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記800字的讀書筆記
史記800字的讀書筆記5篇
《史記》這本書記載了上起三皇五帝,下至漢武帝時期中國三千年的政治、經(jīng)濟(jì)、文化、軍事等多方面的歷史,為“二十四史”之首。下面是小編為你準(zhǔn)備的史記800字的讀書筆記,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史記800字的讀書筆記篇1
一本厚厚的史書,一本被喻“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典籍,輕輕的翻開,讓我們的思想隨著歷史的齒輪一起波動·成長。
從黃堯禹舜到秦皇漢武,有多少英才在其中綻放璀璨的光芒,有多少謀略者讓我們嘖嘖稱贊,有多少故事激勵了我們步步前行,又有多少圣明之人成為了我們的指明燈??畤@著一切的變幻輪回,不禁有些癡迷。
話說,周武王去世,由于成王年幼,周公輔佐成王,協(xié)助成王伐誅作亂的武庚·管叔,幫助成王處理朝政,盡管曾受到質(zhì)疑,但他仍然為成王為國家奉獻(xiàn)著,最終在歷史與真實的鑒證下,證明了他自己。
楚王項羽,可謂是英雄。曾于帳中斬宋義頭,懾服諸將,于巨鹿之戰(zhàn)破釜沉舟,有勇有謀,只可惜造化弄人,項羽的太過君子,再加上時運不濟(jì),最終只能自刎烏江,可項羽畢竟是一代英才,最后仍能得到許多人的敬仰。
張儀,可謂史上最有能力的一名辯士。曾經(jīng)被笞數(shù)百,事后只問他的妻子:“視吾舌尚在不”?初聽,覺得像個笑話,再一想,才覺得這樣的想法是多么讓人敬畏,只要舌在足矣??删褪沁@個舌,在戰(zhàn)國的歷史上曾卷起了一段風(fēng)云。
憑張儀三寸不爛之舌,使魏國歸于秦,利用計謀,離間楚齊,最終使秦齊聯(lián)合攻楚,楚曾發(fā)誓要殺張儀,而張儀孤身至敵營仍能冷靜行事,以自己敏銳的思維得以逃脫。他有的不僅是謀略,還有的是膽識,可以這樣說,秦統(tǒng)一六國與張儀的游說是密不可分的。
《孫子兵法》,一部古今中外將者必讀之書,孫武,齊國人,輔佐吳王,三令五申的故事曾廣為傳頌,其后世子孫孫臏,也是一位出色的謀略者,其圍魏救趙的故事早已爛熟于心,曾因龐涓的妒忌,髕骨被除成了殘疾,在齊國幫助韓國抵抗魏國時,以每天灶減一半為計,擊敗魏國,并擄的魏太子,從此,孫臏名顯天下。這樣的睿智,讓人不由稱贊。
歷史長河中,英才、謀略值得我們欣賞,而那些激勵著我們步步前行的故事,更值得我們慨嘆。
我們?nèi)栽谇靶械穆飞希苍S會有許多沖突,會有許多的絆腳石。我們就應(yīng)該學(xué)習(xí)孔子的泰然處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也要學(xué)會韓信的感恩于忍耐。他們的事例激勵著我們,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都要以自己的智慧如此處事。
《史記》教會了我們太多,也讓我們了解了太多,將相王侯的故事,他們的精神,他們的智慧,都集于此書中傳承下來……
其實《史記》能夠?qū)懗鰜砭褪且粋€奇跡。太史公司馬遷在忍受如此大的屈辱之下,于牢獄之中完成了此部著作,這里也同樣體現(xiàn)著司馬遷堅韌的性格與堅強(qiáng)的意志力,為了完成父親的遺愿,也為了表明自己的志向,在惡劣的環(huán)境下默默的耕耘著。
一部史書,敘述了自黃帝以來至太初二記,五十二萬六千五百字,不管是帝本紀(jì),十表,八書,王侯的世家,名人的列傳,還是太史公的自序,都積聚了歷史的精髓,是司馬遷與歷代人智慧的結(jié)晶,這里將是一番別樣的天空。
史記800字的讀書筆記篇2
史記是中國史學(xué)上第一本記傳體通史,而且是司馬遷走遍大江南北,經(jīng)受了各種打擊,嘔心瀝血在公元前91年完成的曠世巨作。這本書中,最吸引我的是撰些時代中各領(lǐng)域英雄豪杰和記載國內(nèi)外少數(shù)民族的?列傳?,是它讓我感受到了歷代英雄人物的氣概與豪邁。
比如說列傳中的?刺客列傳?里的聶政、荊軻等人。以前,我認(rèn)為刺客不過就是那些品行不正,只知道搞偷襲的人,但史記上的敘述,讓我明白,有些刺客是不僅仗義疏財、劫富濟(jì)貧,而且對君子赤膽忠心,像有些為了自己的國家去行刺君王,是冒著生命危險的,隨時都有可能被處死,真可謂是有去無歸。雖然如此,但他們依然一心為君,就像荊軻臨走時在易水河邊?風(fēng)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fù)還。?的悲壯,更有那后來身中八劍卻仍一心想著太子丹,這就是他們的赤膽忠心的最好表現(xiàn)。
