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人王進喜事跡觀后感初一
鐵人王進喜事跡觀后感初一5篇
氣沖云天;在地位和榮譽面前,鐵人擲出了“我要的是工人階級的地位,全國人民的榮譽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在世界上的地位”,鏗鏘有力,擲地有聲,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鐵人王進喜事跡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鐵人王進喜事跡觀后感初一(篇1)
本周實業(yè)部開展的“弘揚鐵人精神”主題教育活動,是孟部長在普遍管理人員存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對工作拖拉成風的狀態(tài)下做出的一項思想教育的重大舉措。
雖然以前已經很多次在各類書刊、網絡和電視媒體上看到“鐵人精神”,能夠說大慶精神、鐵人精神早已爛熟于心。但是,當我再次觀看時還是使我受到新的震撼,鐵人的誓言:有條件要上,沒有條件創(chuàng)造條件也要上的這句話仿佛讓我想到了“奮斗一百天、精彩一輩子”建設時期。感嘆以前在施工現(xiàn)場自然環(huán)境惡劣、食宿條件較差、業(yè)余生活單調的狀況下,實業(yè)部全體人員都吃住在現(xiàn)場,堅守在一線,早晨8點上班,晚上12點下班,放棄一切節(jié)假休息日,打破作息常規(guī),與時間賽跑的工作精神哪去了。
如果說發(fā)自肺腑地感受到鐵人精神的偉大是學習鐵人的一個“初級階段”,那么如何將鐵人精神轉化為我們立足本崗、做好工作的內在動力和實際行動,則是學鐵人的“高級階段”和最終目標。作為一名管理人員,透過學習鐵人精神,對照自身的不足,今后我從一個管理者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和處理問題。
一是善于思考問題。做為實業(yè)部的領導,他每一天要應對許多的問題,根本沒有太多的精力來逐一思考處理每一件事。遇到的問題先自己思考并提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然后再向領導匯報,讓領導來決定哪個方案更合理,可行性更強。這樣,我本人的潛力也在思考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得到了不斷提高,領導也能在“做選取題”的過程中逐步認可我的潛力,從而使我成為一個受到上級歡迎和賞識的下屬。
二是多做一點,多走一步。在現(xiàn)狀和目標之間,存在諸多流程,諸多環(huán)節(jié)。流程和環(huán)節(jié)中就會存在這樣那樣的問題,需要我們作為管理者去規(guī)范,去標準化。從這個好處上來說,我們作為管理人員,就就應比別人多想,多做一點,多走一步。
三是要敢于突破。堅決不能再受他人影響而因循守舊、畏首畏尾、四平八穩(wěn)、得過且過等混日子的態(tài)度和做法。要勇于吃螃蟹,因為等不是辦法,干才有期望,不能把什么都寄期望于上級的照顧、關心、支持上。
四要勇于落實。領導安排的工作,要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不能擔心因工作跟蹤就得罪張三或李四而不去做。抓落實是達成工作目標的必經程序,是一個有效的執(zhí)行過程。沒有落實,再完善的制度也是一紙空文,再理想的目標也不會實現(xiàn)。成敗的關鍵不僅僅在于解決那些起關鍵作用的細節(jié)問題,成敗的關鍵還在于落實。抓落實,是管理人員的一項重要工作,更是我們職責。所以我們要立足崗位,履行職責,從大處著眼,從小處著手,從我做起,把每一件事做好做實,把每一件事做細做精,不辱使命。
鐵人王進喜事跡觀后感初一(篇2)
鐵人,如鋼鐵般的人,擁有了鐵人的精神,就可以實現(xiàn)任何一件事?!惰F人》這部影片,講述了第一代石油人的故事,以及他們尋找油田的艱苦生活。
那時,中國處于落后的狀態(tài),外國人恥笑我們沒有石油。第一代石油人出發(fā)了,他們來到大慶,尋找油田。為了尋找油田,為了國家的復興,為了新中國的自立自強,他們奮力尋找。嚴寒的冬季,大雪紛紛飄落,不禁讓人直哆嗦,雪下,第一批石油人還在為尋找油田忙碌著。
由于氣溫急劇下降,水泥結塊。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一個個縱身跳入泥漿中,用自己的身子來攪拌,向前、向前、再向前……因為,他們有一顆鐵一般堅強的心,有一個信念——寧可少活20年,也要為國家找到油田。
然而,他們白天高強度的工作,晚上的睡覺卻是簡簡單單。搭個帳篷,背靠背,打幾個盹兒,就解決了。
現(xiàn)在想想,如此疲憊的工作,誰會去呢?如此清苦的生活,又有誰能忍受呢?如今,即使是干這種工作,也輕松多了!飛機把工人送到目的地,卡車把機器設備運過去,機械化的生產,人力勞動解放了!
