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600字左右
初一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600字左右(精選5篇)
《海底兩萬里》這本書主要寫了博物學家阿龍納克斯教授坐著尼摩艇長的“鸚鵡螺”號潛艇到神秘海底世界的故事。讀一本書,品一行話。讀后感的寫作是與書籍作者思想交鋒的一個方式。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
初一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600字左右(精選篇1)
“在海中我不需要承認有什么主人,在這里我享受著充分的自由?!?/p>
——尼摩船長
最近我讀了一本好書:《海底兩萬里》。它的作者是法國著名作家凡爾納。這本書講了尼摩船長帶領法國著名生物學家阿羅納克斯以及他的仆人康賽爾和加拿大捕鯨手尼德蘭乘坐鸚鵡螺號潛水艇環(huán)游全球的故事。
書中讓我印象最深刻的人就是尼摩船長。他原本是印度王子,卻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祖國被入侵,淪為殖民地。他在大陸上遭遇了太多的不幸與不公,于是遠離罪惡的大地潛入海洋,追求自由與正義,他帶領水手們成功從南極脫險,勇斗鯊魚,血戰(zhàn)章魚……他們堅持不懈,頑強拼搏的精神讓我熱血澎湃。
在我看來,尼摩船長是一個追求自由的人,當自己的祖國被侵占時,他不愿淪為奴仆,帶領一些志同道合的人建造潛艇,潛入海底,在還未被侵略者踐踏的的海洋中自在遨游。
他利用海洋生物保證了食物的來源,他利用貝殼類的足絲織成衣服,他利用海洋中的鈉元素制成能量最強大的電池……他利用海洋資源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一片幸福的土地。
尼摩船長感嘆:“我的一切都來自大海,有朝一日我將悉數(shù)歸還?!薄拔覑鄞蠛#蠛>褪且磺?,人只有在海洋里才有真正的獨立?!薄霸诤V形也恍枰姓J有什么主人,在這里我享受著充分的自由?!笨吹竭@里,我竟深深被他追求自由、遠離世俗的生活態(tài)度所吸引。
尼摩船長也是一個正義的勇士,他表面上逃離了被侵占的祖國,但實際上,他用他在海底沉船上打撈來的金銀財寶,通過一名勇敢的潛水員尼古拉,分給受壓迫的人民,支持他們,讓他們重新站起來,堅持斗爭,獲得勝利。
他也是善良的,他不忍心看著窮人們艱難地在這個罪惡的大地上茍延殘喘,他盡自己的力量去幫助他們。當尼摩船長在采珠場遇到那個可憐的采珠人時,他幫助那可憐的人逃離了鯊魚的血盆大口,并慷慨施舍了一包珍珠。
讀完整本書,一個自信鎮(zhèn)定、堅毅果敢的船長浮現(xiàn)在我眼前,他追求自由與正義的思想行為、生活態(tài)度感染了我。
我喜歡這樣的一本書、佩服這樣的一個人。
初一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600字左右(精選篇2)
打開《海底兩萬里》,我懷著好奇心,和書中的主人公探險者博物學家阿龍納斯一起乘坐著鸚鵡螺號潛水艇開始了充滿傳奇色彩的海底之旅?!逗5變扇f里》這是作者凡爾納的一篇巨著。講述的是法國生物學家阿龍納斯教授在深海旅行的故事。故事的起因是發(fā)生在1866年的一件鬧得滿城風雨的怪事。當時不少航行船只都在海上發(fā)現(xiàn)了一個大“海怪”,并有船只遭到了他的襲擊。在公眾的呼吁下,美國派遣了一艘戰(zhàn)艦對“海怪”進行追逐。阿龍納斯教授接受了邀請,參加了這次追逐行動,結果,追逐“海怪”的戰(zhàn)艦反被“海怪”追逐,并遭到’海怪”的猛烈襲擊。阿龍納斯教授和他的兩位同伴不幸落水,被“海怪”所救,此后便跟隨“海怪”周游四海,在海底航行了兩萬里,探索海底秘密,經(jīng)歷了種種艱辛和風險,最后,他們因不堪海底世界過于沉悶的生活,設法逃走,返回了陸地。
鸚鵡螺號雖然是他虛構出來的一輛潛水艇,但文章中的植物,動物,卻又能帶給人那么真實的感受。帶著我們一起周游了太平洋、印度洋、紅海、地中海、大西洋以及南極和北冰洋,讓我們見識了許多罕見海底動植物,還有海底洞穴、暗道和遺址等等。從文章的字里行間中,我們都能真真實實的感受到凡爾納豐富的想象力。在潛艇未發(fā)明之前想象出潛艇的構造,電燈未問世前預料到未來生活,充分把科學與故事情節(jié)相結合,創(chuàng)造出一個充滿奧秘的深海世界。
沒有夢想,沒有理想,是不行的。但夢想也不代表著空想,需要實際行動來實現(xiàn)。沒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不怕失敗,只怕沒有承受失敗的能力。只有夢想,加上行動,才會有進步,才會成功。但在引人入勝的故事中,還同時告誡人們在看到科學技術造福人類的同時,防止被壞人利用、危害人類自身;提出要愛護海豹、鯨等海洋生物,譴責濫殺濫捕的觀念。這些至今仍然是熱門的環(huán)保話題,早已在兩百年前就有先知者呼吁,可見留下有關人類正義更深層次的思考,才是此書讓讀者感受豐富多采的歷險和涉取傳神知識后,啟發(fā)我們以心靈更大的收獲——環(huán)保已刻不容緩!
