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家》的讀后感
名著《家》的讀后感(精選5篇)
《家》是巴金先生的代表作之一,《激流三部曲》的第一部,生動地展現(xiàn)了青年一代的覺醒和封建勢力的衰落,是文學(xué)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精心準(zhǔn)備的關(guān)于名著《家》的讀后感,僅供參考
名著《家》的讀后感(精選篇1)
今年暑假,我讀了一本名著,名字十分簡短,叫《家》。它的作者是眾所周知的大作家李堯堂,筆名巴金。
這本書講述的是一個成都地區(qū)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潰的故事,其中有好多人物,給我映像最深的是覺新、覺民和覺慧三兄弟??墒撬麄兗沂苤呃蠣?shù)姆饨刂疲贻p力壯的他們雖說受過新思想的熏陶,可是又不敢頂撞長輩,暗戀著梅表姐的覺新只好被迫受父母安排娶了玨。覺民喜歡著琴,可是高老爺給他訂婚,他玩起失蹤,最后終于勝利了。覺慧喜歡著鳴鳳,馮樂山卻要納鳴鳳為妾,鳴鳳最終投湖自盡……覺新憤憤離開了家,來到了大城市上海,參加革命??梢哉f,這本書幾乎是寫的悲劇故事。
從這本書中,不難發(fā)現(xiàn),巴金用羽筆揭開了封建制度的險惡,也描繪出來在溫情的表面下,封建時的家庭存在著無數(shù)的勾心斗角,寫出了封建大家庭的無恥。令人欣慰的是,在這么不好的社會條件下,依然有著一批又一批的青少年們在社會上做著一系列有關(guān)于宣揚改革開放的活動,在封建家庭中英勇的斗爭著,一代代青年逐漸的覺醒,千千萬萬的青少年勇敢地、積極地站起來,封建勢力再怎么強大,也敵不過這些年輕人。雖說這本書中那么大的一個家庭衰落了,不免讓人覺得有些惋惜,可是從玨因為祖規(guī)而分娩時死亡的各種結(jié)果中,我們也可以發(fā)覺封建制度的不可取。
在歷史這條波濤洶涌的長河中,我相信,《家》這本名著永遠不會被淘汰,因為它鼓勵著青年們要追求新時代,做一個新青年,永遠的循規(guī)蹈矩只會害了自己。
名著《家》的讀后感(精選篇2)
讀完巴金的《家》,一種壓抑的心情、憤懣的情緒壓迫著我的神經(jīng)。
這是一個封建制度腐蝕下的大家庭。上演著一幕幕的悲歡離合。有著不可避免的家庭紛爭、勾心斗角、壓迫與不公。然而,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抉擇鑄就了不同的命運。
可以說,故事中的覺新始終是個讓人同情又恨得咬牙的角色。父親去世后,他早早挑起了家庭的重?fù)?dān),努力撐起這個家,于是,他的青春被剝奪,他必須要面對大家族里的爾虞我詐?!霸S多有形和無形的箭便開始向他射來?!遍_始的他并沒有選擇沉默,“他憤怒,他奮斗,然而奮斗的結(jié)果只給他招來了更多的煩惱和更多的敵人?!彼亩窢幒翢o結(jié)果,反而把他拖得更加疲憊。終于,他選擇了逃避、忍耐、順從,只是為了過幾天安靜的生活,把曾經(jīng)的夢想拋棄,茍且度日。他曾感嘆:“我們生活在這樣的時代,只有犧牲的資格。”他毫無原則的退讓令人憤恨,以至想一巴掌打醒他。要知道,犧牲的哪里只是他自己,更有別人的幸福甚至生命。
有人說“生活本身就是一個悲劇”。是這樣嗎?
命運也許是悲哀的,但我們卻可以選擇“爭斗”的姿態(tài)去面對它。
小說中的弟弟覺慧便是對我上面這句話的詮釋。覺慧同處在這樣一個黑暗的深宅大院里,但他堅持主宰自己的命運。他反對大哥覺新的“作揖”哲學(xué),不受制于封建家族統(tǒng)治,追求自由平等,同情下層人民。他的`言行撼動了這個腐朽沒落家族的統(tǒng)治秩序,始終不屈于命運的他,敢于反抗,并最終掙脫了家族的束縛,走出更廣闊的天地,走向新的生活。
無論是覺慧的心靈蛻變,還是在大家族陰影下那些有著令人惋惜結(jié)局的人物對命運無聲的抗?fàn)帲高^巴金爺爺?shù)墓P,我看到了反抗。命運沒有永久的黑暗,只要擷取一縷新鮮純潔的陽光,抓牢靈魂根處,即使陷入骯臟的泥沼,也依舊掙扎而不甘于沉淪,那么青春的烈火必將徹底地燃燒。
我們正年輕,且不知道生活要把我們載到什么地方去,但起碼,我們可以選擇人生的方向和生命的姿態(tài)。
名著《家》的讀后感(精選篇3)
《家》以嫻熟的藝術(shù)手法,塑造了眾多富有典型的形象。每個形象都寫得血肉豐滿、個性鮮明、栩栩如生。小說中的人物不下于七十個,其中既有專橫,衰老的高老太爺,荒淫殘忍的假道學(xué)馮樂山,腐化墮落的五老爺克定這些形形色色的人物:又有敢于向死向封建專制抗議的剛烈丫頭鳴鳳,溫順馴良的梅芬,善良厚道的長孫媳瑞鈺等;以及受新潮思想、向往自由平等的覺慧、覺民、琴等青年覺悟者和叛逆者的形象。
小說著重刻畫了覺新這個接受過五四新思潮的激蕩,但處于“長房長孫”的特殊地位,深受封建倫理綱常,特別是“孝”的熏染的人物。他的一生陷入極大的矛盾痛苦中,大大加強了這個人物的悲劇力量。
我問自己,家是什么,家的內(nèi)涵到底是什么?我不可以回答,但我可以肯定,家的真正含義一定不會是《家》里面所寫的那種壓抑,封建,勢利……那種時代早已過去,那樣的家庭也該成為歷史。《家》無情地鞭撻了那個黑暗時代的罪惡,同時也昭示了那積極,熱烈的青春,惟有那旺盛的青春才會敢于追尋那美好的夢想!
