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悲慘世界的讀后感500字
推薦文章
名著悲慘世界的讀后感500字(精選6篇)
悲慘世界是法國文學(xué)巨匠雨果的作品,是當(dāng)時法國的拿破侖戰(zhàn)爭后的故事,是一篇時代的恢弘巨制,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名著悲慘世界的讀后感500字,歡迎大家查閱。
名著悲慘世界的讀后感500字(精選篇1)
從法國浪漫主義作家雨果的筆下,我們看到了一個偉大的人,一段不平凡的經(jīng)歷。
這本書中,我最喜歡冉阿讓這個人物。他是一個勤勞正直、胸懷坦蕩、樂于助人、以德報怨、品格高尚,是受苦難、遭迫害、被歧視的受壓迫人民形象。第二喜歡的是米里哀主教,因為是他十分寬容,在冉阿讓偷了他家最寶貴的銀燭臺,被抓獲后,他仍能很寬容地原諒冉阿讓,勸他做個正直的人,并把銀燭臺送給了他??梢哉f,冉阿讓是因為他才沒有去報復(fù)社會的,而是以良好的心態(tài)去面對人生,面對社會。我們做人也應(yīng)該像他一樣,學(xué)會寬容,讓心胸寬廣一些,包容一切。三是喜歡沙威,沙威雖然老跟冉阿讓過不去,可這是他的職責(zé),他恪盡職守是分內(nèi)的事情,但他也不是完全沒人性,在不能解決職務(wù)和良心的抉擇的時候,他決定犧牲自己,成全冉阿讓。因為他知道,只要他還活著,而冉阿讓一天沒死,他就必須逮捕他。
在書中,有一個令人頗為可恨的人物,那就是德納第。德納第把珂賽特當(dāng)女傭一樣使喚,沒有一點憐憫之心,而是一味地把她當(dāng)狗一樣看待,想想,那才是多大的孩子呀!這是對一個孩子多么殘酷的摧殘呀!而且,為了自己的利益,竟勒索冉阿讓不止,還死抓著冉阿讓的“尾巴”,來敲詐馬利尤斯。可我們在憎惡他的同時,有沒有想過他為什么會這么做?首先,他勒索冉阿讓,是因為他實在太貧困了,而又找不到好的賺錢方法,只能去干壞事。這反映出當(dāng)時的社會窮人是根本就沒有立足之地,只有富人,才能隨心所欲地在社會中生存。而且當(dāng)時的社會對社會底層的人抱有嚴(yán)重的歧視,根本就不給這些人生存的機會。
我們現(xiàn)在再回到故事的開頭,冉阿讓為了不讓外甥們?nèi)甜嚢ゐI,偷了一塊面包,而被判了5年的苦役犯,想想,苦役犯意味著什么,意味著失去自由,飽受歧視。再想想,一塊面包要付出5年的苦役嗎?從這可以看出,當(dāng)時的社會的法制是不公的!再試想一下,如果一個衣著華麗的人隨手拿一塊面包,站在那里品嘗面包,面包店的老板會十分兇惡地喊著捉賊嗎?
我們再說說馬利尤斯與珂賽特的愛情,他們的愛情是十分純真的,沒有建立在門第與金錢上,可以說是幸福的。他們都深愛著對方,我們可以從馬利尤斯去街壘戰(zhàn)斗中可以看出。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當(dāng)時馬利尤斯知道珂賽特要離開法國時,十分傷心,因為他是個窮光蛋,離開巴黎,其他的地方都沒法去,更別說英國了,一想到他從此再也見不到珂賽特,他便覺得不如去死了算了,于是他便決定去街壘參加戰(zhàn)斗,希望死得英勇些。而珂賽特呢?她為了不讓冉阿讓知道,但是,又不忍心將馬利尤斯置之不理,于是,她還是匆匆忙忙地寫了自己的新地址托人給馬利尤斯??梢娝麄兪潜舜苏嫘南鄲鄣摹T谶@里,還有一小段愛情故事,也讓人頗為感動。那就是愛潘妮(德納第的大女兒)對馬利尤斯的愛戀??梢哉f愛潘妮的愛是無私與偉大的,她知道馬利尤斯不愛她時,起初想拆散他和珂賽特的,可后來,她喬裝成男人混進街壘戰(zhàn)斗時,見馬利尤斯有生命危險,便勇敢地替她心愛的人擋了一槍,并在臨死決定成全他的珂賽特,把珂賽特匆忙塞給她的信給了馬利尤斯??梢?,為了心愛的人連生命都可以付出,并且希望他能夠幸福,這樣的愛不偉大嗎?
