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讀后感感500字
水滸傳讀后感感500字(精選6篇)
《水滸傳》是中國歷史上最早用白話文寫成的章回小說之一,流傳極廣,膾炙人口;同時也是漢語言文學中具備史詩特征的作品之一,對中國乃至東亞的敘事文學都有深遠的影響。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硭疂G傳讀后感感500字6篇,希望大家喜歡!
水滸傳讀后感感500字(精選篇1)
《水滸傳》是我國第一部以反映農夫起義為題材的長篇小說,它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統(tǒng)治階級的罪惡,暖情地歌頌了農夫的革命斗爭。它不僅描述了一個個作惡多端,欺壓庶民的害民賊,同時也描述了一個個劫富擠貧、鋌而走險的好漢,他們被那些大大小小的統(tǒng)治者,上至宋朝天子、高官顯宦,下至惡霸地主、差役爪牙,逼得無法再糊口下往,走投無路,只好走上反抗的道路。通過閱讀《水滸傳》不僅讓我對封建社會有了更本質的了解,而且還讓我認識了每一位英雄,如:宋江、吳用、林沖、武松、魯智深……他們是多么讓人神去啊!他們就迸緦醣?、诸根O?、官?zhàn)、绥U蚩鍘…一般,是永遙存活在人們心中的藝術形象。全書中最讓我記憶猶新的,還算是英雄好漢武松醉后打虎的故事了——
話說武松離了“三碗不外岡”后,便直奔景陽岡。走了一里多路,武松便覺得又累又渴,躺到一塊大石頭上,正閉了眼要睡,突然從亂樹叢中躥出一只吊睛白額大虎來。武松見了,頓時驚出一身寒汗,酒也醒了一大半,從青石上翻身跳下,抄起哨捧,閃在旁邊。那老虎把兩只前爪在地上略按一下,縱身一撲,武松急忙閃到一邊,老虎見捉不到武松,便干脆一掀,一剪,可都讓機靈的武松閃過了。那老虎正預備再次攻擊,武松連忙掄起哨棒,從空中劈下,誰知只打到了一棵樹上,哨捧斷成了兩截。這一下,激得老虎向武松猛撲過來,武松去后一跳,老虎剛好落在他眼前,武松丟掉手中的哨棒,兩手把老虎皮揪住狠勁地踢它,又用拳頭猛打它,不一會兒,老虎就只剩下一口吻了,五官里全部是血,武松又到樹邊拾起半截哨棒,歸來又打了一二百下,直到老虎一絲氣也沒有了才罷手。武松又歸到青石板上歇了好一陣,才走下岡子往。
《水滸傳》中那些緊張曲折而又富有糊口氣味的故事;那些帶有傳奇色彩而又栩栩如生的人物,永遙都活在我們的心中,永不磨滅!
水滸傳讀后感感500字(精選篇2)
俗話說:“書是知識的海洋?!倍覅s是一葉小舟,自由地在書的海洋里遨游。莎士比亞曾經說:“書籍是全世界的營養(yǎng)品?!蔽姨焯旌蜁蚪坏?,書自然而然成為了我最好的朋友。
在我的書架上放著一本被膠帶纏得厚厚的特別的書,書名叫《水滸傳》。你可能要問了,好好地書為什么要緾膠帶呢?它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呢?
那是一個星期天,我在屋里做作業(yè),媽媽帶著弟弟在客廳玩。忽然聽見一陣撕紙的聲音,那一定又是我弟弟在調皮了,所以也沒在意,繼續(xù)埋頭做題。一會兒媽媽過來對我說: “我?guī)У艿艹鋈ヒ幌?,你在家好好做作業(yè),別忘了去姨媽那兒幫忙。”“好的”,我頭也不抬地答應了一聲。終于做完作業(yè),時間也差不多了,我收拾了一下準備去姨媽家,咦,我的《水滸傳》怎么在餐桌上,隨手一翻,我驚呆了,書皮下全是碎片。我頓時火冒三丈,原來我聽到的不是紙被撕碎了,而是我心愛的書啊,我的眼淚像瀑布一樣奪眶而出,快速撥通了媽媽的電話:“你為什么讓弟弟撕我的書,怎么不看好他,你干什么去了,把我書撕爛了,讓我怎么看啊……”,不容媽媽解釋,我就摔下電話,去姨媽家了。越想越氣,等一回來,再收拾那個小家伙,非得揍他一頓不可,媽媽也太寵弟弟了,怎么就任他胡作非為,氣死我了。到姨媽家,我心里一直想著這件事,做什么都心不在焉。下午,我心急火燎地跑回家,一進家門,弟弟就撲到我跟前:“哥哥,哥哥回來了。”“煩死了,一邊去”,我生氣地躲開他,回到自己的屋子,我驚呆了:剛才凌亂的書桌已經收拾得整整齊齊,桌子上那本《水滸傳》,只是那被撕碎的紙張都已經用膠帶粘起來了,因為粘貼的原因,紙張變得厚了,沒那么平整了,可是一點也不影響閱讀,一定是媽媽幫我把書粘好了!想起剛才的舉動,我慚愧極了,而媽媽卻仍然溫和地叫我吃飯,想到這兒我的眼淚又掉了下來。
