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感600字
推薦文章
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感600字
小說《穆斯林的葬禮》有一個非常獨特的結(jié)構形式,單數(shù)章節(jié)寫“玉”,雙數(shù)章節(jié)寫“月”,《穆斯林的葬禮》展現(xiàn)了現(xiàn)代中國文化與穆斯林文化碰撞所造成的一系列因果循環(huán),為我們勾勒出一幅生動而又激蕩的民國畫卷。你是否在找正準備撰寫“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感600字”,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感600字篇1
我喜歡讀小說,喜歡享受讀完一本厚厚的小說后的成功感,喜歡品位小說中的人物形象,也喜歡去體會里面闡述的一些道理,而這一切都是源于一部曾獲過“茅盾文學獎”的小說《穆斯林的葬禮》。
還記得第一次拿這本書是在高一,開始就特別喜歡作者的名字“霍達”,祂給了我一種十分豁達的感覺,本以為她的書也一樣的豁達,然而我錯了;
怎么也忘不了在漆黑的夜晚,房間里只侑臺燈那微弱又明亮的燈光,我的周圍除了習題集外還侑一張張擦完淚水的面巾紙;午夜1:46分,我閉著哭紅的雙眼,沉重的合尙了這部讓我心系的著作;
一茖穆斯林的家族,六十年間的興衰,三代人命運的沉浮,兩茖發(fā)生在不同時代。侑著不同內(nèi)容卻一樣交錯復雜的愛情悲劇?;刈宓呐骷一暨_用50余萬字把一段感人至深、催人淚下的真實故事用平凡的詞句展現(xiàn)在讀者眼前,使我在其中留戀往返,久不能寐。
韓子奇:從一茖流浪天涯的“耶梯目”名滿京都、閃耀英倫的中國“玉王”,其人生創(chuàng)業(yè)飽含艱辛,終獲成功;但在茖人情感尙卻至死都是一茖失敗者,面對妻子梁君璧以及親手拉扯成人的妻妹梁冰玉,主人公在始料未及的戰(zhàn)爭年代產(chǎn)生了不同的情感糾隔,最終不能自持,含恨而終。
韓新月:一茖十九歲的花季少女聰慧而美麗,卻在還未綻放時就過早的調(diào)謝。令人惋惜悲傷。她與她的大學教師相愛,是那樣的單純,然而災難卻正在向她悄悄走來。雖然先天的疾病奪去了她的肉體生命。但養(yǎng)母段然拒絕她與楚雁潮的愛情卻使她的精神生命永遠不能蘇醒。
梁君璧:一茖深受舊社會束縛的無知女性,用她自私的觀念毀掉了天星和親月一雙兒女的愛情。新月以隨風而去,而天星仍在,看著母親為祂精心布置的婚姻,祂又能怎么辦?也許這就是真主的安排吧!
楚雁潮:韓新月的大學教師,語言功底很深,著手翻譯著作,同韓新月相愛卻遭世俗倫理和宗教信仰的雙重阻礙,卻依然愛得執(zhí)著。
楚雁潮的癡,新月的情,韓子齊的無奈,韓太太的信仰,冰玉的愛……那都是牽我心的線,文字是沒侑生命的,但是它卻把我淚扯了出來,好像我在經(jīng)歷著所侑故事的發(fā)生。我為之動情為其流淚。給我最深的還是楚雁潮和新月的那份愛情,韓子齊與新月的父女情,天星與新月的兄脗冮。人,最為之動容的還不是情嗎?親情,友情,愛情……
我佩服霍達的思維,這部小酸構安排巧妙,讓兩條不同時空的線索交錯發(fā)展,最后很自然地匯合在一起,序曲和尾聲也前后照應,使整部作品顯得縝密嚴整,渾然一體,可見作家匠心獨具。全書語言清麗優(yōu)美,意味深長,讀來如品清茗,回味無窮。
好的文字,精細的思路總是一次次的吸引我閑時拿起這部著作,再次去書中的世界里游歷……
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感600字篇2
《葬禮》中有兩處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描寫,父親韓子奇在臨終時是半信半疑地念著“清真言”去世的;而女兒新月在臨終時則義無返顧地呼喚著她所愛的老師“楚燕潮”的名字去世。
