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閃的紅星》革命電影觀后感600字
推薦文章
《閃閃的紅星》革命電影觀后感600字
《閃閃的紅星》講述了在30年代艱難困苦的環(huán)境中成長起來的少年英雄潘冬子的故事。這里給大家分享一些《閃閃的紅星》觀后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篇1
“紅星閃閃放光彩,紅星燦燦暖胸懷,紅星是咱工農(nóng)的心,黨的光輝照萬代!”這是電影《閃閃的紅星》主題曲《紅星歌》的歌詞。我懷著對革命烈士的無限敬意觀看了《閃閃的紅星》這部紅片。
電影講述了一個叫潘冬子的小男孩從小立志做紅軍,臨危不懼,面對困難更是堅韌不拔,與敵人斗智斗勇,最后取得勝利,成為了一個小小紅軍戰(zhàn)士的故事。
當潘冬子的爸爸跟紅軍隊伍走了之后,潘冬子和他媽媽天天盼著爸爸歸來。媽媽告訴冬子,等映山紅開滿山野的時候,等春天來到的時候,爸爸就回來了。那時候,革命的春天,共產(chǎn)黨的春天也就到了。潘冬子把爸爸給他的那顆紅星一直珍藏著,激勵自己勇往直前,爭做小紅軍。后來潘冬子的媽媽犧牲了,但是潘冬子卻依舊那么堅強。
當潘冬子被胡漢三倒吊在樹上,被鞭子狠狠地抽著的時候??伤囊庵救匀徊粍訐u,十分倔強,怎么也不肯說出父親潘行義的下落。這是我最難忘的一幕。
潘冬子愛憎分明、不畏艱險、機智勇敢、純潔質(zhì)樸的精神與性格令我敬佩。他小小年紀就擁有這么強烈的使命感和這么遠大的志向,讓我不得不驚嘆。當時他只有7歲,在我們這個時代,7歲時卻還被父母寵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什么道理都不懂,更談不上懷有遠大的志向。而生在革命時代的潘冬子7歲立志做紅軍。這和我們是截然不同的。
生活在和平年代的我,體會不到戰(zhàn)爭時代的窮困和痛苦,只是深深地沉醉在如今的幸福時代。而看了《閃閃的紅星》這部電影,讓我深刻地體會到了當時人們生活的艱辛,更讓我以潘冬子為榜樣,向他學(xué)習(xí)。我要像他那樣樹立遠大的志向,好好學(xué)習(xí),天天向上!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篇2
最近,我看了一部以愛國主義為題材的影片——《閃閃的紅星》。是我們的父輩小時候看過的影片。主要描寫一個小英雄潘冬子在戰(zhàn)爭中迅速成長起來的故事。
冬子的爸爸參加了紅軍,在與敵人的戰(zhàn)斗中冬子的爸爸負了重傷,為了省下麻醉藥給其他紅軍傷員用,堅持不用麻醉藥動手術(shù)。手術(shù)中他渾身冒汗,但他咬緊牙關(guān)沒發(fā)出一聲呻吟。這需要多么堅強的意志啊!冬子被深深地感動了,他參加了兒童團,與媽媽一起聽黨的話做黨的人。然而當冬子的媽媽為了掩護群眾而壯烈犧牲的時候,小冬子沒有被悲傷打倒,而是投入到與敵人積極地斗爭中,他機智地砍斷吊橋,切斷敵人的后路,使敵人無路可逃;過哨卡時,在敵人嚴密的搜查下,他又靈機一動,將鹽化成水聰明的躲過了敵人的搜查,圓滿地完成了任務(wù);而在米行當學(xué)徒時,又是他的機智勇敢將敵人的運糧食的船給搞沉,破壞了敵人的計劃,還親手將惡霸地主胡漢三給砍死了,戰(zhàn)斗取得了勝利。
電影看完了,而我的心情卻久久不能平靜。我被潘冬子那種英雄氣概所鼓舞,被紅軍戰(zhàn)士那種不畏犧牲的精神所感動。作為一名小學(xué)生,我們要知道: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來之不易,是無數(shù)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應(yīng)該加倍珍惜。我們是生活在和平的年代里,是在父母、學(xué)校和社會的呵護下長大的,沒有經(jīng)過任何艱難困苦,沒遇到挫折,可不能生在福中不知福啊!潘冬子的精神時刻激勵著我,使我加快了前進的步伐,我要像冬子那樣,嚴格要求自己,從點滴做起,從自己做起,從現(xiàn)在做起,努力學(xué)習(xí),做一個機智勇敢,不怕困難的小學(xué)生!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篇3
今天,我們看了電影《閃閃的紅星》,里面的主人公——12歲的小男孩潘東子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這部電影的主要內(nèi)容是:潘東子住的這個小鎮(zhèn)本來很安寧,打自潘東子出生后,跑來個“白狗子”(日本兵)的同黨——吳汗三。當時在延安的毛主席把這個小鎮(zhèn)定為紅軍根據(jù)地。聽說紅軍要來了,小鎮(zhèn)的人們都盼望著能過上好日子,東子也參加了兒童團。在一次站崗中,潘東子發(fā)現(xiàn)吳汗三想溜走,就上去和他搏斗。瞧!東子是多么的勇敢啊!要是我肯定躲起來,不出聲。小孩始終是小孩,東子沒能斗得過吳汗三,還是讓吳汗三這個壞蛋溜走了。不久,日本兵轟了過來,紅軍是越打越少,于是大部分紅軍北遷了,有一部分還留在山下,偏偏這時侯吳汗三回來了。為了送米、鹽到山下給紅軍,東子用水把鹽吸在衣服上……
