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泰山景點觀后感
登泰山景點觀后感5篇
遠望泰山:壯觀自然,寧靜又深遠;走近泰山:自若坦蕩,博懷又慈祥;深入泰山:重巒疊嶂,峰奇石怪。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感動中國人物事跡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登泰山景點觀后感篇1
登泰山那天剛開始下著小雨,大有小學課文中所寫的雨中登泰山之意。我剛開始時興致很高,爬的很快,爬到中天門時,我就有點累,再往上臺階就愈多,坡度也越來越大,腳來越沉,山風很冷,但我已是滿頭大汗,整個人好像是從河里撈上來一樣。在抬頭望去,山路仍是蜿蜒而上,不見山頂。未到18盤,已氣喘吁吁,大汗淋漓,幾次想放棄,但看看我們的校長都在我之前,這對我鼓勵很大。最終我咬緊牙關,艱難邁步,時爬時停,直至南天門。登山時所經歷的過程,讓我有了很多感悟。
感悟一、不要輕視目標也不要放大困難,更不能輕視困難。
我自以為我是農村娃,自以為華山都爬上去了,區(qū)區(qū)泰山不在話下,自以為年輕可以輕松爬山,怎奈腳下的路太長,心肺也不太爭氣,就這樣每一步都要走好走穩(wěn),計劃不當往往出了力還爬不到山頂。堅持下去,也并不是書本上所說的那么難,不要被困難嚇倒才是生活的真諦。只要面對現實,勇于攀登才能成功。
感悟二、團結就是力量
人生的旅程需要朋友的陪伴,當我們遇到困難和挫折時,更需要朋友的鼓勵和幫助。尤其是長者和領導的鼓勵、幫助、支持、指導、關心、關愛,當然了,當別人身處絕望,我們也要鼓勵和幫助他們。
登山過程中,同事不斷鼓勵我,我感到了集體的力量。問下山的路人,上面還有多遠?都無以例外地說,不遠了。每次問,都說不遠了。久了,明知道是騙自己,卻每次都能得到信心。等我下山時,也有滿頭大汗的游客問我,上面還有多遠,我竟然也說,不遠了,再堅持一下,一會兒就到了。團結就是力量,不管是熟識的人,還是陌生的人,只要為了一個共同的目標,只要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沒有什么干不成的!
感悟三、放眼長遠固然重要,著眼腳下更有現實意義
十八盤全程并不算太長,但是最陡的地方有60度,近2000個臺階,爬到這里的人體力已經消耗殆盡,再加上天氣的原因,遠望不到頂,只知深在此山中,在天氣好點時,遠望南天門,像高高城墻一樣,遙不可及,信心也受到影響。此時只有專注于腳下,才有足夠的動力前進。我們只需看腳下十幾個臺階,爬上去,再爬下一個、十幾個、幾十個、幾百個……不知不覺中,就能征服了十八盤,登上了泰山之巔。
感悟四、平和心態(tài),面對現實,消除遺憾
當我們大家爬到南天門的時候,已經是疲憊不堪了,這是大家決定休息一下,順便吃個午飯,吃完午飯之后,天氣還是陰雨朦朧視線不好,因此決定不再上玉皇頂上去了。所以我們就從南天門往下下,剛剛下了大約不到20分鐘的時候,天氣開始放晴,這時候和我一起的幾個就說我們去爬玉皇頂去吧。我說還是算了吧,已經下來了,再說我們團隊是一個整體,是有紀律的。那幾個表示遺憾,但還是同我一起下來了,在下來的途中,我開導他們要面對現實,這只是天氣出現問題,不能讓我們登頂而已,人生的事,不如意者十有0,我們還是要消除遺憾,平和自己的心態(tài),泰然處之。這才不往泰山之行一回。
感悟五、領略泰山之大,方能感到諸事渺小
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泰山之大可想而知。學會用超然物外的神態(tài)看待萬事,當感嘆生活的艱難的時候,應該慶幸自己還活著,早晨醒來即使是陰沉的天氣,也要慶幸自己還能睜開眼睛。無欲而剛,知足方能常樂,遇事泰然處之,用平和的心態(tài)工作、學習、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做真實的自己,做簡單的自己,用心工作,用心做事,用心生活,這才是這次泰山之旅的最大收獲。
