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的心得體會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的心得體會5篇
一年一度的3月已到來,這時我們都會很自然地想起一個名字,那就是雷鋒。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的心得體會,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的心得體會【篇1】
隨著年代的久遠,雷鋒精神在漸漸的淡忘。但是在科技和文化高度發(fā)展的今天,我們就跟應該弘揚雷鋒精神。雷鋒是一個為人們服務,助人為樂,做好事,不留姓名的偉大人物。他有許許多多的好事都可以證明。一次雷鋒外出在沈陽站換車的時候,一出檢票口,發(fā)現(xiàn)一群人圍看一個背著小孩的中年婦女,原來這位婦女從山東去吉林看丈夫,車票和錢丟了。雷鋒用自己的津貼費買了一張去吉林的火車票塞到大嫂手里,大嫂含著眼淚說:“大兄弟,你叫什么名字,是哪個單位的?“雷鋒說:“我叫解放軍,就住在中國”。
還有一天傍晚,天下起大雨,雷鋒見公路上一位婦女懷里抱著小孩,手里還拉著小孩,身上還背著包袱,在嘩嘩的大雨中一步一滑地走著,雷鋒忙上前一打聽,才知道這位大嫂從外地探親歸來,要去十幾里外的樟子溝去,她著急地說:“同志啊,今天雨都把我澆迷糊了,這還有孩子,我哭也哭不到家啊!雷鋒把雨衣披在大嫂身上,抱起那個大一點的孩子冒雨朝樟子溝走去,寧可自己淋得透濕,一直走了兩個多小時,才把她們母子送到家。
現(xiàn)在在我們的身邊也有著很多的“活雷鋒”。感動中國20_年度人物一郭明義就是其中之一。入黨30年來,他時時處處發(fā)揮先鋒模范作用,在每個工作崗位上都取得了突出的業(yè)績。從1996年開始擔任采場公路管理員以來,他每天都提前2個小時上班,15年中,累計獻工15000多小時,相當于多干了五年的工作量。工友們稱他是“郭菩薩”、“活雷鋒”,礦業(yè)公司領導則稱因郭明義使整個“礦山人”的精神得到了升華。他20年獻血6萬毫升,是自身血量的10倍多。1994年以來,他為希望工程、身邊工友和災區(qū)群眾捐款12萬元,先后資助了180多名特困生,而自己的家中卻幾乎一貧如洗。一家3口人至今還住在鞍山市千山區(qū)齊大山鎮(zhèn),一個80年代中期所建的、不到40平方米的單室里。
從現(xiàn)在起讓我們把雷鋒精神深深的銘記在心中,用雷鋒精神鞭策自己,為他人,為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的心得體會【篇2】
“雷鋒”這個名字想必大家都應該不陌生,雷鋒叔叔的身體雖然已經不存在了,但是他的精神依然常留在我們每個人的的身邊,永遠的活在我們的心中。三月是學習雷鋒叔叔的活動月,借此機會,我們班開了個學雷鋒活動班會。
“三月陽光明媚,三月萬物復蘇,三月春風送暖,三月大地換新顏?!蔽覀兊膸讉€班干部讀著這優(yōu)美的句子仿佛讓我們看到了大地之綠,萬物復蘇,勃勃生機的景象,幾個班干部讀完精彩的開場白之后,時佳同學在大屏幕上方打出了雷鋒樂于助人,見義勇為的美好事記,時佳起個頭,我們也跟著讀起來,從這一字一句中,我仿佛真的就站在雷鋒叔叔的身邊,看著他幫助別人,快樂自己的景象,不由得使我心中蕩漾起層層漣漪。接著是欣賞小品的`時間了,第一個小品是一顆釘子,其中最搞笑的不知同學們發(fā)現(xiàn)沒有,石明明同學在居然演的是林俊杰,還有下面的雷鋒扶老爺爺過馬路,我同桌用沙啞的聲音學著老爺爺?shù)穆曇簦跣裢瑢W演的竟然是雷鋒,真是讓人想不到,在這讓人捧腹大笑的小品中雖然讓人哈哈大笑,但是其中的雷鋒精神卻反而很好地體現(xiàn)出來,雷鋒這個形象會永遠活在我的心中。最后幾個班干部宣布了我們班做好人好事的同學名單,真為那些拾金不味、熱心幫助別人的同學感到無比的自豪。一場成功的班會就這樣在熱烈的掌聲中完美的落幕了。