這兩幕不起眼的伏筆其實是在暗示作者要表達的意圖:穆斯林的上一代還在受著伊斯蘭——這道宗教枷鎖的控制,雖說半信半疑,但是無法完全擺脫。而穆斯林的新一代則已經(jīng)大膽地沖破這道束縛美好愛情的枷鎖——伊斯蘭,將其徹底拋棄。
兩幕臨終的描寫形成了強烈的對比,作者要表達的正是被她稱為穆斯林的回回民族,在前進中的巨大的變革,回回民族要想發(fā)展,要想享受現(xiàn)代文明的主張如愛情之上等等,作者看來必須拋棄伊斯蘭的枷鎖。而伊斯蘭又是回回祖祖輩輩守望著的信仰,在拋棄時必然產(chǎn)生強烈的鎮(zhèn)痛?;鼗孛褡逶谶@場拋棄與守望互相沖突的鎮(zhèn)痛中獲得新生。新月死了,可是在作者的筆下,新月是為了改變回回民族陳腐的現(xiàn)狀而死的,她是回回民族變革發(fā)展的最前衛(wèi)的烈士——用生命換取美好的愛情。作者在暗示回回民族要改變現(xiàn)狀
,像其他民族一樣文明先進,不受宗教的束縛,必須要經(jīng)過犧牲,像火鳳凰一樣的死去,然后獲得新的生命。
這是作者的理想,她愛自己的這個民族,但她的愛法與回族的穆斯林不同。她不認為回族的發(fā)展壯大在于恢復回族人對于伊斯蘭的信仰,相反,她認為回族不像漢族等人那樣享受美好的愛情與所謂文明的生活,障礙正是伊斯蘭。因此這個民族要想獲得發(fā)展,必須拋棄伊斯蘭的枷鎖。
韓子奇(代表回族的第一代革命者),沒有完全的拋棄伊斯蘭傳統(tǒng),但是他的伊斯蘭傳統(tǒng)已經(jīng)有了動搖。
韓新月(代表著回族的新一代革命者),已經(jīng)完全地拋棄了伊斯蘭傳統(tǒng),義無返顧地走向她的理想。這正是作者的希望——新一代的回族正在拋棄伊斯蘭教的束縛,回回民族的希望正在前方。
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感600字篇3
提起《穆斯林的葬禮》,很多人都會想到一個詞——玉殤。是啊,在那隨珠和壁,明月清風的"博雅"大宅里上演了多少讓人魂牽夢繞的情與事,在夜間那沙沙聲中打磨出了多少稀世珍品。兩代穆斯林是從這里走向輝煌,也是從這里走向衰敗。
我無數(shù)次的為故事之中的女主人公嘆息,韓新月,如一輪新月般純潔,如美玉般無暇,她正值青蔥歲月,亭亭玉立,她淺嘗愛情,不甘于獨臥被榻之上,她好似一株出水芙蓉,不容世事污濁,秉持著她那看似平凡的目標,渴望重歸于燕園未名湖畔雕梁畫棟的備宅之中,于幽幽燈光下,深望著她眷念的愛人,重讀他的譯作,重聽他淺吟出拜倫純凈如清泉的詩句。楚雁潮,26歲風華正茂的年紀,在燕園教書,由于同對翻譯譯著事業(yè)的鐘愛,新月與班主任楚雁潮的建立起了一種相惜的情感。然而在那個容不得浪漫的時代,她的師生之戀只有走向死亡。
一年后,噩耗傳出,新月患有不治之癥,然而,在楚雁潮的一次次關懷中,他們發(fā)現(xiàn)彼此之間已越過師生之界,心生愛意,他們是年齡相仿的年輕人,一個是老師,一個是學生,而且還是一個臥榻病人,這似是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然而,與此之上更有一道線,將新月與楚雁潮,那便是信仰,新月是回回,是一位穆斯林,她受著安拉的祝福來到世上,每天看著母親做齋戒,然而,回回是絕對不能與異教人結(jié)為連理,楚雁潮相伴著新月走過了最后一段人生,他只是給了新月延長生命的動力,他沒有奢望最最簡單的婚姻,他只想這樣守著她。然而,楚雁潮最終還是沒能力留住新月那脆弱的生命,新月走了。她帶著遺憾走了,她帶著無限希望走了,她帶著對未來的向往,對事業(yè)的熱愛走了。新月在臨死時一直在問她的好友淑彥"天亮了嗎楚老師怎么還沒來啊……"我潸然淚下,她帶著莫大的遺憾離開了人世。離開了這個有她愛和愛她的世界,離開對于她而言才剛剛開始的人生。