小小的東子是那么的聰明,相比之下,我雖然聰明,但我全用在歪腦筋上了。東子站崗、放哨,給紅軍送糧食,為紅軍送情報,最后把吳汗三給殺了,他的這種為祖國事業(yè)而奮斗的精神是多么的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他想的不是個人利益,而是時刻想著他能為祖國做些什么。面對兇狠的日本兵和那刺刀,他沒有退縮,勇敢地和敵人搏斗,這是一種多么可貴的精神!東子的這種精神很是值得我們學(xué)習(xí)。如今在和平的年代,雖不需要我們沖鋒陷陣,但我們能做的還有許多,我們在學(xué)習(xí)上更不能退縮,在生活中也要勇敢地面對每一件事情。
東子真是位“小紅軍”。東子,你真是我們學(xué)習(xí)的榜樣,生活中的偶像!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篇4
急風(fēng)暴雨的1931年,潘冬子的家鄉(xiāng)——柳溪鎮(zhèn)暫時還處在大土豪胡漢三的統(tǒng)治下。潘冬子挑柴經(jīng)過胡漢三家門前被正準備倉惶逃命的胡漢三攔住盤問,逼他說出他父親潘行義的下落,并喪心病狂地把潘冬子吊打拷問。這時,紅軍在潘行義的引導(dǎo)下,打進了柳溪,解救了潘冬子。柳溪建立了紅色政權(quán),潘冬子參加了打土豪分田地的斗爭。潘行義在對敵作戰(zhàn)中負傷,他在手術(shù)中主動將麻藥讓給階級兄弟,使潘冬子深受教育。
1934年秋,紅軍主力被迫撤離中央根據(jù)地。潘行義隨部隊轉(zhuǎn)移。臨行前,他給潘冬子留下了一顆閃閃的紅星。胡漢三又回來了,柳溪陷入了一片白色恐怖之中。
潘冬子和母親暫時離開柳溪,轉(zhuǎn)入了深山老林。在當?shù)仡I(lǐng)導(dǎo)游擊隊和革命群眾進行斗爭的紅軍干部吳修竹,向他們傳達了遵義會議的精神,增強了潘冬子和母親堅持斗爭的勇氣和力量。為了掩護鄉(xiāng)親們撤退,潘冬子的母親壯烈犧牲,潘冬子看到母親的死,變得更加堅強。在閃閃的紅星照耀下,潘冬子積極參加對敵斗爭,他在戰(zhàn)斗中破壞了吊橋,切斷了敵靖衛(wèi)團的后路,使敵人繳槍投降;他巧妙地把鹽化成水,躲過敵人的搜查,送給游擊隊;他和椿伢子把情報送給游擊隊,把敵人的運糧船弄沉了,破壞了敵人的搜山計劃;他沉著機智地應(yīng)付了胡漢三多次狡猾的試探和盤問,最終滿懷仇恨地砍死了胡漢三,有力地配合了游擊隊攻打姚灣鎮(zhèn)的軍事行動。戰(zhàn)斗迎來了勝利。
1938年,在江南堅持游擊戰(zhàn)爭的紅軍游擊隊奉黨中央命令,準備開赴抗日前線。上級派潘行義來接吳修竹領(lǐng)導(dǎo)的游擊隊下山。潘冬子和父親終于見面了。潘冬子戴上那顆閃閃的紅星,成為了一個真正的紅軍戰(zhàn)士,加入了紅軍的行列,踏上了新的征途。
《閃閃的紅星》觀后感篇5
《閃閃的紅星》這是一部老電影了。主人公是一個可愛、堅強的男孩,名叫潘冬子。冬子有一個舍己為人、堅強不屈的母親,對于他母親,我十分敬佩。
那是一個夜晚,冬子媽媽正式入黨了,她高興地摟著冬子說:“媽媽是黨的人了,黨叫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而讓人沒有想到的是,就在那個夜晚,惡霸胡漢三帶人包圍了他們的藏身之處。許多人都在里面,冬子媽媽讓其他人都藏了起來,自己留在木屋內(nèi),她鎮(zhèn)定自若,點燃一支蠟燭,為的是吸引敵人,讓冬子他們安全轉(zhuǎn)移。果然,胡漢三的人馬將小屋團團圍住。但冬子媽媽臨危不懼,扔出了唯一的手榴彈,可惜沒有炸死胡漢三。胡漢三認出了冬子媽媽,惡毒地命人點燃了了屋子,想燒死冬子媽媽。面對熊熊大火,冬子媽媽面不改色,視死如歸,還高聲唱起了一首《映山紅》。不遠處的草叢中,冬子咬著嘴唇,雙拳緊握,始終沒有讓眼淚流出來……
這個場面深深地印在了我腦海中。那是他媽媽啊!冬子的堅強,他媽媽那高昂的歌聲,堅定的眼神,深深地打動了,感染了我。
冬子媽媽雖然犧牲了,但是她用生命換來了鄉(xiāng)親們的安全,她是一個值得尊敬的人。我不由地聯(lián)想到了黃繼光、董存瑞、劉胡蘭、趙一曼等無數(shù)英雄人數(shù),是什么讓他們這樣舍生忘死?我想,是信仰給予了他們無窮的勇氣和力量。
《閃閃的紅星》革命電影觀后感600字相關(guān)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