然而,雖然生活是富裕了,但鐵人般的精神卻沒有了;雖然現(xiàn)代化的機械技術提高了,但人卻越來越懶了,失去了鐵人的意志。就拿我們學生來說,有一些同學,學習上一碰到難題,馬上上網查資料,翻看參考答案,根本不愿意多想一想,多動動腦筋。雖然這件事很小,卻經常發(fā)生,也反映出了我們同學中某些人的怕苦怕累。因此,我們更應該從小學鐵人,學習鐵人如鋼鐵般堅強的意志和精神。
鐵人王進喜事跡觀后感初一(篇3)
前面是白皚皚的荒原,腳下是一望無邊的黑土地。在鮮無人煙的北大荒上,我們的石油勘探先輩們用他們的血肉之軀將一座座井架樹立了起來,同時也為他們忘我的拼搏精神矗立起了一座時代的豐碑。
影片中王進喜帶領石油工人們,勇敢應對各種艱難險阻:打井缺水,他帶著全隊人馬從幾公里外的水泡子里砸冰取水;沒有吊車,他們拿自己的脊梁當吊車;井噴了,水泥沉淀散不開,他跳進泥漿池里充當“人體攪拌機”。一個個鮮活的事例,一幕幕催人淚下的場景。將石油工人鐵打的頑強精神淋漓盡致的刻畫了出來。無不讓人在觀看中感到一股暖流自腳到頭不斷涌來。
在當今物欲橫流的現(xiàn)實社會,在人們對物欲的追求達到極致的現(xiàn)在,還有什么是我們所信仰的,還有什么能觸動我們那根早已麻木的神經,還有什么能喚起我們所剩無幾的愛國情懷。很久很久我沒有找到答案。一直的彷徨和迷茫。但是當我看到鐵人義無反顧的跳入寒冬臘月的冰冷水泥池中時,我知道這就是我要的答案。也就是在這一刻,我被他那種為了讓新中國摘到“貧血”的帽子而時刻準備犧牲自己的無私奉獻精神所觸動。這就是我們這個時代所缺少的,這就是我們在心底深深呼喚的。謝謝電影《鐵人》。它在我們心靈的荒漠中掘出了水源,讓生命的綠洲重新在那里涌現(xiàn)。
鐵人王進喜事跡觀后感初一(篇4)
昨日,我觀看了《鐵人》這部新時代的電影,影片以新一代鐵人標兵劉思成的思想歷程與老一輩鐵人王進喜的事跡在時空上相互交替進行了描述。荒原戈壁,大漠黃沙,黑白與彩色的交替,無論是節(jié)奏明快的歷史,還是舒緩卻靜中有動的現(xiàn)實,都給予了我巨大的心靈震撼。
急促奔忙的車站,人頭攢動的大會戰(zhàn),高亢嘹亮的號子,人拉肩扛中緩緩豎起的井架,驚心動魄的井噴……
戈壁灘上的日落,蜿蜒公路上的.巨型油車,悠揚的歌聲,高聳入云的現(xiàn)代化鉆臺……
一個個場景,無不在述說著兩代石油人無私奉獻、拼搏進取的精神。影片以細膩的人物刻畫讓我們品味了20世紀60年代、新時期兩代勞模創(chuàng)業(yè)拼搏的精神,歲月如歌,栩栩如生的人物在歷史的長河里留下了一串串閃光的足跡,向全社會彰顯了人類靈魂的崇高和完美,深深地感動著我。
在感動中,我品味到了人生的價值觀?!皯蛭睦镌鯓诱f的?財主跟財主比錢,舉人跟舉人比烏紗。我們比給地球戳洞洞,比誰戳得猛戳得直,比誰油漿子噴得快……”鐵人就是用這樣的人生價值觀指引著他做事、做人的方向。
在感動中,我品味到了職責。“以前醫(yī)生給我看病,說我貧血,這人貧血,就沒有力氣,國家貧血,也沒有力氣,就得給人家欺負,我們就是要改變我們國家的貧血,讓那些瞧不起我們的人,再也不敢欺負我們。我是共產黨員,共產黨員是什么,是家里的孝順兒子,是下地干活的,不是在家享福的!”“上有老下有小,風里來雨里去……你是受苦受累的命,你就認了吧!……”這是鐵人用最樸素的語言詮釋著共產黨員的本質,詮釋著職責的內涵。