初一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600字左右(精選篇3)
你可知,在儒勒·凡爾納的小說中有著這樣一艘潛艇:它出沒于各個海域,襲擊來往于各國之間的船只,人們對它有著各種猜測,有人說它是一只海中巨獸,而有人說,它并不是生物,而是一種威力巨大的戰(zhàn)爭機器。人類希望能捕捉到它的身影,但總是一無所獲。我對它神秘的身份十分好奇,于是,閑暇之余,我閱讀了這本劃時代的科幻小說—《海底兩萬里》。
在這本書中,人物性格被作者刻畫得十分鮮明,性格暴躁的水手尼德蘭,知識淵博的阿龍納斯教授,老實忠厚的仆人龔賽伊,性格令人捉摸不透的尼摩艇長。這些性格鮮明、活靈活現(xiàn)的人物形象都出自于凡爾納之手,在此,不得不說他真是一位能賦予文字生命的作家呀!
除此之外,書中的各個章節(jié)也十分引人入勝,如南極大湖濱、章魚大屠殺這些環(huán)節(jié)都令人回味無窮。作者單憑白紙黑字卻能給人一種身臨其境之感,讀來仿佛自己也隨阿龍納斯教授在大海中遨游,這需要將文字掌握到何等高的境界,才能達到這種水平啊!
但書中令我最為震撼的還是作者對海底的描寫。海底中各種地貌、各種魚類、各種植物,乃至整個海洋都像是被一只無形的擁有神奇魔法的手收入到了書中。最了不起的是作者對海底萬千景象的描寫,令人感到神奇,卻又符合實際。對鸚鵡螺號的描寫也是如此,對潛艇的原理以及構造介紹得有理有據(jù),讓人產(chǎn)生一種真實感、信服感,仿佛它們真的存在于現(xiàn)實之中,而將這一切貼合現(xiàn)實地表達出來需要多么龐大的知識量和多么超前的想象力呀,所以凡爾納在這方面的天賦也就不言而喻了。
讀完這本書,我不禁驚嘆于作者筆下精彩的章節(jié)和傳奇的歷險。更多的是從中學習到了許許多多渴望已久的知識。其次,我還從書中體會到人與人之間互幫互助、互相信賴的美好品質和作者字里行間表達出的對和平的向往,而我之所以稱它為劃時代著作,是因為作者在創(chuàng)造這本書之時,人類還沒有在水下航行的交通工具,而在這本書面世不久之后,各種潛艇、各種水下探測器騰空出世,所以說這本書真是一本劃時代的巨作。
凡爾納,打開了人類對未知世界的大膽幻想。是他,帶我們領略了海底別具一格的風景;是他,為我們打開了探索的一扇窗。
不是每一位作家都叫凡爾納,不是每一本書都稱《海底兩萬里》。
初一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600字左右(精選篇4)
《海底兩萬里》,我相信要是在我小學五六年級的時候讀到這本書,我一定會愛死它的。我會仔細對照地圖看鸚鵡螺號都到了世界上的哪些角落,我會認真學習動物的分類方法,到網(wǎng)上一個一個地查找這些千奇百怪的水下生物究竟是一副怎樣的面孔,由此開啟了我對自然、地理和歷史的強烈好奇心。
但是,我現(xiàn)在是一名初中的學生,看書的時候會選擇性的掠過一些不重要的內容。比如大段大段地描寫各種魚的外貌、形態(tài)的部分,我基本上就只是走馬觀花地掃過去了,然而恰恰是這些東西,構成了書本的血肉,或許是整本書中最精彩最能引發(fā)好奇心的一部分了。
看這本書,是因為之前馬伯庸在微博上推薦給少兒文學入門的書籍,他首推了《海底兩萬里》、《基督山伯爵》以及《福爾摩斯探案集》,分別可以讓孩子領略科學、戲劇性和邏輯之美。現(xiàn)在看來,這本書確實是很適合少兒入門的。
整本書確實不乏豐富的想象力,人物塑造也非常成功,但是對我一個大齡兒童來說,可能已經(jīng)過了那個對未知世界充滿強烈好奇心的年紀了,我更喜歡一些反應社會或者人心理變化的書籍,單純靠堆砌五花八門的魚類名詞和地理位置,已無法激起我更進一步讀一下的欲望,途中幾次想放棄這本書,但最終還是堅持把它讀完了。
