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三國演義有感800字范文精選5篇
推薦文章
讀三國演義有感800字范文精選5篇
《三國演義》是我國四大古典文學名著之一,是一部依據(jù)歷史資料和民間傳說寫成的很有影響的長篇歷史小說。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讀三國演義有感的范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讀三國演義有感范文篇1
人的一生中會閱讀許許多多的書籍,有些人喜歡《紅樓夢》,有些人喜歡《水滸傳》,而我卻對《三國演義》情有獨鐘。
《三國演義》的作者是元末明初時期的羅貫中,這本書是中國歷史小說的開山之作。它主要講了魏,蜀,吳三國鼎立,互爭互戰(zhàn)的歷史過程,刻畫出了幾百位叱咤風云的英雄人物,描繪出了群雄逐鹿、斗智斗勇的精彩畫面,表現(xiàn)出了在戰(zhàn)亂年代的百姓呼喚良臣名將,安定戰(zhàn)亂的欲望。
《三國演義》不僅是訴說英雄的詩篇,還是一本智謀的寶典。其中的謀略層出不窮,無論是哪一招都為后世的君王將相帶來了很多的啟發(fā)。書中的諸葛亮則是智慧的化身,他通曉天文地理,足智多謀,知敵人心理,是劉備手下一名得力的大將。
我最喜歡《關羽約三事,曹操解重圍》這一篇,它令我感受最深的是關羽義薄云天的氣概和胸懷。這一篇章講到戰(zhàn)敗的他不完全投降曹操,而是選擇暫時投降,以確保自己的嫂嫂安然無恙。無論曹操以多優(yōu)厚的待遇相邀他仍然堅定的說道:“如果我一打聽到主公的下落,無論遠近我都要去投奔。”這份忠誠讓曹操又愛又恨,也成了后世之人心中的榜樣。面對權勢絕不低頭,有一份自己心中的準則是多么難得啊!現(xiàn)實生活中,人性往往在生死攸關的時候展現(xiàn)出來了,在危機面前人們第一選擇可能不是救自己的同伴,而是會選擇自己保命,因為人性是殘忍的。所以在這樣看來,關羽的那份膽量與擔當更是我們現(xiàn)代人所需要學習的。
讀完《三國演義》,我覺得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去保護自己身邊的親人、朋友乃至每個人,有時就算是拼上性命也是值得的。就像那些去支援武漢和治療患者的醫(yī)生,還有那些建設雷神山火神山醫(yī)院的建筑工人們不正是在用自己的生命來拯救我們這個世界嗎?所以我們要學習關羽,做一個忠心、有擔當和守護他人的人。
當然,《三國演義》不只有這一個人物,不只有這一個故事,也不只有這一個精神,還有更多的精彩值得我們?nèi)ヌ骄?。就像別人說的:“一百個讀者,就有一百個哈姆萊特?!?/p>
讀三國演義有感范文篇2
閑來無事,捧起一本早已讀過的《三國演義》,奇怪,平日里覺得無聊的《三國演義》竟覺得如此有趣,于是,我便將《三國演義》重新讀一遍。
幾天過去了,我終于將這本中國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國演義》看完了。
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蜀、魏、吳三國紛爭的故事。這本書講述了近百年的重要歷史事件和人物,其中有很多性格鮮明的人物,如:智謀無雙的諸葛亮,武藝超群的關羽,多疑奸詐的曹操……在《三國演義》中,我最喜歡的人物是關羽,因為他不僅武藝超群,而且對兄弟肝膽相照,重情重義。
在關羽和劉備走散時,即使曹操對自己很好,他也絲毫沒有忘記去尋找劉備的消息,也正因如此,才有了后面千里走單騎的故事,才有了后來人們所說的武帝,成為了人們口中忠義的化身。關羽就如同抗日戰(zhàn)爭中的一個愛國將軍,不會為了蠅頭小利而背叛國家,背叛兄弟。這也是我們應該要有的一個底線。
由此我想到了我二年級的時候,那時小小的我不小心弄壞了我同桌的鉛筆盒,我又害怕我的同桌責備我,所以,在他問我是誰弄壞他的鉛筆盒時,我撒了謊,說:“我不知道?!焙髞恚以较朐讲话?,又想到爸爸跟我說過的關羽的故事。于是,第二天,我鼓起勇氣實話告訴了他。但是沒有想到,他竟然沒有責備我,而是對我說:“其實我并不在意這個鉛筆盒,只是想知道是誰弄壞的而已,既然你承認了,那就沒事了?!睆哪且院?,我再也不會對別人撒謊了。
只不過,武藝高強如關羽,也難逃被敵將殺死的命運。當年,關羽駐守荊州時,孫權久攻不下,他的謀士陸遜出了個計謀,就是以歸順之名。給關羽送酒送菜,麻痹關羽,而關羽毫未察覺他們的計謀,十分驕傲。這才有了后來關羽敗走麥城,被吳國小將殺死的故事。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關羽大意失荊州”。