在<史記>里,我認(rèn)識智勇雙全的藺相如,立木取信的商鞅,巧言退兵的陳軫,少年有為的孟嘗君,錯失良才的魏惠王,貪利失地的楚懷王??其中最吸引我的是不從濁流的屈原。
屈原是楚國著名的大詩人,他知識非常淵博,口才也很好,無論是對外交際,還是管理內(nèi)政,他都能處理得有條不紊,楚懷王很賞識他??墒牵牟湃A受到了上官大夫的嫉妒,只要一有機(jī)會他就在楚懷王面前造謠生事,楚懷王聽得多了,也就信以為真,漸漸地疏遠(yuǎn)了屈原。德才兼?zhèn)溆智甯吖掳恋那瑧阎瘧嵉男那?,寫下了長詩<離騷>,多年來屈原報國的愿望未能實現(xiàn),最終跳進(jìn)汨羅江自盡了。
讀了<史記>后我才明白,原來在古代所謂的?品行不正?也大多都僅僅是?行?不正而?品?正,他們一心只為王,他們?nèi)绻麤]有那?品?不正的王,一定是英雄,這讓我深刻的了解到了一個決策者的重要性。包括屈原等人在內(nèi),都是因為社會腐敗、墮落的現(xiàn)象,導(dǎo)致有些人只想著個人利益,才會讓那些真正為國家著想的忠臣落到悲慘的下場,也許在古代,皇權(quán)才是最重要的吧?
史記800字的讀書筆記篇3
假期里,我讀完了《史記》。通過它,我看到了臥薪嘗膽的勾踐,善于用兵的孫武,圍魏救趙的孫臏,知錯就改的廉頗??仿佛真的看到了魏惠王的十顆夜明珠,趙惠王的和氏璧;秦始皇焚書抗儒,商鞅立木取信也令我印象深刻。
其中,項羽的故事最使我受教。
在?鴻門宴?之前,項羽的謀士范增早就看出劉邦是日后與項羽爭奪天下之人,請求項羽在宴會上將其刺殺,以除后患。但項羽沒能聽從他的建議。范增又派項莊在宴會上舞劍刺殺,可時機(jī)太晚,被劉邦看出,刺殺失敗了。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要聽得進(jìn)勸告,不要自以為是,一意孤行。
這讓我想起了以前的一件事:有一次,門口有個小販在搞抽獎游戲。正好我兜里帶了五元錢,看著那些?獎品?,不禁心動了。于是,我拿出一塊錢。這時,一個同學(xué)走過來,說:?不要抽啊!那是騙人的!?我卻聽不進(jìn)去,把所有的錢都買成獎券。結(jié)果,我一個也沒中。直到現(xiàn)在,我還十分后悔,五元錢,就這么裝進(jìn)了小販的腰包。這都是因為我沒有聽那個同學(xué)的勸告,一意孤行。
之后,項羽和秦軍展開了一場戰(zhàn)斗,項羽憑著勇氣,破釜沉舟,把所有的船只鑿沉,又把所有做飯的鍋砸碎,每個人身上只帶三天的干糧。軍隊由于沒有了退路,個個視死如歸,以一當(dāng)十,贏得了戰(zhàn)斗的勝利。這個故事讓我明白了:我們不能知難而退,要有破釜沉舟的勇氣。
有一個周末,爸爸帶我去?跳跳虎?游樂園玩。其中有一個項目是走鋼絲。開始,我很害怕,有爸爸拉著我的手才敢走??墒莿傋吡艘粫?,爸爸突然把手松開,自己先走了。我很害怕,心想:怎么辦?鋼絲這么危險,我一個人怎么走啊!這時,我看到一個比我小的男孩在我后面,一步一步地走著,旁邊沒有一個大人。我心想:他那么小都敢走,我為什么不能呢?于是,我也開始走。走了幾步,我找到了竅門,走得越來越快,終于到達(dá)了終點。
《史記》讓我懂得了許多道理,我非常喜歡它。
史記800字的讀書筆記篇4
在中國這個物華天寶,人杰地靈的泱泱文明古國里,中華文化,源遠(yuǎn)流長,博大精深,先賢們留給我們浩如煙海的精神財富——古文典籍。其中,滿天星辰中,《史記》是最為璀璨,最熠熠生輝的一顆。細(xì)細(xì)品讀完《史記》,可以是人感到3000年前,群雄蜂起,英雄拼搏,帝王稱霸的崢嶸歲月。
《史記》為西漢史學(xué)家、文學(xué)家司馬遷所著。記載了上自中國上古傳說中的黃帝時代,下至漢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歷史,全書包括十二本紀(jì)、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十表、八書,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萬余字,司馬遷以其”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的史識,完成了中國第一部,也是最為著名的紀(jì)傳體通史。
