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書讀后感600字
水滸傳書讀后感600字【5篇】
放假的這段時間里,我閱讀了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滸傳》。它是由元末明初的文學(xué)家施耐庵撰寫的,而且它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水滸傳的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水滸傳書讀后感600字(精選篇1)
《水滸傳》是我國歷史上的第一部描寫綠林好漢的章回小說。它描述了北宋宋徽宗年間,在山東水泊梁山聚集了一支先由晁蓋后由宋江帶領(lǐng)的農(nóng)民起義軍,從聚眾造反到接受朝廷招安的過程,終于由盛轉(zhuǎn)衰,曲終人亡,讀完不禁令人對作者寫作技藝無比欽佩,同時也為眾多的梁山好漢的命運扼腕嘆息。
我認(rèn)為在《水滸傳》中,“官逼民反”使是這些來自五湖四海、身懷絕技的梁山好漢統(tǒng)一到“替天行道”的杏黃旗下,聚集在水泊梁山的主要原因。在三敗高俅之后,水泊梁山達(dá)到了鼎盛時期。這時水泊梁山可謂蒸蒸日上、轟轟烈烈,大家大碗的喝酒,大塊的吃肉,那是何等的暢快,何等的豪邁!可是首領(lǐng)宋江卻堅持接受了朝廷的招安,并帶領(lǐng)梁山的英雄好漢遠(yuǎn)征遼國,隨后去征王慶、田虎,最后征方臘。到頭來眾位梁山英雄好漢死的死,傷的傷,離得離,散的散,最后108將也只剩下凄凄慘慘二十多人。宋江的本錢到此時可謂輸?shù)囊桓啥M,回朝后,等待他的只有死路一條,到此,一場本該轟轟烈烈事業(yè)煙消云散、灰飛煙滅!不禁令人嘆息痛恨。
從這一出浸透著鮮血寫成悲劇中,使我們警醒地認(rèn)識到:如果路走對了,可能前面滿是坎坷艱險,但目標(biāo)總會實現(xiàn);如果路選擇錯了,只有死路一條,而且永遠(yuǎn)沒有第二次機(jī)會,而且錯誤的代價是致命的。
宋江選擇抱住了宋徽宗的大腿,以為找到了一位可以安身立命“干爹”。因為在他的潛意識里君是明君,臣是奸臣??山Y(jié)果只落得不僅搭上了自己的小命,更是連累上了一大幫的英雄豪杰稀里糊涂丟掉了性命,更為可嘆的是斷送了梁山的大業(yè)。
路選錯了,無論你怎樣努力、掙扎,終歸是踏上了一條不歸路!這又能怨誰呢?!
但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在現(xiàn)實生活中,認(rèn)錯“干爹”的悲劇一次又一次的上演著。在最近的中日釣魚島爭端中,利令智昏日本滿以為抱緊了美國這個“干爹”的大腿,有它撐腰就可以無法無天,肆無忌憚侵吞我們的釣魚島,這是多么的可悲啊!
我覺得選擇求人不如求己!把自己的命運交給和自己毫不相干的別人,這是多么的可悲!因此我們在做任何事時,不能把希望寄托在別人身上,要拿出自己的智慧,做真正的自己!
