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法雙鉤心得體會
書法雙鉤心得體會5篇
練習書法總有新的感受。心得體會內(nèi)容主要是對工作或?qū)W習的主客觀條件、有利和不利條件以及工作學習的環(huán)境和基礎(chǔ)等進行分析,它是增長知識的一種好辦法。下面是小編精心推薦的書法雙鉤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閱讀!
書法雙鉤心得體會(精選篇1)
作為一名教師,能寫好字,寫一筆好字,這是職業(yè)所要求的!因此在此種情況下,我開學學習書法。寫字是很重要的基本功。我們常用寫的字就是上課時候的粉筆字和平時寫在紙上的鋼筆字,偶爾也寫寫毛筆字。這我們老師常稱之三筆字。從學習書法以來,我覺得書法有以下好處:
可以寫一手漂亮的字,好的字在欣賞中可以得到審美的享受、哲思的啟迪、心靈的美化。書法能豐富自己的頭腦,提高整體修養(yǎng),養(yǎng)浩然之氣,積淵博之才,得天地靈性,納萬物菁華,妙發(fā)靈機,創(chuàng)物我同心的大境。那怎樣才能寫好三筆字呢?
首先毛筆是硬筆和粉筆字的基礎(chǔ),所以要寫好三筆字,必須要先練好毛筆字。
一、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練書法要有恒心和時間,恒心,就是堅持,時間就是幾乎每天一兩個小時,其次。選好自己喜歡的古帖,再次就是臨帖不止,一直到每個字爛熟于心,然后就可以隨心所欲寫出象樣的書法作品來。將別人好的成為自己的適當添加自己的風格。
二、練習書法要保持心態(tài)平靜,不急不躁,康有為說;只講耕耘,不講收獲。讓我說,只要不停耕耘,遲早要有收獲的。
三、練書法要溫故而知新,每天練習1—2個字足亦,然后再復習以前所學過字,并切要求字字入帖,只有這樣才能循循漸進。
四、最為重要的還是要有信心,不要認為自己笨,不是那塊料,練不出來。實際上很多人都能練好毛筆字,為什么最后只剩下少數(shù)人呢,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因為能堅持到底的也是少數(shù)人。
總而言之,書法作為一門藝術(shù),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能夠練就的,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心血。需要提到的一點是,我們平時應該培養(yǎng)對學習書法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有對書法有較大的興趣,我們才能練就一筆好的書法
書法雙鉤心得體會(精選篇2)
為了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結(jié)合我校的實際情況,學校開展了書法課程。由于我校的生源來自農(nóng)村,學生的程度水平參差不齊。
所以學生在書寫中存在不少問題:學生的書寫姿勢不正確,沒有良好的書寫習慣,書寫不規(guī)范等。正是結(jié)合我校學生的實際情況,尤其是小學生的年齡特征,在具體的教學尋找一條可行之路,下面我談談自己在教學中的一點心得。
從興趣出發(fā),營造良好氛圍,小學生天真,可愛,好奇心強,也容易激發(fā)興趣。首先給他們講解了王羲之的故事,他利用自己字的影響力,幫組老奶奶的風扇??梢娨皇趾米志哂卸啻篦攘?,具有多大的影響力。
接著讓學生欣賞。感受漢字形體美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參與與熱情。再有開展小組比賽,評選優(yōu)秀“小小書法家”,并將好的作品張貼在教室周圍,這樣在很大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書寫,從基本技能入手。良好的寫字習慣使學生才會有更好的發(fā)展。
因此,教學中,我首先注重對學生基本寫字姿勢的培訓。正確的寫字姿勢可以使身體各部位到舒展,輕松,也有利于身體健康和視力健康。其次,重視基本筆畫練習。漢字是由最基本的橫、豎、撇、捺、點、提、折、鉤八種筆畫組成的。寫好一個字,就要寫好每一個基本筆畫,每一個筆畫都須經(jīng)歷起筆、運筆、收筆三個過程。并給學生編些形象的順口溜便于記憶。
從一開始就讓學生練就扎實的基礎(chǔ),為今后的寫字打下良好的基礎(chǔ),持之以恒,方有收獲。硬筆書法的練習,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須長久的堅持。因此,每天要求學生堅持臨摹一小時,并要求在平時的漢字書寫中注意鞏固練習效果,同時,要求學生端正態(tài)度,認識漢字文化,民族文化的魅力,弘揚民族文化。只有將思想和行動結(jié)合起來,才會最終學有所獲。