《史記》思想深邃、氣勢開闊、筆力雄放,對后世史學(xué)和文學(xué)的發(fā)展都產(chǎn)生了深遠(yuǎn)影響,其首創(chuàng)的紀(jì)傳體通史方法為歷代”正史“開創(chuàng)先河。其豐富的藝術(shù)價值被古代的小說、戲劇、傳記、文學(xué)、散文所傳承并不斷發(fā)展。從魯迅”史學(xué)之絕唱,無韻之離騷“的高度評價中就可看出它對后世的影響。
讀《史記》,使我認(rèn)識了四面楚歌中,烏江自刎的項羽;生靈涂炭中,起兵反秦的陳勝吳廣;緊急危難中,智勇雙全的藺相如;流亡在外,卻終登皇位的重耳……歷史風(fēng)云,世間百態(tài),一次次震撼著我的心靈,其中勾踐臥薪嘗膽的故事最為引人深思。
公元前494年,吳國進(jìn)攻越國,越國軍隊幾乎全軍覆沒,無奈勾踐只得屈辱求和,按照吳王的要求。勾踐得在吳國服苦役。三年里,他忍辱負(fù)重,一心復(fù)國。回國后,他又艱苦奮斗,勵精圖治,與百姓同甘共苦,最終,”苦心人,天不負(fù),三千越甲吞掉吳!“
勾踐臥薪嘗膽,雪恥滅吳的佳話至今為人們代代相傳,它也為我們這些”少年不識愁滋味“的后人多了許思考:生活在當(dāng)今的競爭大潮中,應(yīng)居安思危,勵精圖治,居存思亡,艱苦奮斗;如果不具有憂患意識,不把目光放長遠(yuǎn),畏懼困難而貪圖安逸,得過且過,那么,他就會被這個社會淘汰,結(jié)果只會像吳王一樣死路一條!
困難與挑戰(zhàn)雖往往給人以挫折,卻能催人奮進(jìn),給人以力量,而安逸與保守雖可以暫時保身,但卻可以使人墮落而遭淘汰,所以,遇到挫折,就做一只同暴風(fēng)雨抗擊的海燕吧!只有這樣,才能見到雨后的晴天!
史記800字的讀書筆記篇5
一位名人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生一世,若不讀讀《史記》就等于白了!“可《史記》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多么重要。
《史記》之所以流傳千古而不變,首先是司馬遷的人格魅力,人們?yōu)槠漕B強(qiáng)的拼搏精神折服。
漢武帝時,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出任太史令,其嚴(yán)謹(jǐn)?shù)闹螌W(xué)態(tài)度和批判精神,深刻影響了司馬遷的一生?!倍嫌谓?,上會稽,探禹穴,規(guī)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講業(yè)齊魯之堵,觀孔子之遺風(fēng),鄉(xiāng)射鄒嶧,薛彭城,過梁楚以歸?!皻w后”仕為郎中“,又”奉使西征巴蜀以南,南略邛、笮、昆明?!耙院笥忠蚴虖奈涞垩册?、封禪,游歷了更多的地方。
這些活動豐富了司馬遷的歷史地理知識和生活經(jīng)驗,親身體察到了老百姓的疾苦,為他后期的寫作夯實了基礎(chǔ)。
司馬談歸天,司馬遷子承父業(yè)繼任太史令,即”絕賓客之知,亡室家之業(yè),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才力,一心營職以求親媚于主上?!安㈤_始在”金匱石室“苦心閱讀,整理歷史字資料,其正式寫作《史記》年四十有二,準(zhǔn)備工作整整用了二十二年。
正當(dāng)司馬遷專心致志進(jìn)入寫作中,卻不幸因李陵事件受牽連,下”蠶室“受”腐刑“,這是對他極大的摧殘,一度他想到了死,但他為了實踐先父論載天下之文的遺愿,強(qiáng)忍恥辱,又從”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等圣先的遭遇中得到啟發(fā),最終戰(zhàn)勝了自我,”就極刑而無慍色“,”隱忍茍活“以完成著作《史記》的宏愿。百三十篇,526500字寫了十一年,其艱辛程度不言而喻。
可見這位史學(xué)家,為了這部史記,付出了多么大的代價。剛直不阿,留將正氣沖霄漢;憂思奮發(fā),著成信史照塵寰。最凄慘的際遇,最悲壯的人生,卻造就了中國最壯美、最瑰麗的千秋史筆。正所謂:絕境生絕唱。憐才膺斧鉞,吐氣化虹霓,刀劍染血式的苦難,促人思考,而這樣的思考,是為苦難加上一層霜并使之深入精神領(lǐng)地里再度受難,最后才綻放出一叢叢艷麗的菊花來?!妒酚洝匪泼?,枝瘦花馥;《史記》如菊,蕊寒香冷。正如兩千多年后魯迅先生所贊:”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司馬遷是一個真正的血性男兒,其執(zhí)著,其堅韌,其真性情與《史記》一道永遠(yuǎn)彪炳千秋,永垂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