那個黑暗的年代永遠地過去了,但《家》在批判那個時代的同時正昭示著青春的可愛,對啊!青春是多么的可愛,我們正處于美好的青春歲月中,我們充滿了激情,我們的心里洋溢著愛!只要心中還有夢,就能忍住多少痛。只要心中還有愛,那就離快樂很近,離幸福不遠了!
名著《家》的讀后感(精選篇4)
寒假期間我從姐姐家借來了巴金的《家》,這本書的內(nèi)容非常深奧,心理描寫十分真切、具體。它與《春》、《秋》合稱為《激流三部曲》。
書里寫了一個封建大家庭由衰而亡的全部過程。這是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庭,家中的“老大”高老太爺是封建社會的維護者。家中眾人表面和善,但其實心照不宣、明爭暗斗的事天天發(fā)生,因此悲歡離合這四個字已經(jīng)是高家公館的家常便飯。高老太爺?shù)膶V?、冷酷、虛偽帶給這個家庭一次次的痛苦,而他卻一直陶醉其中,以為自己真的能隨心所欲地統(tǒng)治這個黑暗的家庭。他用舊思想、舊教育教導(dǎo)著一代代有著美好夢想的兒孫,讓他們被迫放棄理想。陳舊迂腐的道德規(guī)范最后讓高公館支離破碎。
書中揭露了許多的封建陋習(xí),而這些陋習(xí)主要的受害者還是一個個美麗的女子。當(dāng)覺新正期待著與梅芬二人結(jié)婚時,高老太爺卻告訴了他一個晴天霹靂的消息,要以拈鬮的方法為他定親,把覺新、梅芬、瑞玨三人的幸福破壞。又把丫鬟鳴鳳當(dāng)作禮物送給六十歲的老朋友做妾,讓一個年輕的女孩結(jié)束了美好的生命,這個打擊讓深愛她的覺慧傷心不已。作為家中長子的覺新選擇順從,而弟弟覺民、覺慧和張?zhí)业那俦砻脜s十分不贊同大哥逆來順受的做法,他們與其他一些青年不懼家人所罵,不怕別人嘲笑,堅持反抗,他們就是書中的正能量。
我們應(yīng)該學(xué)習(xí)覺慧身上的優(yōu)點,做一個熱情、執(zhí)著,有追求并帶著一些小叛逆的新青少年。這本書同時也警醒我們要努力學(xué)習(xí),盡管覺慧的目標(biāo)并不是非常明確,但他卻跨出了奔向陽光的第一步!
名著《家》的讀后感(精選篇5)
這次寒假,由于時間不足,匆忙看完巴金的名著《家》,不敢說完全看懂摸清。只能稍微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這是一個成都地區(qū)的封建大家庭走向崩潰的故事,故事發(fā)生在辛亥革命以后。長江上游某大城市有個官僚地主家庭高公館。高老太爺封建專制,頑固不化,代表傳統(tǒng)封建的勢力。覺新是長子長孫,早熟而性格軟弱,受過新思想的熏陶卻不敢頂撞長輩,他年輕時與梅表妹相愛,但卻接受了父母的安排另娶了玨。婚后他過得很幸福,有了孩子,也愛自己美麗的妻子,但又忘不了梅,特別是出嫁不久后梅就成了寡婦,回到成都,兩人的見面帶給他無窮的痛苦。
不久,梅在憂郁中病逝。覺新的弟弟覺民、覺慧積極參加愛國運動,遭到爺爺?shù)挠?xùn)斥,并被軟禁家中。覺民與表妹琴相愛,但爺爺卻為他定下親事,覺民為此離家躲避,覺新夾在弟弟與爺爺中間受氣。覺慧是三兄弟中最叛逆的一個,他愛上聰明伶俐的婢女鳴鳳,但馮樂山卻指名要娶鳴鳳為妾,鳴鳳堅決不從,投湖自盡…至此,覺新有所覺醒,而覺慧則毅然脫離家庭,投身革命。
巴金以成熟的文筆揭露了封建專制制度的罪惡,揭露了在溫情關(guān)系掩蓋下的大家庭的勾心斗角,揭露了所謂“詩禮傳家”的封建大家庭的無恥。另外,他還描寫了新思想下,新一代青年逐漸覺醒和反抗。封建勢力雖然強大,但那畢竟已成為過去,和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相悖,始終會被社會所淘汰和遺棄,即使覺民、覺慧不站起來反抗,還會有千千萬萬的人站起來。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響,一方面在社會上積極參加宣傳革命思想的學(xué)生運動,另一方面在家庭內(nèi)部和封建勢力、封建禮教展開勇猛的戰(zhàn)斗。一個如此龐大的的家庭衰落,雖然有點可惜,但封建專制始終是不可取的。
在這些充滿政治色彩的思想下,也不乏細(xì)節(jié)的描寫。用了很多不同的修辭,景物仿佛就是為了主角的思想而生。比如小說一開頭寫風(fēng)雪中那“黑洞”似的公館以及結(jié)尾寫覺慧如鳥脫籠似的離家。
《家》的另一個特點是洋溢著純潔濃厚的青春氣息。這種單純而自然的氣息,正如巴金所說:“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在歷史的洪流中,這本書永遠不會被淘汰,因為它是我們新文化運動的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