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書籍讀后感600字作文
四世同堂書籍讀后感600字作文(精選5篇)
《四世同堂》以抗戰(zhàn)時期北平一個普通的小羊圈胡同作為故事展開的具體環(huán)境,以幾個家庭眾多小人物屈辱、悲慘的經歷來反映北平市民在八年抗戰(zhàn)中惶惑、偷生、茍安的社會心態(tài),再現他們在國破家亡之際緩慢、痛苦而又艱難的覺醒歷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關于四世同堂的讀后感,希望能幫到各位。
四世同堂書籍讀后感600字作文篇1
本月看的是老舍(四世同堂),這本書是女兒推薦給我的。這是一部中國現代長篇小說經典名著,是老舍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說在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北平淪陷的時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的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服從生死存亡。
老舍先生用筆下栩栩如生的人物,寫活了那段沉重的歷史:家破人亡的錢先生,代表的是不畏強暴的中年知識分子;英勇斗爭的瑞全,代表的是不甘亡國的青年才俊;獻媚敵人的瑞豐,代表的是自甘墮落的漢奸小人;熱心助人的李四爺,代表的是急公好義的英雄義士;輪為特工的招弟,代表的是屈服敵人的豺狼走狗;無奈無助的祁老人,代表的是天真愚昧的貧苦大眾。讀后感·每一個人物,都有他的性格特點,從中能夠窺視到我們的民族文化與特點,發(fā)人深思。
在老舍先生的文字中,我們能夠看到他對日軍暴行和叛國求榮者的譴責與批判,能夠看到他對敢于奮勇抗爭的志士們的敬佩與贊許,也能夠看到他對被迫成為亡國奴的平常百姓的同情。
老舍先生在文章結尾寫下“起風了”三個字,必是期望每一個看過這本書的人,都能明白,無論狂風暴雨,總會有陽光沖破云層,重照大地的一天,清風仍會拂過,生活仍在繼續(xù)。
四世同堂書籍讀后感600字作文篇2
去年生日同學送的《四世同堂》,三部,一年過后,有點慚愧,才看了一部!開始看時,就想著到時候看完了能寫篇讀后感,就像初中還是高中那時候常寫的讀后感。此刻擺在自我的床頭,卻總有些原因,讓你靜不下心看第二部,那就先寫寫感受,看后事如何?
從小到大,最怕填你的特長是什么?最怕問你擅長什么?普普通通、平平淡淡??墒?,卻總有那么一股勁,堅持著自我,保留著初心,我還能做點什么,我至少還能夠改變點什么,我覺得,人就是要這樣吧!
哪怕你只是在做一件很小的事,連你都不覺得它重要,可是,做了,好過走向一條相反的道路。或許,就是因為大多都是這樣的人,大多人都有著相同的一個初心,大多的初心都是朝著一個好的未來,此刻我的眼里,我們的眼里,大多都是完美。
瑞宣,在那個時代,代表著大多數的人。應對國家一點一點的被日本侵占,期望能投身到反抗中,哪怕為戰(zhàn)爭獻出自我的生命。但作為兄長,背后一個家庭需要他支撐,祖父病了,母親常年多病體弱,二弟心中根本無家國之痛,反而為日本人做事,三弟義無反顧的投身到抗戰(zhàn)中,做了他想做的事。讀后感·而他,就成了整個家庭的頂梁柱。他矛盾、痛苦、無奈,滿腔的熱情只能藏于心中,盡力壓制。我想,即使時代在變化,瑞宣依然是我們這個時代大部分人的縮影,一個代表,背負著很多,不能放手去做自我想做的事,一方面來自于外界多方面的壓力,一方面來自于自身。
或許之后他主動踏出了那一步,帶著家人的理解與支持,或許那個時代逼迫著他不得不邁出了這一步,艱難困苦的行走著,或許……我相信,瑞宣的初心都不會變。
我們只愿心懷清歡,以清凈心看世界,以歡喜心過生活,以平常心生情味,以柔軟心除掛礙。
四世同堂書籍讀后感600字作文篇3
《四世同堂》這本書,以日本侵略者入侵、占領北平直至投降的八年抗戰(zhàn)前后為時間背景,講述了北平(現北京)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物的遭遇命運和選擇,重點講述了四世同堂的祁家的人物命運。在那段暗無天日的歲月里,應對日本鬼子的侵略,有的人選擇反抗,成為民族英雄;有的人選擇忍耐,茍且偷生;有的人則成為漢奸,成為民族敗類。老舍先生用他的細膩白描,淋漓盡致的講述了當時北平社會的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