水滸傳書讀后感600字(精選篇2)
“有緣千里來相會,無緣對面不相逢?!?/p>
說到讀書那必須要說名著,《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西游記》。說到名著那必須要說”水滸”———無數(shù)英雄好漢的集聚地,多少豪情萬丈與情感碰撞出的激烈火花,使我,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學(xué)生深深崇拜。說到我與”水滸”,我們有一段美麗”邂逅”。
聽父親說在我小的時候,他就像別人家的父母一樣希望我成為一個知書達(dá)理的小淑女,于是我親愛的父親就抱著我去了書店,來到了四大名著的專柜,拉著我的小手,問我選哪一本,我咿咿呀呀的指來指去,最后我既沒選擇斗智斗勇的”三國演義”,也沒有選擇懷金悼玉的”紅樓夢”,更沒有選擇光怪陸離的”西游記”,我偏偏選擇了這本豪情萬丈的”水滸傳”。這可能是真的緣分,我上了高中,我再次拿起”水滸”,又有一番別樣的滋味。
《水滸傳》這部書波瀾壯闊,宕蕩起伏,令人陶醉。它講述了一千多年前宋朝的一次起義。108位好漢齊聚水泊梁山,要干一番大事,打倒腐敗的朝廷。很可惜,頭領(lǐng)宋江最終轉(zhuǎn)意,帶領(lǐng)眾兄弟投奔朝廷。高俅等奸臣用計陷害眾好漢,大部分人都被害死,只有少數(shù)幾位英雄看破紅塵,遠(yuǎn)走高飛。至此,一番事業(yè),終已了結(jié)。
我認(rèn)為,當(dāng)時朝廷雖然腐敗,民不聊生,但只要有一官半職,都能養(yǎng)家糊口,不想起義。縱觀各位英雄,大多數(shù)都是農(nóng)夫、獵戶、逃犯,如張青、解珍、李忠等大都有勇無謀;像武松、魯智深這樣有勇有謀的在少數(shù)。而真正有膽有識的,是那些以前有官職,后來被逼上梁山的,如朱仝、盧俊義、燕青等。這一支混雜的隊伍里,中心人物們大都不想上山或?qū)λ谓月犛嫃?,而宋江本人率眾好漢與官軍大戰(zhàn)多年,發(fā)現(xiàn)以自己的力量:大目標(biāo)——打倒朝廷沒有可能;中目標(biāo)——與朝廷僵持可行,但不能長久;只能行小目標(biāo)——提出一定條件,讓朝廷招安。而這跟他們原來的目標(biāo):替天行道,拯救天下也就南轅北轍了,所以宋江本人立場也不堅定。這一支搖擺不定的隊伍,怎能取得勝利?我認(rèn)為,宋江不成功,有以下原因:第一,這支隊伍非正規(guī)軍,本質(zhì)是強(qiáng)盜,戰(zhàn)斗力太差。如果能培育出一支戰(zhàn)斗力強(qiáng)的部隊就會好很多。第二,宋江雖與朝廷對抗,但并未給老百姓帶來好處,他們打仗,兵荒馬亂,反而給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如果他們親民,得到百姓的支持,再加上戰(zhàn)斗力,就可以站穩(wěn)腳跟,與朝廷對峙。第三,他們中沒有一個能力很強(qiáng)的人,即便攻下朝廷,誰來做皇帝?他們大都是強(qiáng)盜出身,打天下還容易些,但無人能治天下,所以他們?nèi)绻⒊?,也必然不會長久。
我們現(xiàn)在生活在一個明主愛民的時代,生活在和諧溫馨的大花園里,作為祖國的花朵我倍感驕傲與自豪。我崇拜水滸英雄的豪情與他們憤世嫉俗的人生觀,作為零零后的我們不應(yīng)該因為生活在沒有戰(zhàn)爭沒有階級矛盾而不作為。正是有了這么好的生活環(huán)境,我們更應(yīng)該努力為祖國創(chuàng)造奇跡。
“浩氣沖天貫牛斗,英雄事業(yè)未曾酬”。
水滸傳書讀后感600字(精選篇3)
