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花緣作文讀書筆記
鏡花緣作文讀書筆記5篇
《鏡花緣》是茶文化與文學作品完美結合的典型代表。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你們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今天小編為大家精心挑選了鏡花緣作文讀書筆記,供大家閱讀和參考,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鏡花緣作文讀書筆記篇1
我偶然在書中看見你的名字“鏡中之花,水月之緣”。鏡花緣這個名字,我第一眼便喜歡上了,結下了緣分。和風的封面,古樸,經(jīng)典,書頁淡淡墨香,扉頁中胡適之先生等人的寄語,讓我更加向往。這是清朝小說家李汝珍先生畢生的心血,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游記小說于一爐的杰作,同時這也是一本展現(xiàn)女權的代表小說。
著名雜文家何滿子曾這樣說:“這是一條前代小說家沒有走過的路。又是藝術與現(xiàn)實生活隔離中作家回到自己,表現(xiàn)自己的路,無可奈何的路,后代小說家不應重復的路,在甚深的意義上烙有時代悲劇的和帶有垂誡性質的路?!迸畽啵怨乓詠矶际遣豢捎|碰的話題。古人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教條,謹守班昭《女誡》的三從四德,依靠男子而生,似乎是約定俗成的??烧l又想過女子的出路,難道就只能是洗衣做飯,相夫教子的附屬品嗎。沒有,直到李汝珍先生的出現(xiàn),才為女子發(fā)聲。他以遠見的目光,孤獨的腳步,踏上鋪滿荊棘的荒野,觸碰無人涉足的禁地,為廣大婦女發(fā)聲。心懷天下,志在遠方。女權,是亙古不變的話題,之后的美國,甚至到今天,仍是亟待討論的話題。
書中前四十回以林,唐,多九公等人的游歷,以女兒國為代表,以極其荒謬的故事,地位互換的角度構建出一個女權社會?!闭l說女子不如男”,不過是刻板映像罷了,我們從心底認為這是一個男強女弱的社會,可李汝珍不這樣想,通過后六十回唐閨臣的經(jīng)歷的描寫,我們看到了李汝珍的答案:男女應該受平等的待遇,平等的教育,平等的選舉制度。這才是李汝珍偉大的地方。
而《鏡花緣》給予讀者的另一個關鍵詞,我認為是夢想。只有夢想,才能超越現(xiàn)實,把目光投向詩和遠方。也只有夢想,才能讓男生拂去浮躁變得俊俏高冷;也只有夢想,讓女生收起裸笑,眉目間一夕蓄滿深情。夢想是內(nèi)心成長的力量。有夢想才能當自己靈魂的船長……
緣起,淚盡,揚起夢想的帆,你的故事才剛剛開始……
鏡花緣作文讀書筆記篇2
本書作者李汝珍,清代小說家。中年以后謀官無望,潛心學問,自1795年起到1815年,用二十年時間寫成了這部可與《封神榜》媲美的《鏡花緣》。
“明朝游上苑,火速報春知?;氝B夜發(fā),莫待曉風吹!”武則天霸氣的告示命令百花在冬季齊放。這違背自然規(guī)律的事情若要發(fā)生,百花仙子將違背誓言被貶凡間,不巧的是,在仙子不知情的情況下,百花不敢違背武后,竟在冬天群芳爭艷,但是百花仙子沒有辯解和抱怨,勇于承擔,甘愿被貶,轉世為人。此時故事正式揭開序幕。
唐敖本是探花郎,因斗爭被降為秀才,已年過半百,遂看破紅塵,開始尋仙問道,經(jīng)夢神點化,海外出游救助散落在外的各位仙子。書中著重描寫了唐敖與多九公一行人乘船在君子國、女兒國、淑士國、兩面國等地的奇妙經(jīng)歷,君子國的人謙讓不爭,每個人都老實厚道,國家一片祥和;女兒國女尊男卑,與我們當時的社會制度正好相反,男人需要裹小腳打耳洞,被女王封妃;淑士國人人舉止斯文,滿口“之乎者也”,行事卻斤斤計較,十分吝嗇,假斯文的酸腐氣暴露無遺;兩面國就顧名思義了,他們都戴著浩然巾,然而將浩然巾揭開卻看到一張鼠眼鷹鼻,極為兇狠的臉。他們巡游海外各國,各種奇花異草,各種奇裝異服,各種奇風異俗,有值得贊賞的,也有需要諷刺的。更重要的是,唐敖不惜代價,救助了很多名字帶“花”的女子,而這些女子正是隨百花仙子下凡的小仙們。唐敖一番游歷,所見所聞,無奇不有,自己也抱著一顆向善之心,終于功德圓滿,拋卻俗念,修道成仙,留在了“小蓬萊”仙山。
一路上,唐敖一心行善,解救了數(shù)位下凡的仙子,眾位女子各個才華橫溢,齊聚一堂,和百花仙子即唐敖之女唐閨臣一起參加女試,全部榜上有名,列名超等。誰說女子不如男,無才便是德?