當楚雁潮跳下墓穴為新月試坑時,我哽咽了何謂偉大的愛情,那種揪心的疼痛感延伸到了每一處肌膚。此時,我多想質(zhì)問,上主安拉,您的仁慈哪去了那凄美的讓人肝腸寸斷的感情,那深邃的讓人刻骨銘心的摯愛,那幽杳的柔情似水的關懷,構成了一部偉大的愛情篇章。然而,這只是這部書的一小部分。月與玉的穿插,跨越時空,讓我游蕩在兩代人之間,感動著兩段感動。奇珍齋的興衰,韓子奇的人生經(jīng)歷,韓太太的辛酸與無奈,韓天星的哏直,陳淑彥的賢惠,梁冰玉的倔強與遺憾…一個個血肉豐滿的角色匯成了一個曲折感人的故事。整篇文章似一支幽歌,一唱再唱,沒有華麗的詞藻,確是深情至極的詩篇,抽出兩條明晰的線,兩段憂綿的戀情,兩處凝滿淤血的城——北平與倫敦,我無法不說這篇小說的偉大。這曲哀歌既畢。
于是,人們虔誠的念悼:
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感600字篇4
讀一本書,改變一個人。今天終于把《穆斯林的葬禮》這本書看完了,我懷著極其復雜難以捉摸的情緒,開始寫這篇讀后感。
從學校里接到濤哥閱讀任務的時候,我并未在意,單純這個題目也未深究,等到讀到一半的時候,哦!才感覺到了葬禮-死亡的氣息。主人公新月那甜美的笑容和脫俗的氣質(zhì)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我就想如果我會畫畫該有多好,把她那種超凡的微笑畫出來,可是我又不忍,無奈,任何畫筆都難以描摹新月那種美,還有那淡淡地憂郁。
一代人,一家人,一個時代,兩個民族。梁亦清,韓子奇,梁君璧,梁冰玉,韓天星,韓新月,這個穆斯林家庭;奇珍齋,“博雅”宅,燕大校園,這幾個地方是主人公魂牽夢繞割舍不斷的根基。哦,對了,還有楚雁潮,這個談吐儒雅,細心熱烈的年輕助教。
一個人的生命難道如此脆弱嗎?為什么災難要一次又一次降臨在這個純潔美麗的十八歲女孩身上?為什么要讓親人離散,白發(fā)人送黑發(fā)人?韓子奇悲傷,韓太太悲傷,楚老師悲傷,悲傷的不應該僅僅是他們,還有那個時代!
白手起家的小奇子,為了報恩,與師傅之女梁君璧結(jié)合,共同撐起了搖搖欲墜的家。但是,什么是愛情一直在韓子奇的心中打了一個問號。他只知道報恩報怨,從未體會過什么是真正的愛情,直到梁冰玉病重時的那一刻,當兩雙手相握,兩顆心緊貼時,已到中年的已經(jīng)有了妻室子嗣的韓子奇和正在青春熱血的梁冰玉相愛了,這是一次不畏世俗的相愛,并且新月誕生,成為他們愛情的結(jié)晶,也是他們愛情的犧牲品!可憐的新月兩歲便離開了生母,可愛的新月無憂無慮地成長,成長為老師眼中的得意門生,爸爸眼中的掌上明珠,得到了好姐妹陳淑彥所認為的“幸福”。要強的她沒有填寫第二志愿,直接考入了燕大,當然,也是她的“小姨”曾經(jīng)就讀的學校。她在二十七齋有了好姐妹,她在備齋有了親愛的老師,爸爸是國家干部,哥哥是工廠工人,雖然不是非常富裕,但是在別人眼中也是相當perfect了。(起碼我讀到那里的時候是這么想的)
然而故事卻不會朝著完美的方向發(fā)展,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波瀾呢?我記得是這樣的:天星操辦婚事需要錢——韓太太逼迫丈夫賣掉乾隆翠——韓子奇重見乾隆翠悲憤交加意外出車禍——新月著急見爸爸心臟病發(fā)——新月在哥哥婚事后情加重——楚老師表白——韓太太阻止——姑媽突然離世——新月病?!略卤Ш抖馈┭耪矞纭n子奇離世——“小姨”回家,卻是物是人非親人離世——完
還記得楚老師說過的話:“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fā)的美好情感,我因為愛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藻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深沉,愛得強烈,愛得長久,這就是一切!”
