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淚活著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推薦文章
含淚活著紀錄片觀后感800字
《含淚活著》, 該片曾于2006年11月3日在日本富士電視臺周末黃金時段播出,在日本掀起感動大潮,反響空前。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含淚活著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含淚活著觀后感1
含著淚看完《含淚活著》,這是一部震撼心靈的影片!
——題記
一個父愛的故事,兩個國家的界限,阻擋不了一份掛念;三口之家,卻彼此忍受著愛的煎熬,愛的思念……
該片講述的是主人公丁尚彪,在35歲時告別妻子和女兒,滿懷憧憬,從上海到日本留學后,一家三口的命運發(fā)生的一波三折的故事。整整十年,張麗玲克服重重困難奔走于日本、中國、美國之間跟蹤拍攝,記錄了丁尚彪一家三口在上海、東京、紐約天各一方的生活景象,以及將對親人的思念深藏心底,胸懷理想,決不放棄,堅忍不拔,含淚前行的壯絕歲月!
主人公丁尚彪為了夢想,為了家庭和孩子,獨自一人在異國他鄉(xiāng)苦苦打拼_年,而我們呢?
我們是幸運的,我們是幸福的。
如果說,人有了希望才變得堅強。那么對于丁尚彪來說,十五年的煎熬生活早已把他的希望磨滅了!
如果說,人有了勇氣才變得堅強。那么對于丁尚彪來說,十五年的殘酷現(xiàn)實生活早已把他的勇氣扼殺了!
而我們呢?
我們有勇氣嗎?我們有希望嗎?
人,到底為什么活著——夢想
小的時候,聽媽媽講過精衛(wèi)填海的故事,精衛(wèi)就烙在我心里。我開始偷偷念咒語,想象著能有一天可以像精衛(wèi)一樣馳騁在天上,當我每每念完咒語,還原封不動的站在地上時,傻傻的總認為是自己法力不夠。
不過,夢想就是夢想,但我不會忘記,它曾經(jīng)伴隨著一個女孩度過了她的童年。
人,到底為什么活著——愛
愛,是什么?字典上的解釋是:愛是一種發(fā)自于生物內(nèi)心的情感??桑@是死的愛?真正的愛是力量!
是戀人的天各一方,卻“千里共嬋娟”
是親人的遠在他鄉(xiāng),卻“近在咫尺”
是朋友的天上人間,卻“天涯共此時”
愛,沒有界限,愛,沒有語言,愛,沒有時差,愛,沒有隔閡,愛……
還是,一個父愛的故事,兩個國家的界限,阻擋不了一份掛念;三口之家,卻彼此忍受著愛的煎熬,愛的思念,唯一不改變的是——希望,是——愛!
含淚活著觀后感2
愛,是一個偉大的代名詞。一個人的本能就會讓他學會愛,而在千千萬萬愛中,父母對孩子的愛是最偉大的?!霸俑F也不能窮孩子,再苦也不能苦孩子”片中主人公丁尚彪夫婦就是這樣無微不至的為他們的女兒默默的無私的奉獻著,他為了女兒淪落他國,每天還要打三份工。異國的孤寂,思鄉(xiāng)的煎熬,他都堅持著,堅強的活著,他與女兒別離了8年后再次重逢,他仍舊叫女兒到美國求學時要堅強,有了堅強的毅力,也能戰(zhàn)勝自己。
父母是子女的墊腳石,沒有老厄婦的無私的奉獻,他們的女兒不一定有輝煌燦爛的明天。同時讓我感動的是片中幾次離別又幾次重逢,離別時傷心,重逢時喜悅,我的情緒也跟著這樣的感人情節(jié)波動著,第一次是片中女主人公送女兒赴美國留學,在飛機場,8年前,她也是在同樣的地方送走了他的另一半,而如今,她又要送走她至愛的女兒,那種心情真是心如刀絞,我們做母親的人可能更能體會到那份母愛的辛酸,之后是女兒和父親在日本的重逢和別離,片中沒有太多的語言流露,只是用他們的眼神告訴對方,彼此是多么的思念,再次,是他們夫妻在日本的重逢,丁尚彪對妻子說“你辛苦了!”再次讓我淚流而下,離別時在吵鬧的車廂里面,在眾目睽睽之下,他們彼此痛哭,那種淚是令人感動,讓人觸動的淚。
