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龍?zhí)ь^的習俗作文600字
推薦文章
二月二龍?zhí)ь^的習俗作文600字5篇
二月二,龍?zhí)ь^,此時傳說是天上的龍王抬頭的日子,從這天過后,雨水會逐漸增多,是五谷豐登的象征。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二月二龍?zhí)ь^的習俗作文600字,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二月二龍?zhí)ь^的習俗作文600字(精選篇1)
農(nóng)歷二月二,在驚蟄前后。傳說這一天是龍驚醒的日子。龍一醒,就會春回大地,萬物復(fù)蘇了。
這一年的二月二,媽媽帶著我們來到附近的一個村子參加二月二的儀式。我們到的時候,“請龍”儀式已經(jīng)開始了。只見長“作 文 吧Www.ZuoWen8.coM龍”在民間藝人們的“指引”下,出場了。那是一條足有37米長的巨龍,一身金甲,無比威嚴,好似真正的蛟龍下凡了一般。
那么,為什么會有“請龍”儀式呢?這可大有來歷。
傳說,這附近的一座山上有一個龍?zhí)犊?,里面有一條老龍。它保佑著周圍的村民們,讓村民們的日子過得風調(diào)雨順,平安富有,莊稼年年都是大豐收??墒呛髞恚晃廴玖?。龍是祥瑞之物,見到臟水,自知難以久留,于是離開了。從此,天不再下雨,旱情嚴重。百姓們生活艱難。于是,大家在農(nóng)歷二月二舉行隆重的“請龍”儀式,懇請老龍回來。老龍被他們感動,便回來了。霎時,春回大地,莊稼瘋長,人們又過上了平安幸福的日子。
現(xiàn)在,藝人們舞動著巨龍,仿佛那條真龍就在我們的面前:只見它一會兒把身體盤踞起來,只有一個龍頭露在外面搖動;一會兒扭動著身子,側(cè)過頭去啄龍珠;一會兒又猛地一抬頭,那架勢,仿佛要沖上天。
表演結(jié)束了,人們一擁而上,在龍肚子下面穿來穿去,從龍尾穿到龍頭,摸摸龍身,拉拉龍須,沾些祥瑞之氣。瞬間,龍的周圍被大家擠得水泄不通。
農(nóng)歷二月二,不僅是沉睡的龍?zhí)K醒之日,也是百花仙子的生日。這一天,百花仙子化為一股春風,吹醒了一片五彩的百花,更吹醒了一地碧綠的草籽。
“天外年糕”就是這一天必吃的美食。潔白油光的年糕搭配著翠綠的草籽,光是看著就令人食欲大振,垂涎三尺。夾一些放入嘴里嚼著,滿嘴都是草籽清新的味道,仿佛田野的春被草籽帶入了嘴中,美味極了。
其實,二月二的習俗還有很多:剃“龍”頭、炒豆子、打春牛、教牛耕地……就是這些有趣的風俗,喚醒了龍,喚醒了百花,喚醒了草籽,喚醒了春天。
二月二龍?zhí)ь^的習俗作文600字(精選篇2)
俗話說“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每個地方都有各自的風俗。而我的家鄉(xiāng),是一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城,也有著特殊的風俗,那就是——二日二,龍?zhí)ь^。
關(guān)于這個風俗的由來,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呢。在很久很久以前,龍王和龍母只有一個女兒,兩人把她視為掌上明珠,每天錦衣玉食,百般呵護,從來都不讓她離開龍宮。漸漸地,龍女長大了,越來越厭倦這樣的生活,總想去看看外面的世界。龍母拗不過她,背著龍王放了她,出門前交給她一個錦盒,說能實現(xiàn)她的愿望。離開了龍宮,龍女飛過了九十九座山,一片寸草不生的土地出現(xiàn)在龍女的眼前。想起龍母送的錦盒,龍女打開錦盒,拿出了一把種子,撒在了大地上。大地上立刻長出了綠油油的禾苗,人們紛紛向龍女表示感謝。龍王知道了此事,大發(fā)雷霆,命令龍女永遠都不得再回龍宮。龍母想念女兒,游到水面,向著女兒離開的方向痛哭流淚,她的哭聲化成天雷,她的眼淚化成春雨,這一天正好是農(nóng)歷二月二,雨水也越來越多。"二月二,龍?zhí)ь^"的風俗就此流傳下來。
在這一天里,家鄉(xiāng)的大人小孩都會去理發(fā)。因為這一天與其它日子不同,在這一天,理發(fā)會被稱為"剃龍頭“,寓意在新的一年里紅運當頭,福星高照。因此,也有"二月二別龍頭,一年都有好兆頭"的說法。
在這一天里,家鄉(xiāng)的人們會做出各位各樣美味的小吃,而每一種食物,也有特別的稱呼。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餛飩叫吃"龍眼",這一切都與龍聯(lián)系在一起是為了喚醒龍王,祈求著風調(diào)雨順。而眾多美食中我最喜歡吃的就是春餅了,韌性十足的皮子,卷著各種各樣的餡料,餡料可以有葷有素,可以是新鮮的蔬菜,也可以是各種醬肉,還可以是再蘸上自己喜歡的醬,那味道,別提有多美了!
