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年家鄉(xiāng)的味道作文
推薦文章
尋年家鄉(xiāng)的味道作文5篇
過年的味道它其實就是年味,年味它就是我們?nèi)覉F(tuán)圓的喜樂氣氛;年味它就是晚輩孝敬長輩圍坐在桌前敬的那一杯酒。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尋年家鄉(xiāng)的味道作文,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尋年家鄉(xiāng)的味道作文精選篇1
有人說:飽嘗痛苦,才能真正品味快樂。在以前我愿意經(jīng)歷寒冬,是因期盼呼吸過年的味道?,F(xiàn)在春節(jié)一到,四處張燈結(jié)彩,炮仗聲聲,人來人往,隨處可見洋溢著幸福的臉。雖然空氣中的年味濃到極致,但是又感覺過年似乎離我很遙遠(yuǎn)。
小的時候的我特別喜歡過年甚至有的時候特別希望天天都過年,但是現(xiàn)在想想當(dāng)初的我多么可笑居然期盼每天都過年。
記得小的時候每年,還沒有到年底,大人們就都積極行動起來,打掃衛(wèi)生,添置物品;娃娃們呢,有時候也會幫大人干些家務(wù),但內(nèi)心也都打起了自己的小九九,構(gòu)思起一個個過年計劃。還記得那時的我,常常會在想到激動處忍不住地笑將起來。周圍的一切事物充滿了過年暖暖的味道。怎么都想過年,過年時盼望爸爸媽媽買的新衣裳,盼望吃到桌上的雞鴨魚肉,每個孩子最盼望的就屬收紅包了一家人圍在桌子前吃著團(tuán)員飯有說有笑的看著聯(lián)歡晚會,在零點鐘聲響起時會和約好的小伙伴出去放鞭炮像我這種不敢點鞭炮的人就會遠(yuǎn)遠(yuǎn)的站在一邊看著他們,小伙伴們還經(jīng)常嘲笑我現(xiàn)在想想真那時的我真可笑,和小伙伴們放完鞭炮回到家里總會有一盤熱乎乎的到這香氣的餃子在哪里等著我,我迫不及待的吃起了餃子因為據(jù)媽媽說在餃子里會吃到硬幣會得到更多的壓歲錢……
但是現(xiàn)在的過年與小的時候的完全不同了。小的時候還沒到年底家里都會打掃購置新衣服但是現(xiàn)在房子天天收拾到年底了大掃除的時候才發(fā)現(xiàn)需要收到收拾的定西不多甚至那些不多的東西都沒必要去收拾現(xiàn)在父母再帶我們?nèi)ベ徶眯乱路蔡岵黄鸲啻蟮呐d趣好像覺得過年穿不穿新衣服無所謂了除夕那天一家人早早就吃完了團(tuán)圓飯一家人很安靜看著晚會偶爾會發(fā)出些笑聲敲了鐘該去放炮了以前放鞭炮一家人都會下去爭著搶著出去放而現(xiàn)在一大家子人都在糾結(jié)著誰下去放炮以前的初一會非常的熱鬧而現(xiàn)在的初一與往常四會美聲么不同不過甚至因為人太多了而在氣氛中顯現(xiàn)出一絲尷尬似乎現(xiàn)在過年都不像是在過年……
到底是時代變了,還是我們變了。
尋年家鄉(xiāng)的味道作文精選篇2
又是一年除夕將至,我回到了闊別已久的故鄉(xiāng)。
剛到老家,爺爺忙起來了。他帶我去商店買了“福”字。經(jīng)過爺爺一番叮囑,我們開始認(rèn)真貼“?!?。爺爺說“?!弊质菐砑樾腋5?,能祈禱在新一年過上幸福的日子,所以要用心貼,我們一聽,干得不亦樂乎。我拿來一張金“?!弊?,往上貼時,爺爺說該把“?!弊值怪N,才能“福到”。我聽了,恍然大悟,原來貼“?!弊忠仓v究呢,怪不得我常??吹饺思议T上倒著貼“?!?