一本《悲慘世界》,讓我領(lǐng)略到不同的偉大:冉阿讓人格的偉大;沙威對待良心與職責(zé)的偉大;米里哀主教寬容的偉大;愛潘妮對待愛情的偉大。我相信,這些人的靈魂比起當(dāng)時社會許多人的靈魂都要偉大!今天的人們也不得不仰視這樣的偉大!
"只要人人都獻出一份愛,社會將會變得更好,世界將會變得更和平!"
名著悲慘世界的讀后感500字(精選篇2)
悲慘世界這部歷史名著,圍繞著故事的主人公—冉阿讓,通過他的不平凡的身世經(jīng)歷和可歌可泣的道德精神,展現(xiàn)了十八、十九世紀(jì)的資本主義時代社會下層的苦難—冉阿讓為了使姐姐和她的孩子免于餓死而偷了一塊面包,被判處十九年徒刑。
冉阿讓出獄后,帶著對社會的報復(fù)情緒,偷了幫助他的卞福汝主教大人的兩個銀燭臺和搶了一個窮小孩的一枚錢幣。而卞福汝主教面對再次犯錯的冉阿讓,沒有把他投進監(jiān)獄,而是寬恕了他,并再次幫助他,冉阿讓產(chǎn)生了深深的內(nèi)疚,這種內(nèi)疚使他醒悟,并升華成更深的覺悟,成為他精神發(fā)展的起點。
冉阿讓是善良的,無論處于什么樣的境況。第一次救人是在苦役場,冒著被加重刑罰的危險,砸爛腳鐐?cè)ゾ缺淮笫^壓住的同伴;第二次是當(dāng)了市長后,仍然不顧市長的身份,只身去救一個被馬車壓住的普通人。還有許許多多幫助人的事情,都是在不同的境況下去做出的看似普通的壯舉。
他又是偉大的,在資本主義現(xiàn)實的壓迫下,不得不改名換姓,從事生產(chǎn)經(jīng)營,擁有巨額財富,進而成為一個地方長官,當(dāng)上了市長,但當(dāng)他知曉一個和他長相非常相似的人被當(dāng)成冉阿讓而要被懲罰的時候,不顧個人面對的危險,挺身而出,用于承認(rèn)了自己的身份,使一個無辜的人免于受到舊制度的迫害。
冉阿讓憑著自己過人的體力、毅力和智慧,與命運抗?fàn)?,幫助處境悲慘的芳汀及她的女兒珂賽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感化資產(chǎn)階級社會機器代表的沙威。
盡管有冉阿讓為代表的勞苦大眾與黑暗的資本主義社會相斗爭與奮斗,但是仍然改變不了勞苦大眾被壓迫、被損害、被侮辱,生活困苦的悲慘命運。
名著悲慘世界的讀后感500字(精選篇3)
讀完《悲慘世界》,我在思考“書中真是一個只有悲慘的世界嗎?”
當(dāng)冉阿讓走出圍困他十九年那黑暗的監(jiān)獄后,他過得并不快樂。大家懷疑他,厭惡他,酒館不讓進,旅店老板亦趕他出來。長途跋涉的他,腹空乏力,卻無處可去,幸好遇見慈祥的米里艾主教。善良的主教不僅給予他食物,還給他提供了舒適的客房,甚至在其偷了銀碟子準(zhǔn)備逃跑時原諒他,并贈與一對貴重的銀燭臺――“你再也不是壞人了,請用這些銀碟子做個正正經(jīng)經(jīng)的人?!蔽医K于相信,人是可以改變?nèi)说?,正如主教以寬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給了他無限的希望,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樂于助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
還有可憐的女工――芳汀,為了自謀生活,將自己的女兒寄養(yǎng)在了惡棍德拿第家中。德納第夫婦以各種理由向她索要著女兒生活必須的“費用”。這個在苦難中打滾的母親啊,善良而單純,為了自己的女兒,不惜賣掉最寶貴的頭發(fā)和牙齒,最后連生命也獻給了她。
說到善惡,主教、芳汀以及后來的冉阿讓,他們都是善良的人。縱然這個世界存在各種各樣的悲慘,可他們卻依然為這個世界點綴了一份溫暖!