在《水滸傳》里,有許許多多的英雄,像智多星吳用,黑旋風(fēng)李逵,一丈青扈三娘等等,而豹子頭林沖則是比較早出現(xiàn)的其中一位。他有一個美麗且賢惠的妻子,有美滿的家庭和很高的社會地位。可在“官逼民反”的背景下,卻使林沖這位本不會造反的人偏偏鋌而走險,走上了梁山。
林沖從屢遭迫害卻不愿反抗,到橫豎是沒有活路,只有奮起反抗在災(zāi)難中殺出一條血路。使他成為“官逼民反”的代表和象征,終于顯露出真英雄的本色。
在林沖上梁山故事的前一部分,《水滸》以十分細(xì)膩的藝術(shù)筆觸,反復(fù)描寫林沖雖屢受迫害,卻不愿反抗的心態(tài)。在高衙內(nèi)調(diào)戲他的妻子時,他為了不得罪他的頂頭上司,而又保住他那“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的職位,所以他忍受了這奇恥大辱,以求平安無事。
“誤入白虎節(jié)堂”是高俅陷害林沖的一個大陷阱。由于當(dāng)時“上司如父母”的封建社會,他怎么也不敢把上司往壞處想,更不會想到上司還會無端地陷害他。此外,恐怕他想得最多的是如何利用這次機(jī)會與高俅套近乎。所以,他把一個騙局當(dāng)真了,自己把自己的眼睛捂起來,往陷阱里跳。直到被捉,才醒悟過來。
到了被刺配滄州牢城,由于柴進(jìn)的書信,他暫時在牢中過得還不錯,也只等著有一天遇赦,便回東京去。然而高俅仍然不放過他,派陸謙和富安來謀害他。草料場得一場大火,林沖僥幸沒有被燒死,可是會東京的路卻被燒斷了。于是林沖只好把陸謙三人都?xì)⒘?,并且剖開了陸謙得心。盡管林沖的殺人手段是殘忍了一些,可是他有好好的一個家庭,這樣頂天立地的一個禁軍教頭卻被高俅,陸謙迫害得家破人亡、有國難投,就更應(yīng)該用這種嚴(yán)厲的手段懲罰仇人!只是這個時候,林沖才顯露出他那真英雄的本色!終于是氣魄宏大得造反英雄!
林沖在奔往梁山的途中,在朱貴酒店的粉墻上寫了一首詩:
仗義是林沖,為人最樸忠。江湖馳譽(yù)望,京國顯英雄。身世悲浮梗,功名類轉(zhuǎn)蓬。他年若得志,威震泰山東。
這首詩概括了一個朝廷命官被逼上梁山的原因和經(jīng)過,顯示了林沖丟掉幻想以后激發(fā)出來的反抗精神,回蕩著一股悲壯的英雄氣。
總而言之,林沖終于是英雄了,終于是一個氣魄宏大的造反真英雄!
水滸傳書讀后感600字(精選篇4)
在這個暑假中我又一次的閱讀了中國四大名著之一——《水滸傳》同樣也使我收益頗豐,讓我明白了更深層次的東西。
我想大家也一定對《水滸傳》的故事也了解不少,俗話說“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這水滸之中講了太尉高球原本是個無賴,因為會踢球,得到了皇帝的賞識,從此青云直上,無惡不作。使得武松、宋江、楊志、魯智深等一批人實在被逼無奈從而揭竿起義、落草為寇進(jìn)行開始反宋朝統(tǒng)治的故事,其中把梁山一百零八個好漢之間的義氣描寫得淋漓盡致,其中把他們受到朝廷壓迫是在被逼無奈的事情刻畫的十分曲折,使人不禁便為對當(dāng)時宋朝的統(tǒng)治感到十分不滿,一種憤慨也油然而生??赐炅诉@本書我也記住了2個字“忠、義”。
“忠”是對祖國,對兄弟,對身邊的親人。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在宋江被困江州時,李逵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準(zhǔn)備只身劫法場,要知道這是一件隨時可能有生命危險的事情。在當(dāng)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這一個“義”包含了太多太多,梁上的好漢們?yōu)榱俗约旱男值芨皽富穑瑑衫卟宓毒褪菫榱诉@一個“義”他們?yōu)槿嗣癯┌擦?,出生入死也是為了這個“義”。這個“義”雖然只有三筆但是想要書寫他確實要付出的很多很多,甚至?xí)陨鼮榇鷥r來書寫這個字。
