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讀書筆記心得作文怎么寫
推薦文章
關(guān)于儒林外史讀書筆記心得作文怎么寫5篇
《儒林外史》對封建社會的吃人禮教等的描述,不僅在當時社會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在現(xiàn)在仍有重大的現(xiàn)實意義和教育意義。小編在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儒林外史讀書筆記心得作文怎么寫,希望對大家能有所幫助。
關(guān)于儒林外史讀書筆記心得作文怎么寫(精選篇1)
一輩子下來終落得一個罵名,被所有人唾棄、鞭撻。
沒有看過《儒林外史》的人也一定會知道嚴監(jiān)生是吝嗇鬼、不知足,他那兩根燈芯的故事想必也是眾所周知的。我們看看百科詞條里對他的描述:“嚴監(jiān)生臨死前的片段《兩莖燈草》還被納入小學5年級下冊的語文書,依據(jù)這篇文章,一般將其解讀為‘中國經(jīng)典的吝嗇鬼形象’。在人們心中,他就是這樣一個被諷刺的人。
可是誰解其中味。嚴監(jiān)生從出場到斷氣,只有短短一回之長。嚴監(jiān)生的出場是被狡猾奸詐的弟弟嚴貢生拖出場的。嚴貢生在民間憑著巧言舌辯占了不少便宜被人告上衙門,便離開都城躲避官司。而收拾這個爛攤子的,就是他的弟弟嚴監(jiān)生。嚴監(jiān)生家家財萬貫,是當時的富豪,大手一揮,十九兩銀子給了府上的人,這案子就擺平了。十九兩銀子,這要是對一個吝嗇鬼來說,簡直就是要了他的命啊!但是書中對嚴監(jiān)生應有的“猶豫,躊躇”只字未提,他是不假思索地就掏了腰包。
嚴監(jiān)生老婆臨終時,交代他不要花太多錢辦喪事。話不多說,看原文:“議禮已定,報喪出去。自此修齋、理七、開喪、出殯,用了四五千兩銀子,鬧了半年,不必細說?!边@是一個吝嗇鬼應有的作為嗎?絕對不是。假如我是在斷章取義,那誰又會在自己老婆身上花費如此之大的功夫,毫不猶豫地花出四五千兩銀子、耗盡半年時間來辦葬禮?一個吝嗇鬼只會隨便找一個土坑埋了插朵花,這就是事實。事后還為了討好二位王氏大哥將來能照料家庭,又是大手一揮,一人一百兩:“因把小斯都叫出去,開了一張廚,拿出兩封銀子來,每位一百兩,遞給二位老舅:‘休嫌輕意?!庇腥丝赡苡X得,嚴監(jiān)生是不是在虛偽呢?不是。虛偽表現(xiàn)在面子上,而嚴監(jiān)生對待這些事的態(tài)度,周周到到,不懷私心,沒有人會虛偽到這種程度。
嚴監(jiān)生闊不闊?闊??墒撬麑τ谧约海植婚?。
他自己縱腰纏萬貫,卻連塊豬肉也舍不得買;即使有千金萬銀,也還是不忍心看那燃燒的兩根燈芯。嚴監(jiān)生的缺點就在,他舍不得對自己好一點。他無私地對別人好,但就是舍不得花在自己身上的那一點金錢。平時舍不得吃豬肉,生病了還舍不得吃人參。
可惜,為善的不見得福壽安康,為惡的也沒有必遭天譴,嚴監(jiān)生死后,唯一的兒子也因天花不幸夭折,續(xù)弦的趙氏原本想要過繼長房的侄子,卻反被長房的嚴貢生仗著長房長子的身份奪去了家產(chǎn),嚴監(jiān)生一輩子受制于長房,即便是臨死之際挑取了一根燈芯,也沒能讓自家的孤兒寡母擺脫這一命運。吳敬梓先生讓嚴監(jiān)生在臨死之際挑去那一根燈芯,所描繪的或許并不是一個吝嗇至死的守財奴,而是一個被宗族禮法壓制了一生的可憐人最后的反擊??上В磺凶罱K還是以悲劇收場。
其實在嚴監(jiān)生心中,最重要的是家庭。他受著大房(哥哥)的氣,出手卻不吝嗇;他亦可以為了老婆孩子赴湯蹈火,可惜這個社會上太多太多事情逼迫著他只能用金錢解決。趙氏(后妻)勸他道:“你心里不自在,家務事就丟開了罷。”他說道:“我兒子又小,你叫我托哪個?我在一日,少不得料理一日。”我真心佩服嚴監(jiān)生在家庭面前的處世能力,他上能對付的了官府,中能討喜好大哥大舅,下又不忘了作為家里頂梁柱的本分做家務。這是他對家庭一種不可推卸的責任感,他命令著自己需要對身邊人負責,不只是把社會上的人哄得穩(wěn)穩(wěn)當當。