"二月二,龍?zhí)ь^,大倉滿,小倉流。"祝福我的家鄉(xiāng)年年五谷豐登,歲歲萬事勝意!
二月二龍?zhí)ь^的習俗作文600字(精選篇3)
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云雨,而農(nóng)歷“二月二”這天是龍欲升天的日子,稱為“龍?zhí)ь^”。從節(jié)氣上說,農(nóng)歷二月初,正處“雨水”、“驚蟄”和“春分”之間,我國很多地方已開始進入雨季。
這一天有很多習俗。除了理發(fā)的習俗之外,也有關(guān)于美食的很多習俗。二月二吃的美食,都會被帶上“龍”的頭銜。比如吃餃子是吃“龍耳”,吃面條是吃“龍須”,吃春餅是吃“龍鱗”,吃豬頭肉是吃“龍頭”。而我要說的炸糖糕也是二月二必吃的食物,比喻為吃“龍膽”。
我們家吃的糖糕是自己做的。先起鍋倒入適量的水,水里加入少量的食用油和白糖,將水燒開之后關(guān)火,倒入面粉,用勺子進行攪拌,攪成沒有干粉的面絮,到不燙手的時候,下手和成光滑的面團。將適量的白糖放入碗里,糖中加入少許干面粉攪拌均勻。將面團搓成長條,揪成大小差不多的面劑,揉圓按扁成面片,然后包入適量的白糖餡料,像包包子一樣把餡料包起來,捏緊封口,再次滾圓按扁成餅片,剩下的也次序這樣做好。
看著看著,我的手按捺不住了,嚷著要幫忙炸,奶奶說:“首先將鍋燒熱,然后倒入大量油,再拿一只筷子伸進油鍋中,看到筷子周圍冒泡就可以下入糖糕生胚。”我毫不猶豫地把第一個生胚放入油鍋中,因為放的時候過于用力,油彈了出來,嚇得我后退好幾步,奶奶急忙告訴我:“這個生胚要輕輕地放入油鍋中,在鍋中給它翻一翻,防止粘鍋?!蔽野凑漳棠陶f的做,越做越順手,炸至金黃,撈出控油時,我的眼睛里都冒著光了,口水不受控制地從嘴里流了出來。趕緊拿了一個吃,發(fā)現(xiàn)趁熱吃的口感和味道真是筋道味香甜。奶奶說,二月二龍?zhí)ь^,吃糖糕代表著一年到頭健康又好運。
人們常說:“過了二月二,整個過年才算結(jié)束。”的確是,二月二是寄托著人們美好愿望的節(jié)日!
二月二龍?zhí)ь^的習俗作文600字(精選篇4)
在我們富饒的清徐縣城里,有一個在萬物復(fù)蘇之際,東方蒼龍初露頭角的日子,那就是——二月二,龍?zhí)ь^。
二月二,龍?zhí)ь^這一天,在清徐普遍流傳,被大家成為“不成節(jié)日的節(jié)日”。這是為什么呢?