“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們年青一代的父母要和向片中主人公學習,學習他們那種責任感,為孩子的明天打好基礎。
含淚活著觀后感3
這是一部紀錄片,講述了一個經(jīng)歷過大革命的上海男人為了家庭和女兒的未來,借下巨額債款只身去日本生活20_年,在日本一天打三份工,深夜才回家,由于護照過期,20_年一次也不能夠回國與家人團聚,為了把女兒送入世界最高學府,忍受著孤單,背井離鄉(xiāng)的生活著,一家三口都忍受著常人無法想象的思念、牽掛和辛酸,只為了明天的希望。
我很怕看老丁那雙含著淚時的眼睛,太多的辛酸太多的過往不能追述,只有活下去才有希望,即使含著淚,也要活下去的堅韌。
我相信這世上每個人的生活都不盡相同,但我不能想象,這樣的一對夫妻,這樣的一對父女,是怎樣熬過這漫長的20_年的,女兒對父親的印象就只有照片里的樣子,父親對女兒的思念也只能借著那張還在懷抱里的女兒的照片,妻子對丈夫的思念,丈夫?qū)ζ拮拥臓繏?,所有所有的感情漫長又無法宣泄,這20_年對這一家三口來說是壓抑的,三個人的生活里只有希望,只能有希望,只有它是光明的,所以就只能朝著這光亮走,只有這樣才能走出晴天。
老丁說他從沒后悔過,一家人都從沒有后悔過,給我印象很深的一幕是,妻子終于拿到護照可以去探望在美國上學的女兒,她將在日本轉(zhuǎn)機,將有72小時的時間可以和丈夫相處,臨行前一向節(jié)儉的她特地去做了身新衣服,理了頭發(fā),她很開心。老丁也是一樣,他把結婚時用的枕巾拿出來,小心翼翼的鋪好。時代和生活賦予了他們含蓄而深沉的愛,見面的時候兩個人好像都很平靜,老丁帶妻子去逛日本,吃東西,他們都很開心,但是時間真的很短暫,離別的時候他們都哭了,背對著對方,那是不舍。上面的圖片就是在地鐵里的這一幕。
不過只要堅持下去,總有苦盡甘來的那一刻,他們等了20_年,老丁終于坐上了回國的飛機。
“在連續(xù)3年每年有3萬人自殺的日本,有這樣一位中國人頑強地含淚活著!”這是電影里的話。
含淚活著觀后感4
一部20_年曾在富士電視臺播放的紀錄片《含淚活著》,三年后被一名普通的日本大學生在網(wǎng)絡上找了出來。這個因就業(yè)而苦惱的年輕人看完之后備受感動,懷著“這么好的作品不應該埋沒,應該讓更多的人看到”的想法,他開始游說電影公司,并最終獲得了三千萬日元資助。2019年11月28日,《含淚活著》在東京上映,不少觀眾都留言表示受到了極大的震撼和鼓勵,稱“影片給在經(jīng)濟低迷的冷風中前行的日本人帶來了溫暖和希望”。
流傳至國內(nèi)后,這部首度將鏡頭對準“非法滯留的中國人”的中日合拍紀錄片,片中那位為了改變家人命運,在日本充當勞工供女兒美國留學的父親,感動了中國觀眾,以至于字幕組在片頭就貼心提醒,“敬告,請各位準備一沓紙巾?!?/p>
《含淚活著》是系列紀錄片《我們的留學生活——在日本的日子》的完結篇,由株式會社大富社長張麗玲于20_年推出,也是她的封山之作。全片制作歷時2019年,輾轉(zhuǎn)美國、日本、中國三地,在近2個半小時的內(nèi)容中,記錄了中國人丁尚彪求學未果,為了改變女兒的命運,扛著“黑人”身份苦苦打拼15載的日本漂流生活。