在感動中,我品味到了堅強。當時的條件是設備嚴重不足,鐵人帶著他的團隊用人力將數噸重的泥漿泵拖上井架。眾人用撬杠抬,用大繩拽。在整齊劃一的號子聲中,大繩卻接二連三地繃斷,眼看著功虧一簣。鐵人站了出來?!巴ζ饋?沒長脊梁骨阿?”于是,挺直了的石油工人用脊梁骨戰(zhàn)勝了危機,石油工人的勞動號子在荒原間蕩氣回腸——“石油漢子一聲吼,地球也要抖三抖!”
在感動中,我品味到了奉獻。由于地層壓力太大,一口井打到700米時發(fā)生了井噴。沒有重晶石,沒有攪拌機,僅有的壓井噴的水泥比重過大,容易凝固,分散不開。危急關頭,鐵人拖著受傷的腳,毫不猶豫地跳進了水泥池子里,充當“人體攪拌機”,最終制服了井噴。
在感動中,我還品味到了溫情。最器重的徒弟在最困難的時候當了逃兵,他瘋了似的到處去找。當最后在火車上找到了徒弟時,徒弟淚流滿面地說“師傅,我熬不住了……”鐵人應對“背叛”自己的愛徒,嘴里雖然吼著:“熬不住了就給我滾!”手里卻把當時十分稀缺珍貴的3個饅頭和一袋干糧塞進了徒弟的懷里。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還設置了黃渤飾演的一個以物質生活為中心的朋友形象,透過兩人之間的相處和比較,我們能夠清晰的看到現(xiàn)代社會精神層面的嚴重缺失,仿佛是沙漠中的綠地一樣稀少卻珍貴。
采用這樣一種追認式和呼應式的表達策略是值得肯定的,這樣做不僅僅打破了主旋律電影將歷史人物與現(xiàn)代社會語境隔離開來的尷尬處境。更重要的一點是,將鐵人的精神做了傳承和期望。更有助于我們這輩人認同和理解先輩的艱辛的奮斗與思想和精神的可貴。
在踐行0的過程中,只有我們有了無私奉獻的精神,才會有高度的事業(yè)心和職責感,才能時刻把職工群眾的利益和要求放在心上,才能忠于職守,盡職盡責,開拓創(chuàng)新,努力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時時做好模范帶頭作用,為構建和諧測井、和諧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鐵人王進喜事跡觀后感初一(篇5)
《鐵人》這部電影是2009年上映的,當時我還在大慶石油學院上大學。我曾在校園門口望見這部電影在招聘群眾演員,卻一向也沒看過這部片子。這天下了班,突然想起這部電影,于是打開電腦把它看完了。
電影講述了鐵人王進喜等參加松遼盆地石油大會戰(zhàn)和現(xiàn)代石油工人在塔里木油田沙漠地區(qū)進行物探作業(yè)2個不同時期的艱苦奮斗的工作生活場面。我的四年大學生活是在大慶度過的,而如今此刻我在塔克拉瑪干大沙漠腹地上班??戳诉@部能把自己的生活聯(lián)系起來的片子讓我想到了很多,感想很多。