二月初正處在“雨水”、“驚蟄”、“春分”之間。而在清徐,只和驚蟄有關(guān)。驚蟄過后,大地復(fù)蘇,陽氣上升?!岸露?,龍?zhí)ь^?!痹谏轿髅裰V中便出現(xiàn)了這種說法。于是,在這一天,老百姓都習慣于在這一天理發(fā),農(nóng)村則是剃頭,借以去掉昔日的晦氣,迎接來年的希望!
俗話講:“驚蟄過,百蟲蘇。”驚蟄過去,二月二便也過去了。于是,在二月二這一天,民間流傳著許多驅(qū)毒活動:早上,人們起床時,忌說“起”字,恐怕一切毒蟲也應(yīng)聲而起。清徐有的地方喜煮蔓菁湯,遍灑屋內(nèi)墻縫、墻角,炕席底、床下,謂之“禁百蟲”。也有的集合村民,抬著神像,到各家門首,向院內(nèi)灑米湯,意喻將瘟疫禳而散之。人家門前則圍以石灰。有的地區(qū),畫一個藥葫蘆,內(nèi)裝蛇、蝎、蜈蚣、
蚰蜒、蜘蛛等五毒蟲害,貼于墻壁謂之“辟百蟲”。也有的用豆、麥面搓成燈捻形式,埋在土中,稱之為“薰蚰蜒”。有的地方,家家拍簸箕,童謠有“二月二,拍簸箕,跳蚤、壁虱不敢上炕哩”??傊?,各種各樣的習俗,都寄托著人們美好的愿望!
人們經(jīng)常說:“過了二月二,整個過年才算結(jié)束?!钡拇_是,二月二,是寄托著人們美好愿望的節(jié)日!是辭舊迎新的節(jié)日!
二月二龍?zhí)ь^的習俗作文600字(精選篇5)
二月二又稱“龍?zhí)ь^”,是我們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在這一天,人們要剃龍頭,攤煎餅,還有好多人選這一天搬家,都是要圖個好兆頭。
查了日歷,這個星期二便是二月二,姥姥說:“在煎餅里放一些薺菜味道會更好?!毙瞧诹挛纾?、媽媽和姐姐便帶著小鏟子和袋子來到了野地里。媽媽首先挖了一顆薺菜,對我說:“這就是薺菜,上面有很多鋸齒形的小葉瓣。”我便拿著這個樣本,去挖長的一樣的菜,我就這樣比著挖著,過了好一會,我才挖了一小袋,她們倆都挖了一大袋子啦!便說:“走吧?!蔽抑缓脩賾俨簧岬仉x開了。
第二天,我和媽媽起了個大早,準備做煎餅。先把芫荽、蔥和昨天挖的薺薺菜淘了淘,然后由我把它們切碎,媽媽這邊就是做面糊,我問媽媽:“這面和水的比例是多少呢?”媽媽說:“這個嘛,全憑手感,覺得面多了就添水,覺得水多了就添面?!眿寢尩囊环捵屛椰F(xiàn)在也沒有弄明白水和面的比例到底是多少。媽媽還對我說,面里的小疙瘩必須把它們攪開攪勻才能做煎餅。面糊弄好后,我便準備往面里面打雞蛋,第一個雞蛋我怎么也不能把雞蛋清弄出來,媽媽笑了笑說:“要把口嗑得大一點,才能把雞蛋清流出來?!甭犃藡寢尩脑?,果然成功了。打完雞蛋還要把剛才切好的菜放在里面,攪拌好,就可以做煎餅了。先把平底鍋放在火上,把鍋里淋上油,等鍋和油熱了,舀一勺攪拌好的面糊,均勻的鋪開,感覺差不多了,就翻過去,再在鍋里停留一會,等兩面都煎的焦黃了,這樣一個煎餅就成功了??粗裹S的煎餅,我急忙咬了一口,把我燙得直吹氣,但是還是掩蓋不住內(nèi)心的喜悅!
薺薺菜帶來的春的味道,使我久久難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