讀紅樓》后,第二期活動美哉!《岳陽樓記》在潮客會如期舉行。通過賞析,深深受到啟發(fā)、感染、勵志,總結(jié)有三個大。
一是主持人主持活躍互動大。主持人端莊、秀麗,在整個過程中主持風格清新典雅、聲音甜美、落落大方,全場互動活潑,讓整個悅讀會氛圍一次次高潮迭起。
二是主講人氣場大。主講人英俊瀟灑、風流倜儻,瘦高的身軀中隱隱還有一種王者的風范。主講人朱明海臺長從“文字美、性情美、境界美”三個美來去談自已對《岳陽樓記》的感受,再通過結(jié)合自已的生活實際,從橫向到縱向,從廣度到深度闡述了《岳陽樓記》的寫作背景和文中的語句描寫,講解環(huán)環(huán)相扣引人入勝,我深深地被帶入到那意境中,之前雖未到過岳陽樓,但聽后猶如親臨岳陽樓,領(lǐng)略岳陽樓及洞庭湖的美景,同時他的幽默風趣的講解得到了現(xiàn)場文友的陣陣掌聲,得到在場的嘉賓、朋友的點贊、喝彩。
三是賞析后啟發(fā)大。我通過聆聽朱明海臺長對《岳陽樓記》的講解,再加上看《岳陽樓記》短片介紹,以及文友們各抒己見,對悅讀會的點評,此次悅讀讓我更受啟發(fā)。同時,悅讀會上的朗誦、琵琶揚琴演奏、歌曲演唱也讓我一飽眼福,紅酒的點綴助興,使整個悅讀會不低俗,更顯得高雅,是一場高雅文學盛宴。通過這次活動,讓我再一次加深對《岳陽樓記》全文內(nèi)涵的掌握,更加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理解,更加知道了范仲淹寫《岳陽樓記》描寫景色是次,規(guī)勸朋友藤子京是主。同時體現(xiàn)他思君憂民的情懷和追求遠大的政治抱負。讓我勵志,使我勉勵自己,告誡自己,應吃苦在前,享受在后,要發(fā)揚艱苦奮斗精神,要有曠達的胸襟,要心懷感恩,要心懷大愛,要“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生活一切的一切,都會更加美好!
岳陽樓記讀后感4
圣人和我們凡人就是不一樣。
我若是面對“陰風怒號,濁浪排空”的景象,肯定會像“遷客騷人”一樣情緒低落,面對“春和景明,皓月千里”的景象,則肯定會像他們一樣心曠神怡。我無法跳出俗人心理,做不到異于“二者之為”,修煉不成“古仁人”。
我又想,如果真有一位范仲淹先生所說的“古仁人”站在我身邊,則何如?當我因濁浪排空而情緒低落時,他表情凝重。我問他:“您在想什么?”答曰:“憂吾君?!蔽掖笈宸4轿乙虼汉途懊鞫臅缟疋鶗r,他先生依然表情凝重。我問他:“您在想什么?”答曰:“憂吾民?!蔽姨嘏宸?。趕緊溜走,害怕自己的俗氣污染了圣人。
此種人似乎只能敬而遠之。
由此看來,大家不愿當圣人,也是可以理解的。這樣拿著勁兒活著,太累了。
以愚之見,如果大家真的把范仲淹先生的觀點落在實處,會嚴重影響旅游產(chǎn)業(yè)發(fā)展的。把美景道德化,政治化,太可怕了。
觸景生情本屬人之常情。范仲淹先生的意思是應該避免此種人之常情,要滅“情”入“理”。然而這種“理”并非理性和理智,而是“天理”。這不是將正常情感升華,而是壓抑它。所以《岳陽樓記》有一股“存天理滅人欲”的味道。
我如何判斷范仲淹先生的“理”屬于“天理”呢?
因為如果不是“天理”,就需要論證,就需要說明這樣做的充分理由??墒悄憧?,范先生對“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是不打算做任何論證的。為什么這樣做就合理?為什么只有這樣才算“仁人”?古代究竟有多少“仁人”做到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據(jù)我看孔夫子也沒做到)假如一個社會真的人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會出現(xiàn)何等怪異的局面?這些,范先生都置之不論。無須論證之理,如果不是假設,就只能是“天理”了。
《岳陽樓記》是一篇比較典型的“傳道”型文章,作者很少在“說服”上下功夫,他是在“宣講”,在“代圣人立言”。據(jù)我所知,范仲淹寫《岳陽樓記》之前并未親身到過岳陽樓。那就是說,文中的景色描寫和游客心態(tài)描寫,都是虛擬的。這和孟子虛擬“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的例子是同一種辦法,表現(xiàn)了占領(lǐng)道德制高點者異乎尋常的自信——我已經(jīng)真理在手,剩下的任務只是用盡可能吸引人的辦法加以傳播,不必拘泥什么真實性和邏輯性的。
很多人都認為“革命”是反對孔孟、破壞傳統(tǒng)文化的。這是一種相當片面和膚淺的看法。其實“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說法,與“毫不利己,專門利人”思路是很相似的,相承一脈。而范先生“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克己思路,與革命中的“狠斗‘私’字一閃念”也是血脈相連?!案锩?span id="oj6s6t4" class="highlight">”中甚至要求每個人都“心里裝著全世界三分之二的人民”,這是比范仲淹先生更徹底更激進的“先天下之憂而憂”?!案锩?span id="l9j4jox" class="highlight">”的有些理念,確實是反孔孟的,例如“造反有理”,但是從整體上看,如果沒有儒家文化做支撐,“革命”是發(fā)動不起來的。“革命”在很多方面不但不反孔,反而是把儒家的一些理念推向了極端,要認真往全民落實(六億神州盡舜堯)。
《岳陽樓記》我初中就背下來了,至今未忘。真是寫得漂亮,堪稱絕唱!重讀此文,愚以為范仲淹先生完全有權(quán)利選擇自己跟什么人走,做什么樣的人。樹立一種道德高標,不是不可以。然而作為現(xiàn)代的語文教師,對此事只可提倡,不可強求。我一向認為基礎(chǔ)教育沒有培養(yǎng)圣人的任務,它是培養(yǎng)合格公民的。
岳陽樓記讀后感5
我第一感受是美:岳陽樓聳立在湖南省岳陽市西門城頭、洞庭湖畔,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陽天下樓”之盛譽。特別是從“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這一段,因為只要登上岳陽樓,就有心懷開闊,精神愉快;榮耀和屈辱一并忘了,端著酒杯對著風,那心情真是快樂極了,這充分體現(xiàn)了岳陽樓美的神奇。
第二 我感受到了范仲淹的憂愁從這一段“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這一段,因為它的.意思是: 唉!我曾經(jīng)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心情,是什么原因呢?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在朝廷里做高官就為百姓擔憂;不在朝廷上做官就為君主擔憂。這樣看來是在朝廷做官也擔憂,不在朝廷做官也擔憂。既然這樣,那么什么時候才快樂呢?那一定要說:“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吧。唉!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這也充分體現(xiàn)了范仲淹的憂愁。
《岳陽樓記》讓我知道了岳陽樓的美,也讓我懂得了“在天下人憂愁之前先憂愁,在天下人快樂之后才快樂。”
岳陽樓記中學生讀后感8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