書,一個多么簡單而又平凡的字啊!但是,它卻在我心目中占著特別高的地位。
水滸傳讀后感感500字(精選篇3)
這個暑假我閱讀了《水滸傳》,作者是元末明初小說家施耐庵。這本書講的是北宋末期歌頌農民起義的章回體小說,全書共一百二十回,主要講述以宋江、晁蓋為首的四方豪杰聚義梁山“替天行道”,反抗當時的封建腐朽統(tǒng)治而發(fā)生的可歌可泣的故事。
《水滸傳》這本小說在國內外的影響力非常大。賽珍珠:《水滸傳》是古中國生活偉大的社會文獻;博爾赫斯:《水滸傳》的情節(jié)有史詩般的廣闊,與西班牙17世紀的流浪漢小說有異曲同工之妙;勒·克萊齊奧:《水滸傳》記錄了那個遙遠年代人的基本生存狀態(tài)。
《水滸傳》里的古人講重俠義之氣,能為兄弟兩肋插刀,赴湯蹈火,在所不辭,最吸引我的是書中一百零八個好漢個個身懷絕技,飛檐走壁,武藝高強。象宋江的仗義疏財、武松單拳打死老虎、吳用的足智多謀。印象最深的是天真爛漫的李逵,雖說他行事野氣,容易沖動闖禍,但愛憎分明,敢做敢為,而且孝敬長輩,讓我們鮮活感受到了一個有血有肉的草根英雄氣息。
放到當代社會,《水滸傳》中的“義”告訴我們對身邊的人多一份理解和關愛,力所能及下要積極幫助弱小,對別人的不幸要有同理之心,讓愛時時圍繞在我們的身邊,讓社會變得更加陽光和諧。《水滸傳》中的“俠”告訴我們現(xiàn)代社會雖然科技發(fā)達,但同時讓我們身體素質遠不如古人,為了將來更好地學習工作,報效祖國,我們要從小加強戶外運動,強身健體。
以上就是我閱讀《水滸傳》的感想,希望將來也能象書中的英雄好漢一樣,積極學好書本上的知識,將來成就一身的本領,報效偉大的祖國,為社會的發(fā)展做出應有的貢獻!
水滸傳讀后感感500字(精選篇4)
這幾天,我讀了《水滸傳》。這本小說是元末明初著名小說家施耐庵的杰作,是我國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我領略了許多梁山好漢可歌可泣的事跡。讀完后,我用了兩個成語形容它;驚心動魄、跌宕起伏。
也許你們會好奇,為什么要用這兩個成語,世界上的成語多如繁星。因為這兩個成語最能表達出《水滸傳》這部巨著108位好漢身上發(fā)生的坎坷經歷。眾多好漢中例如有:及時雨——宋江,豹子頭——林沖,和尚——魯智深,智多星——吳用,行者——武松……
其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行者武松,他在喝醉后竟能打死一只老虎,功夫真是了得;要是問的功夫最厲害,是棒打洪教頭的八十萬禁軍教頭林沖;我也很喜歡那個倒拔垂楊柳的魯智深,他疾惡如仇,打鎮(zhèn)關西只用三拳,真過癮;要論計謀那便是智多星吳用,他在梁山好漢當中排行老二,出謀劃策,若是沒有他的話,他們未必能干出這番大業(yè);大頭領及時雨宋江可真是有仁有義,但我不怎么喜歡他。梁山好漢每個人性格鮮明,描寫得栩栩如生,但他們的共同之處是:出生在亂世,遇到困難從不放棄,最終聚于梁山水泊。
自從讀過《水滸傳》,每當我遇到困難時,我就會想到水滸當中的英雄好漢們所受到的困難,那便覺得我的困難是那么微不足道。
這些個性鮮明的梁山好漢,忠義兩全的英雄氣概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田,雖然最后的起義失敗了,但為了國家的安寧人民能夠安君樂業(yè),他們豁出了自己的鮮血甚至生命,這種大無畏的奉獻精神是我們應該學習和發(fā)揚光大的。
水滸傳讀后感感500字(精選篇5)