我看到嚴監(jiān)生就這么咽氣的時候,心里悵然若失,這是我讀《儒林外史》以來第一次有這么大的感觸。雖是虛構(gòu)人物,幾百年來也背著沉重的輿論枷鎖,難以翻身。細細品味這個角色,感受到的是無力與遺憾。
關(guān)于儒林外史讀書筆記心得作文怎么寫(精選篇2)
翻開《儒林外史》讀完之后感覺在當今社會中,依然有著古代社會的剪影。只是人、事、物、時代變了,但人有的丑惡本質(zhì)依然沒有變,不禁讓我感嘆古人的智慧和思想。
吳敬梓是清代小說家,晚年自號“文木老人”,而他也是小說中的人物杜少卿的原型,是反對當代八股取士的先鋒,也是世界級諷刺大師,每個人物在他筆下栩栩如生,簡直就是現(xiàn)代社會的翻版。
小說痛批了見錢眼開的士人群體,如今社會也確實如作者筆下的文字生動形象,讓我讀后深有感觸。這本書的每一個字,每一句,甚至連每一個標點符號,都帶著與眾不同的意味,幾乎在每一回合,都有著社會生活的重影。的確,當王氏病重以后,嚴監(jiān)生想“扶正”小妾,王氏家的兩位“舅姥爺”王蓉和王德,起初“把臉木喪者不哼一聲”,結(jié)果等嚴監(jiān)生拿出來二百兩銀子,一人一百兩收了之后,立刻喜形于色,義正言辭地拍著桌子道:“我們念書的人全在綱常上做功夫,就是做文章。代孔子說話,也不過是這個理”,說完就走,一點也不記得他們的妹妹,這一段情節(jié),活生生地寫出了這兩位見錢眼開,虛偽嘴臉的丑惡靈魂。因為吳敬梓筆下的人物,讓我又重新去了解和領(lǐng)悟社會中的“士人群體”。
我認為社會中的“士人群體”腐敗無能,嫌貧愛富的形象太多,太多。如范進中舉,胡屠夫在范進中舉前罵他,說他考試中了是因為別人可憐他,而不是自己憑借真本事得到的這千古一罵,緊接著戲劇般的,故事一轉(zhuǎn)折,范進中舉了,胡屠夫馬上轉(zhuǎn)變態(tài)度,對范進說好話,全然不顧丈人的臉面。接了范進的錢,嘴上還說不要不要,結(jié)果又抓得緊緊的,范進執(zhí)意要給,胡屠夫如蒙大赦,趕緊把銀子放到自己的腰包里,邊塞邊說范進的好話,說完之后笑瞇瞇的走了。由此便可以看出,胡屠夫愛財如命。吳敬梓在書中也寫了些如胡屠夫一般的人物,如嚴監(jiān)生與兩根燈芯等等。
讀完整本書后,我再次深刻的感受到社會上的一些“士人群體”,他們不同的外貌下隱藏了一個個如此相似的靈魂,讓我深切體會到了認識一個人是多么的重要,一個不小心就可能被蒙蔽。
生活中也有著這些人的翻版,他們或近或遠,但在于你選擇怎么做,應該追尋你最真實的自己,不該去阿諛奉承、趨炎附勢。
初識《儒林外史》是在看京劇《范進中舉》之后??赐曛蟛挥X驚異于作者的獨具匠心,卻沒有領(lǐng)略導作者的真正用心,直到翻開《儒林外史》瀏覽了整個故事之后。
《范進中舉》講的是五十四歲的老童生范進終于考上舉人,歡喜至瘋,最后被平日最怕的老丈人胡屠戶一巴掌打清醒的故事。非常簡單的故事,但縱觀全文事實上卻并不是那么簡單。
中舉從范進身上來看是好事,苦考了三十四年終于出頭,從他發(fā)瘋來看足以看出那時的讀書人對功名癡情一片。但他們的癡情并不是為了道德理論上的治國之經(jīng),而是純粹的個人升官發(fā)財。范進是千萬得中讀書人的代表之一,封建政府用他們的榮華為不得中的讀書人做榜樣,加深科舉對他們的毒害。
中舉對胡屠戶來說,也是意義非凡。對范進中舉前要打要罵由著性子來,一旦中舉后,因范進發(fā)瘋讓他打范進一巴掌,他卻說:“(范進)雖是我女婿,如今做了老爺,就是天上的星宿。天上的星宿是打不得的?!比绱吮惆岩粋€勢利小人的嘴臉清晰的勾畫了出來,胡屠戶就是那些滿腦子也是功名,中了科舉余毒的市井小人的化身。
還有那些鄉(xiāng)紳,都在第一時間忙不迭的為范進送金送銀,正是他們?yōu)檎畟鞑タ婆e毒推波助瀾。
作書中充斥著諷刺味,辛辣尖刻,這與作者生活背景很有聯(lián)系。者吳敬梓慷慨好施,被族人看成敗家子。他后半生十分潦倒,但是旁人幾次三番找他參加科舉,他都不應。他的書桌下有八股細繩,每根下都有一個臭蟲,一個蚊子,就是“八股臭文”之意。因為貧困無法取暖,他常邀請朋友繞成行走還“歌吟嘯呼,相與應和”,并稱其為“暖足”。這樣的背景下,無怪乎書中描寫如此地耐人尋味了。