登泰山景點觀后感篇2
泰山,這五岳之首的大名在我年幼時就已熟知。因為,關于泰山的故事,太多了。我常常想:如果我什么時候能去泰山,就好了。
這個愿望很快便實現了。父母帶著我來到了泰山。
準備登泰山。來到紅門,我們卸掉了所有重的東西,穿上布鞋,準備登泰山??墒俏胰サ臅r候是夜里。看不到泰山的雄偉,我只好等爬到山頂天亮起來的時候看泰山的景色。
我和媽媽拿著手電筒,照著黑糊糊的臺階,一步一步地登上去。一路上說說笑笑的,非常高興。我用手電筒照兩旁的樹,哇!兩邊的山勢陡峭,氣勢磅礴,我的心情非常激動。
花了整整4個小時,我們來到中天門。我以為到了頂峰了,一邊喊:“我登上泰山了!”大家差點被我逗笑了,媽媽說:“這不是頂峰,才剛剛到半山腰!”我一聽,暈死了,花了那么多力氣,才剛剛到半山腰。
我們又上路了。中天門地勢平坦,左邊是懸崖,右邊是店鋪。再往上走,從廟宇里傳出來誦經的聲音,我心里立即有一種神圣的感覺。我們繼續(xù)沿石級往上,在左面的峭壁上巍然聳立著一棵迎客松,蜿蜒的身子探出很遠,好像在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忽然,一陣山泉的聲音從遠處傳來,我們沿著石級跑去,原來是瀑布,我真想看看瀑布的真面木,天天我都是看書上的瀑布,沒見過真的。真遺憾,晚上的時候不能看瀑布,我便又上路了。
繼續(xù)往上走,兩邊的山越來越近了,山石上刻滿了名人贊美泰山的詩詞、佳句。從山上流下的泉水,清澈見底,泉聲悅耳動聽,一路陪伴著游人,增添了許多爬山的興趣。不知不覺中我們又走過了對松亭。石級越來越陡峭,原來是來到了有名的十八盤。十八盤是泰山的靈魂。十八盤是泰山登山盤路中最險要的一段,共有石階1600余級,為泰山的主要標志之一。此處兩山崖壁如削,陡峭的盤路鑲嵌。
我一聽爸爸媽媽說:“快到南天門了!”我就激動萬分,對爸爸媽媽說:“快!快!勝利就在眼前。走吧!走吧!我們就在勝利的前面!”霧!我仰頭望去,坡度很陡的石級好像直通天際一樣,這時爸爸媽媽的速度已經越來越慢了。我也覺得腿有一些沉重,不斷有從山上下來的游客,告訴我們還有多少時間就到中天門了,鼓勵我們,特別鼓勵我,夸我勇敢。我和爸爸媽媽互相鼓勵著,說著笑話,斜著往上走,有經驗的本地人說這樣走,不覺得累,試一試感覺確實不累了。好容易走完一盤臺階,迎接你的是更陡的一盤。這真是對人毅力的考驗。
完了,到了緊十八盤了。“陡!”“陡!”“陡!”最后的考驗來了!呀!“南天門到了!”有人在歡呼。這時,天亮了。
我勝利了,往下望去,一眼望不到底,整個山都籠照在云霧里了,好像到了天上的仙境一般。我大聲喊:“泰山啊泰山!不管你有多高、多陡,我是一定會征服你的!雖然登山是很累人的事情,但他卻可以磨煉人的毅志,還能欣賞到祖國的大好河山,這種累是很值得的。我暗暗下決心,我一定要好好學習把祖國的大好河山建設的更加美好!
登泰山景點觀后感篇3
在我眼中,人生就像一次次征程,道路不會平白無故地告訴你人生哲理,但從途中的一則則故事,一句句話語,一次次挫折中間都透露著對生活的經驗與領悟。而在攀登人生之山時,這些經驗與領悟會讓我們更快地登上山頂。
“十一”長假中的一個下午,經過半天的車程,我們一家終于到達了泰山腳下——泰安市。自古文人墨客在泰山留下無數名篇詩賦,唐代詩人杜甫曾用“造化鐘神秀,陰陽遮昏曉”來形容泰山的壯麗奇觀。此次親身經歷,使我更加佩服大自然的奇峰異險,嘆它的鬼斧神工。
經過半天的休息后,凌晨12點,我們站在泰山腳下,決心要征服這座山。呼吸著山間的新鮮空氣,感受著山腰的涼爽氣息,我們向著山頂進發(fā)了。