影片大概分四次拍攝,尤以兩番小聚最為感人。女兒如愿考入紐約州立大學,在東京轉(zhuǎn)機時終可與八年未見的父親碰面??上儆谶@對父女的時間只有24小時,而且由于非法滯留無法進出機場,父親不得不在機場前一站就下車,呆立在站臺目送女兒遠去。
五年后,妻子前去美國探親,這一幕再次上演。不同的是,為了賺女兒的學費,老丁每天兼三份工,他第二次站在車窗外已頭發(fā)稀疏,牙齒松動,他默默啜泣,仿佛可以感覺到他牙齒在漏風,令人不忍卒看。
除了愛與溫情,主人公丁尚彪的堅忍更能讓人動容。他為家人獻出了最珍貴的壯年,卻從未怨天尤人,絕口不提一句后悔的堅忍。
離開日本前,丁尚彪故地重游,回到了最初求學的那個偏遠山坳。鏡頭前他一臉平靜,小聲地對著遠方念叨,“當初真是毫無選擇,沒辦法,只能走下去”,但最后一句話卻是,“人生,還是高興的。”在自殺人數(shù)是交通意外死亡人數(shù)5倍的日本,人們時常在生活的重壓下難以喘息,一個非法滯留的中國人卻活了下來并心懷感激。
在東京新宿區(qū)的一家電影院《含淚活著》的影片海報旁貼滿了觀眾的觀后感:“人生就應咬緊牙關,含淚前行,這是為歡笑做出的準備。如此世代相傳?!薄吧罡袚碛心繕四軌蚴谷俗兊脠詮??!?/p>
含淚活著觀后感5
剛剛看完張麗玲的記錄片《含淚活著》。影片歷時十余年,用影音記錄下老丁在東京2019年的責任與堅持、孤獨與忍耐。
作為一名被大時代所耽誤的下鄉(xiāng)回城知青,1996年,時值35歲的丁尚彪舉巨債,只身來到日本。他懷揣著對自己的夢想與要求來到日本,本計劃上完語言學校后,繼續(xù)讀大學,并由此一路在日本發(fā)展下去。誰知命運到了日本依然跟他開殘酷的玩笑,個人的選擇在命運安排下顯得脆弱,到日本后他們才發(fā)現(xiàn)語言學校設在非常偏僻的小鄉(xiāng)村。為了生活,他對學校,也是對命運選擇了再一次的逃亡,逃亡的目的地是充滿機會的東京,逃亡的副產(chǎn)品是他成了一名“黑戶”,從此將許多機會堵死,包括回國與妻女相見。
老丁的人生目標由讀大學轉(zhuǎn)變?yōu)橐恍囊灰鈷赍X給女兒繳學費。在接下來的2019年里,頭發(fā)疏了、牙齒掉了,老丁一人拼了命地干著東京最底層的工作,將所有的錢寄回家,只為了女兒能到國外一流大學留學的愿望。這是他認為的對家庭的責任與擔當。這期間他與家人僅有二次會面,一次是與女兒的24小時,女兒懂事地對著鏡頭說她在父親面前盡量表現(xiàn)得無所謂,因為怕自己傷心的表情使父親更加難過。與妻子相聚的72小時發(fā)生在他到東京后的整整13個年頭,當他拿出結婚用的紅枕套時,真想不出這十幾年間他是如何排解心中那份孤獨與思念。
記錄片的結局是在老丁離開上海后的2019年。異鄉(xiāng)漂泊奮斗2019年后,他終于踏上回國的飛機。因為他已經(jīng)完成把女兒培養(yǎng)成材的愿望,女兒在美國成為一名醫(yī)生。飛機上老丁淚盈滿面,這使我想到《北京人在紐約》中博士在聚會時失聲痛哭的場景,那是個人奮斗成功后壓抑許久的情緒的迸發(fā),而老丁,則不單是個人堅持、年華老去,還有對于家庭責任的擔當。
當命運回過頭來時,所有的選擇都沒有了對錯,只留下種種可能,與一個個無法預設的結果。有人評論老丁“傻”,2019年的孤獨及家庭生活缺失,換來給女兒的學費。還好他的女兒爭氣,如果女兒成績一般,無法留學成材,甚至因為缺失父母管教而過早輟學,拿著父親血汗錢亂揮霍的話,那老丁這么做,還會有多少人感動?多少人支持?
這便是命運不確定性的魔力所在,可貴的是老丁的堅持,以及他對選擇的堅持、對困苦生活的樂觀、對家庭的責任,對愛的理解的深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