關(guān)于儒林外史讀書筆記心得作文怎么寫(精選篇3)
《儒林外史》主要說了在舊時代時,各類人士對功名富貴的不同表現(xiàn)。描寫了一些深受八股科舉制度毒害的儒生形象,反映了當時不良的世俗風氣。
在《儒林外史》中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吝嗇鬼-嚴監(jiān)生。他是一個膽小而有錢的人。他最令人深刻的那件事就是嚴監(jiān)生疾終正寢。這件事充分表現(xiàn)嚴監(jiān)生吝嗇,愛錢如命,我覺得這樣的人不值得我們?nèi)W習。相反,我們在生活中學會大方,如果不大方,下場就是和嚴監(jiān)生一樣。而嚴監(jiān)生的另外一件事--悼念亡妻中知道,嚴監(jiān)生吝嗇到連給親人花一點錢都不肯,充分得體現(xiàn)出嚴監(jiān)生愛錢如命。而《儒林外史》開篇詞中一個生于鄉(xiāng)村的王冕,因家里沒錢,就去放牛。但他喜歡讀書,所以每天賺的錢都去買書看。最后功夫不負有心人,成了縣內(nèi)的名人,許多人聘他做官,他都不接受,他逃到山中,過著隱居的生活。說明他討厭做官的昏晦的生活。
關(guān)于儒林外史讀書筆記心得作文怎么寫(精選篇4)
“戚而能諧,婉而多諷”此為魯迅先生對文木老人所著的《儒林外史》的評價,可見此書成就之高。我讀罷全書,果然覺得回味無窮,其中王冕是最不得不說的人物,他是和陶淵明一樣的真隱士自風流,讓世人為之景仰。
“隱而不仕”四個大字可謂是高度概括了王冕一生的追求。但是既已成大器,又為何不從政呢?以他的才華,榮華富貴只不過是時間問題。這個縈繞在我心頭的問題使我困惑不已,很是不解。但通讀全書,答案便可顯而易見了,貪官當權(quán),小人得志,社會顛倒黑白,人民苦不堪言,為保節(jié)操不與世俗同流合污故隱而不仕。而這一行為便與之后粉墨登場的假儒士顯得格格不入了,但優(yōu)劣之分便呼之欲出了。假儒士們個個勢利、貪婪、刻薄,而王冕淡泊名利,潔身自好,是一個真儒士、真讀書人也。
再回望王冕的童年,便更為其能夠成才而嘖嘖贊嘆了。幼年喪父,母親以針線活為生,而王冕讀書的費用又是一筆巨大的開銷,不久后,王冕不得不輟學,為人放牛,王冕平庸的一生似乎已成定局。但王冕并沒有選擇自暴自棄,而是選擇以節(jié)衣縮食省下錢財托人購得圖書自已鉆研。其好學的勁頭令多少人自愧不如啊!
可是,真正讓王冕名聲赫赫的卻并非讀書,而是作畫。
話說當天,烏云密布,須臾大雨傾盆,正值夏日,荷花正艷,分外妖嬈。雨過天晴,露珠在荷葉上肆意滾動,紅綠相袂,陽光照耀,美麗動人。王冕見了,好生喜愛,于是便心生留住之意,可又能奈何。思來想去,倏然間靈光乍現(xiàn),何不以畫定格此美景。
寒來暑往,持之以恒,畫枝終成。所畫之物,栩栩如生,令人嘆為觀止,撫掌叫絕。
關(guān)于儒林外史讀書筆記心得作文怎么寫(精選篇5)
杜少卿是《儒林外史》所著力描寫的一個主要人物。有人說透過杜少卿能看到作者吳敬梓的某些身影,對此我沒有研究,也不敢妄下結(jié)論。然而,杜少卿又確實是我極喜歡的一個人物,其形象豐滿而又充滿個性,生就一副桀驁不馴之性格、與眾不同之言論,在小說眾多人物之中,無疑是鶴立雞群的,令人過目不忘。為此,我很想對此人物寫一些讀后感,本文先寫他對“一夫一妻”制的倡導與先行。
“一夫一妻”制應該是現(xiàn)代文明的產(chǎn)物,是人類進步的結(jié)果。在我國,從國家政策層面強制實行“一夫一妻”制,應該是建國之后的事了。然而,這并不是說,在此之前,中國沒有實踐“一夫一妻”制的人物,據(jù)說,三國時,大名鼎鼎的蜀國宰相諸葛亮就是中國最早實踐“一夫一妻”制的名人。而《儒林外史》所刻畫的杜少卿也是“一夫一妻”制的推崇者和忠實實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