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生緣觀后感作文600字
半生緣觀后感作文600字(精選5篇)
《半生緣》是張愛玲第一部完整的長篇小說。你是否看過這部作品,如果看過,你是否有許多不一樣的感悟呢?這下面由小編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半生緣觀后感作文600字,方便大家學習。
半生緣觀后感作文600字【篇1】
張愛玲是一位怎樣的女子,為何能寫出如此空靈的作品。之前很早就聽說張愛玲,但不知為什么心里總是拒絕她。但看完她的作品我深被她的和平靜所震攝。有人說張愛玲是一口古井,不但是井,且是一口任由各界人士四方君子盡情來淘的古井,越淘越有。今天讀來,真有此感。
不知現(xiàn)在還有沒有《半生緣》中讓人有淚難流但心情比流淚還難受的無從發(fā)泄的愛情故事。他們雖只半生的緣份,卻有一世的情份,這是何等高尚的愛情,可惜這種愛情沒有根基,一個個消失在當時的制度中,滅跡在當時的世俗中,可嘆可惜啊!但是他們那種發(fā)自心底的愛,那種曠日持久的愛又怎能與如今速成愛情同日而語。我總是很欣賞和向往那種天長地久的愛情,那種為了愛人能犧牲一切的愛情,那種無論發(fā)生什么事遇到什么罪都深知對方會憐惜自己不必去自憐自卑的愛情。小說中的惠楨,一個有新思想的女性,一個自食其力的女人,一個對愛執(zhí)著的女人,卻也一度被社會世俗所迫害,當她驚醒的時候,卻只能面對愛情無能為力,這是多么可悲的事情啊!不知道現(xiàn)在還沒有沒如此剛烈的女子。
我總是對現(xiàn)在的愛情抱以懷疑?,F(xiàn)在的愛情沒有相識相知的過程,大體是一認識了就有了肉體的接觸,哪里能有心的碰撞與靈魂的結(jié)合,這種能稱為愛情嗎?他們省去了心靈溝通的過程,難怪現(xiàn)在把結(jié)婚離婚當成兒戲的人不少。不知為什么,我非常羨慕小說中的惠楨和世鈞,雖然他們無緣結(jié)合,但是他們可以用思念來溫暖自己的一生,這何嘗不是一種幸福呢?
在他們通訊不發(fā)達的時候,只能以書信來表達情感,甚至各自走進婚姻連書信都不能有,他們就惟能用思念和回憶來維系自己的愛情,這是何等的艱難卻又是何等的感人。物欲橫流的今天,不知還有沒有如此感人的故事。
半生緣觀后感作文600字【篇2】
一口氣看完《半生緣》,思緒萬千,當時就決定寫一篇讀后感,躺在床上輾轉(zhuǎn)到半夜,都構(gòu)思得差不多了,就等早上起來提筆寫了。早上起來竟只記得曼楨的那句話:世鈞,我們再也回不去了。
毫無疑問,張愛玲是極喜歡這個故事的,要不她也不會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來改寫這個故事。雖然《半生緣》和《十八春》是同根同源,但《十八春》畢竟篇幅有限,不能像《半生緣》這樣的長篇,把她對人生的觀察刻畫得如此透徹深刻。
曼楨的一生是悲劇的。說好的一生一世,卻在一個騙局面前變得支離破碎。然而,誰錯了?世鈞錯了嗎?在曼楨被祝家囚禁的時候,他三翻五次找到顧家詢問,卻被顧家合力蒙騙了,被告之曼楨已經(jīng)遠嫁。他竟然相信了。直到一些年后,無意間翻到了曼楨寫給他的最后一封信,最后幾句:世鈞,我要你知道,這世界上有一個人是永遠等著你的,不管是什么時候 ,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總有這么一個人。他才想起:難道她還在那里等著我嗎?
曼楨錯了?事實上,曼楨是在等他。曼楨的姐姐曼璐為了挽留花天酒地的丈夫祝鴻才,在知道鴻才覬覦曼楨已久的情況下,謊稱自己病危把曼楨騙到祝家照顧自己,然后曼楨遭鴻才強暴,又被祝家殘忍地囚禁起來。他們都在等,包括曼楨的家人,等曼楨性子磨光,就會順理成章地成為鴻才的妾。然而曼楨沒有屈服,他始終相信世鈞會來救她。而這時的世鈞也陷入了絕望,不久他成家了,他娶了富家千金翠芝,兩人并不相愛。曼楨懷孕了,身體虛弱導致早產(chǎn),由于來不及預定一等病房,她住進了三等病房。產(chǎn)下一子后,曼楨向同病房的少芬傾訴自己的遭遇,少芬兩口子合力將曼楨救了出來。人這一輩子總是這樣的戲劇化,到頭來幫上自己的很有可能就是一個萍水相逢的人。
曼楨獲救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世鈞,在得知世鈞已成家的消息后,心如死灰。曼璐真死了,鴻才又潦倒了,關于曼楨的孩子在祝家不斷受到老媽子虐待的消息陸續(xù)傳到曼楨的耳朵里。曼楨心一軟,嫁給了當年強暴她的鴻才。除此之外,她又能怎樣呢?