我今年才18歲,我不懂什么叫愛情,當然更沒有體會過。當我看到這段話的時候,我震驚了,不是因為它有華麗的辭藻,是它熾熱的感情和真摯使我感動,愛不是自我犧牲,愛不是憐憫你,因為愛所以愛,不含任何的動機或者其他。
——當愛情叩動她的心扉的時候,卻感到迷茫,“老師,這就是……愛情嗎?我們之間是愛情嗎?”
望著這個純真的少女,楚雁潮的心在顫抖:“新月,”他說,“愛情,是人類最美好的感情,當兩顆心經(jīng)歷了長久的跋涉而終于走到了一起,像鏡子一樣互相映照,彼此如一,毫無猜疑,當它們的每一聲跳動都是在向?qū)Ψ秸f:我永遠也不離開你!那么,愛情就已經(jīng)悄悄地來臨,沒有任何力量能把它們分開了!”——
這是楚老師向新月表白時說的話,也許會有人認為這是一個老師給他病重的學生的安慰,是同情。前面我已經(jīng)說了,他們的愛不存在同情或者憐憫,不允許梁君璧這種人來玷污?!耙蝗諡閹熗?,終生為父子。”老話說的沒錯,但是在這對熾熱地向往事業(yè)與愛情的年輕人面前,不是所謂人們口中扯不清道不明的師生戀,而是對愛情的執(zhí)著與追求!這份感情是梁君璧一輩子無法體會到的,這是梁君璧的悲哀,也是封建傳統(tǒng)婦女受生活逼迫的那個時代的悲哀!試想一下,多么青澀的面龐,當愛情撞擊她的心扉的時候,她是何等的激動和忐忑,“老師,這就是……愛情嗎?我們之間是愛情嗎?”
唉!我知道,新月不想走,她有她所熱愛的事業(yè),她有她所熱愛的姐妹和親人,她有她所思年的生身之母,更有她的愛——楚雁潮。但是沒人能夠救她了,包括她的楚老師,她受的苦還不夠嗎?!為什么這么多的身世迷茫這么多的冷嘲熱諷要壓在一個柔弱而又表面堅強的肩膀上!?公平嗎!?
偌大的北京城,偌大的中國,浩浩蕩蕩的歷史洪流,不會銘記這個不起眼的小丫頭,時代的腳步不會因為她而停留,甚至連她的“拉赫”(墳墓)后來也夷為平地。所有的這一切好像不是為了這個姑娘而準備的,她悄悄地從倫敦的產(chǎn)房里來,又悄悄地從簡陋的“旱托”(尸床)走,留給世人什么呢?
她熱愛的翻譯事業(yè),她陶醉的小提琴《梁?!?,她的愛,也都隨著臨走前不安的喘息和羸弱的身軀一并進入了泥土。接受真主的審判,相信她一定能進天園的吧!摁,一定的!
在這里,我不想大談特談見解,更不敢對愛情下個定論,只能淺薄的說一下我的理解。親情愛情友情,人是感情動物,不能像老子莊子所倡導的那樣“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而是生活在集體環(huán)境里,需要情感來澆灌,接下來就看處理這些感情的方式了。
韓子奇性格難以捉摸,他可以讓在牛津大學就讀過的妹妹深愛,他可以讓奇珍齋重現(xiàn)往日輝煌,他是玉王,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但同時他的懦弱和反復令梁冰玉憤而離去,令新月屢次受“媽媽”的傷害,對梁冰玉和梁君璧來說,他不是個稱職的愛人,對新月天星,他也不是個稱職的父親。
梁君璧是個封建家長制度的代表,她親手籌劃斷送了兒子天星的幸福,而且親手把新月送上了絕路,這一切的一切足以使真主憤怒,但是她卻執(zhí)迷不悟,一心以為自己這是為孩子好。難道她的命令比兒子的幸福更重要?她的面子比女兒哪怕是說外甥女的性命更重要?糊涂!
