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10篇)
推薦文章
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通用10篇)
2022年度三農人物榮譽盛典主題是“以實干促振興”,鄉(xiāng)村振興之風在神州大地吹拂!下面是小編用心整理的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10篇),如果大家喜歡的話,歡迎大家收藏并積極分享喲!
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篇1)
今天,爸爸媽媽帶我去參加雪菜博物館的農耕體驗活動。
一大早,我們就到了博物館,發(fā)現(xiàn)那里早已有好多小朋友在等了。我們的帶隊老師姓舒,等所有小朋友到齊后,舒老師帶著我們來到一片稻田前。有個農民伯伯在稻田邊等著我們,舒老師請伯伯給我們講解割稻谷的方法。伯伯先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把鐮刀,讓我們右手拿鐮刀,左手抓緊一捆稻谷,然后告訴我們鐮刀頭必須斜著朝下,最后右手用力將稻谷割下來了,割下來以后就整齊的放在自己的腳邊。
聽完伯伯的講解,小朋友們都學著伯伯的樣子開始割稻谷了。一開始,我?guī)状斡昧Χ紱]有割下一捆完整的稻谷來。我回想著伯伯剛才的示范,經(jīng)過不斷的努力,終于能割下一捆完整的稻谷啦!慢慢的,我越割越順手了,我的腳邊已經(jīng)堆放了很大一捆稻谷了。而這時,我也已經(jīng)累得氣喘吁吁了,豆大的汗珠就從我的額頭滴落了下來。其他小朋友也都割得非常認真,很快就完成了舒老師布置給我們的任務。最后我們還用打稻機把稻谷打落下來。
我今天當了一回小農民,心里非常開心。我體會到了農民伯伯的辛苦勞動,更懂得了粒粒皆辛苦,所以我以后一定會更加珍惜糧食。
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篇2)
終于放暑假了,我隨媽媽來到外公家。外公家是山東省濰坊市的一個小農村,那里環(huán)境特別好。天空湛藍湛藍的,如同一塊湛藍的藍寶石;白云像棉花糖一樣飄在天空上,一會兒變成活蹦亂跳小兔子,一會兒變成緩慢的烏龜,一會兒變成一條兇猛的大蟒蛇;真是變化無窮。馬路兩邊的大樹張開綠油油的葉子,像一把巨大的傘給我們遮擋陽光。地里的莊稼頂著炎熱的太陽像一個堅強的小士兵堅守著自己的崗位。
我外公家的地種的是大蔥和生姜。我隨著外公外婆來到他們工作的地方——田里。他們從早上工作到中午,把大棚一點一點的卸下來,手上都磨起了水泡,我想幫助他們,可是才一會更夫我就把手夾破了,我在一旁看他們工作,汗水像大地的露珠落到田里,似乎那些汗水就是莊稼的種子,我想起來一首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我看著外公外婆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工作著,太陽是那樣火辣辣的也沒有停止。我想到了媽媽給我說的,我們在有空調的教室里,每天享受著最舒服的環(huán)境,還在哭天喊地的叫喊著學習太累了,我們?yōu)槭裁催€不知足呢?
我的外公是農民,雖然很苦很累,可是他們?yōu)榱松钊匀慌Φ墓ぷ鳌?/p>
我愛我的外公一家。
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篇3)
如果提起我爸的職業(yè),那叫一個辛苦——警察??珊枚嗳藚s不知道他的另一個兼職——“農民”。
在我們家往下有一塊特別大的地,原來只有一個爺爺在種地,可去年也不知我爸中了什么邪,竟想種菜!爸爸說干就干立馬開了一塊很小的地(長2米,寬1米),要種花生,我和媽媽都嘲笑爸爸連種子都收不回來,可爸爸仍信誓旦旦地說一定長得很好,還讓我多鍛煉,到時候秋天背個筐陪他收花生,別讓花生把我壓趴下嘍!
從此爸爸每天早上五六點鐘就起來扛一桶水去澆,每次回來都說:“長勢兇猛?。 笨蛇^了沒幾天爸爸卻不好意思地說:“閨女,你還是拿個碗去吧,拿個筐有點浪費!”原來爸爸挖出兩堆花生,一共才有兩個不及小拇指甲大的花生。
過一段時間后就要“豐”收了,爸爸叫我一起收花生。突然他說叫我什么也不用帶,就夠拿的了。我也就聽了他的,結果把所有的都挖了一共只有17粒不及小指指甲蓋大的花生。
爸爸今年還是不服氣,又種上了豆角、南瓜、韭菜、茄子、辣椒、生菜,還宣稱要擴大種植而且“連夜”開出了一塊長6米寬6米的菜地,前一段時間“5.1勞動節(jié)”時還要弄一個自駕游,我說:“老爸你能不能現(xiàn)實一點?”