記得我在三年級的時候,因為驕傲和大意,導致語文閱讀題的答案偏離題目要求,還有做漏了兩道題,最后只得了83分,實在是“關羽大意失荊州——驕兵必敗”啊!今天我才真正弄明白了當中的道理。
以史為鑒,以史為例。從《三國演義》這本書中,我體會到了人生的真理,足夠享用一生。而這本書,本身就是一個真理。在這個充滿傳奇色彩的三國世界里面,我們仿佛不是在讀書,而是在與三國歷史上的英雄對話。
讀三國演義有感范文篇3
《三國演義》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長篇章回體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經(jīng)典之作。描寫東漢末年至西晉統(tǒng)一全國這段歷史。在這一時期農(nóng)民起義風起云涌。
說到《三國演義》,我感觸最深的人物,便是關羽了。初見關羽,是在“桃園三結義”中,關羽字云長,河東解良人,一直流落江湖。他身高九尺,須長二尺,面如重棗,丹鳳眼,臥蠶眉,威風凜凜,相貌堂堂,猶如天神下凡。他們劉關張三人“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其中,關羽是有勇有謀的義士。
關羽是忠義的化身,一路追隨劉備的他,在“千里走單騎”中,和劉備、張飛二人走散后投奔于曹操門下。身在曹營心在漢,在孤立無援的情況下依然不忘舊情。后因收到劉備的書信,決定千里尋兄,掛印封金。曹操挽留不住,為之感動,率眾為關羽送行。后來在赤壁之戰(zhàn)中,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也重情重義,不乘人之危,放走曹操,甘愿領死。他忠、義、勇、智的故事,讓世人傳誦。
關羽不僅忠義,還是一個勇敢的豪杰壯士。在“溫酒斬華雄”中,他只是一個馬弓手,只有曹操看好他。關羽還沒有喝溫酒,“提刀便出”,不久提著華雄人頭,“其酒尚溫”。不僅說明了自己的實力,還使別人刮目相看。后來關羽過五關斬六將,一路上遭遇層層阻攔,憑一己之力,斬獲六員大將,有勇有謀,英勇無畏。
關羽個性鮮明,他忠貞不二,矢志不移,有仁有義,膽量過人,可惜結局不圓滿。他的弱點就是過于自負,他因“虎女焉嫁犬子”拒絕了東吳的求婚,結果被呂蒙偷襲荊州,敗走麥城,兵敗身亡,蜀國因缺失一員大將,漸漸走向衰敗。
“漢朝忠義無雙士,千古英雄第一人?!边@是對關羽一生高度概括的一副對聯(lián)。關羽對后代人的影響還不止這些,現(xiàn)在各地還建有關帝廟,表示后人對關帝的緬懷之情。
關羽這種俠肝義膽、勇敢無畏的精神品質(zhì),令我欽佩。
唐太宗李世民曾經(jīng)說過:“夫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蔽覀儸F(xiàn)代人也要對他們的事跡有所了解,在學習與生活中不走他們走過的彎路。
讀三國演義有感范文篇4
話說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三國演義》出自元末明初羅貫中之手,這部書從上到下處處是精華,文中對每個人物的細節(jié)、性格特點都描寫得鮮明顯著。
此書主要講述了自皇帝病重后,先有了黃巾軍反叛,而后又出了袁紹、曹操、董卓三位領袖人物。至官渡大戰(zhàn),群雄殺董卓,魏國殺出重圍,成為了強國。反看漢國殘部,早已被弄得一團糟。于是天下分成三個大國,魏、蜀、吳。然后劉備得孔明相助,發(fā)動赤壁大戰(zhàn),魏國遭到重創(chuàng)。后來吳國將關羽斬殺,張飛氣急敗壞鞭打士兵,遭刺殺。劉備去圍剿東吳卻遭到算計,傷亡慘重,之后便在白帝城死去。而后主劉禪不管理事務,反而投降于魏國,而吳后主見這樣,也投降于魏國,而魏國后主卻遭謀反,被篡了皇位。至此,天下歸晉。
文中關羽那忠于主公,驍勇善戰(zhàn)的性格特點,一過目就令人難忘。在那次被曹操擒獲后,應了曹操的要求??僧斔弥拇蟾缇驮趲浊Ю锿鈺r,不惜費盡力氣將兩位嫂子帶上,一路飛馳,過五關斬六將,負了傷,狂奔五天五夜,終于與劉備會合。同時他的勇敢,意志力堅強也值得我們學習。記得那次他在戰(zhàn)斗中中了毒箭,華佗來為他刮骨療傷,本以為他會疼痛難忍,誰想關羽一邊下棋,一邊讓華佗做手術,術中他更是一聲不吭,做完后華佗直說了不起,由此可見關羽真英雄也!
