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東坡傳讀書筆記
推薦文章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5篇
《蘇東坡傳》融匯了豐富的中國文化知識,《蘇東坡傳》基本忠于歷史事實(shí),而且采用了多種筆法贊揚(yáng)蘇東坡,表現(xiàn)蘇東坡,字里行間都洋溢著作者對蘇東坡的熱愛之情。你是否在找正準(zhǔn)備撰寫“蘇東坡傳讀書筆記”,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1
近幾日讀了林語堂先生的《蘇東坡傳》,心中有些感悟,便提筆寫來。因?qū)W識尚淺,直呼“蘇東坡”感覺對這一代文豪頗有不敬,下文姑且稱其為“東坡先生”。
東坡先生文采蓋世,為人仰慕。最早接觸東坡先生的文章是那篇《記承天寺夜游》,其中最著名的一句當(dāng)數(shù)“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雖然只是月下竹柏投影,但經(jīng)東坡先生這么一想象,讀者眼前便浮現(xiàn)一幅畫面:晚空晴朗,輕柔如水的月光靜靜地傾瀉在庭院里,好似院子里積了一層水,空明澄澈。那水中的藻荇伸展著柔輕的腰肢,原來只是竹子和柏樹在月光下的投影罷了。那清新絕妙的筆觸,那歡快澄澈的心靈,在這短短一行字里一覽無余,每每讀起,心頭總不禁蕩滌起層層漣漪。
東坡先生處逆境而自強(qiáng)不息令人敬仰。東坡先生雖文采絕佳,但其一生頗為坎坷。也許他的才華令上天嫉妒,于是給予他一路拂逆。但正是這一路的艱辛挫折,使他一次又一次登上藝術(shù)的巔峰,終成時代的大家。回首望去,細(xì)細(xì)品來,正是生命中的那些坎坷,磨礪他的意志,豐富他的人生,激蕩他的思想。倘若東坡先生一生官運(yùn)亨通,順風(fēng)順?biāo)?,也許他的文采足夠讓他在歷史上留下一筆,但絕不會橫跨幾個世紀(jì),依舊震撼著人們的心靈,洗滌人們的思想。
東坡先生是一個難以琢磨的人。沒有任何一個人能夠完全猜透他的內(nèi)心,摸透他的品性,也許有時就連他本人自己也辦不到,我們只能從他的作品、他的事跡中去感悟、去觸摸那個真正的東坡先生。借用評論老子的一句話,東坡先生的思想就像一口從不枯竭的井,只要你肯用心下桶,就一定能滿載而歸。他的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的精髓,佛教的否定人生,儒家的正視人生,道家的簡化人生。這種思想貫穿了他的一生,更體現(xiàn)在他的文章中,影響著后世的人。
東坡先生不僅是個才子,更是個好官。他的數(shù)次流放讓他更加接近平民的生活,體味普通百姓的酸甜苦辣。他所處的時代接近北宋滅亡,一個朝代的滅亡往往先從內(nèi)部腐朽開始,而腐朽的根源正是朝中那些只圖自己利益,整日沉溺于蠅營狗茍的政治勾當(dāng)?shù)娜?。東坡先生雖潔身自好,清高自傲,卻孤身一人,難以與龐大的政治團(tuán)體抗衡。但這并不代表他會喪失為百姓服務(wù)的信念。他不斷向朝廷上書,請求免除因王安石新法所造成的欠款,并放糧救濟(jì)因洪澇造成的饑荒。這一刻,他的精神品質(zhì)超越了他的文學(xué)藝術(shù),令后人敬仰和傾佩。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2
第二次讀林語堂著的《蘇東坡傳》,心中的慨嘆又多了幾分。細(xì)究蘇東坡其人其事,覺得在品性上我與他有相通之處。他若遇不愜心意之事,便覺得“如蠅在食,吐之方快”,我也經(jīng)常因心直口快,傷了別人而不自知;他待人親切熱情,慷慨厚道,雖不積存一文錢,卻覺得自己富比王侯,我也真誠與人交往,大方率直,對金錢淡漠,重精神而輕物質(zhì);他快樂時很難說不快樂,不快樂時也很難作出快樂狀,我也將喜怒哀樂寫在臉上,從來不做違心之舉;他不能忘情于綠水青山,總喜歡讓自然之魅力浸潤他的心神,我也喜流連于萬壑千巖之間,在韶光美景中煥發(fā)我的身心;他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不好人,我也只重視別人的閃光處,常忽略他人之不足,處處能包容人;他能在每一逆境中安然度過,依然不忘享受生活,我也能面對挫折時不言失敗,不計(jì)個人得失,依然心存感激熱愛生活;他能在作品中流露本性,真篤而誠懇,發(fā)乎內(nèi)心,我也能自得其樂,字字從真純的心肺間流出------