班會雖然結束了,但我相信同學們這種雷鋒精神并沒有落幕,雷鋒之火會永燃不息,從今天開始讓我們一起努力去學習雷鋒精神,幫助我們身邊的人。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的心得體會【篇3】
俗話說雷鋒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車:意思是說,雷鋒的一生雖然十分短暫,但是他做的好事卻不計其數(shù)。
雷鋒做的好事也不是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情,他做的只是一些對于我們常人來說簡直微不足道的小事。
有一天,雷鋒感到肚子痛,就向衛(wèi)生室走去,在半路上他看到一處工地的工人正熱火朝天的干著活,一打聽,才知道是為了建一所小學,讓孩子們讀書。雷鋒聽了深有感觸:我從小就沒有上過學,如今解放了應該讓孩子們好好讀書!他環(huán)顧四周,只見附近有幾輛空車和一堆堆磚。他二話不說,推著裝滿磚的車加入到工人們的行列中。運了十幾趟,雷鋒已是滿頭大汗氣喘吁吁。在一旁燒水的老師傅遞給雷鋒一碗熱水問道:同志,你叫什么名字?在哪個部隊?雷鋒將確碗中的水一飲而盡然后說:我叫解放軍。說完又去運磚了。在雷鋒的一生有多少這樣感人的事跡呀!在雷鋒心中,裝著黨,裝著戰(zhàn)友,裝著人民,裝著中國,但唯獨沒有他自己。
正如過節(jié)一樣,在中國以至全世界,這樣的好人好事實在是太少了。
有一次,我和哥哥一起上街玩。正當我們倆玩得意猶未盡的時候,一陣清脆的車鈴聲響了,人們紛紛讓出一條道來。只見一位白發(fā)蒼蒼的老爺爺騎著一輛三輪車,正我們過來,飽經風霜的臉上寫滿了歲月的蒼桑。可能是因為車上的東西太重了,那位老爺爺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沒有騎上我腳下的這座高橋。哥哥推了推我。我問:哥哥怎么啦?我們去幫那位老爺爺推車吧!哥哥說。我才不干呢,你看那邊的紙風車多好玩啊。我的頭搖得像撥浪鼓似的。你不去,我去!話音剛落,哥哥就跑到三輪車后面使出渾身力氣去推車。那位老爺爺騎車也輕松了許多。看到這一幕,我感到鼻子酸酸的,也明白了:一個人最幸福的就是幫助他人。于是我也跑過去推車。那一刻,我覺得無比快樂。
人們常說,愛是世界上最美的動詞,我想除了愛,幫助應該也是一個好的表達方式。對!只有無私的幫助、去奉獻、去付出,那么人的心靈就永遠都是豐滿而充實的。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的心得體會【篇4】
近日,我社區(qū)積極開展的學雷鋒活動,使志愿者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弘揚雷鋒精神,在全轄區(qū)形成一股學習雷鋒、助人為樂的良好風氣。
__社區(qū)志愿者前往社區(qū)打掃衛(wèi)生,清理轄區(qū)衛(wèi)生死角,大家都不怕臟和累,頂著初秋暖陽,把社區(qū)家園清掃得干干凈凈,大家尋遍各個角落,各條巷道,甚至于頂棚、陰溝都沒落下每一個人都細致而又投入的工作著,路人都投來了贊許的目光。轄區(qū)居民很受感動,連聲說“謝謝”。
通過大家的努力凈化了我們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但我想大家更大的收獲是在這個過程中凈化了我們的心靈。這次活動,對于我這樣一名進入社區(qū)這個大家庭不久的成員,我感到無比的驕傲和自豪。我能深切的感受,我們作為社區(qū)干部,不論大事有多大,小事有多小,要心系群眾,切實的解決群眾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困難和問題,而作為我們社區(qū)干部本身,更應該提高自己的集體觀念,樹立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