鏡花緣作文讀書筆記篇3
我很有幸地閱讀了李汝珍的《鏡花緣》一書。這本書帶我認識了諸如發(fā)女兒國,兩面國等各有特色的國家。這本書在幽默的語言之中,帶著極強的諷刺意味。這本書,就是想傳播一種正能量,是想讓正能量充滿整個世界。
整本書中,作者花了最多的筆墨,最多的篇幅去寫了女兒國。唐敖一行人,在女兒國看見的是如“男子反穿衣裙,作為婦人,以治內(nèi)事;女子反穿靴帽,作為男人,以治外事”這樣一番奇特的景象。為什么作家李汝珍要這樣寫呢?這不就是為了追求男女平等嗎?自古代以來,女性和男性一直就享受著不平等的待遇。女性出門需要纏上腳,男性則不需要,這不就是作者在呼吁男女平等嗎?放眼千百年來,在官場朝廷上,除了武則天以外,又有多少大官是女性所為。女兒國之行,就是想傳播一種正能量,否定了封建官場,呼吁男女人權平等。作者希望,每一個人,都應該得到平等的機會。
書中還描寫了那陰險狡詐的“兩面國”。作者在文中寫道,“看看他們這些人的兩面是何形狀,誰知他們個個頭戴浩然巾,都把腦后遮住,只露一張正面,卻把那面藏了,因此并未看見兩面?!弊髡叩倪@段話十分幽默,他在那幽默的語言中,很好地諷刺了那些說說一套,做做一套,做的事都不敢給別人看,還要拿布把它遮起來的那種人。我想作者李汝珍一定很想對那些人說:“你們這樣做兩面派,你們難道不會感到羞愧嗎?”是啊,在我看來,那些人就如狐貍一樣陰險狡詐,迫害百姓。作者李汝珍借用這個故事,強有力地諷刺了那些迫害百姓,欺壓百姓,搜刮民脂民膏,制定人民階級的人,也是強烈地表達了自己否定官僚主義的情感。
除此之外,唐敖、林之洋這一行人還去到了諸如君子國、大人國等國家。每到一個國家,作者都會突出這人國家的特點,通過自己的適當想象,來表達自己的真實情感——讓正能量充滿整個世界。
鏡花緣作文讀書筆記篇4
清代章回體小說,作者李汝珍。奇書,忍不住聊兩句。
開頭交代了因果(百花因武后命令違時開放,貶謫人間),前半部分講了唐敖諸人游歷海外,后半部分是武后開女科,百花托生的百位才女齊聚,最后幾回寫了起兵舉事,諸英諸芳或戰(zhàn)或殉,中宗復位,紅文宴重開,匆匆收尾(具體故事情節(jié)可百度)。簡單查了下相關,前蘇聯(lián)女漢學家費施曼說它是“熔幻想小說、歷史小說、諷刺小說和游記小說于一爐的杰作”,也有說它是反映婦女問題的一部小說,都很切中了。
對內(nèi)容而言,我自己偏愛前半部分,寫游歷海外諸國的見聞,有各種大膽出奇的想象,好讓不爭的君子國,勞力不勞心而長壽的勞民國,一毛不拔吝嗇的毛民國,無后代、死后百年可復活的無繼國,人前人后不一的兩面國,女外男內(nèi)的女兒國等等等等,夾雜了很多作者的個人主張觀點和對時事世風的譏諷,比如信風水,崇佛,纏足,奢糜等等,精彩得很。后半部分大部分是各佳人的才華展示,很多講韻聯(lián)對和詩的情節(jié),特別是紅文宴上的,我很多看不懂只能看熱鬧,有對這方面感興趣的倒是可以欣賞一下。然后到了近收尾時道姑的讖言詩一出,漸起悲聲,各才女回海外,赴仙山,奔戰(zhàn)場,直至落幕,更是難熬。