多年以后,當世鈞和曼楨偶遇,他們都原諒了對方,但是他們卻回不去了。原來,錯的只是時間,他們一直在跟時間掙扎。他們也知道,從前的最后一次見面只是突如其來的,沒有訣別,而今天從這里走出去,卻是永別,清清楚楚的。
我們都回不去了!這是一句讓人心碎的話!曼楨為什么想要回去?我們又為什么想要回去?而現(xiàn)在想來,即便回去,回到過去相愛的時間,也都是煎熬和痛苦,毫無幸??裳?。否則又怎么會分開。我們無處可去,在時間的軸線上,過去和未來,沒有一個可以藏身的角落。
半生緣觀后感作文600字【篇3】
這次讀書,我盡力不讓自己強求能收獲什么,粗粗讀完了一遍,以為不會有什么感觸,卻不自覺地又翻回去,看了好幾遍那些讓我留戀的幾個段子,幾個情節(jié),慢慢地便像是心里涌出了什么似的,卻又有些朦朧,說不太出來。現(xiàn)在也只是粗略地談談感受,在寫的過程中再逐步提煉,總結(jié)感悟與所得。
《半生緣》中不乏名門貴族,然而給我的感覺卻遠遠不止富麗堂皇,更多的是那隱藏在金燦燦的名利下的一股子莫大的悲哀。
曼璐這女子,便正是如此。起初我對她頗感同情與崇敬,為了家庭,才做了舞女,放棄了尊嚴,嬌艷做作,只為討那千萬男人歡心,撈了他們鈔票好維持全家生濟,她為全家付出太多,最終付出了自己一生的幸福為代價。我的確欣賞曼楨的高雅天真自尊自愛,也為曼璐的擦脂抹粉,瘋瘋顛顛的行為感到不適,但一開始我始終覺得她雖會與鴻才撕打,會艷妝濃抹企圖遮掩漸蒼老的容顏,卻仍是美麗而偉大的,她寧愿付出自己的幸福,來換取全家的幸福,那時,曼楨世鈞甚至還不及她給我的印象深刻。
但當她嫁進了鴻才家,在華麗的房子里,獨自忍受病痛,沒有丈夫的疼愛,甚至還要拖著病體與醉酒的丈夫撕打吵鬧一番,這日子里滿滿地盡量悲涼,雖有再多的財產(chǎn)名利,生活卻徒有止不盡的'空虛,甚至受盡了侮辱,又同謀害慘自己的親生妹妹,也難怪最終年紀尚輕便郁郁而終,雖然越到后來,越厭惡她,最終她死去了,也隱隱地有些同情這女子了,她也曾有過青春,有過豫瑾,但最后卻成了凄涼虛弱狠毒的女人,以病死退出了舞臺。
仔細回味,仿佛結(jié)婚什么的也不再重要了,曼楨把事實告訴世鈞,雖然回不去了,其實說不定也是可以回去的,但這樣便夠了,不需再結(jié)婚,在一起白頭偕老,那個時刻,只要說出這經(jīng)歷,解開了心結(jié),便知足了,將一輩子戀著對方,再沒有遺憾,曼楨曾想著出去以后一定要把這一切都告訴世鈞,可真正面對面坐著,訴說了,卻仿佛在說一件很遠很遠的別人的事,平靜得讓人心疼,世鈞知道了這一切,就足矣?! ∵@樣的結(jié)局,的確摻著絲絲的苦意,但更多的讓人回味,讓人留戀這份感覺,或者說,正是這絲絲苦意,讓人不禁含淚微笑,享受著苦盡后的澀澀的甜意。
在都市中,豪宅里,卻住著無人理解的悲傷孤獨的人,人前像小丑強裝歡笑,背地里暗自撫弄傷痕累累的心?! “肷?,僅僅只半生而已,緣份至半生便已盡矣。
半生緣,卻又遠未至“半生”,以為經(jīng)歷了大半人生,卻只是匆匆?guī)啄旯饩啊?/p>
半生緣觀后感作文600字【篇4】
《半生緣》是個悲劇,小說中兩對相愛的人,曼楨和世鈞,叔惠和翠芝,都沒有在一起。十四年后,當曼楨和世鈞在叔惠家相遇的時候,曼楨跟世鈞說了那句堪稱“最言情”的話:世鈞,我們回不去了。
我很想不明白,為什么兩個人十四年后,在彼此還相愛的情況下,就不能再在一起了。世鈞雖然跟翠芝結(jié)婚了,但是彼此都知道對方不喜歡自己,這時候叔惠正好從美國回來,也是結(jié)婚又離過婚。世鈞只要跟翠芝離婚就有情人終成眷屬了。四個人有一次重新洗牌的機會,重新組合,但為什么大家不坦誠,然后苦兮兮地說,我們回不去了。
后來我想到本書作者,我的女神張愛玲,她喜歡寫悲劇?!秲A城之戀》大概是她唯一的一個大團圓結(jié)局的小說了。悲劇給人一種悵惘的感覺,這正是張愛玲追求的,所以她故意不讓曼楨和世鈞在一起,把《半生緣》寫成了悲劇。悲劇是作者故意寫成的,所以不要當真。