文中劉備、曹操、孫權難道均為偽君子也?不,相反,他們都因一句話而敗落,此話便為“古人云,害人之心不可有,可防人之心切莫無啊!”在我看來:
文中人物難道不是英雄也?劉備有著一顆報國赤子心。曹操有著一顆聰明謹慎的頭腦,那么為何他們皆無好下場?也還是上面那句話。關羽華容道放了曹操,本講的是義氣,誰曾想換來的卻是恩將仇報,文中的蔣干本去害周瑜,可曾想過被周瑜害?赤壁大戰(zhàn)中,曹操可曾想過自己被一臉憨相的黃蓋給策反損失了兵馬千萬?想過鳳雛給自己出的不是妙計,而是來自敵人最可怕的陰謀,可曾想到……所以不是一切事物都是善良的,再看后面天下統(tǒng)一的局面,實在是可惜,哪怕是三國歸魏我也開心,只可惜他們的后主要不是不務正業(yè),就是游手好閑,更有甚者貪圖美色,可惜!可惜!怪就怪造化弄人吧!
三國一部讓人不舍的書,文中的人個個是精英,可是卻均無佳果,無論是善還是惡,是有著一顆報國心的劉備,還是為人和善的東吳之主孫權,還是預想得到天下的奸雄曹操,或許有著一顆忠心的關羽,三國至此又有何評呢?這便為三國!
如今雖然自甘寂寞,遠避山上,但卻依然時常會有些身不由己的悲哀??墒亲罱乙呀?jīng)懂了,人生本來就是這樣子的。
讀三國演義有感范文篇5
《三國演義》之中最令人念念不忘的有哪些呢?除了那一位位名將之間設計的計謀、謀士之間看穿的人心,還有那一場場驚心動魄、以血洗禮的屠殺與戰(zhàn)爭背后,我們是否還記得那些深居在男兒之后的女子?“一朝春盡紅顏老,花落人亡兩不知”在當時軍刀霍霍之時,花還未落,人卻已亡。自古紅顏是否真的多禍水?那些女兒身的背后,又是怎樣流著辛酸難言的淚?
在董卓任意于長安殺戮之時,貂蟬因遭十常侍之亂避難出宮,為司徒王允收留為歌女。貂蟬見漢室王朝被奸臣董卓操控,在月下禱告上天愿為主人分憂,恰被王允發(fā)現(xiàn)便收其為義女,用歌姬貂蟬這枚棋子定下連環(huán)計,周旋于父子之間,離間董卓與呂布的關系,使其互相猜疑至反目成仇。在她受王允請求之托時,她是毅然決然地答應的。
“若與國家有益,賤妾亦何惜一身?但惟司徒籌劃?!?/p>
“愿聽遵命,雖死不辭!”
貂蟬扭轉了董卓政權的局勢,卻也無法改變自己任人擺布的命運。在這樣的戰(zhàn)亂年代,自己本就無所依傍,但卻為了家國拋棄自由和貞操,在政權和欺騙中周旋。即使至今,她依然背負著“禍水”的罪名不知下落??伤⑾碌墓诖_比任何一個在沙場上馬革裹尸的壯士都要蕩氣回腸,至于她內(nèi)心真實的想法,恐怕只在鳳儀亭的煙波中渺渺遠去了……。
禍兮福所矣,福兮禍所伏。
“我等皆死于婦人之手矣”。呵,李儒這一句嘆息,人們大都為董卓深感到將亡之音,絲毫卻不知這些“女人”的身體和靈魂早就注定要死在男人們勾心斗角的角逐之中了。
女兒悲,安寧何時歸?女兒卑,自由何時回?
董卓曾說:“吾為天下計,豈惜小民哉?”當郭論驅(qū)洛陽之民數(shù)百萬口往長安時,不提死者之多,縱軍士淫人妻女,哀啼之聲,震動天地。自古紅顏,本就掙脫不了命運的束縛,就是這樣悲戚,在水深火熱之中的她們,活的如此屈辱,又是那樣的卑微。論巾幗英雄,鮮有昭君出塞維護國家穩(wěn)定,也難有楊門女將沙場折戟沉沙名垂千古。所謂的有國才有家,那些心懷國家和功名的烈士可知這一去家便亡的妻女的苦楚與無所依靠的孤獨,待到歷史塵埃落定之時,女兒家的身影,也大都只出現(xiàn)在史書中“淫人妻女”“夫去妻死”寥寥幾筆中了。
讀三國演義有感800字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