爬到半山腰,隱隱約約看見遠處有幾點燈火,心想:“那大概就是山頂了吧?看見希望了,加油!”頂著滿天繁星,皎潔的月亮掛在夜空中,在大地上灑下清冷的月光,身邊不時掠過幾陣清風,心中也不免升起了幾分愜意。我們向著那遠處的燈光沖刺。經過二十多分鐘的努力,我們終于到達了那我們心中無比向往的“燈火闌珊處”,心中不禁涼了下來。那幻想中的山頂不過是幾家賣裝飾物的小店。轉過彎去,又有一條陡峭的山路在等著我們。不過還好,“泰山山頂的燈光”在隱約的山間等著我們。有了那遠處的燈光指引,我們又有了重拾信心的動力。“加把勁,泰山山頂就在不遠處等著我!”我給自己暗自打氣。但是半個小時后,泰山卻又和我們開了個玩笑。又是幾家小店,又是幾點燈火,我們仿佛又一次被愚弄了。
轉彎一看,又是相同的場景,又是相同的心情,我們再次向前。盡管我們已“上當”兩次,盡管我們已不再體力充沛,但是我們依然相信那又一次展現在我們眼前的燈光就是山頂。因為我們希望它是,明燈是我們的希望,希望是我們身體的動力,心靈的寄托與支撐,有了這份憧憬和向往。于是又繼續(xù)向下一個燈火之處攀登勁發(fā)。
時明時暗,一次次的失望,又一次次的在失望中繼續(xù)前行。我們相互鼓勵:有那漫天的繁星在,還有那皎潔的月亮,至少還有那心中的希望——燈光在。它讓我們重拾信心,它陪伴著我們沖刺向前……
經過十幾次的失望與希望,我們終于到達了泰山山頂——南天門。站在山頂,望著云霧中已初升的太陽,我領略到了“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的磅礴氣勢,也正是因為這一次次的失望與奮起,才能更認真、更加珍惜地欣賞著它的神奇與美麗。
重新回到山腳,望著這近乎高不可攀的山峰,我遲疑了。如此高大的山峰,我是怎么爬上去的?我不禁想起那些一次次令我失望又再一次給我們希望的燈火。對!就是那些燈火,在山路上,是它在默默地分解了我們路程的艱辛與困苦,是它在一次次給我充電、加油,給我信心和勇氣,是它在督促著我努力超越,挑戰(zhàn)極限。這一刻,讓我想到了我敬愛的老師們,我的“引路人”,他們多像我人生路上的一盞盞明燈,教我擺脫稚氣變向成熟,教我擺脫愚昧變的聰明,給我力量、引我成長,引領我一步步更好、更快地向人生的山頂攀登。
登泰山景點觀后感篇4
泰山又名岱山,是五岳之首,海拔1545米,它雖不及華山之險,嵩山之峻,恒山之幽,衡山之秀,但它的雄偉可謂天下第一。無論是地理環(huán)境,原始宗教,還是龐大的山脈,都給人以雄偉壯觀之感。
今天,我和爸爸終于來到了泰山腳下,看著泰山直插云霄,山頂周邊云霧繚繞,我心里一陣激動,我相信自己一定可以登頂。爸爸也在一旁笑說到:“我們不會來一次雨中登泰山吧!”
在天外村入口處,我們坐上了去往中天門的盤山觀光車。觀光車沿著山路盤曲而上,我從車窗向外望去,時而我們靠山而行,我還可以懷著放松的心情,細細品味窗外的美景;時而我們又行駛在懸崖峭壁的邊緣,此時的我內心忐忑不安,哪還有心情欣賞風景啊,雙手早已不知不覺得抓緊了扶手。大約行駛了20分鐘,我們便來到了中天門,這里已經有大約800米高了。
一下車,便能感覺到絲絲涼意了。剩下的路,可都要靠我自己的雙腳登上去了。從中天門過去就是一條約45度陡的山路,山路一邊靠著大山,一邊是一條溪水,溪水中各種各樣的大石頭把溪水分割成好幾條,聽著溪水“叮叮咚咚”的聲音,看著路邊茂密的蒼天大樹,呼吸著綠葉凈化出的新鮮空氣,我心曠神怡,仿佛來到了仙境一般,絲毫沒有感到登山的疲憊。但是剛走出約十來分鐘,原本就陰沉沉的天空,瞬間下起了大暴雨,我和爸爸只好躲在一棵大樹下臨時避雨,并迅速穿上我們事先準備好的雨衣。這時山上的雨水,已經順著石階,像小溪流一樣,流淌到山下,我們踩著雨水沖刷而成的溪流,一步步艱難的攀登著,此時心中少了一份剛開始的愜意,更多的則是一份緊張。但是不一會兒,又雨過天晴了,此時的藍天露出了它燦爛的笑臉,格外迷人,而我們也來到了泰山最陡的一段路——十八盤。這里的山坡陡度大約有70到80度,石階1872級,在不足一公里的距離內升高了整整400米,我手腳并用,已經不是用手扶著欄桿爬山,而是用手直接扶著一級一級的石階,像一只小猴子一樣往上攀登。
