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博物館景點觀后感中學
國家博物館景點觀后感中學5篇
2012年11月01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被國家文物局評為“國家一級博物館”;2020年10月30日,中國國家博物館被文化和旅游部確定為“第六批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國家博物館景點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國家博物館景點觀后感中學(篇1)
星期天,我們嘉興晚報小記者來到上海自然博物館參觀。
一大早,我們先來到教室等帶隊老師的到來。老師來后,我們排好隊坐上大巴車,踏上了去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旅程。在大巴車上,我感覺很是無聊。我東瞅瞅,西望望,想看看別人在做什么。我看到有的人在看書,有的人在吃東西,還有的在玩電子游戲……。一個多小時后,我們終于到達了目的地——上海自然博物館。我像是被關了多年后終于獲救的“犯人”興奮的從大巴車上“沖”下來。
參觀自然博物館的感覺和坐大巴車的感覺截然相反。博物館里好玩,有趣,關鍵是可以學到許多新知識,仿佛給大腦又可打開一個新的關卡;而坐大巴車很無聊、沒勁。
從大巴車上下來后,導游給我們先介紹了一些博物館的外部特征及參觀時的注意事項,然后我們的參觀之旅就真正開始了。
我們首先參觀了“起源之謎”展區(qū)。這里有許多發(fā)明家發(fā)明的望遠鏡,顯微鏡展品,還有很多關于地球是怎么出現(xiàn)的,宇宙是什么,生命是怎么出現(xiàn)的,等等只是信息。穿過“起源之謎”展區(qū),我們來到了“生命長河”展區(qū)。這里有許許多多動物標本,有熊、狼、鳥類、猴子……。,但我影響最深刻的是恐龍。只見一只巨大的蜿龍吊在半空中,搖晃著又長又粗的脖子在那叫著。看完這些標本,我們來到了有蛇、蜥蜴、蝴蝶、水母的地方。那些蛇和蜥蜴就像死了一樣靜靜地趴在地上;魚和水母很有趣,魚兒們搖晃著尾巴,一會兒在珊瑚里游來游去,一會兒在水里打鬧、玩耍??赐赀@些,導游將我們領到“生存智慧”展區(qū)。在這里我們了解了小動物們的聰明才智。比如,一只小鳥為了吃到躲在樹洞里的小蟲子,會找一根帶杈的數(shù)值將小蟲子捅出來;蘭花螳螂為了躲避天敵,會將自己偽裝成蘭花的顏色……??吹竭@些我們小記者們都贊不絕口,議論紛紛,那場面熱鬧極了。再往前走,來到了“走進非洲”展區(qū)。這里有許多非洲的動物,大多數(shù)都是肉食動物。這里還有許多娛樂項目,但我最喜歡玩“點松果”游戲。由于時間不早了,我們看完“走進非洲”展區(qū)后結(jié)束了一天的旅程。
上海自然博物館的每個展區(qū)都非常有趣,希望下次有機會再去參觀。
國家博物館景點觀后感中學(篇2)
暑假的一天,小姑媽讓表哥和我去參觀上海博物館。上海博物館新館位于上海市的中心,人民廣場的南側(cè)。是中華文化精華的寶庫,也是上海社會文明、文化的象征和窗口。
上海博物館新館的整幢建筑是上圓下方的造型,寓意中國的傳統(tǒng)說法:"天圓地方"。從遠處眺望,圓形屋頂加拱門的上部弧線,整座建筑宛如一尊中國古代的青銅器。建筑面積共4萬平方米,地下一層半,地面四層半,建筑總高度為29.5米。
我和表哥迫不及待地走了進去。哇!博物館里面的人真多呀,有來自五湖四海的外國朋友,也有許多是中國各地來的參觀者。
