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看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5篇
推薦文章
雷鋒精神永遠不會過時,因為它與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偉大的民族精神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同時,雷鋒精神應該具有與時俱進的品質,應該保持其實質與內核不變的情況下,使其內容和形式體現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具有實效性。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觀看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5篇,供大家參考。
觀看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1)
x月x日那天,我們觀看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后,我受到了很大的教育。影片講述一位雷鋒生前的戰(zhàn)友喬安山,在一次倒車時不小心車尾撞在了木柱子上,柱子倒了,正好砸在了雷鋒的太陽穴上,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他為了彌補自己的過失,決定把雷鋒精神發(fā)揚下去。
喬安山是雷鋒生前的親密戰(zhàn)友,他退伍后與妻子在一家公司當司機,一直受著雷鋒深遠的影響,做什么事情都用雷鋒精神要求自己。 有一次,一位老爺爺在過馬路的時候被一輛深藍色的桑塔那汽車撞倒,隨后,汽車轉身就跑。而后,又駛過來一輛與其同樣的汽車,為了不受誣陷,司機竟開車走了。喬安山在出車途中發(fā)現了這位滿臉是血的老爺爺。
喬安山馬上把老爺爺送到醫(yī)院,并掏出自己錢為老爺爺治傷,又通知患者的家屬。可是,老人的兒女因為不愿負擔醫(yī)藥費,竟誣陷喬安山是肇事者,還要他賠償4萬元。難道世界上沒有雷鋒精神了嗎?正因此事,電視臺還專門采訪了喬安山。
又一次出車,喬安山的汽車在途中遇到了一位快要生孩子的孕婦,他毅然停下車來,送往這位孕婦去醫(yī)院。誰知,在途中,檢查處竟說領導要他停車處置,他不顧那么多,與檢查員爭辯了起來,最后,一位老奶奶被他的所作所為而感動,下車打了自己的親生兒子,這才過去了。喬安山內心激動萬分。
人們沒有忘記雷鋒! 還有一次,喬安山與兒子一起出車,他們的汽車陷進了泥潭,整整停留了一夜。路過的一群中學生幫他們把氣車從泥潭中推了出來。
喬安山正要給大家報酬時,學生們說:“我們不要錢,我們是學雷鋒做好事的?!辈⑶疫€向他介紹了他們的愛心帽子,中間是一個和平鴿,代表的是和平。在這個鴿子的外面,有一顆心圍繞,代表的是愛心。喬安山聽了后非常感動,他終于明白了,世界上還有像雷鋒這樣的人,雷鋒還活著! 是的,雷鋒并沒有死,社會上還有千千萬萬的活雷鋒。人民需要像雷鋒這樣的人,社會也需要他。在我們的生活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雷鋒事件,有熱心幫助他人的學生,有照顧孤寡老人的,還有許多不知姓名的雷鋒……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我希望我們每個人都能像雷鋒叔叔那樣為人民、為社會做貢獻。好人最終會有好報!
觀看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2)
雷鋒走了,帶給善良的人們無限的悲痛,留給善良的人們一筆豐厚的財富,默默離去,喬安山——雷鋒生前戰(zhàn)友,雷鋒犧牲的直接“肇事者”來了,帶著終生揮之不去的遺憾和一個沉重的包袱,默默走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講述的正是有關喬安山的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平凡經歷。
幾十年前,時代推出了雷鋒——一個平凡而偉大的普通軍人,他以自己年輕的生命為社會樹起了一座時代精神的豐碑。然而,他卻走得如此匆促,在人們還癡癡地目睹他俊美的身影和高尚的人格魅力的時候,那一串深重而閃亮的足跡忽然間嗄然而止,躲開了人們心底的思念和企盼,靜靜地踏向了人生之旅的終點。社會在發(fā)展,時代在變遷。改革邁著矯健的步伐在華廈廣袤的大地上畫出了濃重的一筆,面對著日新月異的這個世界,有人迷惑了,有人混沌了,長久以來蘊含在他們腦海深處的某種精神支柱在對物質的無限追求中悄悄地支離破碎,飄散消失殆盡。