學雷鋒行動不能停止,雷鋒精神不能丟。我們社區(qū)將在在今后的工作中處處以雷鋒為榜樣,嚴格要求,努力學習、扎實工作、無私奉獻,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拼搏奉獻,做雷鋒精神的傳播者。雷鋒的一生是平凡而偉大的一生,雷鋒精神集中體現(xiàn)了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和偉大的民族精神。反映了社會主義價值觀念和行為準則,代表了當代人文明素質進步的正確方向。因此,我們有義務也有責任將雷鋒精神進一步推向深入。
雖然“學雷鋒”活動已經結束了,可是大家參加“學雷鋒”活動的熱情是這樣的積極,雷鋒精神依然在我轄區(qū)的每個角落綻放光芒。通過活動,我深刻的體會到,“學雷鋒”的目的不是為了得到別人的贊賞與表揚,學習雷鋒精神要從自己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關心每個人,關心每件事,同事之間相處要像姐妹般相親相愛,生活處處都洋溢著和諧融洽的溫暖。
活動雖結束了,但這并不意味著學雷鋒活動就此結束,并不意味著在日后的生活中將雷鋒淡忘。我們每個人應該在日常的生活當中繼續(xù)發(fā)揚雷鋒精神,使其成為我們生活的一部分,使其精神成為我們的一份良好的品格。我相信,只要我們大家心中愛心永駐,奉獻精神永隨,雷鋒精神必將在我們身上延續(xù)!
3月5日學雷鋒紀念日的心得體會【篇5】
從上個世紀60年代,雷鋒就是那個時代青少年心目中的明星和偶像。半個世紀過去了,雷鋒的名字及雷鋒精神穿越時空,在當代的影響仍然是那么巨大。
我們已故的敬愛的周恩來總理對雷鋒精神曾這樣概括:“雷鋒精神是偉大的,雷鋒精神是永恒的。雷鋒精神是中華民族傳統(tǒng)美德與時代精神結合的產物,是我們民族精神的重要的組成部分,是全國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
一個只有22年短暫生命的普通共產黨員,能夠贏得億萬人民如此崇高和長久的敬意;一個普通的戰(zhàn)士所表現(xiàn)的高貴品質,能夠激勵幾代人的健康成長;一個群眾性的活動,能夠在幾十年歷史進程中延續(xù)不斷,影響一個時代的社會風尚,這表明雷鋒精神對于我們這個民族和社會過去具有、現(xiàn)在仍然具有重大價值和時代意義。
雷鋒精神的實質是熱愛祖國,處處把國家和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為實現(xiàn)共產主義而奮斗的獻身精神;是只講奉獻,不講索取,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奉獻精神;是服從大局,不計個人名利得失,干一行、愛一行、鉆一行、精一行,在平凡工作崗位上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shù)尼斪泳瘛?/p>
我們學習雷鋒就是要像雷鋒那樣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像雷鋒那樣發(fā)揚愛國主義精神,樹立集體主義思想,堅定社會主義、共產主義信念;像雷鋒那樣艱苦奮斗、勤儉創(chuàng)業(yè);像雷鋒那樣發(fā)揚“釘子”精神,努力學習革命理論和科學文化,用知識武裝自已,提高自己,完善自己;像雷鋒那樣做好本職工作,創(chuàng)一流業(yè)績,在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偉大事業(yè)中做一顆永不生銹的螺絲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