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體第一部讀后感450字
推薦文章
有關(guān)三體第一部讀后感450字3篇
三體讀后感:一口氣讀完了科幻小說《三體》。如果不是因為有了堅定的基督信仰,我一定會被《三體》洗腦了。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三體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三體第一部讀后感450字(精選篇1)
就個人而言,《三體》前兩部在結(jié)構(gòu)和情節(jié)上是嚴謹和引人入勝的,后一部讓我覺得有點趕(不僅僅是結(jié)局)。當然了,貫穿小說的先進科技和技術(shù)性操作我是看的半懂半不懂的,但《三體》的魅力就在于,即使對文中描述的未來感十足的科技術(shù)語一知半解的人,也會被其中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jié)吸引著一直往下看,其間還會引發(fā)一些曾多次隱藏在我腦海里的哲學(xué),社會學(xué),心理學(xué)領(lǐng)域的好奇與想法。
關(guān)于《三體》這部科幻小說,寫了三部:《地球往事》分了36章,《黑暗森林》分了上中下三部,《死神永生》分了六部。但我總有一種幾乎貫穿全文未知的感覺,了解地越多,未知的就越多。小說里有太多的事件和行為讓人無法確定具體的事實應(yīng)該是怎樣?;蛟S這也是小說帶來吸引之處的手法之一。
比如第三部《死神永生》里云天明這個角色,三體艦隊距離地球越來越近時期,PIA局長維德決心把云天明的大腦送上三體世界“刺探情報”,最后因為發(fā)射角度偏差導(dǎo)致云天明大腦脫離軌道,就此杳無音訊,下落不明,小說此后暫時遺忘了他。然而在三體艦隊侵襲地球后,到“萬有引力”和“藍色空間”號發(fā)射萬有引力波暴露三體星球坐標位置,三體被毀滅,地球也岌岌可危(具體原因參照羅輯的宇宙社會學(xué))。在人類想保住地球生命卻不知所措時,這時候三體人說云天明想見程心,到后來云天明給程心講了三個故事。這期間完全不能確定此時的云天明是想拯救地球人民還是暗中被三體控制成了三體的間諜。畢竟三體原本是個不會欺騙和說謊的星球,到后來三體卻越來越充滿戰(zhàn)略性和未知性,也不知道是因為兩個星球文化學(xué)習(xí)交流相融的結(jié)果還是因為攔截成功云天明大腦,對其大腦進行控制和獲取信息的結(jié)果(細思極恐)……
還有就是程心這個人,一個圣母心極其嚴重的人。我想不能說她不好,只是被推到去掌握整個太陽系安危的地位上,她的希望全人類都能幸福安康的圣母情節(jié)到最后卻一點一點毀滅了整個太陽系。如果命運沒有把她推到那個高度,在小范圍內(nèi)她極致善良的圣母情節(jié)去對待小部分人,或許會成功,會幸福,會得到世界的贊許(比如特蕾莎修女),倒也不至于會變成《三體》中寫的那般讓人又心疼又可悲又討厭的地步。對第三部《死神永生》里的很多情節(jié)我抱以很多疑惑和無奈的看法,還是真的是因為那時候科技發(fā)展迅速,人類已失去了很多公元人(就是現(xiàn)在的人類)許多好的生活行為和思想態(tài)度?或許真的像孟子說的那樣,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而面對越加智能的AI世界,人類和智能機器人如何在便利生活帶來的好處和依賴智能帶來的不利之間找到平衡也引人反思。
原諒我對最后一部《死神永生》的吐槽。因為結(jié)局結(jié)束的有點突兀,且程心,AA,云天明,關(guān)一帆分別和意想不到的人在一起,以及小宇宙歸還給大宇宙是否完成奇點爆炸等消息不得而知,特地上網(wǎng)搜了關(guān)于劉慈欣對第三部結(jié)尾的解釋。一說是因為編輯催稿太厲害,后來在劉慈欣同意之后代其老劉寫的。而劉慈欣本人的看法是,最后所有小宇宙都歸還了所有部分,而又是程心(為什么總是程心捅婁子)因為想保留人類文明的五公斤,沒有歸還這小小的五公斤給大宇宙,導(dǎo)致整個宇宙膨脹超過臨界值后沒有坍縮,致使回歸運動失敗,宇宙陷入死寂,最終還是死神獲得了永生。