這幾天,天天早上五點多扛著好幾桶下去澆水,那都成了我爸爸第二家園了!
今天,爸爸把生菜弄回來一大盆自豪地說:“看吧?我種的!以后別小瞧我,我能把本收回來!”
不過,爸,要是全中國的農民都種菜和您老似的,論盆種,那中國那么多人不都餓死了?
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篇4)
我們天天吃菜,但種菜對我來說太遙遠。一次偶然的機會,媽媽幫我認領了一塊菜地,讓我第一次當上了“小農民”。
這塊菜地有四米長,一米多寬,是一個長方形。我第一次去菜地時,土地上一點菜都沒有。我?guī)チ藥状N子,把地翻了遍,就開始種菜啦!
我先把種子小心地撒進了土里。媽媽說,種子要撒均勻,要不然出來的小苗就很少。在媽媽的指揮下,我順利地撒好了種子。
接下來要澆水了,我拿起長長的水管,打開了水龍頭。水從管子里流了出來。我站在菜地旁邊,從左向右澆,一排一排地澆,不一會兒,我把整個菜地都澆了個遍。就這樣,種菜的第一步就完成了。我種了茄子、玉米
每個周末,媽媽都會抽空帶我去菜地。每次去我都忙得不亦樂乎,一會兒給它們喝水,一會兒給它們鋤草。我發(fā)現(xiàn),小苗們都探出了小腦袋,好奇地向四周張望著,可愛極了。
終于,小苗開花了,西紅柿的花是黃色的,茄子的花是紫色的把菜地打扮得絢麗多彩。
過了些時日,小苗們結果了,我看著滿園的果實,心里開心極了。又大又紅的西紅柿掛滿了枝頭,看上去非常誘人;一根根穿著綠色衣服的黃瓜看上去十分可愛;茄子也不甘示弱,掛滿了枝頭,漂亮極了???,它頭戴綠色的帽子,身穿紫色的裙子,像一位位亭亭玉立的小姑娘站在田野里。成熟的玉米像一位老爺爺,長滿“胡須”,剝開一看,里面的玉米像一排排整齊的珍珠,晶瑩剔透的我把這些新鮮的蔬菜送給身邊的親戚朋友,讓他們一起分享我勞動的果實。
我喜歡種菜,這個活動讓我體會到了農民的辛苦和收獲的喜悅。
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篇5)
那是在我六歲的那年,有一天晚上我突然發(fā)起高燒,急壞了父母。父親叫起已經(jīng)誰下的二伯,讓他用手扶拖拉機送我去縣衛(wèi)生院。由于我燒得難受,總是不停地亂抓亂動,被子被我蹬的沒法蓋,于是父親用被子把我裹起來,抱在懷里,可我還是不停地亂抓亂動,等二伯把我們送到衛(wèi)生院時,父親的臉已被我扯出了不少的血印子。
第二天一早醒來時,我已經(jīng)躺在醫(yī)院里打點滴,父親爬在床沿上睡著了,安詳?shù)哪樕蠞M是血印。
后來,母親說:“你躺在車拖斗里,不聽地亂動,沒法蓋被子,你爸就用被子把你包起來抱在懷里,一路上不但要裹好你,還要忍受你的抓挖,到醫(yī)院時,他已經(jīng)是傷痕累累了?!?/p>
很多年以后,父親臉上的傷痕已經(jīng)愈合了,但它們卻印在我的心里,永遠不會愈合。
上初中時,學校離家太遠了,我一直在住校。初二那年的一天,父親來學校給我送饃饃,他剛進校門,我就從窗戶里看見了他,就趕緊迎了上去,父親看見我,眼里閃過一絲異樣,把饃饃和生活費交到我的手上,頭也不回地走了。
周末回家時,母親說:“你爸的咽病又犯了?!备赣H在生氣之后,胸口就會有咽的感覺。
“是誰又惹他生氣了?”我問母親。
“你啊,前兩天他給你送饃饃回來后,就很生氣,說娃娃嫌他老土,怕同學看見后笑話,連你們的教室門沒到就被你擋了回來?!蔽疑盗耍敃r是課間,我又坐在窗戶邊,看見他就迎了上去,根本就沒想那么多啊,但我知道我是無論如何也沒有辦法向父親解釋的。
我沒有想到,我一個小小的舉動,竟傷害了一個父親的愛子之心。此后,父親每次來學校看我,我都挽著他的手臂親熱地走在校園里,我不羨慕其他同學打扮洋氣的家長,因為父親怎么老土,他都是愛我的。
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篇6)
大家都知道,我們吃的糧食是農民們播種的,但你們知道農民們播種糧食的辛苦嗎?