在面對貧窮潦倒、世態(tài)炎涼時,有的人會向德納第一樣,他們自私、貪婪、卑鄙,在遇到利益的誘惑時,會欺騙甚至迫害他人。這樣的人并不鮮見,他們?yōu)檫_到目的不擇手段,如汪精衛(wèi)為了保全自己,不惜向日本人屈膝,背叛了民族;郴州市委書記為了自己的貪心,放棄了集體的利益;還有美國為了石油,對伊拉克悍然發(fā)動戰(zhàn)爭……但可喜的是,現(xiàn)實之中,還有另一種人。他們擁有的是光明正大,無己無私,善良的心。就像洪戰(zhàn)輝,他可以稱得上是“愛的使者”,背父求醫(yī),帶妹讀書……他不求回報,他甚至在自己困難的時候去資助別人,他就是中華民族美德的繼承者,我們的社會就需要這樣的人!
《悲慘世界》不僅以細(xì)膩的文筆鋪敘了在資本主義社會最低階層的人們的生活寫照,也對愛、善與惡進行了描繪。
“冉阿讓真的死了嗎?”
“不,他已經(jīng)用生命豎立起了人們心中屬于善良的豐碑”。
名著悲慘世界的讀后感500字(精選篇4)
當(dāng)出獄后的冉阿讓背負(fù)著囚犯的身份,飽受嫌棄鄙視。社會的不公與排斥,消弭了他重新做人,改過向善的信心。是寬大為懷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援助之手收容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他不僅不計較冉阿讓偷他的銀器具,反而將一對銀制燭臺送給了他并囑咐道:“答應(yīng)我一定要把這些錢用到好的地方。把這些銀器賣掉,用這些錢讓自己過得好一些?!?我終于相信,人是可以改變?nèi)说?,正如主教以寬大、仁慈深深感化了冉阿讓,給了他無限的希望,使他徹底悔悟,開始新的生活。樂于助人,見義勇為得到人民的愛戴,搖身一變成了受人尊敬的市長。
這一切使我既感動又欣喜。然而欣喜之余卻又陷入了深深的思緒之中。從囚犯到市長,簡直是天壤之別,這無疑是人性的巨大轉(zhuǎn)變。面對著窮困潦倒,世態(tài)炎涼,將會產(chǎn)生兩種人:第一種是卑微的人。他們丑陋、自私、貪婪的本性再也無法隱藏。就如書中的德納第,他為了錢財不惜一切進行詐騙,一會聲稱是演員,一會兒又變成了畫家,但他再高明也掩蓋不住他丑陋的本性。其實在當(dāng)今社會也不乏有一些為了眼前利益而不擇手段的卑鄙小人。如一些憑借職權(quán)貪污受賄者;在重大賽事中為得到好成績而服用興奮劑者;還有小到考試作弊者……任何刻意的偽裝都將被識破,虛偽不可能永久。另一種則無論什么情況都能永保光明、善良、寬容的高尚情操的人。洗新革面后的冉阿讓變得寬大、善良因而感化了冷酷、固執(zhí),曾一味追捕他的警長沙威。
我再一次被人性的巨大力量震憾。愿我們身邊多一些主教般光明的使者,有更多人能加入到助人為樂、見義勇為的隊伍中來。社會需要這樣的人,世界需要這樣的人,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創(chuàng)造我們的生活,創(chuàng)造出一個善良、和睦、光明的世界!