電影里的薩爾圖火車站就是此刻的大慶火車站。薩爾圖是蒙古語,翻譯過來是泥沼、濕地的意思。薩爾圖到處都是湖泊但是不大水也不深,大慶也因此有了天然百湖之城的美稱。如今的薩爾圖區(qū),已經發(fā)展成為大慶的商業(yè)物流中心,是大慶最繁華的地方之一。我們校園就坐落在這座石油之城中,是大慶油田蘊育發(fā)展起來的。剛入學,我們就聽老師講鐵人王進喜的事跡,深受其熏陶。大會戰(zhàn)時期機械化程度低,全都是靠人力,只有肩拉背抗。冬天也沒有取暖設備,住的是干打壘,也只有大家伙擠在一塊取暖。遇到國家三年自然災害,吃不飽卻要干沉重的體力活,這些都在電影里重現(xiàn)了。當時環(huán)境的惡劣、條件的艱苦是我們很難想象的,但更難想象的是,在那么艱難的條件下,還能,但是看著那風風火火的大場面,人們那個熱心勁,任勞任怨的用心干勁而不圖回報的境界,在那種環(huán)境和條件下他們堅持下來了。這個是我們此刻想象不到的,是我們體會不到的。此刻我們好多人不明白他們?yōu)槭裁磮猿?,物質上他們什么都得不到,他們卻有那么大干勁,大伙的心都聯(lián)系在一塊兒。換著此刻打死也沒幾個人愿意去受那苦受那罪,去了也免不了全是抱怨嘮叨。想了很久我想到了,他們都是有夢的人,當時都懷揣著一個夢,為了改變祖國貧窮落后缺油帽子,他們都明白而且親身體會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他們的思想不是為己而是為別人,為祖國,因此他們留下了一個個偉大的事跡。
隨著時代的進步,科技的發(fā)展石油工人生產生活環(huán)境也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一線石油工人所面臨的困難與挑戰(zhàn)依然存在。手機經常沒信號,生活用水匱乏,天氣變化惡劣等等都是我們面臨的考驗。電影里講的是物探隊的生產生活環(huán)境。塔里木沙漠地區(qū)作業(yè)是國內條件最艱苦的地方,物探隊又是勘探的最上游,承擔著盆地里找凹陷,凹陷里找有利圈閉,最后帶給局部構造最有利位置進行下一步鉆井勘探工作。因此他們去的是別人沒去過的地方,其危險性和不可預知性最大,他們還要忍受沙漠中的孤獨寂寞,要與惡劣的沙塵暴作斗爭,他們吃不到可口的飯菜,享受不了城市的繁華與便利。但盡管條件是如此艱苦,依然有千千萬萬員工堅守在自己工作崗位,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為什么他們在這種環(huán)境下依然能兢兢業(yè)業(yè),恪守本分的干好自己的工作呢,除了養(yǎng)家糊口外必須還有一份對工作執(zhí)著的愛。環(huán)境的艱苦,條件的惡劣也讓我們有的人無法忍受,不能堅持而投向喧鬧的城市,因為他們缺少對工作崗位的熱愛,經受不住繁華便利城市生活的誘惑。想想自己,大學時代的夢想,那時的豪言壯志也曾被這惡劣環(huán)境所擊倒,想過逃離。經過激烈斗爭夢想終究戰(zhàn)勝了殘酷的環(huán)境,要時刻牢記自己的夢想,堅持那一份熱愛,為了那些豪言壯語而努力。雖然沒有王進喜時代為了改變祖國貧窮落后缺油那么偉大的夢,只需要要完成自己人生的夢。
國家要成就中國夢,我們就要實現(xiàn)我們自己的夢。此刻我就在這浩瀚的大沙漠之中堅守自己的崗位,只為堅持實現(xiàn)自己大學時代的夢,要在荒涼沙漠之中成就不荒涼的人生夢。今晚的沙漠很平靜,我的血在沸騰,充滿了激情充滿了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