這只是網(wǎng)上的部分說法,至于老劉是否真的如此我們也不得而知。畢竟結(jié)局和前兩部幾近冷酷的理性寫法有所不同,多了些近乎荒誕的浪漫主義色彩。誰知道呢,就如關(guān)一帆所說,宇宙的未知多到超過人類大腦所能理解的緯度。
最后,引用《死神永生》里很喜歡的白ice名言:“無知和弱小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
三體第一部讀后感450字(精選篇2)
隨著劇情的不斷推進,很多宇宙的知識都被引入到小說里了。
小說引入了新的角色,云天明,一個身患絕癥準備執(zhí)行安樂死的人,但再臨時執(zhí)行前因為多年前的一個主意獲得一大筆財富,用這筆財富買了一個很遙遠的星球,沒錯就是買了一顆在當時科技情況下一生都無法到達的星球,送給了一個喜歡的女孩——程心(這是另一個主人公)。程心參與(PIA)向三體艦隊發(fā)射探測器的工作,稱之為階梯計劃,將放棄安樂死的云天明的大腦送入太空,發(fā)射到三體星球,期間因為技術(shù)故障導(dǎo)致發(fā)射偏離預(yù)定方向,但最終成功到達三體星球,并成功了三體著名的作家,講述地球童話,通過童話透露了很多三體的事情和技術(shù)。
在羅輯掌握了百年三體坐標的執(zhí)劍人后(執(zhí)劍人是掌握三體坐標,如果三體世界進攻地球,執(zhí)劍人則向宇宙發(fā)射三體坐標,從而三體星球?qū)⑹盏接钪嫫渌呒壭乔虻墓?,程心成了第二代執(zhí)劍人,但剛接受后,三體星球武器,水滴對地球發(fā)動了攻擊,導(dǎo)致地球淪陷。
根據(jù)三體世界的要求,地球的所有人口都將被限制在澳大利亞范圍內(nèi)活動,面臨著全世界都大遷移,大部分地球人都被奴役,少部分地球人開始反擊,遷移過程導(dǎo)致一系列生存、遷移、人性問題的產(chǎn)生,是真正的世界末日。
緯度世界中的自己,如果高緯度看,那么將都能看到在地球未收到三體世界攻擊之前,在警示下繼續(xù)逃離的“藍色空間”號,受到具有發(fā)射引力波能力的“萬有引力”號與兩個同行的“水滴”追擊,其上的人員進入四維空間摧毀水滴并占領(lǐng)了“萬有引力”號,啟動引力波廣播向宇宙公布了三體星系的坐標,也正是因為這件事情,三體放棄了地球,因為地球乃至太陽系都已經(jīng)暴露在宇宙中,同事宣告地球的掩體計劃失敗。宇宙的高級生物向發(fā)射一張卡片大小的“二向箔”,使整個太陽系壓縮為二維平面而毀滅。(比三體世界更高級的文明。二向箔,一種維度攻擊武器,簡單的說就是平時的世界是三維的,直接壓縮成二維的,沒有任何厚度的空間,換言之,就是把太陽系變成了沒有厚度的二維,沒有任何星球或者生物存活或者存在)。程心乘坐唯一人類唯一一艘能達到光速的飛船,在冥王星見到了地球文明博物館的“守墓人”羅輯,帶走人類文明的精華,逃離了太陽系。
宇宙中存在的高級生物,要重啟宇宙,將一切歸零,在程心生活了1800萬年后,從小宇宙(用能量開辟出來的不受外界影響的空間),出來后,重新回到了大宇宙。
在這部里面,作者制造了很多矛盾點,發(fā)引了對人性和道德的拷問。比如,在第二部里認為地球即將滅亡逃離地球的飛船,在地球的欺騙下回到了地球,卻接受了以反人類罪的罪名。很多時候,我們都沒辦法去衡量和評論道德,就如人們所說,你不知道我經(jīng)歷了什么,你就沒資格評價我一樣。
我們都習(xí)慣于用道德綁架別人,每每談?wù)摃r都會將自己放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正如心理學(xué)界有個很有意思的例子:
有個瘋子,他把三個人綁到一條軌道上,把一個人綁到另一條軌道上,這時有一列火車向那三個人開來,你手邊有一個裝置可以改變火車軌道,但會行駛向另一個人的軌道上,火車剎不了車,就會撞另一個人,你會選擇救那三個人而改變軌道撞另一個人...