小說中也不乏許多漢奸形象。在太平日子中,他們投機取巧地干著無聊的事情。當日本人打過來時,他們以為要改朝換代了,就急忙巴結日本人,心甘情愿的當日本人的走狗,見到日本人都賠上笑臉,鞠大于九十度的躬。當別地有了反抗戰(zhàn)爭時,他們惶惑不安;讀后感·當中國城池淪陷后,他們反倒組織各種人游行慶祝。雖然他們一個個都是那么可恨,但他們的死讓人覺得既痛快又可悲。大赤包在獄中都瘋叫著她是“冠所長”,冠曉荷被活埋前都對日本人卑躬屈膝。
小說中的一些次要人物也像我們揭示了另一些中國人可悲的一面。以往拳打漢奸的金三爺,因為日本人帶來的好生意轉而感激,之后甚至出賣了錢默吟先生。年輕貌美的招弟,墮落成一個出賣肉體的女人,卻還以此為榮。這些沒有是非觀的行為無疑是貪念作祟,以致自掘墳墓。
之后,當抗戰(zhàn)最終勝利,人們仿佛才想起了報仇,結尾幾個小伙子想找日本老太婆報仇的事再次讓人嗤笑和而嘆息:這就是懦弱的中華民族啊!人們已經不怎樣能高興起來了,而年幼的妞子餓死,祁老人抱著尸體悲涼的一幕更是令人心碎。八年的風雨飄搖,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給中國大地留下了累累傷痕。我們不應忘記這段屈辱的過去,要時刻銘記那段冰風冷雨的歷史,創(chuàng)造輝煌的未來。
四世同堂書籍讀后感600字作文篇4
《四世同堂》開始于抗日戰(zhàn)爭之前那個黎明前最黑暗的時光,結束于抗日戰(zhàn)爭勝利的美麗時刻,而期間人們經歷的便是那個最黑暗,最痛苦,最磨練自我的時光,其中一個關鍵詞自然是被中國人民深惡痛絕的日本鬼.,他們所做的種種令人發(fā)指的事以及他們近乎變態(tài)的心理,《:SIGN》有年過半百只求享清福的祁老人,有被日本人迫害而家破人亡,放棄知識而立志報仇的錢老人,有受過新中國教育卻被舊中國古老陳舊的封建思想緊緊纏住的祁瑞宣,有沒受過多少教育卻很真很純一心為國的市井小民孫七和小崔,也有為了升官發(fā)財,虛偽的賣國賊大赤包、祁瑞豐……
《四世同堂》里面那些很具有代表性的漢奸形象十分引人注目?!皾h奸”,這個在那個特定歷史條件下的產物。他們只是目光短淺的愛財小人,為了財出賣了國家和自我的靈魂。他們風光,人們看著恨;但他們死,人們看著卻不是想象中的痛快。“漢奸”是可悲的,因為沒有了對國家的愛對自我的尊重,他們只是一些迷失了方向的可憐人。而當我讀到幾位漢奸的慘狀后,我開始對他們的行為慢慢感到疑問,為什么,為什么他們及至死亡的邊緣仍執(zhí)迷不悟,硬要把自我向死亡的陷阱里推呢?或許這是源于他們對金錢、權利的渴望,當中國沒有被侵略的時候,他們無權無勢,而日本人的目的是吞噬中國,俘虜中國,他們明白僅有憑借漢奸的貪婪以及中國腐朽的封建思想才能到達目的。這樣便給了漢奸們升官發(fā)財的機會,而漢奸們又意識到了是日本人給他們帶來了錢與權,理所當然他們更加擁護日本人,而還沒得到這些的,便更會使勁各種手段去討好日本人,這樣便奠定了中國漢奸前赴后繼的情景。
其實,老舍在講述這部氣勢恢弘的民族史詩的時候也隱含著期望和期待。文中最終一句,起風了,恰似沒有結尾的結尾,卻讓我們更深的體會出老舍的那份心思。歷史大潮在洶涌澎湃著,中國的命運也將翻開新的一頁,除了嘆息和悲哀,更多的是中國未來的期望!
四世同堂書籍讀后感600字作文篇5
十分好的代入感。寥寥數筆之間,生動形象地勾勒出一位位人物,實在是讓人驚嘆不已。
這個故事發(fā)生的地點是在北平里面的一個小村莊——小羊圈里,主要講述了在小羊圈里幾戶人家的悲歡離合。描述地理的句子雖然不多,感覺能夠使人在腦子里就想象出小羊圈的模樣,看著書,腦子里好像在播放一幕幕無聲的電影似的,體會著書中人物的喜怒哀樂,著實令人回味無窮。
讓我驚訝的,不僅僅是老舍的寫作功底與樸素的語句,還有老舍對待戰(zhàn)爭的客觀。這本書里,從剛開始就提到了住一號門的日本老婆婆,她從剛開始就一點也不贊成日本侵略中國,異常是在抗戰(zhàn)勝利之后,當住三號門的日本家庭把門給封上之時,她卻把門大大的打開,想用自我的一點點力量,來向中國道歉,向在戰(zhàn)爭中受到不公平待遇甚至是失去生命的中國人道歉。讀后感.老舍并沒有大幅度的贊揚日本人,更沒有“盲目愛國”,大幅度的貶低日本人,而是站在一個中立的,客觀的角度,站在人性的角度,解讀了一位日本老奶奶的心聲。
《四世同堂》這本書,圍繞這一個小村莊里邊的幾戶人家展開故事,時而令人嘆氣,時而令人憤慨,時而令人興奮,時而令人自豪。當全部看完之時,感覺好像五味陳雜都集于一心,如果你再看一遍,想法肯定就跟你第一遍看的時候完全不一樣。
它是一本值得令人翻來覆去看一遍又一遍的好書,并且語言不難懂,小學生也能夠看。此刻,就再讓我看一遍吧,可能,寫出來讀后感跟這一篇也完全不一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