但是蘇東坡,是人間不可無一難能有二的,他是天地間的鳳毛麟角,他人是不能望其項(xiàng)背的,他本人心智上才華的卓越是不可以預(yù)測的,我之所以大言不慚,與東坡自比,不過是仰其鼻息的自我陶醉罷了。
記得七年前有一段時間沉浸于臨蘇東坡之書,本科自考畢業(yè)論文選題為《從蘇軾的書帖題跋中解讀蘇軾的審美傾向》。于是乎,日讀其詩文,夜臨其書帖,東坡居然入我夢來。時至今日此時,我依然能真切地再現(xiàn)當(dāng)時的夢境:在黃昏的海灘邊,海浪溫柔地拍打著岸邊的礁石,海邊停泊著一艘小船,而我是這船上即將遠(yuǎn)行的客人。當(dāng)我向遠(yuǎn)處的村莊投去深情的一瞥權(quán)作告別時,暮色中一位高顴美髯的老者正向我走來,他揮手示意要我留步。他說了一些祝我旅途順利的吉語,我也望他珍重,最后他拿出一塊絲帛,正面是他托我?guī)Ыo他兒子的一封家書,反面則是一片豐收在望的桔園,枝上黃澄澄的橘子殷實(shí)得可愛。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3
蘇東坡的一生精彩絕倫,獨(dú)一無二,正如書中所說,“蘇東坡是一個無可救藥的樂天派、一個偉大的人道主義者、一個百姓的朋友、一個大文豪、大書法家、創(chuàng)新的畫家、造酒實(shí)驗(yàn)家、一個工程師、一個憎恨清教徒主義的人、巨儒政治家、一個皇帝的秘書、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上專唱反調(diào)的人。一個月夜徘徊者、一個詩人、一個小丑。”但是這還不足以道出蘇東坡的全部……觀其一生,蘇東坡比中國其他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
蘇東坡是幽默的。某次與王安石談及王之所謂“字源學(xué)”時,引用《詩經(jīng)》中“鳴鳩在桑,其子七兮”,并父母共九只鳥,以王安石的方式來向其解釋為何“鳩”為“九”“鳥”二字合成,實(shí)為嘲諷;后某次更戲謔王安石曰“‘波’若是‘水’之‘皮’,則‘滑’就是‘水’之‘骨’了。”即使在被貶至缺醫(yī)少藥的海南之后,對朋友僧人的關(guān)心,他仍在回信中說“但若無醫(yī)藥,京師國醫(yī)手里,死漢尤多。”以此來告知朋友不必?fù)?dān)憂。
蘇東坡是熱愛生活的。即便身處逆境,亦不以為意。僅在美食方面,就有軼事、傳說數(shù)樁。他自己研究烹飪之法、自己釀酒,更是留下了“東坡肉”“東坡壺”以傳后世。他在詩詞中,也多次提及美食——“無竹令人俗,無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筍燜豬肉”、“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等等,不一而足。
蘇東坡是感情豐富的。《江城子》一詞,“十年生死兩茫?!?,至情至性,念念不忘亡妻,與其“大江東去”風(fēng)格迥異,凄婉哀傷。在朝云因瘟疫早逝后,他在《朝云墓志銘》和《悼朝云》一詩中,均表達(dá)了深切情愛與傷痛,后來更在《西江月·梅花》一詞中,以梅花象征朝云,既似寫花,又似寫人。
蘇東坡是剛直的。盡管有過數(shù)次因詩而被捕、受審,但他仍然不改犀利詞風(fēng)。好友劉恕罷官出京時,他寫詩諷刺“群烏未可辨雌雄”,后又寫“猶誦麥青青”,對官場榮耀表示鄙夷之意。在某次剛剛被釋出獄后,即寫詩兩首,隨后自己也擲筆笑道“我真是不可救藥!”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4
第一次翻開這本書,真的是毫無頭緒,而且也讀下去,便將它暫時冷落。可如今我又想起蘇東坡,我渴望了解他,于是再次翻開了這本《蘇東坡傳》。
蘇東坡的這一輩子可謂是吃了不少的苦頭,所以我稱他為“苦了一輩子的詩人”。但是盡管生活困苦,他總是豁達(dá)樂觀,所以他那無人能敵的陽光心態(tài)也是拜吃了太多苦頭所賜。
在一零三六年12月19日,這位偉大的詩人誕生了。蘇軾在他十歲時,已能寫出出奇的詩句。而他的父親蘇洵進(jìn)京趕考,結(jié)果名落孫山。蘇洵敗在了需要有相當(dāng)?shù)乃囆g(shù)情緒的做詩上,這一點(diǎn)蘇東坡比他強(qiáng)。果然是“青出于藍(lán)勝于藍(lán)”啊!