看了簡介,我知道了上海博物館陳列面積共計12000平方米,一樓為中國古代青銅館、中國古代雕塑館和展覽大廳;二樓為中國古陶瓷館、暫得樓陶瓷館和展覽廳;三樓為中國歷代書法館、中國歷代繪畫館、中國歷代璽印館;四樓為中國古代玉器館、中國歷代錢幣館、中國明清家具館、中國少數(shù)民族工藝館和展覽廳。但是,還有些是沒有開放的,所以我們沒有全部都參觀過。
給我印象最深的是一樓的古代青銅館,因為我和表哥都算是這一個館參觀得最仔細了,也是唯一把全部都參觀過的一個。在那里面,我知道了青銅器是所有文物中比較重要的一類,而在中國這一點尤其突出。青銅器以其量大、精品多、藝術與科學價值高而飲譽海內(nèi)外,因此青銅器的鑒定也成為文物鑒定中最重要的一門學問。
聽說我們中國的青銅器數(shù)量繁多,其原因也在于它的數(shù)量太大,到處都有,難以確知。
青銅器不但數(shù)量多,而且造型豐富,品種繁多。有酒器、食器、水器、樂器、兵器、農(nóng)具與工具、車馬器、生活用具、貨幣、璽印,等等。單在酒器類中又有爵。角、觶、尊、壺、卣、方彝、觥、勺、禁等二十多個器種,而每一器種在每個時代都呈現(xiàn)不同的風采,同一時代的同一器種的式樣也多姿多彩,而不同地區(qū)的青銅器也有所差異,猶如百花齊放,五彩繽紛,因而使青銅器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青銅器有不同凡響的吸引力。
參觀著,我發(fā)現(xiàn)這些青銅器有一個顯著的特點,就是在青銅器上鑄刻文字,而這些文字正是金文。
過了2至3個小時,我和表哥就把博物館參觀完了。博物館里陳列的物品可真多呀,其中有的是捐贈的,有的是什么地方出土的,還有的是借展的等等,看得我目不暇接,眼花繚亂。參觀博物館有感難忘的兵馬俑博物館之行
國家博物館景點觀后感中學(篇3)
今天,我早早的爬了起來,異常興奮,因為今天下午我們要組織成小隊去參觀凝聚力工程博物館,集合時間是下午一點鐘。一想起這事啊,我就激動,差點讓我徹夜難眠。
我們的小隊成員有:陳思宇、李鐵、許幫照、陳俊杰和賀晟杰。我們的隊長是:
下午,烈日炎炎,我背上所需的物品,在父母的叮囑下,我愉快的踏上了去博物館的路。下李鐵。午一點,我準時到達博物館門口,只見李鐵和許幫照已經(jīng)等候多時了。不一會兒,陳俊杰和賀晟杰也準時到達。
只見凝聚力工程博物館通體呈紅色,特別的氣派。話不多說,我們趕快進去參觀。
凝聚力工程博物館共分五個部分,展出了400余幅照片、300余件實物、100余件藝術品。上海凝聚力工程博物館濃縮著一個時代的回憶,展館中出現(xiàn)的“銅鈴鐺”、《萬碗壽面慶重陽》油畫、“感恩石”等物件,娓娓道來“凝聚力工程”建設的20年,見證了上海20多年的巨大變化。上世紀90年代初,以“了解人、關心人、凝聚人”為主要內(nèi)容的“凝聚力工程”從長寧區(qū)華陽路街道起步,迅速推廣到全市,在深入推進“凝聚力工程”建設過程中,先后涌現(xiàn)出楊浦區(qū)“一線工作法”、浦東新區(qū)“三服務”、徐匯區(qū)“康樂工程”、黃浦區(qū)“三會一代理”等一批先進典型,給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使大家感慨萬千。
其實,參觀了這么多展品,令我記憶最深刻的是剛開始進入大門的那幾幅雕塑。這幾幅雕塑通體呈紅色,是幾位婦女、小孩兒和中年男士。雕塑下面刻著幾個大字:凝心聚力。我想它是想告訴我們:只要大家團結(jié)一心,擰成一股繩,而且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這樣就一定會成功。
這次小隊活動真是讓人受益匪淺,令我終身難忘。
記?。〈蠹乙?!心!聚!力!