喬安山是平凡的,他身上背負著一個沉沉的希望,在崎嶇變幻的歷史路途上踽踽獨行而毫無怨言,他默默地關注著變化萬千的世紀,默守著一個堅定的信念,靜靜地袒露著一種生命的俊美。他或許只是一片迎風而動的綠葉,或許只是一粒亮麗而純清的海水,但他卻昭示著一種生命的倔強,折射著一種生命的輝煌。
喬安山卻是偉大的,他將雷鋒那一串深重而閃亮的足跡延續(xù)了下去,他將一個悠遠的時代與現實連成纜索,讓人們從心靈深處由衷地去崇敬、膜拜,讓更多的人脫離種種齷齪腌臜,緊緊地凝聚在一面輝煌的旗幟下面,展示出浩浩淼淼的無私與崇高。
我甚至于為他的默默無聞而潸然淚下,他只是沿著雷鋒的足跡去完成雷鋒未竟的事業(yè),他沒有叱咤風云的感召力,沒有氣吞山河的雄才大略,他所具有的只是一顆金子般的心和一種向往光明追求真理的執(zhí)著。然而,正是這平凡的一舉一動將各種摻雜著自私與物欲的思想都款款地搖碎,又溶為一體,凝合成一座精神的豐碑,凜然屹立在新時代的開端。
我不由得有一種激動和亢奮。當一大群稚氣未脫的青年志愿者嘩然而現的時候,我似乎看到了希望,看到了那一串深重而閃亮的足跡還向著未來延伸而去,那么地貼切而自然。或許正是一代一代凡夫俗子執(zhí)著的赤誠,正是無數堅實的腳步,才能將新時代的這座豐碑鞏筑得如此沉穩(wěn),踩踏得那樣殷實、富麗,才能讓更遼闊的華夏大地上長存文明的火種,生生不息,延綿不絕。
觀看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3)
星期六的上午,班主任帶我們觀看了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
電影主要講的是有一次,喬安山在倒車的時候,不小心撞倒了一根電線桿,砸到了雷鋒的太陽穴。于是,雷鋒就在那一瞬間失去了生命。從此以后,喬安山每天都向雷鋒學習做好事。
電影中,有一段內容讓我至今難以忘記。一天,一輛黑色的汽車從橋上行駛的時候,撞暈了一位老爺爺,老爺爺倒在了地上,他的血流了一地。而那輛車逃走了,過了一會兒,老爺爺奄奄一息了。突然,喬安山開著一輛藍色的大卡車正好路過這里。他發(fā)現了這位老人,于是,喬安山飛快地把老人送到了醫(yī)院??墒牵挠H人非說是喬安山撞的人,還讓他付手術的所有錢。
喬安山無可奈何,只好付全部責任。過了幾天的時間,老人的病好了,他出來的時候,對他的親人說:“是他救了我的命。”他的親人聽了,不好意思的對喬安山說:“謝謝你!”喬安山微微一笑說:“不用謝!我們向雷鋒學習,助人為樂嘛!”后來警察把那位撞老爺爺的人帶進了警察局,很嚴厲的批評了他,對他說:“你不許再干壞事了,要向雷鋒學習做一個好人?!?/p>
看完電影后,我收獲很多,在我以后的成長道路中,我一定要向雷鋒叔叔學習,學習他助人為樂、善待別人、勤奮學習的好品質。
觀看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4)
我們生活在充滿競爭充滿挑戰(zhàn)的時代,在這不斷變化,追求個性的潮流中,我們似乎忽略了人應有的自律和原則。作為一名普通的__員工,一個平凡的人,我們如果能夠像軍人一樣用紀律與原則來要求自我,像雷鋒一樣讓愛心體現于自我的一言一行,那世間將無處不充滿愛。
雷鋒使我們再熟悉可是的人了。他那堅強的毅力與無私奉獻、不求回報的精神永遠值得我們學習。他用愛心、全心全意地為人民服務,感動了一代又一代人。雷鋒,是我們中華民族的驕傲,是我們的導師和榜樣,是我們心中永遠不倒的豐碑。
然后有人在問:做一個好人難嗎
我們說做一件好事是不難的。做壞事,不用喪盡天良,也難逃良心的譴責;做好事,不必驚天動地,也收獲歡樂和幸福。這不關乎事情大小,只在一念之差。在我們生活中幫忙與被幫忙是常有的事情,正是這些溫暖的小插曲讓我們時常感到頓悟與奮然。
《離開雷鋒的日子》我們都看過,一念之差,反映了人的思想與道德,一件小事,反映了一個時代的缺陷和遺憾。做一件好事不難,難的是做一輩子好事。在對與錯、好與壞的面前,你是怎樣做的是勇敢應對,是逃避現實,還是掩蓋現實劇中的主人翁在錯誤的面前曾極度的懊悔與消沉,但他又最終奮起振作、勇于挑戰(zhàn),最終撥開烏云現明日,贏得了大家的認可。應對丑惡、應對困難、應對需要幫忙的人們,我們是否能夠總是選擇挑戰(zhàn)而不是逃避
抱有一顆愛心,并具有毫不含糊的挑戰(zhàn)困難的信念,讓內心的愛發(fā)光發(fā)熱,這便是一個好人了。這世界是同一個家,我們在同一片屋檐下,那就讓我們來用愛心來營造歡樂、共享幸福,用感恩的態(tài)度對待所有人,讓愛無處不在。
觀看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5)
當我看完《離開雷鋒的日子》這部感人至深的電影后,腦海里常常浮現出喬安山助人為樂的高大形象。喬安山是影片的主人公,他與雷鋒一齊入伍,他們同在一個班,同駕一輛車。1962年8月15日,兩人執(zhí)行任務回來,喬安山在倒車時,無意中撞倒一根電線桿,正巧撞在指揮倒車的雷鋒的頭上,經搶救無效,雷鋒犧牲了……在雷鋒逝去的幾十年中,他為了彌補自我的過失,決定把雷鋒精神發(fā)揚下去。這個堅不可摧的信念牢牢的占據著他的心。“別人能夠不學雷鋒,我不能夠!”