據(jù)說這書是打算寫二百回的,從行文能看得出來,九十多回紅文宴才結束,正常的起兵舉事恐怕打算詳細寫的……我都不知道該惋惜還是慶幸了,真是有點不想看悲劇的細節(jié)啊。
以及查過了,這書成書比紅樓夢晚,受紅樓影響還蠻明顯的,不過人物性格完成度很明顯不如紅樓,多而欠精,百位才女有印象的除了近乎主角的唐閨臣,就只有女兒國儲君陰若花了,陰若花結局還被一筆帶過了,好恨啊,捶地。
整體還是推薦下,太敢寫了,現(xiàn)在經(jīng)??吹匠靶σ恍╆惻f觀念會說“大清朝都亡了”,看過這書就會知道大清朝的人很多想法比一些現(xiàn)代人還要前衛(wèi)。不由得感嘆,有的人在古代,思想?yún)s能超越時代,有的人在現(xiàn)代,卻能活成一個古董。思想開明與否,與時代實在不是完全相關啊。
鏡花緣作文讀書筆記篇5
百花仙子不僅生性耿直,口直心快,而且又長得極美,讓人真真又愛又恨。一次王母壽宴,她不讓百花齊放,惹怒了早已嫉妒她的嫦娥,嫦娥便讓她發(fā)下誓言,從此人間帝王若下此令,也不許百花齊放。后來百花仙子遭嫦娥和心月狐陷害,被貶下凡間,歷經(jīng)艱難最終得道成仙。
這是一部中國的《格列佛游記》,它講述了百花仙子下凡經(jīng)歷的種種困難與種種奇遇。這本書的作者李汝珍,是清朝的一個進士,他一輩子不屑于八股文,以至于一生都苦不得志。他空有一身才學,僅僅當過河南縣丞,這是讀書人一生的痛啊!他在寫這本書的時候,在古海州地區(qū)采拾地方風物、鄉(xiāng)土、俚語和典籍,可謂嘔心瀝血。
馬克·吐溫,眾人皆知,是美國著名的諷刺小說家。而李汝珍呢,讓你在哈哈大笑中悟出了道理,更為重要的是,這本書是歷史上第一個提出女權問題的,他頌揚了女子的才學,充分肯定了女性在社會生活中的地位,這對于一位封建社會的男性來說,批判男尊女卑、女子無才便是德的思想,可謂是很難得的。
其中有一篇故事很典型,名叫《陰若花》,說起女兒國,所有人也許會想到《西游記》中的女兒國,全部都是女人,而此女兒國非彼女兒國,這里女人主外,男人主內(nèi)。什么意思呢?女人在那里是男人,自己也叫自己男人,而男人說自己女人,學女人在家里繡花、紡線、涂脂抹粉。并且一位“男”國王要納一個“女人”為妃,真是可笑。而這里彰顯了女人的魅力。
總而言之,本書寫了唐敖、多九公等人乘船在海外游歷的故事,而后半部分寫武則天科選才女,有百花仙子及其他各花仙子轉世一百位才女考中并有所作為的故事。
本書的情節(jié)神幻詼諧,引經(jīng)據(jù)典,巧妙地勾畫出一副絢麗斑斕的天輪彩圖。
王國維說,人生三大境界是:“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讀書的三大境界也恰如其分。那么,讓我們拿起書,擁抱知識的海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