這篇初中悲慘世界的讀后感,引題自然,概括簡潔,感點抓得好
名著悲慘世界的讀后感500字(精選篇5)
從構(gòu)思到成書,歷時30年,作者命運起起伏伏,社會也發(fā)生巨大改變,既為作者積累豐富的材料,也讓作者目光變得更加深邃。在深度上,作者對人類苦難和人性有著觸達靈魂的思考,《悲慘世界》被譽為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在人性的思考上,中國的文學(xué)和影視作品和歐美相差甚遠(yuǎn),希望國人可以多讀世界名著。
金庸大師的《神雕俠侶》中,郭靖對楊過說,善與惡,都在一念之間。一念之差,楊康成了人人唾棄的賣國賊;一念之上,楊過成了神雕大俠。很多作品中,壞人總是極壞的,從里到外都是壞的;好人總是極好的,常因為好的過頭而吃了壞人的大虧,讓讀者虐心。我們從小就被教育為非黑即白,事實上世界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而是灰的。
沒有人生下來就是壞人,一個人作惡,很多時候,社會負(fù)有很大的責(zé)任。《悲慘世界》主角冉阿讓本是一個貧困的市民,老實本分的養(yǎng)家糊口,具有勞動人民吃苦耐勞的優(yōu)良品質(zhì)。直到社會讓他失了業(yè),和姐姐一家餓了肚子幾天,為了救活7個外甥,跑到面包店偷了一個面包,被判入獄5年。出于對司法的不信任,冉阿讓多次越獄被抓回,前后一共在牢中做苦役20----年。20----年的牢獄生活沒有讓冉阿讓往好的一面改變,反而變得仇恨一切,不相信任何人,變成一個孤獨而兇狠的男人。
《悲慘世界》是一部關(guān)于愛、恩典與救贖的史詩,也是一部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雨果將人類的一切不幸統(tǒng)稱為苦難。冉阿讓的貧窮、牢獄與逃亡、珂賽特年幼受苦、芳汀被逼良為娼、通煙囪男孩的流浪、福舍勒旺老無所依、小嘉弗洛斯的饑寒交迫、忠于法律而跳河自盡沙威、沿著邪惡的道路走向毀滅的德納第。這些有代表的人物,無論是他們物質(zhì)還是精神的苦難,社會都有不可推卸的責(zé)任。雨果作為人類生存狀況和命運的思考者,全方位地考察這些因果關(guān)系,以未來的名義去批判社會的歷史和現(xiàn)狀,以人類生存的名義去批判一切異已力量,從而表現(xiàn)了人類歷史發(fā)展中的永恒性矛盾。正是在這個意義上,《悲慘世界》可以稱作人類苦難的“百科全書”。
名著悲慘世界的讀后感500字(精選篇6)
“這本書一點也不悲慘!”這是我看完這本《悲慘世界》所發(fā)出的感嘆!
《悲慘世界》的作者是法國著名作家——雨果的代表作。此書以冉阿讓傳奇式的一身生為主要線索,塑造了冉阿讓、芳汀、珂賽特、愛潘妮等人物形象,反映了當(dāng)時法國社會下層勞動人民的悲慘遭遇。失業(yè)短工冉阿讓因偷竊一塊面包被判刑,經(jīng)歷了十九年的苦役生活。出獄后,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靈魂得到升華,一心為善,關(guān)心窮人。其間,他與警察沙威發(fā)生了數(shù)次沖突。但是,冉阿讓始終未能見容于統(tǒng)治者,幾遭困厄,最后在孤獨中死去。小說文筆優(yōu)美,尤其是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真實細(xì)膩,更加精妙,堪稱寫作的典范。
這本書的主人公冉阿讓其實一點也不孤獨。他雖然坐來十九年的牢,可出獄后遇見了像神一樣的善良的人——米利哀先生,將他黑暗的靈魂進化為圣潔的靈魂,從市長到囚犯,他丟失來職位,但他得到來一位小女孩——珂賽特,成為了她的父親,讓她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guān)愛。后來,珂賽特結(jié)婚了,她的丈夫馬呂西斯不允許冉阿讓再與天使般的珂賽特往來,但是在他的人生即將孤單結(jié)束的時候,珂賽特和馬呂西斯出現(xiàn)來在他身邊,給予了他最后的關(guān)愛。他一點也不悲慘,相關(guān)他很幸福,因為他得到來前所未有的愛。
本書的藝術(shù)特色,一是背景廣闊,結(jié)構(gòu)宏偉,具有一種博大的氣勢。小說圍繞著冉阿讓一生經(jīng)歷,涉及拿破侖的失敗、復(fù)辟時期及七月王朝;涉及貧民窟、監(jiān)獄和修道院;涉及主教、資產(chǎn)者和流氓等等,形成了一個五光十色的社會縮影,容量極大,顯示出作者雄渾的筆力。
二是濃烈的浪漫主義氣息。小說的情節(jié)緊張、離奇、富有戲劇性。比如冉阿讓從船上跳海逃生;比如冉阿讓從一個苦役犯搖身一變,竟成了廠主和市長。在人物塑造上,作者強化正面人物的人格力量,如米里哀以德報怨,冉阿讓自我犧牲等等。即便是反面人物,作者也寫出他的惡行,來反襯正面人物的善良,如對德納第的描寫,手法就比較夸張。
本書文筆優(yōu)美,尤其是對人物的語言描寫和心理描寫真實細(xì)膩,非常精妙,堪稱我們學(xué)習(xí)寫作的典范,大家一定要去讀《悲慘世界》這本世界名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