我清楚地記得影片中有這樣一個片斷:一個寒冷的冬季,喬安山在一次運貨途中,碰見一個被車撞傷在地無人管的張老漢。他立刻把那位老人送進醫(yī)院,為此還耽誤了運貨的時間??伤f萬沒想到,老大爺的子女為了不拿自我的錢來付醫(yī)療費,竟誣陷救老人性命的喬安山同志是肇事者,還要求他賠償一切醫(yī)藥費。此時,老實的喬安山再次陷入了比當年更深重的絕境,他感到孤獨絕望,除了妻子,其他人甚至包括兒子都站在了他的對立面,他心里委屈極了,就悲痛地在雷鋒墓前痛哭。之后事情最終真相大白,而喬安山還不肯讓妻子說出他心里的苦水。
在這種正義與無奈的較量中,先不說社會上人們的各種各樣的反應,還注意到影片中經常出現這樣的話語:“此刻的社會,誰還去管那樣的閑事?”“此刻是市場經濟,沒錢是沒人幫你的”等等,從這些對話中,能夠看出影片對于人們的道德狀況與國民素質的擔憂與諷刺,敏感的撥動了人們心底里的金錢與道德的那根弦,每當遇到一場良心、道德與金錢、罪惡的較量時,總是良心贏了,因為良心是有良知的。
喬安山轉業(yè)到地方工作,三十多年來,他堅持學雷鋒,做好事,嘗盡了甜酸苦辣……最終,他意識到不只是他一人在學雷鋒。當雷鋒被大樣彼岸的西點軍校借鑒學習的時候,“雷鋒”就不再是屬于中國了,而是屬于全世界;同樣,當今日志愿者活動一路順風,也是雷鋒的精神在指導我們的結果,就像電影《離開雷鋒的日子》結尾處描述的那樣,志愿者和雷鋒在一齊共同宣告:“雷鋒”還沒死,他還活著!是的,雷鋒并沒有死,社會上還有千千萬萬的活雷鋒。人民需要像雷鋒這樣的人,社會也需要他。在我們的生活中涌現出了許許多多的雷鋒事件,有熱心幫忙他人的學生,有照顧孤寡老人的軍人,還有許多不知姓名的雷鋒……他們都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雷鋒不在是他一個人,而是一種基本道德品質與高尚的精神,這種“雷鋒精神”是一種巨大的道德力量,這種強大的力量向我們昭示:無論在什么年代,總有一種平凡但高貴的價值觀值得我們?yōu)橹袆?,他們和雷鋒一樣,首先都是一群處處為他人著想,不求報酬,具有奉獻精神的人!
在物質生活水平飛速發(fā)展的今日,現實生活中也不全是以這樣完美結尾的,許多的事情都出乎人們的道德預期之外,社會還有一小部分惟利是圖的人,為了錢財,竟會喪失最基本的道德準則和良知,把善良的好心人當作敲詐的對象,這一小部分人擾亂了社會秩序,敗壞了社會風氣,使得人們不敢去做好事,不愿去招惹麻煩,長此以往,“雷鋒精神”便蕩然無存了。
《離開雷鋒的日子》講述的是喬安山的故事,也是每一個有道德準則的社會公民的故事。我們欣賞此片,不僅僅讓它提醒人們不要忘記過去,更主要的是它展示了人世間還是好人多!鼓勵人們用善良的心靈去關心幫忙身邊的每一個人,讓我們從此刻做起,從身邊事做起,從小事做起,努力做好你該做的每一件事,用相互的關愛托起更加完美的明天!或許,能夠用一部老影片來概括我的觀后感是最精當了,它的名字叫:期望在人間!
觀看離開雷鋒的日子電影觀后感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