在這本書中,描寫了一個個具有熱血性格的漢子,他們路見不平拔刀相助使我們的榜樣,雖然我們當(dāng)今是和諧社會,不能再“拔刀”相助,但是我們一定要有分辨是非的能力,知道誰才是正義的,并要幫助弱小,不能仗勢欺人。
這本書之所以會成為經(jīng)典不光在于它的情節(jié)更在于它的更深層次的東西。
水滸傳書讀后感600字(精選篇5)
憶往昔,讀過的書不少,唯有那豪情萬丈的《水滸傳》,令我久久難忘,又是一個愜意的下午,輕撫有層薄塵的書面,手邊的香茗冒著熱氣,令我不禁想起往昔讀《水滸傳》的點滴,輕品一口淡茶,輕啟書頁,好書需久讀。
書中人物情節(jié)是那樣的熟悉與陌生,少了一分表面的浮華,多了一分內(nèi)心的思考。在我眼中,他們不僅僅武藝高強(qiáng)的英雄,更多了一分深沉與內(nèi)心的表現(xiàn),我亦非昨日,只見事之表象,未明事中真意,豪邁之情油然而生,正義在心中涌動。
初見林沖,總覺其過于怕事,雖有一身好武藝卻未有男子氣概,現(xiàn)在覺得并非其無男子之氣,實其有觀大局之心,有容人之度,大丈夫能屈能伸,豈料他人無容他之意,最終恍然大悟,奮起反抗,我覺得這才是真男人。
再說魯智深,先覺他力大無窮三拳,便打死了鄭關(guān)西,倒拔垂楊柳更是厲害無比。可現(xiàn)在看來他更有十分細(xì)膩的內(nèi)心,不似一般莽漢,只有力,未見智。
最后說宋江,開始覺得他著實仗義疏財,求賢若渴,寬容大度,更有統(tǒng)領(lǐng)才能,可現(xiàn)在覺得他有些忠君思想過了頭,最終斷送了梁山好漢的大好前途,甚是可惜。
再讀好書心中涌起千思萬緒,匯聚成兩個字:忠、義。
忠,即是對自己的祖國,對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盡心竭力。宋江在種種威逼利誘之下,仍然對自己的祖國忠心耿耿,這就是忠;林沖的妻子在林沖被逼上梁山之后,對高俅之子的折磨,寧死不屈,最終上吊自殺,這也是忠。在當(dāng)今這個社會中,相信很多人都能做到一個"忠"字,但是,卻很少有人能夠做到一個義字。
一個字,包括了太多的內(nèi)容?!端疂G傳》中一百零八好漢為兄弟,為朋友赴湯蹈火,兩肋插刀,就只為了一個"義"字;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為一個字。由此可見,一個;義字雖然只有三筆,有時卻要用一個人的生命去寫。在現(xiàn)實生活中,給人讓座幾乎誰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難之中卻不是誰都可以做到的,因為它需要有相當(dāng)?shù)挠職?,甚至是一命換一命的決心。
義,可以解釋為正義。一個具有強(qiáng)烈的正義感的人,就是一個精神高尚的人。古往今來有多少英雄好漢,舍生取義。難道是他們不怕死嗎?他們?yōu)榱苏x,為了真理可以奮不顧身,因為強(qiáng)烈的正義感清楚地告訴他們,什么是不該做的,什么是值得用生命去奮斗的。一個沒有正義感的人,是不會理解這些的。因為他的正義感已被麻木所吞噬,奮斗的激情已經(jīng)被凍結(jié),只是他的靈魂被社會中一些丑惡的東西同化了。
當(dāng)前,我們最主要的任務(wù)就是好好學(xué)習(xí),而我們的目標(biāo)就是把我們的祖國建設(shè)得更加繁榮昌盛。因此,這也是我們民族大義的根本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