除夕這天,奶奶忙了起來。她把磨好的面粉、糯米粉倒入盆中,再加上紅糖、白糖和其它配料,做成松糕的原料。爺爺早已在灶前把火燒得旺旺的,奶奶快速把木盆放上去了。一會功夫,熱氣騰騰的咖啡色的松糕出鍋了。我看得眼花,來不及歡呼,奶奶又嫻熟地撒上芝麻、紅棗。在一旁的我早已饞了,趕緊切下一塊嘗了嘗,嗯——又香又甜,又松又軟,好地道的家鄉(xiāng)民間口味!
中午,奶奶用紅薯粉做了紅薯餃,餡是蘿卜、瘦肉、豆腐、烏賊干,剁成丁混合一起,再配上傳統(tǒng)的調(diào)料。一段時間后,奶奶把一個個紅薯餃放入蒸籠,過了一會,蒸籠周圍散發(fā)出陣陣香氣!出籠后,只見個個晶瑩剔透的紅薯餃沖我笑。我忍不住又先吃為快,夾一個放入口中大嚼起來,啊,入口香嫩,芳香四溢。奶奶累得滿頭大汗,但看到我吃得美滋滋的,慈祥地對我笑了笑說:“孫子,多吃點,這可是家鄉(xiāng)的特產(chǎn),在外面吃不到!”
每逢過年,我們家都會收到壽桃,這是50、60、70、80、90甚至100歲老人的子女把壽桃送遍整個村子,他們送來時臉上洋溢著笑容,能讓人感受到真心的付出,由衷的祝福。分壽桃的寓意是“家家老人健康長壽”。今年是奶奶70大壽,爸爸和爺爺挨家挨戶地送壽桃,增進(jìn)了鄰里之間的親情友情。家鄉(xiāng)過年的味兒就是也不一樣越!
初八,祠堂里又開始唱戲了。祠堂里樓上樓下是人滿為患,笑聲不斷傳來。我看了一會就不看了,因為我看不懂,也許是我沒耐心,只能看熱鬧。最后只剩下媽媽和奶奶看。走出祠堂,鑼鼓聲、二胡聲還能傳出來很遠(yuǎn)。整個祠堂則五彩繽紛,臺上的戲子演得惟妙惟肖,贏得觀眾們的陣陣掌聲……
初九,我們?nèi)矣痔ど狭嘶爻V莸穆猛???杉亦l(xiāng)熱鬧的情景像電影一樣浮現(xiàn)在我眼前——老家的年味最濃!
尋年家鄉(xiāng)的味道作文精選篇3
“辭舊靈雞歌日麗,迎新瑞犬報年豐。”又是一個喜慶的春節(jié),吃團(tuán)圓飯,發(fā)壓歲錢,放鞭炮,拜年,濃郁的年味在每個人的身上散發(fā)著。我鬧中取靜,坐在書桌前翻看《我們的節(jié)日》一書。書中正好有關(guān)于春節(jié)的篇章。
時光倒轉(zhuǎn),我來到了先秦時期,人們正將自家釀制的美酒和羔羊當(dāng)做供品,奉獻(xiàn)給他們心目中的各位神仙,以答謝諸神一年來的賜福和保佑;接著我從西漢時期經(jīng)由漢朝來到南北朝,人們對過節(jié)越來越重視,燃放爆竹、換桃符、飲屠蘇酒,除夕守歲等活動得到迅速推廣;之后歷經(jīng)唐朝、明清時期、辛亥革命,每一個時期都給春節(jié)增加新的內(nèi)容,春節(jié)真正成了普天同慶的節(jié)日。我猛然抬頭回到了現(xiàn)在。人民生活水平一年高過一年,春節(jié)期間的娛樂活動也開展得更為豐富。舞龍、舞獅、唱戲、說書、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等五花八門,熱鬧不已。
