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100字讀后感
《論語》100字讀后感10篇
《論語》(lún yǔ),是春秋時期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弟子及再傳弟子記錄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編成的語錄文集,成書于戰(zhàn)國前期。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論語》100字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論語》100字讀后感【篇1】
論語是一本教育我們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如何懂得做人的中華文化經典的一本書。我讀了論語這本書使我受益匪淺,其中有幾句話讓我記憶猶新,這幾句話是:司馬牛問君子。子曰。君子不又不懼。曰。不憂不懼。斯謂之君子已乎。子曰。內省不疚。夫何憂何懼。
因為學習本民族優(yōu)秀傳統(tǒng)經典文化的益處多多,這是浮躁的人的清涼劑,修心養(yǎng)性的最佳方法,所以我希望同學們也嘗試著閱讀。
《論語》100字讀后感【篇2】
暑假到了,老師讓買《論語》這本書。我問媽媽:“《論語》這本書是什么呀”?媽媽說:“你讀了就知道了”。我就認真的讀起這本書。
這本書是在思想家孔子循循善誘的教誨之言,書中告訴我們要幫助別人、要尊老愛幼。還告訴我們了許多知識、學習方法和做人的道理。
我最喜歡的是“不恥下問”這句話,因為我們有不懂的知識和問題都要問問同學和家長,不能放在心里一直不說。
以后我在學習中有不會的題就問問同學和家長。
《論語》100字讀后感【篇3】
孔子生性幽默。
一天,孔子來到武城,聽到奏樂唱歌的聲音,就說:“割雞焉用牛刀(這種小地方,值得用禮樂去教育他們嗎)?”子游說:“過去我曾聽人說過:君子學了道就愛護別人,小人學了道就容易使役。(可見教育總是有用的)”孔子說:“同學們!子游說得對!我剛才的話只是開玩笑的(前言戲之耳)!”
《林語堂散文》中也寫道,孔子罵別人:“你真真是個飯桶!”一個“真”還不足以表達他的心情,還要再加一個,以加強語氣。這個孔老夫子,也真真有趣!
《論語》100字讀后感【篇4】
《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典著作之一,是一部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集,主要以語錄和對話文體的形式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集中體現了孔子的政治、審美、道德倫理和功利等價值思想。
孔子作為我國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在教育實踐中取得了豐富經驗,《論語》一書中關于教育指導思想的內容很豐富,值得我們學習。比如孔子主張“有教無類”(《衛(wèi)靈公》),即受教育者不應分貴賤、賢愚,應該機會均等。這一思想打破了教育的等級界限,擴大了教育對象,使教育擴及于廣大平民,這在當時無疑具有重大的進步意義。還有孔子主張“因材施教”即對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墩撜Z》對中國古代教育內容的豐富和完善起到了重要的促進作用。
《論語》100字讀后感【篇5】
楊伯峻的《論語譯注》可謂論語的入門基礎圖書。楊先生出生于書香世家,師承家學,其叔父楊樹達(遇夫先生)更是著名的語言文學家,在該書初稿時,遇夫先生逐字審讀,該書影響甚大,曾被香港、臺灣翻印,日本的兩所大學用做教材。該書譯文明白流暢,注釋重字音詞義、語法規(guī)律、修辭規(guī)律、名物制度、風俗習慣等的考證,結論在集古今學者之大成的基礎上頗多個人新見。實在是論語入門的好書。
該書以清劉寶楠的論語正義為底本,參考眾多論語本,參輯而成,書后還附有論語詞典(簡體本不載)是論語最好的閱讀本子。
《論語》100字讀后感【篇6】
印象中,自己以前從沒有完整地讀過《論語》,所幸多少知道里面的'一些—名句。這次寒假,利用學校開展“同讀一本書”的活動機會,我才能靜下心來系統(tǒng)地讀了一遍《論語》。語錄體的《論語》文字深入淺出,言簡意賅,內容包羅萬象。除了記載—、教育、政治、文學、哲學、藝術這些大的方面之外,還涉及到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其中不乏閃爍智慧、蘊含精深思想的語句。所以,它不愧為儒家學派最重要的經典著作,至于“《論語》之在中國,猶如《圣經》之在西方”、“半部《論語》治天下”等相關贊譽,并非沒有根據。
讀《論語》,各方面的收獲太多了,三言兩語是講不清的。
《論語》100字讀后感【篇7】
從古至今,一切答案都需要用自己的行動去探索。難道別人說的答案都一定是對的嗎?不是的,一切答案只在與自己去揭開“他”的真面目。論語也是如此,我不贊同孔子的一句話是:“子曰:“朝聞道,夕死可矣?!?!”
為什么我不贊同孔子的這句話?孔子一直不是說要孝順嗎?可是因為孔子說這句話而與孔子說要孝道而前后矛盾了。跪羊圖里寫到:“孝是人道第一步?!睂W習在第二,安全在第三。難道為了學習而不顧孝父母和自己的安危了嗎?
《論語》100字讀后感【篇8】
今天,媽媽和我一起從網上搜集了《論語》的名句,我和媽媽一起背了三四句。我背的有: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樂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君子乎?”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子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子曰:“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蓖ㄟ^這些名句,告訴了我們學習一定要思考,學會了,學懂了,也要返回來再一次鞏固和復習,免的忘記了。
以后,每天晚上我都要抽出十分鐘來背上幾句,就連媽媽也答應我,以后她也要跟我一起背誦,朗讀!
《論語》100字讀后感【篇9】
今天我看了《論語》中好幾段,下面,我來說一下其中一句中的含義吧。
“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边@句話的意思是:三個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師。向他好的方面學習,看到他不好的方面就應該對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點。在生活中,我們要謙虛,每個人都有優(yōu)點和缺點,要想他的優(yōu)點學習,改正自己的缺點。取長補短,相得宜彰。比如說:我們班的某些同學的學習不好,但他的體育好,畫畫的好,就應該向他這方面學習。某些同學體育不好,但學習好,寫字好。向他寫字,讀書學習。
我的跳繩跳得好,琴彈得好,但是膽子小,不敢上臺朗誦,應該向膽子大的,聲音大的同學學習。及時改掉自己的缺點。
《論語》100字讀后感【篇10】
《論語》一書可謂是“圣人之言,行身之則”。如果你認為《論語》已經過時,那就大錯特錯了。
《論語》第一篇學而,第一段“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是眾人耳熟能詳的,因為已經列入了中學語文課本。
《論語通譯》是這么翻譯的,孔子說:“學習了而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嗎?”
《論語》一書實在是博大精深,它是我們人生永遠的燈塔??鬃悠淙烁请y得的圣賢,他更是我們永遠學習的榜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