當翠芝跟一鵬解除婚約的時候,曼楨跟世鈞倆人聊天,曼楨說了一句:“我覺得這些人都是電影看得太多了,有時候做出的事情都是‘為演戲而演戲?!逼鋵嵅还馐强措娪埃囱郧樾≌f,聽苦情歌,看得太多又走不出來的人,都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不管在做什么事情,都像在拍MV,從而消弭人的革命警惕。有時候入戲太深的人,再回到現(xiàn)實生活中,會覺得真實的生活怎么這么粗糙、無味、簡直一點戲劇性也沒有!這些人當然是把生活和小說過反了。
以前我寫了很多日記,時不時會拿出來看一下,突然有一天覺得太矯情了,就把日記一把火燒光了。有一段時期,我覺得挺可惜的,不管日記寫的什么,都是曾經(jīng)的我的心跡。但是現(xiàn)在我并不這么認為了,生活是向前的,頻頻回頭怎么朝前走呢?那些青春期時候的小情緒,丟了就丟了。第一次戀愛的時候,我很喜歡存一下火車票根、去游玩的各種門票、電影票……,后來卻沒有這樣的心情了。其實收藏下來也不會看,如果兩人分手了,也是徒增悵惘。我甚至懷疑自己那時候?qū)懭沼?、收藏紀念物,然后拿出來感念一番的橋段,是從韓劇里學來的,目的是為了感動自己。
生活是不舍晝夜的東流水,逝去便逝去!我們往前去,會遇見更廣闊的的江海。
半生緣觀后感作文600字【篇5】
剛上班的那一年,一個同事和我一起參加自考,她很喜歡張愛玲的作品,《半生緣》就是她推薦給我閱讀的。我那時因為要看書備考,而這篇小說篇幅太長,怕浪費時間,于是就走馬觀花的瀏覽了一遍,沒有留下太深的印象,基本上沒有看就歸還了。大概只是記得開頭和結(jié)尾。那時還是太年輕,沒有閱歷,所以不會感同身受。
一本好書在不同的階段閱讀,內(nèi)心會有截然不同的觸動,而《半生緣》就是這樣一部很有時代感的小說。去年我買了《張愛玲作品集》,一直都沒有完整的時間去讀完它,直到放了暑假才靜下心來讀完了。后來看了林心如和譚耀文主演的電視劇《半生緣》,故事很長,有三十多集,所以想要看全不大可能,只有最后一集我在電視上和網(wǎng)上又看了幾次,大結(jié)局是這部電視劇最出彩的地方,網(wǎng)上有評論說因為飾演了顧曼楨,從此觀眾們認可了林心如的演技。這一集的臺詞基本上就是原封不動的照搬張愛玲小說中的原話,的確很好。
電視劇的第35集大結(jié)局中,敘述了曼楨和世鈞,叔惠和翠芝的重逢。我欣賞翠芝的處事方法:她見過叔惠解開心結(jié)之后,很快回歸家庭生活。世鈞試探的問翠芝:“你幸福嗎?你并不欣賞我的性格?”翠芝不可能不知道她丈夫的事情,但是她平靜地回答:“我幸福呀,你幸福了我就幸福,嫁雞隨雞嫁狗隨狗這個道理你還不懂嗎?”而這時大貝、二貝說夢話,他倆終止了談話回房間哄孩子,并為孩子掖好被子。這時,翠芝很及時的說了一句:“你還是個好父親”,世鈞頓時無語,把在曼楨那里許下的承諾都咽了回去。她的機智和聰慧拉回了世鈞游離搖擺的心,真是個聰明的女人。
曼楨和世鈞的會面就要感傷的多,曼楨是一個理智的女人,她對世鈞沒有期待,她覺得老天可以安排這樣的一場會面已經(jīng)是很奢侈了。她只是想要把當年沒有來得及說的話講給世鈞聽,把誤會解釋清楚罷了。她知道,這一次的'會面之后就是永別了。電視劇增加了這樣一個場景:在人潮洶涌的路口,曼楨拉著兒子靜靜地看著世鈞帶著妻子和兩個孩子從她的視線中逐漸遠去,真正的從她的生命中完全退出。這個處理過渡的很自然,比小說的結(jié)局要更清晰。人生總是有很多事情讓人無能為力,誰都不可能操控命運的手。還將舊時意,惜取眼前人。在朦朧的淚光中我仿佛依稀看見曼楨牽著兒子榮寶的手微笑著走向新的生活,人只要認真的面對生活,前方總是還會有無限的可能和美麗的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