萬物復蘇的春天來臨時,人們大多在明媚的春光下漫步、呼吸新鮮的空氣,但這個時候,農民們就開始辛勤勞動了。把秧苗插入土地、把種子種入土壤,哪還有時間欣賞春日美景,呼吸新鮮空氣。炎熱的夏日來了,人們在家中感受空調的涼意、在泳池里享受水的清涼,根本就不會想到在田里松土、澆水的農民。來到田邊,各個農民彎腰躬背拼命地干活,背上、腿上的汗水侵透了衣裳,頭上的汗珠順著下巴滴落在土壤里,整個人就像從水中走出來似的。一個夏天過去了,農民的身上就像染了墨汁一樣黑。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jié)。人們在家中品嘗著果實,有說有笑。農民們又陷入了忙碌之中。有的農民摘果,有的農民各麥,還有的農民采瓜。冬天,寒風呼嘯,刮在人們臉上就如刀割一般。農民們可顧不上這個,穿上件單薄的外衣,推上拾肥料的小車,出門尋找肥料走了很遠的路,不叫苦、不叫累,只為找到更多肥料,讓糧食長得飽滿、結實。
這樣日復一日,年復一年農民的臉漸漸消瘦下來,手上的青筋清晰可見。不論條件怎樣惡劣,工作多么辛苦,農民們都會堅持住,因為他們知道,只有勞動才會使他們走出鄉(xiāng)村,遠離貧苦,畢竟勞動創(chuàng)造美好未來。
對于農民來說,豐收就是財富,只有不斷勞動,才能不斷豐收,所以他們勞動,為了遠離窮苦而勞動,為了人們能吃上食物而勞動。
寫到作文的最后,我不禁想起一首詩: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飯碗里的一粒粒米,都是農民們用汗水換來的,我們怎能浪費呢?
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篇7)
父親是農民,一個老實忠厚只會修理地球的農民。
我從小學起,就開始為父親是農民而自卑焦慮和無可奈何,記憶里,那陪伴一生的表格就由自己填寫了。第一次面對一張雪白的畫滿大大小方塊的紙,聽著老師鄭重其實地教我們如何表白自己的身世,感覺激動而新鮮,可是填到父親及職業(yè)一欄時,一種自卑和不安突然襲擊了我。父親是農民,職業(yè)當然是農務了,那種無奈又襲擊和敲擊我那幼小的心。
在我心情經(jīng)過了—番痛苦激烈的思想斗爭之后,我還是工工整整如實填寫了表格。把表格交上去后,我回到自己的位子上,想我不能走他的老路,我要好好的學習長大找一份好工作不至于是“鄉(xiāng)巴佬”。
農民,一個響亮的名字,農民有什么不好的呢?我們吃的饅頭不都是一位位辛勤的農民經(jīng)過付出而收獲來的嗎?國家的糧倉內的每一粒糧食不都是農民努力的成果嗎?
有時,有人認為農民不好,穿的吃的都不怎么樣,沒有名利,沒有地位,有什么好的呢?我有時也是這樣認為父親的
可是,從想到我們吃的什么之后,我就決定把偏見和自卑狠狠的踩在腳底下了。我自豪,我父親是個農民,我是農民的兒子!
作家周濤說:“像許多人的父親一樣,我的父親完全是現(xiàn)實人生舞臺上的徹底失敗者,但這并不妨礙我對他五條件得承認他是任何人也不能代替的自從我張大后,我從沒羨慕過比父親有名望的人”。
我將永遠記住這句話,我將在以后或以后的以后,在人生的履歷表上,理直氣壯的在“父親的職業(yè)”著一欄中填上:父親是農民。
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篇8)
我們學校這段時間組織學習了張桂梅同志的先進事跡。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教師的優(yōu)秀代表,她的事跡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展現(xiàn)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chǎn)黨員的時代風采。張桂梅同志的先進模范事跡,充分體現(xiàn)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xiàn)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yè)的無比熱愛和忠誠。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yè)中;她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地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始終堅守在三尺講臺上;憑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不斷學習先進的教學經(jīng)驗和教學方法,精心研究,積極探索教育規(guī)律和民族教育發(fā)展的新模式,因材施教,進行素質教育,總結出一套適合民族貧困山區(qū)教育特點的教學方法,教學成績突出;她沒有子女,生活節(jié)儉,把自己一天的生活費控制在3元以內,而拿出自己絕大部分工資接濟困難學生,給沒有學費的學生墊交學費,帶患病的學生去看病,天冷了給他們添置衣被,把母親般的慈愛全部獻給學生和孤兒;她不僅生活上關心學生,而且積極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的業(yè)余愛好,從各個方面無微不至地關愛他們,與迷戀網(wǎng)絡的學生同吃、同住、同學習,精心引導,細心照顧,使他們戒除了網(wǎng)癮。張桂梅為之苦苦追求的夢想一天天成為現(xiàn)實,她讓偉大的母愛在奉獻中不斷延伸。
作為一名戰(zhàn)斗在一線的教師,我覺得和她相比較我深感慚愧,學習了張桂梅老師的事跡后,我決心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立足崗位,開拓進取,努力做好本職工作,教書育人,培養(yǎng)一批對國家有用的人才。