接下來,羅列一下書中的幾個重要事件吧
海底打獵,托雷斯海峽,巴布亞野人,觸礁事件,珊瑚公墓,蘇伊士海底通道,桑托林島,克里特島潛海人,維哥灣,沉淪的大西洋島,大浮冰,南極,冰窖受困,大戰(zhàn)章魚,灣流風暴,復仇號,記憶戰(zhàn)艦被撞毀與全艦人員同葬海底的可怕場景!……
《海底兩萬里》成書于1869年,那個時候潛水艇技術還不夠成熟,書中描寫的鸚鵡螺號在當時可以算是bug級別的存在了。但隨著時代的發(fā)展,鸚鵡螺號也慢慢照進現(xiàn)實,到了1954年,人類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在美國順利下水(也叫鸚鵡螺號誒!!),書中的一切都能得以實現(xiàn)。真是科幻小說照耀人類前進的腳步呀,同時也能反映出作者儒勒 凡爾納的高瞻遠矚,他當年的想法并不是空穴來風,而是確實有一定的科學邏輯在其中的。
初一海底兩萬里的讀后感600字左右(精選篇5)
海面波濤洶涌,海下風平浪靜,海面輪船行駛,海下潛艇游動,海萬物生長之處,萬物發(fā)育之處,如能登上潛艇,我愿到海下兩萬里,我沒能登上但有人替我登上,這本書就是《海底兩萬里》。
這本書講述了一位法國博物學家在考察活動結束即將回國時受邀隨一艘驅逐艦出海抓捕不明正體的海上怪物,然而與怪物交戰(zhàn)時才得知,被怪物俘虜,這才得知這個怪物只不過是一艘潛水艇――鸚鵡螺號。
他們被抓后不能離開鸚鵡螺號。被抓后得到尼摩艦長的善待,只是被限制自由,不能離開鸚鵡螺號。于是博物學家和他的同伴乘鸚鵡螺號進行海底環(huán)游,見到許多奇妙的景色。最終他們經(jīng)幾番周折成功逃離,將自己的冒險公開于世。
全書主要塑造了四個人物,博物學家“我”、仆人孔塞伊、加拿大捕鯨手內德·蘭德、和尼摩船長。
“我”是一個學者,知識淵博、做事謹慎,性格較溫和;孔塞伊十分忠誠,可以對自己的主人,舍棄自己的生命,誓死追隨,在生物方面有些建樹;內德·蘭德捕鯨技術高超,為人耿直,性格火暴,但心地不壞;尼摩船長,他是我讀完整本書后,感受最深的人物。
他是杰出的工程師,他熱愛讀書,擁有豐富的實踐經(jīng)驗,;他英勇善戰(zhàn),敢與鯊魚一較高下;他重情重義,勇救深陷險境的伙伴;他心懷仇恨,憎惡陸地和人類;他愿拿出自己的金錢,幫助被壓迫的窮人。尼摩艦長是一個英雄,是反對壓迫反對,殖民主義的代表人物。他只是凡爾納塑造的一個代言人,作者通過他來表達對殖民統(tǒng)治的不滿與憎恨。
在寫這本小說的時候,世界上并不存在潛水艇,凡爾納卻能以科學為基礎設想出潛水艇――鸚鵡螺號,這足以說明他想象力極為豐富?!逗5變扇f里》雖然是一本科幻小說,但它是以現(xiàn)實為基礎的,所以能給讀者一種代入感,讓讀者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書中還涉及到生物學,地理學方面知識。
能夠讓人在不知不覺中增長見識,這是一本很有教育意義的書,在描寫原著長須鯨的那一章里,向人們宣揚保護動物的理念。整本書的故事情節(jié)跌宕起伏,既有美妙的海底世界,也有驚險刺激的險惡場景,讓人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
我們應該像凡爾納一樣勇于幻想,像尼摩船長那樣知識淵博,向孔塞伊那樣忠誠老實,想內德·蘭德那樣為人耿直,心地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