這個問題相信大部分人的選擇都一樣,但不管怎么選,你仍舊會收到道德上的譴責。因為很簡單,那個改變火車軌道的裝置不在你手里。
就像這部書里的羅輯一樣,為了人類的存亡獨守了一百多年,但當卸下肩上的責任時候,在門口等待的確是反人類罪的罪名(當然,最后沒有成型)。
書中講述的在浩瀚的宇宙中,其實很擁擠,作者呈現(xiàn)開我們一個完全陌生甚至無法理解的宇宙。我相信,作者是孤獨時,就像是一個人行走在孤單的宇宙,沒有著落,一只懸浮,一只飄著......
三體第一部讀后感450字(精選篇3)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xué)們:
大家早上好,我叫張敬祎,來自五年三班。今天是世界讀書日,“胸藏文墨懷若谷,腹有詩書氣自華?!弊x書讓人快樂,使人成長。我常常會手捧一本書,沉醉在知識的海洋里,這種沉醉是多么愜意!
進入五年級,我迷上了科學(xué),一本本科學(xué)書讓我愛不釋手《時間的形狀》《環(huán)球科學(xué)》《相對論與量子力學(xué)》《聊聊狹義相對論》等,最近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讀完了劉慈欣的《三體》全集,看這套書最初的原因是它獲得了雨果文學(xué)獎,并在市場上大火。
三部書中從《三體》到《黑暗森林》再到《死神永生》。這三部一步一步的讀下去,越往后讀越是感到情節(jié)的精彩,讓人無法自拔,恨不得一口氣讀完。
三本書在敘事結(jié)構(gòu)和人物塑造上有很大的不同,讀下來,你看不到誰是明顯的主人公,如果要從每本書中找出一個人物來代表本書的主人公,那這三個人我認為是葉文杰、羅輯、程心。當然,全書留給我深刻印象的遠不止此三人,包括軍魂——章北海、不按常理出牌的大史、看透宇宙的老人丁儀、不知是因理性而冷酷還是因為冷酷而理性的維德、高等智慧體并美貌絕倫的智子等。 這些人各具特色,他們身上獨一無二的優(yōu)秀品質(zhì)給人以深刻印象。
如果要為這三本書命名一個共同的主題,從低層次上講我能想到的只有珍惜兩個字。
合上書本,當我偶爾抬頭仰望星空時,遙想到宇宙的漫漫無際和時間的漫長,更加讓人感到人類生命的短暫和渺小,內(nèi)心中多少涌出一些莫名的恐慌。它有時讓我感覺,人類僅僅是宇宙的一個偶然現(xiàn)象,人類的存在相對于整個宇宙,并不比一個細菌更偉大。人類的生活空間仍只局限于地球的某些角落,對整個地球尚且不能完全了解。相對于茫茫宇宙,類似地球的星球數(shù)以億計,幾乎所有的都是荒涼冷漠的世界,或許這才是世界的本來面目,地球遲早也將如此。那么人類要何去何從?我想答案只有一個:那就是珍惜!
謝謝大家!
上面內(nèi)容就是一秘為您整理出來的4篇《三體讀后感1000字》,希望對您有一些參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