過了十八盤,就快到南天門了,那里距離最高峰也就只有一二百米了。經過我的堅持和努力,我終于來到了南天門,走過天街,泰山之巔——玉皇頂,就在眼前了。在快到玉皇頂的時候,那里有一個標志性的巖石,上面刻著“五岳獨尊”四個大字,這里的美景就是我們人民幣五元錢背面的風景。
隨著登上最后幾級石階,我終于站在了泰山之巔——玉皇頂,看著腳下綿延的山脈,讓人不禁想到杜甫的詩句:會當臨絕頂,一覽眾山小。山上,忽而飄來一團云霧,讓人仿佛置身仙境一般,忽而云霧飄散,泰山的原貌又展現在我眼前,蒙蒙的細雨一直籠罩著我們,輕輕地撫摸著我的臉龐,撫摸著我微濕的頭發(fā),撫摸著我身體的每一處。
為了留一個寶貴的紀念,爸爸在泰山之巔給我定制了一塊金牌,上面赫然寫到:8月22日陳宇軒泰山登頂留念。
征服了五岳之巔,給我也增加了不少的信心,也磨練了我的意志,而這次雨中登泰山的經歷,也讓我終身難忘。
登泰山景點觀后感篇5
暑假時,同學打來電話邀我去登泰山。從小生長在泰山腳下,慚愧的是一直沒有機會登一次泰山,飽覽享有盛譽的泰山美景。有此良機,自然求之不得,便欣然答應下來。翌日清晨,興致勃勃地奔向約定的集合處——紅門。
清晨的空氣分外涼爽清甜。昨夜一場大雨,更增幾分涼意,幾分愜意。旭日尚在偏東方,陽光并不焦灼,照在石階間,一片閃閃的金黃色。流水撞擊巖石的淙淙聲不絕于耳,林木的芬芳暗暗襲來,令人心曠神怡。游客不多,但三三兩兩結伴而行,亦是絡繹不絕,與初中同學談笑之間,已至中天門下,沿途多有小攤售賣各色紀念品,它們形形色色,排放儼然,精巧可愛,引人垂顧。
不久陽光竟已隱去,天空轉為淡淡的灰藍色,似乎凝結著濃重的水分,偶爾幾聲沉悶的“隆隆”聲自天際傳來,在山谷間引起隱隱約約的回聲,又如在耳邊響起,使人悚然旁顧。偶有水滴從空中灑落,蔥郁的山林此刻由翠綠轉為了墨綠;微風靜止,林間隱約的“颯颯”聲也沉默下來。似乎有無形的壓力壓迫在群峰之上,讓人和樹都靜默下來。水滴越來越密集,越來越沉重,很快便成了疏疏的小雨。雨絲又越來越粗,越來越密,越來越重,很快,雨絲織成了密密的雨簾。天空似乎把那無形的壓力化作雨水,在雨水中發(fā)泄那份抑郁的心事。撐起的塑料布上很快積起一汪雨水,順著邊沿流淌下來,一串串飽滿晶瑩的水滴連續(xù)不斷地淌下,天地間充滿了“沙沙”的雨聲。很快,雨絲在不經意間又變細,變輕,變疏,天空似乎已釋放了那重重心事,輕輕地松了口氣。天地間由灰暗轉為明亮,陽光不知從何處又冒出頭來。濕漉漉的石階反射著明澈的光,在又濕又暖的空氣中像個雖被雨淋得透濕卻哈哈大笑的頑皮的孩子。
爬十八盤時,天色再度暗下來,雨水稀稀拉拉地落下,空氣也隨之冷起來。陣陣涼風吹過,冰涼的雨水落在身上,便很有點刺骨的味道。拼著力氣爬上十八盤后,站在南天門前,泰山極頂,真有點飄飄欲仙的感覺。眼前漫山蒼翠,層巒起伏,登高望遠,果然不同凡響。只覺胸中豪氣沖云,似與天地平等,身臨其境,始覺“蕩胸生層云”實非虛言。
自南天門至玉皇頂,更別有勝景,石階精致平整,蜿蜒回環(huán)。至高處,但見水汽凝為白霧,緩緩移動飄散,如翻滾的云氣。步入這團白霧深處,但見咫尺之景,即朦朧縹緲,雖觸手可及,卻生虛幻之感;天色灰暗,更助妙景。若即若離,若實若虛,如棄人世而臨仙境。見此美境,深感此行非虛。正在沉醉之中,天際雷聲轟隆,滾滾而至,電光閃爍,令人生怯,滂沱大雨劈面而來,不容有一絲喘息之刻。眼見雨勢將大,無奈棄美景而沿原路奔下,石階濕滑使我又添一份狼狽慌亂。疾走于大雨之中,見山下白茫茫一片水幕,細長曲折的兩條電光自灰白的天際閃現,隨后便是撼動天地的雷聲在頭頂炸響。此次登山奇遇,實在難忘。
及至驟雨已歇,明凈的天空隱隱浮現出一架長虹,七色雜相暈染,清秀明凈,云層輕盈如浮動的白紗。面對如此奇景,我們歡欣雀躍,蹦蹦跳跳地朝山下走去,暢言雨中登山之樂趣。只是我們都已被雨淋濕,像個落湯雞似的,平添一番“苦趣”??墒牵@“苦趣”何嘗不是樂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