聽媽媽說,他們小時候,生活還比較苦,全家每月吃一回豬肉,添新衣只能等過年。所以小孩子一放寒假就都掰著指頭盼過年。吃了臘八粥,家家戶戶就開始準(zhǔn)備起來了。殺雞宰鴨、曬魚干、磨豆腐、軋年糕、包粽子等,像外婆家那樣在當(dāng)?shù)叵鄬Ω辉R恍┑娜思?,還要請屠夫上門殺豬,請裁縫到家里給全家人做一身新衣裳。等到大年三十那晚,外婆就會燒出滿滿一大桌菜,小孩子可以放開肚子隨便吃。當(dāng)然更開心的是拿壓歲錢。那時大人分壓歲錢一般是幾角錢,像外公給媽媽她們每人2元,已經(jīng)算是很慷慨了。正月初一早早起床,迫不及待的穿上漂亮的新衣,拿上在枕頭下壓了一晚的紅包,在褲兜里裝上好吃的,就跑出家門找同伴玩去了。我聽了媽媽的講述簡直有些不敢相信,與那時相比,論吃穿,那我現(xiàn)在天天都像過年。
隨著時代的進(jìn)步,過年除了傳統(tǒng)的節(jié)目,還融入了新的方式。走親訪友仍樂此不疲,還出現(xiàn)了E—mail拜年、網(wǎng)上視頻拜年、手機(jī)短信祝福等等。特別是近幾年,過年不再是中國人獨有的節(jié)日,世界各地都在逐漸效仿。據(jù)報載英國倫敦有“洋財神”給市民發(fā)紅包,在市中心分享大年初一的喜慶;美國首都華盛頓在舉行舞獅表演,一些孩子還穿起了唐裝;荷蘭海牙市政府前,一只舞動的中國雄獅不時跳躍,翻滾,贏得眾人拍手叫好。
是啊,地球變小了,中國變大了!科技的發(fā)展,全球化時代的到來,讓地球變小;中國的繁榮強(qiáng)大,贏得了舉世尊重,中國的傳統(tǒng)習(xí)俗也影響著全球每一個角落。中國年越過越有味!
尋年家鄉(xiāng)的味道作文精選篇4
這個雙休日,媽媽帶著我去了奶奶家。我到奶奶家,不為什么,只為了聽奶奶講故事。
我和奶奶各拎一張小竹凳,坐在院子里,背靠著椅子,奶奶津津有味地講著故事,而我則全神貫注地聽奶奶講過年的故事。
“我們小時候啊,最希望過年了,呶,還有一句話呢‘新年到,新年到,穿新衣戴新帽’,熱鬧得很。那時候吧,農(nóng)村里的人家都挺窮的,平常也只能吃些紅薯、玉米粥。一到過年,就不一樣了,有白面饅頭吃,再富一點的人家,就吃胡蘿卜絲丸子、白薯丸子什么的。過年有好多事情要做呢‘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掃房子,二十五去碾谷,二十六去宰雞,二十八把面發(fā),二十九蒸饅頭,三十晚上扭一扭,大年初一拱拱手?!?,那個時候最歡喜的就是蒸饅頭。蒸饅頭的籠,很大,常常是從外婆家借的;煤餅的火力小,要改用木柴燒火;等到第一籠饅頭出籠后,母親會樂呵呵地分給我一個嘗嘗,熱騰騰的白面饅頭那個香啊那個甜啊,不用提了。”
奶奶邊說邊笑,一提到白面饅頭臉上就露出幸福的表情,讓我也忍不住想嘗嘗那白面饅頭的滋味兒。
“到了年三十,就要吃年夜飯了。那時候的年夜飯其實就是豬皮、饅頭、大白菜燉粉絲罷了。母親和姐姐在灶頭做菜,其他人圍在桌子旁吃著剛出鍋的饅頭聊磕,東家長西家短的,說說笑笑。這一夜,全家都不能睡,要熬年?!?/p>
奶奶認(rèn)真地講著故事,我也認(rèn)真地聽著,配合奶奶的一舉一動。
“大年初一,天沒亮,鞭炮聲就把我們吵起床來。我跟著爸爸哥哥去墳上祭祖,媽媽和姐姐則留在家里做菜,準(zhǔn)備迎接客人。從大年初一開始,家家戶戶幾乎天天迎接親戚來。我小時候啊喜歡“串親戚”,一是喜歡湊熱鬧,二是能吃上平時吃不到的飯菜,三是運氣好還能收到兩毛五毛的壓歲錢?!枪蟽杭涝?,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頭要個新氈帽?!^年還能買到好多玩具,有空竹、風(fēng)箏、毛毽、臉譜,當(dāng)然,還有鞭炮。我小的時候,最喜歡買鞭炮了,總喜歡趁別人不注意,往他們帽子里塞一個進(jìn)去。然后‘啪’,把他們嚇了個半死。哈哈哈哈······”