在蘇軾與蘇澈剛二十有余時,和父親已是朝廷命官。只是,這時的蘇東坡初入官場,還不夠成熟老練,他的妻子幫了他不少忙。蘇夫人能夠看出別人的短處,蘇東坡恰恰不能,所以妻子對蘇東坡的忠言他也聽。蘇夫人或許是參透了“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橘”的道理吧。
蘇東坡這位偉大的詩人,最令人喜歡的一點(diǎn)便是樂觀。因此,小人章惇和看蘇東坡不順眼的人十分煩惱,他們竟也無奈蘇東坡。當(dāng)蘇東坡只剩間破房子時,卻更加逍遙自在了。蘇東坡寫的小短文《記承天寺夜游》給了我很深的印象。有一句話為“月色入戶”,可見房子之破,連月光都投進(jìn)來了??上乱痪錇椤靶廊黄鹦小?,蘇東坡竟?jié)M心歡喜,像老朋友來家坐坐一樣,起了床,踏著月色,找好友張懷民去了。所以你看,這位詩人多么獨(dú)特!
蘇軾,讓我叫一聲你的名字,盡管你如曇花一現(xiàn),但你留給我們的記憶與回憶,不會淹沒在時間大海里,你將永遠(yuǎn)住在人民心中,這朵美麗的花將永不凋零。
蘇東坡傳讀書筆記篇5
《蘇東坡傳》被譽(yù)為20世紀(jì)四大傳記之一。在林語堂筆下,講千年前的蘇東坡的故事娓娓道來,這是一位豁達(dá)樂觀的智者,天才橫溢,是樂天達(dá)觀隨遇而安的偉人,隨著林語堂的筆觸,一個生動形象的蘇東坡向我們走來。
中國文化史上,蘇東坡無疑是一座巍峨的高山。蘇東坡比中國其他的詩人更具有多面性天才的豐富感、變化感和幽默感,智能優(yōu)異,心靈卻像天真的小孩。對于詩詞、文賦、書法、繪畫,蘇東坡幾乎無一不精,無一不能。散文方面的“唐宋八大家”,蘇軾位居其列。宋詞方面有“蘇辛”之說,蘇軾開創(chuàng)了豪放派的詞風(fēng)。書法上宋四家的“蘇黃米蔡”蘇軾排名第一,行揩《前赤壁賦》、行書《黃州寒食帖》享譽(yù)書史。蘇軾的畫是文人畫的典型代表,他明確提出“詩畫一律”的概念,林語堂評價說:“蘇東坡在中國歷史上的特殊地位,一則是由于他對自己的主張?jiān)瓌t,始終堅(jiān)定而不移,二則由于他詩文書畫藝術(shù)上的卓絕之美。”
從人生經(jīng)歷上看,蘇東坡的遭遇坎坷、磨難深重,亦十分罕見?!笆朗乱粓龃髩簦松鷰锥刃聸觥?。33歲時蘇東坡一度進(jìn)入中央政權(quán)的中心,但很快由于政見不合,他便開始了大半生的顛沛流離,但一生也未能逃離波譎云詭的政治漩渦。35歲時他正當(dāng)盛年,被貶往杭州任通判,從此開始了惡夢般的貶謫流放生活,按時間順序大致排列如下:密州、徐州、湖州、黃州、登州、穎州、揚(yáng)州、定州、惠州、英州、儋州。這個路線圖總的趨勢是離政治中心越來越遠(yuǎn),而離黎民百無恥政客的中傷、流言、攻擊、陷害,他不屑反駁與回?fù)?,只是莞爾一笑,然后收拾收拾行李奔赴下一個流放地。
在惠州的松風(fēng)閣流連漫步時,他想到的是“此間有什么歇不得處”,能放下的是個人恩怨以及功名利祿。而百姓萬民之憂樂卻總是掛在他的心間。興修水利、賑濟(jì)災(zāi)民、減免租稅、平反冤情、為民請命……每到一地,蘇東坡總是造福一方。所以,林語堂稱他是“百姓之友”。他把任何一個流放地都當(dāng)作文化傳播的場所?!坝盐骱任髯?,淡妝濃抹總相宜”,杭州西湖因東坡而靈動,而“蘇堤春曉”成為西湖十景之首。他把長江邊的荒僻之地黃州打造成一座文化高地,“東坡赤壁”由此名揚(yáng)天下?;葜莸摹坝袼憽?、徐州的“放鶴亭”、揚(yáng)州“三過平山堂”,莫不浸潤著蘇東坡的曠世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