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篇9)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教師的優(yōu)秀代表。她的先進模范事跡,充分體現(xiàn)了一名共產(chǎn)黨員的崇高思想境界和高尚道德情操,充分體現(xiàn)了她對黨和人民教育事業(yè)的無比熱愛和忠誠。
她沒有生兒育女,卻是女子高中近500名學生和華坪兒童福利院50多名她是黨的代表,集“全國先進工作者、中國十大女杰”等榮譽于一身,多次受中央、省、市、縣表彰,但是她沒有驕傲自滿,始終視自己為一個平凡的人,把崇高的人生價值追求銘刻在了平凡的工作崗位和繁瑣的工作中。孤兒的“校園媽媽”、她30年如一日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平凡事業(yè)中,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身患多種疾病卻常常超負荷工作,以驚人的毅力克服病痛的折磨,堅守三尺講臺。憑著對教育事業(yè)的熱愛和盡職盡責的精神,鉆研學校教學和管理,身體力行,教學成績突出。
張桂梅同志是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教師的優(yōu)秀代表,她的事跡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在她身上集中體現(xiàn)了偉大的時代精神和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美德,展現(xiàn)了新時期人民教師的良好形象和共產(chǎn)黨員的時代風采。
張桂梅同志的精神充分體現(xiàn)了知識分子強烈的愛國主義情懷和高度的社會責任感,體現(xiàn)了一名普通人民教師把對國家、對人民的熱愛之情具體落實到了自己的事業(yè)和平凡的工作崗位上,恪盡職守、嘔心瀝血、淡泊名利和執(zhí)著追求。她不是英雄,但是她用樸實、真實、感人的事跡贏得了人們對她的敬重。她在以下幾個方面所彰顯的精神內涵,深刻地感動了我。
用她的話說就是“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yè);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她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她熱愛黨,熱愛人民,更熱愛貧困山區(qū)的人民,為了辦好女子高中,她鍥而不舍,歷盡艱辛,但始終堅信,依靠共產(chǎn)黨就能辦成事,就能成就她的夢,辦一所女子高中的夢,讓無數(shù)個貧窮的女孩子圓大學的夢,她要通過培養(yǎng)女大學生來促進我們貧困山區(qū)脫貧,促進現(xiàn)代文明建設,讓孩子們通過讀書改變命運、改變人生。
她不僅是一個優(yōu)秀的黨員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人民,奉獻給了她熱愛的教育工作和學生。
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懷著心系群眾、服務人民的公仆情懷,發(fā)揚銳意改革、勇于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層、勤奮敬業(yè)的務實作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三農人物榮譽盛典2023觀后感(篇10)
1974年10月,17歲的張桂梅跟隨姐姐從家鄉(xiāng)黑龍江來到云南,支援邊疆建設。45年來,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貧困山區(qū)。
1996年8月,她的丈夫去世,父母雙亡、無兒無女的張桂梅黯然神傷,她決定離開傷心之地,調入麗江市華坪縣。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了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承擔起4個畢業(yè)班的教學任務。
一年后,不幸再次降臨。1997年4月,她查出患有子宮肌瘤,且肌瘤已經(jīng)有5個月胎兒那么大,需要立即住院治療。
張桂梅忍著疼痛繼續(xù)站在講臺上,她不愿意因為自己而影響學生們中考。直到7月中考結束,她才住進醫(yī)院。打開她的腹腔,醫(yī)生們倒吸了口冷氣:腹腔內的器官全都移了位,腸子已經(jīng)粘連在后壁上了,取出的腫瘤有兩公斤多。
2001年,張桂梅兼任新建的華坪縣兒童福利院(華坪兒童之家)的院長。第一天,兒童之家收了36個孩子,最小的兩歲,最大的12歲。此后,張桂梅除了上課,還要一把屎一把尿地照顧這些幼小的孤兒。
兒童之家的工作,讓她萌生了創(chuàng)辦一所學校、讓貧困山區(qū)女孩免費接受高中教育的想法。經(jīng)她到處游說,這一善舉得到了各級黨委政府的支持。華坪縣委、政府協(xié)調出土地,省、市黨委政府劃撥了100萬元的辦學經(jīng)費。
2008年8月,全國第一所全免費的女子高級中學在華坪建成。11年來,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連續(xù)10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1645名貧困女孩從這里走進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