翻開你古樸的書頁,品讀你古奧的文字,我方才知道,何為忠心,何為仗義?!端疂G傳》,你書中的那些好漢故事,淋漓盡致的顯現(xiàn)出了好漢的忠義。
在一百零八個好漢中,宋江可謂是忠義這二字的代表人?!爸摇迸c“義”,在他身上復雜地顯現(xiàn)了出來。
宋江對朝廷忠心耿耿,盡管已被逼上了梁山,與一眾好漢進行了起義。但在面臨朝廷的招安時,他卻又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接受。從此帶著梁山眾好漢替朝廷南征北伐,哪怕弟兄們傷亡慘重,死的死,逃的逃,他也沒有對那個接受招安的選擇感到半分后悔。甚至在朝廷猜忌他,騙他飲下毒酒后,仍是忠心耿耿,幫朝廷毒殺了在他死后可能會造反的李逵。最后心甘情愿的離開了世間。
宋江的“忠”確實讓人敬服,但我卻并不認同他的忠心。在我看來這是愚忠。朝廷昏庸,奸臣當權,起義才是真正正確的決定。接受招安不但不會得到朝廷的信任,還會讓弟兄們寒心。忠誠是必要的,但忠誠應該獻給真正應該效忠的人。
盡管愚忠,但宋江卻也為人仗義,對待梁山的弟兄們也十分真誠。
比如,晁蓋偷取生辰綱,意外被人發(fā)現(xiàn),是宋江因為與晁蓋幾人間的義氣,不顧自己的安危給他們送信,讓他們逃過了一劫,也因此獲得了梁山眾人的信任。
宋江還有個及時雨的名頭,他總是仗義疏財,濟弱扶貧,在他人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讓江湖中的人們都對他敬服不已。
宋江之義,讓我不能不稱贊。同時,也正是因為幫助他人,宋江得到了他人的愛戴與忠心。可以說是“贈人玫瑰,手有余香”吧。
好漢的“忠”與“義”,在宋江這一人身上表現(xiàn)的徹底,正是這樣一個極為復雜的人物,讓所有人都對他印象深刻。
《水滸傳》這本好書,給我講述了一個關于好漢忠義的故事。
水滸傳讀后感感500字(精選篇6)
本書以官迫民反為線索展開劇情,以描寫高俅等官員的貪婪,來體現(xiàn)當時社會的黑暗和政府的腐敗以及國家的混亂。
在這種情況下,定會有一群好漢揭竿而起,而本書描寫的,就是其中一群造反人梁山108將。在作者施耐庵的筆下,每個人物都個性鮮明,有武藝高強的花容,有遠謀深慮的宋江,有心狠手辣的李逵,有細心機智的武松……
但他們真的算得上好漢嗎?比如說李逵,雖然爺們兒,而且斧頭耍得好,但卻一路走一路殺,害死了很多無辜的人。再比如宋江,若不是他招安朝廷,梁山108將才不會落到最后那樣的下場。還有張青和孫二娘的“人肉黑店”害人無數(shù)……總之,在這些人中,我認為真正算得上好漢的,只有魯達和武松。
魯達這個人很講義氣,也很善良,但做事沖動。從拳打死兇惡貪婪的鄭屠戶可以看出。雖然鄭屠戶軟禁了一對父女,還經常欺壓百姓,但一拳將其打死明顯欠缺考慮。所以此書中最完美的人要數(shù)武松。
武松是我全書最喜歡的人物,他講義氣且勇敢,還有一點和魯達不一樣,就是他機智細心。在西門慶事件中,武松沒有急于沖進酒樓,為被西門慶和潘金蓮害死的哥哥武大郎報仇,而是和鄆哥一起設計捉拿西門慶。在張清和孫二娘的黑店中,他看出酒菜異樣,沒有中計,最后救了自己一命。武松不像李逵那樣亂殺,在百姓中也很有聲望。
不過,最后起義失敗是令我感到可惜的,梁山108將中有各行各業(yè)的人才,能力很全面。與朝廷打仗時,宋江等人在后面指揮,長跑健將戴宗可以靠速度優(yōu)勢潛入敵陣打探情報,林沖、李逵等武將帶兵沖鋒與敵人正面硬剛。若陷入了僵持,并可以讓了解朝廷戰(zhàn)術的秦明出謀破局,如果還是落入下風,便可以讓自帶“法術”的公孫勝控制天氣痛擊敵軍??傊舨皇撬谓怀⒄邪玻荷?08將面對實力雄厚的朝廷軍隊,不說完勝,但還是有一戰(zhàn)之力的!
最后打敗方臘后,刑場上作者用了一句“善惡終有報”來形容方臘的下場。但我覺得這么說并不準確,因為方臘之所以起義,不正是為了打敗腐敗無能的朝廷,讓百姓過上好日子嗎?
《水滸傳》內容真實,帶有批判性,非常值得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