奶奶笑得很開心,我也跟著一起笑,笑得不亦樂乎。這時,媽媽來叫奶奶,說是有事。奶奶拎著竹椅走了,可我還沉浸在奶奶的故事中……
尋年家鄉(xiāng)的味道作文精選篇5
春去春又來,又到了過年的日子,每家每戶都忙碌了起來,當(dāng)然,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文化習(xí)俗,身為東莞人,自然會懂得一些東莞的過年風(fēng)俗。
臘月二十三是民間祭灶的日子,祭灶,這就是一項在我國民間影響很大、流傳極廣的習(xí)俗。舊時,差不多家家灶間都設(shè)有“灶王爺”神位。負(fù)責(zé)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為一家的保護(hù)神而受到崇拜。在這一天,灶王爺就會向玉皇大帝匯報這一家人的善行或惡行,玉皇大帝根據(jù)灶王爺?shù)膮R報,再將這一家在新的一年中應(yīng)該得到的吉兇禍福的命運交于灶王爺之手。因此,對一家人來說,灶王爺?shù)膮R報實在具有重大利害關(guān)系。由此就有了“送灶”的儀式。在這一天,我們家就會燒香拜佛,在桌子上擺上許多小吃,像糖冬瓜之類的。
臘月二十四就要貼對聯(lián)了,在這一天,我們家都會將準(zhǔn)備好的對聯(lián)貼上,其實不止是對聯(lián),還有在房子的各個地方貼上寫有“老少平安”、“招財進(jìn)寶”等等的或紅或橙的字條。
臘月二十八則就是大掃除,在這兩天里,一家大小都行動起來,將家里里里外外的打掃干凈,迎接新的一年。孩子們在這一天都特別開心,因為感受到了勞動的快樂。
除夕夜,每家每戶都團(tuán)圓在一起,一起吃著年夜飯,等待著新年的鐘聲響起。這一夜,是多少子女回家的夜,是多少為生活外出奮斗的人們,享受幸福的夜……
大年初一,我們早早的起床,放鞭炮,爆竹聲后,碎紅滿地,燦若云錦。按照書上說的,一出門向什么方向出發(fā),出門行大運,接著就去喝茶,中午那頓大概是不吃的,這一天,孩子們是最開心的了,他們可以收到爸爸媽媽和親朋好友的紅包,這一天的紅包大概也是最多的,因為我們都會到處去拜年。
大年初二,這就是開年了,這一天也少不了的放鞭炮,雖然現(xiàn)在禁止放煙花爆竹,但人們違背不了習(xí)俗。也把大門大開,在門前放一桌的食物,旁邊還放凳子,據(jù)說是給逝去的祖先吃的。
到了正月初八左右,家里都把剩菜倒在一起,再用糯米粉和水弄成丸子,和剩菜一起煮,叫做“咸圓”,這應(yīng)該是就他們處理剩菜的最好的方法了。
元宵節(jié),這就是過年的最后一天,家里煮元宵,吃元宵,有花生味的,還有芝麻味的,到了晚上,孩子們和爸爸媽媽一起,把過年期間收到的紅包都拆開,看看都收到了多少,這或許就是孩子們最期待的了。
這是我們家鄉(xiāng)的過年,但是隨著時代的變化,我們好像越來越感覺不到過年的氣氛了,我們都希望,過著最有氣氛的年,心里奔放著一朵朵希望的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