國家博物館景點觀后感中學(篇4)
我是第一次參加學校的組織參觀,當我知道這個消息的時候我是異常的興奮。我們和老師一起走出校門,就租了一輛車,開往博物館。很快就到了,我迫不及待的沖了進去,這里的風景是如此美麗,一片綠色了“海洋”出現(xiàn)在我的眼前,“海洋”的中間廣闊的湖,我們在四周轉(zhuǎn)了轉(zhuǎn),一起拍了幾張照片留念。那里的樹木多,竹子更多,并且空氣也非常清新。當我知道博物館里有一位鳳凰名人作品時,我就感到非常的自豪。
進入這個博物館之后,有五彩繽紛的畫、書法、雕塑,還有一前留下來的東西,都很有價值,有意義。
我進去看見的第一樣東西是衣服大型的圖畫,他的長大約4米,寬至少也有2米,里面的東西都印在我腦海里,里面畫有幾多荷花,栩栩如生,看見那幅畫就感覺身臨奇境,里面有水,但是水就像要往外涌,這幅畫的作者,也太出神入畫了。
博物館里的`所有,我唯一看上的是一顆古樹,樹上刻有“誰說我憨睡至今,吮吸歷史的乳汁,一萬五千年,是另一種生存方式,愛的方式。”它只有高大的樹干,但是要3個大人才能環(huán)抱它,它的里部早已是空蕩蕩的了,這顆樹有著那么悠久的歷史,它的皮比鐵還硬,它也就像睡美人,睡了一萬多年,也許這樣就是另一種生存方式,它幾千年不死。死了幾千年不爛。它就像英雄,這么多年都在保衛(wèi)自己的祖國。這位英雄有那么悠久的歷史,它也有個響亮的名字—英雄樹—。
很久很久以前,是龍的世界,當我看到龍的化石,也就會想到無數(shù)的問題。至今也都還不知道這是什么龍。
我們又繼續(xù)參觀,看著它的外表畫只是普普通通的一顆大樹,它是許多大樹的樹枝和大樹上千千萬萬的小樹枝而組成的,樹的顏色有點怪,是五顏六色的,這樣更引人注目。這種顏色看起來像是一顆有魔法的樹,更像魔法師。以它的生機勃勃養(yǎng)育了成千上萬的鳥。我便聯(lián)想到鳥巢,這幅畫代表了中國團結(jié)、堅持、努力,慢慢走向繁榮富強。這是《中國=MC2》
我們都還沒有看狗就到了回家的時間,我們戀戀不舍的踏上了回校之路。我至今都還沉侵在博物館的回憶之中。
每一個成功的人都有一段艱辛的路程,需要堅持,不放棄,努力在努力,成功才會向你招手。總說陽光總在風雨后。而我們不是等到暴風雨過去,而是要學會在風雨中漫步。
國家博物館景點觀后感中學(篇5)
我來到中河路念慈園旁邊。矗立在我前方的是北侖博物館。在它的門前站崗的是一頭溫順小石羊,一匹雄偉的石馬。還有一架讓人膽戰(zhàn)心驚的大鐵炮。噢!
還沒進門,就感受到博物館的氣魄。
來到展覽廳,眼前展現(xiàn)出一件件富有歷史意義的古代陶瓷,有在燈光下發(fā)出耀眼光芒的原始瓷鼎瓿盒;充滿了勞動人民的智慧的雙孔石刀。還有用泥土所做成的五管瓶,它像眾人站在一起,同抵御外敵的侵略……“啊,這魂瓶是多么高雅仁而端莊呀!”尖尖的腦袋,肥肥的身軀,像是一個戴著帽子將軍。哇!這上面竟然雕著十二生肖。只見魂瓶身披“隔世衣”——將陰陽世隔的陶衣。它的高頂帽上爬行著幾只想摘葡萄——蓋頂?shù)男∥伵!B犂蠋熣f:“古代人認為人逝世后,把靈魂放入魂瓶內(nèi),用來陪伴逝世的人。此時此刻,我仿佛看到了十二生肖在瓶中嬉鬧著:可愛的小兔子正在啃著嫩綠的青草,突然,一頭兇猛的老虎向它撲去,可愛的小兔子機靈極了,撒腿就跑,使兇猛的老虎來了個嘴泥。其它動物不禁大笑起來……
看著看著,我被鉆雕所迷住了。只見這鉆雕上刻著一家人,他們很富有。那悠閑的大老爺躺在搖椅上,一邊悠閑地翹起二郎腿,一邊吟著優(yōu)美的詩。一個女擁拿著扇子,輕輕扇著老爺,還不時地借著這會兒老爺高興提一些要求。你看那高貴的鳳凰站在房梁上,把羽毛展開,栽歌栽舞;那小兔鉆在女主人的圍裙下,和她親熱極了。它們似是這一家的成員,這一家的親人……想到我們還在捕殺動物,再看看這一家,與動物們相處的這么好,我不禁感到自責。
看著,想著,這里的一切切都讓我深思,給我啟發(fā)。隨著清脆的腳步聲,我終于不得不離開了博物館。但那些魂瓶、磚雕等久久在我心里不能忘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