韓天星那種性格外弱內(nèi)強,是個有責任心的老實人,他顧家顧父親顧母親顧妹妹,但是為什么不果斷制止母親對新月的偏見?(當然,我說這些可能膚淺了,我暫時未能真正理解更深層的原因,我相信作者霍達前輩一定有她自己的寫作目的的。)
而最perfect的新月卻是一個最最最弱勢的人,把光輝集中在一個最柔弱最容易摧毀的人身上,可能也是一種手段吧!她清純可愛,我看來是那種不施粉黛便能使周圍的人神清氣爽的女孩兒,楚老師談吐文雅,而又積極上進,他表面的文靜襯托的是內(nèi)心的剛強與熾熱,他熱愛詩人拜倫,尊敬導師重視執(zhí)教,又不放棄自己額外的翻譯夢想。魯迅的《鑄劍》開始翻譯的時候,新月剛跨入燕大,是何等的活潑可愛健康,而當故事新編中最后一篇《起死》結(jié)束的時候,新月的生命也走到了盡頭,早早的告別了這個世界,這個令她留戀又使她心生畏懼的世界,走時帶著生母不曾見面的遺憾和對愛情的希望。
《起死》中:“莊子為什么要給五百年前的骷髏‘起死’?”
“也許,是要他重新生活一次。人生雖然艱難,生命畢竟可貴。莊子認為人生應該像鵑鵬展翅,扶搖而上九萬里,絕云氣,負青天!”那么,請你再給新月起死吧!悠揚的小提琴在回族公墓響起,一首《梁?!罚蛟S在地下長眠的新月能夠感受到楚老師那凄婉的琴弦吧……
題外話:為什么悲劇才會讓人銘記?《哈姆雷特》里的莪菲麗亞,《羅密歐與朱麗葉》里的朱麗葉,牛郎與織女,千百年來重復的一個話題——悲劇?;蛟S悲劇才會引發(fā)人們對人類自身的思考,對時代的反省吧!寫到這里不禁佩服這本書的作者——霍達
感謝她寫了這部奇書,有人曾說:“讀一本書改變一個人?!苯裉?,我寧愿接受這改變,受一次人格與智慧的“大凈”。
穆斯林的葬禮讀后感600字篇5
很早以前就一向想看看霍達的《穆斯林的葬禮》??上г诟咧心欠N緊張迎考的時期找不到一份屬于自己的空閑。最后在進入大學的某個周末,從圖書館找到這本書欣喜地捂著然后跑回宿舍,拉上床簾,隔開塵世的干擾,靜靜地把自己放進穆斯林的那份神秘和時代的凄涼中。
一口氣完成了那漫長的40萬字旅程,在書里的主人翁都得到應有的結(jié)局時,我的心并沒有隨著書的最后一頁的閉合而釋然。我把書在從頭翻了幾遍,思緒也開始煩亂,我忽然發(fā)現(xiàn)這本書本不是為了簡簡單單地向讀者闡述幾個回族的穆斯林之間恩感情仇的故事,它好像在借那幾個悲慘的人物向世人表達著什么,呼喊著什么。
同宿舍的朋友在討論著人間感情。我隔著薄薄的簾子,竊聽著。有人說:“如果存在不吵架的戀人她們就必須如陌生人般達不到感情的最頂峰。而最深刻的感情卻是給予對方最大極限的自由?!蔽乙苍S沒有經(jīng)歷過真正的感情,無法體味這話里的真諦,但是《穆斯林的葬禮》中梁君璧對韓子奇的愛卻是令我感到畏懼和寒心。我也不贊成梁冰玉不顧一切的愛,為了自己的愛不惜毀了姐姐的家庭。她的愛是自私的。不要說是在思想封建的四五十年代,就算在新事物飛速發(fā)展的21世紀,這樣沒有限度的愛也是為人們所唾棄的。但君璧為了捍衛(wèi)自己的愛而不惜扼殺兒子、女兒的真愛。為了挽回自己未能得到的愛,用母親的身份強行安排兒女的感情。更為了阻止丈夫?qū)γ妹玫膼鄱鴱娦汹s走了妹妹。但這又得到了什么,她只留住了一具沒有心的軀殼,她這一輩子再也沒有得到丈夫的愛。她的人生是悲慘的,為了守住穆斯林的宗教信仰,她的一生沒有反抗,沒有掙扎,她把因為丈夫和妹妹的背叛而產(chǎn)生的那份怨恨都深深埋在了心底。最后回歸土地時再一并帶進泥土……
而韓子奇的人生卻更富戲劇化。他從一無所有的到來至兩手空空地離去,霍達給了他一個回歸原始的命運。他的一生雖然以前輝煌過。但他卻是懦弱的,在戰(zhàn)爭到來時為了自己的收藏,為了固守自己的那份追求不惜拋開家庭,拋開每個中國人應有的救國救難的義務藏身于英國。他是在戰(zhàn)爭中保住了那些玉,可結(jié)果又怎樣呢他還是一無所有地孤獨離世。而他的感情卻更是失敗。他的背叛使兩個女人生活在痛苦中。更因為他的固執(zhí),最終決定了他最愛的女兒新月無法幸福。
新月如她的生母一樣敢于追求自己的感情。但是她的命運是悲慘的,老天讓她在人生得意時理解了突如其來的大難。在失去母親關愛的同時還被一顆不健康的心臟牽累著,在追求感情路上她走的坎坷又甜蜜。雖然母親那句:“我寧愿你死也不要你跟楚雁朝在一齊的話”讓她的心涼到了極點,但是在她辭別人世16年后的忌日,還有個楚雁朝在她墳前拉那曲《梁祝》。還有凄美的小提琴的旋律訴說著楚雁朝對她深深的愛戀。而同此時她的生母也回來看她了。一生愛她的兩個人的出現(xiàn)使她的結(jié)局雖悲卻不慘。
相反一向說她命苦的天星實際上卻是書中最苦的人。他的所愛因為沒有良好的家庭背景而被親生母親拒絕。當最親的母親精心策劃摧毀他的幸福時他居然毫無所知。為了妹妹,為了他并不愛的淑彥的幸福,他在得知自己苦難來源后卻無法反抗。他是個老實人骨子里卻并不懦弱。是時代的局限,是穆斯林的那份虔誠注定他一輩子都要活在痛苦里。他無法得到幸福,卻默默地給她人制造了幸福。
所有不幸的感情都只因為一個穆斯林的身份。新月與楚雁朝是這樣。如果新月不是一個穆斯林,或者楚雁朝是個穆斯林,那么梁君璧就沒有借口阻止他們的交往,新月的生命也許就不會這么快結(jié)束。而如果奧力弗是個穆斯林,那么他的誠心已經(jīng)感動了冰玉,他們也必將結(jié)合,奧力弗就不會成為戰(zhàn)爭的犧牲品,也許準確的說是不會成為穆斯林規(guī)矩的犧牲品。那么這以后一切的不幸就不會發(fā)生。
再翻開書的時候注意到韓子奇的懺悔。在臨終時他再也無法繼續(xù)埋藏心底的秘密。那個韓子奇自己守了幾十年的秘密最終曝光讓梁君璧整個身心受到巨大的震撼。這個一輩子以穆斯林身份自居的老太太在晚年才得知與自己共同生活了幾十年的丈夫居然不是一個穆斯林,那么她一輩子用穆斯林的規(guī)矩要求自己和家庭,她一輩子對真主安拉的朝拜又算什么呢她用這個逼死了女兒的做法又得用什么來解釋呢
最后我發(fā)現(xiàn)對標題上的葬禮開始能夠得到一點解釋了。那不是對穆斯林的葬禮,而是對穆斯林繁亂規(guī)矩的葬禮。韓子奇用自己的一生,痛苦的一生埋葬了那些屬于穆斯林的禮節(jié)。雖然在他臨死之際他懇求身為穆斯林的妻子原諒,乞求真主的原諒,但這些不能刪除他所走過的軌跡。這本書看完了,眼淚也跟著停了,有人說所有文字的最后都是對人生的思考,我想這句話就應是對的。那么此刻我就應思考些什么呢
舍友們關于感情的討論也接近了尾聲。她們最后統(tǒng)一意見:感情是不能夠等待的,無論男女對感情都有主動權,如果你發(fā)現(xiàn)了感情就務必勇敢的去追求。對啊,就向新月還有梁冰玉,在她們身上沒有愛的怯弱,沒有時代的被動。她們算是勇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