書法雙鉤心得體會(精選篇3)
在中國書法藝術(shù)里,點是一個最基本的元素。早期的中國文字并沒有點,象甲骨文、鐘鼎文、石鼓文、小篆里,都找不到點,只有等隸書的出現(xiàn),點才問世。點的出現(xiàn),大大豐富了漢字的結(jié)構(gòu)變化,也給書法增添了無窮的魅力。
書法中的點的形態(tài)各異,變化多端。有園點、三角點、多角點、水點、垂點、側(cè)點、撇點、挑點、藏鋒點、露鋒點,還有各種兩點組合、三點組合、四點組合等等。不同的點給人以不同的美感,如園點、藏鋒點給人以渾厚、穩(wěn)健感,水點、露鋒點給人以流動、飄逸感,三角點給人以險感,多角點給人以力感等等。點大的似面,小的若有若無,輕若蟬翼,重若崩云。
點的書寫千萬隨便不得。唐人孫過庭在《書譜》中說:“一點成一字之規(guī)”。點的寫法千變?nèi)f化,但總的看來應該出筆中鋒,藏頭護尾,起迄分明,形體自然,宜厚重,忌輕薄。有人寫點左右兩筆寫成(即挑和剔相對而成),所謂有陰陽開合之意。也有人寫點如高山墜石。就一個字、一幅作品而言,點應當形態(tài)各異,大小不同,潤枯有變,顧盼生姿。要點點有精神,點點有意態(tài)。清代書法理論家包世臣說:“形質(zhì)成而性情見,所謂畫變起伏,點殊扭挫,導之則泉注,頓之則山安也?!?/p>
只有充分認識點在書法中的作用,才能更好的駕御它。可以說,點是一切造形藝術(shù)的靈魂。點的停頓連貫起節(jié)奏作用,點的大小形態(tài)起裝飾作用,點的離合位置起協(xié)調(diào)布局作用,精彩的一點往往有畫龍點睛的作用。
此外,練書法要多看,包括看書展,讀字帖。多練,包括用鋼筆練。隨時都可以練的,其實硬筆與毛筆是相通的,一般來講,用鋼筆也可以寫出毛筆的效果。自學時實在走不通了,也不要氣餒,可以適當放一放,做一些有益身心健康的運動,比如:瑜珈、舞蹈、垂釣,有句話說得很對:要想練好字,功夫在字外。舉桿遛魚的時侯,魚線在水面上劃出的軌跡很象草書,書法與釣魚同樣是妙不可言的。
書法雙鉤心得體會(精選篇4)
朱熹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教育家,是一名學者型的高級官吏,官至煥章閣待制兼侍講,為宋寧宗皇帝進講《大學》。
他一身直接從事教育活動達四十年之久,所到之處,熱心興辦教育,每每親子講學,他整理編撰的《四書集注》成為元、明、清科舉考試的標準答案和學校的必讀教科書,其地位甚至高于《五經(jīng)》,影響著中國封建社會后期的教育長達數(shù)百年之久。朱熹的教育思想十分豐富,尤其是他的讀書法,至今仍然有著十分重要的借鑒意義。其主要內(nèi)容是循序漸進、熟讀精思、虛心涵泳、切己體察、著緊用力、居敬持志,現(xiàn)簡介如下。
循序漸進循序漸進應當包含三層意思:一是讀書應該有一定的次序,不要顛倒?!耙远灾?,則通一書而后又一書。以一書言之,篇、章、文、句、首尾次第,亦各有序而不可亂也。”二是應該根據(jù)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能力,安排讀書計劃,并切實遵守它?!傲苛λ炼斒刂?。三是讀書要扎扎實實地打好基礎(chǔ),不可囫圇吞棗,急于求成?!白智笃溆枺淝笃渲?。未得乎前,則不敢求乎后;未通乎此,則不敢志乎彼?!笔熳x精思朱熹認為,讀書既要熟讀成誦,又要精于思考。讀書必須精熟、成誦。誦數(shù)已足,而未成誦,必欲成誦;遍數(shù)未足,雖已成誦,必滿遍數(shù)。
要記得正文,記得注解,“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虛心涵泳朱熹極力主張讀書一定要虛心,即一字一句平心去讀,不能有一毫杜撰,不能先入為主,穿鑿附會,強使書上的意思合乎己意。所謂涵詠是指讀書時要反復咀嚼,細心玩味。切己體察讀書時一定要將書上“圣賢言語,體之于身?!睂⒆陨砣肽堑览碇腥ィ瑵u漸相親,與己為一。即要求讀書時不能只在紙面上做工夫,還必須將書中道理與自己的生活結(jié)合起來。著緊用力讀書時要“寬著期限,緊著課程。為學要剛毅果決,悠悠不濟事。”“要抖擻精神,如救火治病然,如撐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緩。”居敬持志讀書須收斂此心,就是居敬。持志就要樹立遠大志向,高尚的目標,并要以頑強的毅力長期堅持。
朱熹的讀書法是他長期讀書經(jīng)驗的總結(jié),哲理性較強,其中包含著豐富的學習心理學思想。如“循序漸進”體現(xiàn)了量力性原則;“熟讀精思”體現(xiàn)了學思結(jié)合原則;“虛心涵泳”反映了客觀揣摩的思想;“切己體察”反映了身體力行思想;“著緊用力”凸現(xiàn)了積極奮發(fā)的意識;“居敬持志”包含了精神專一的思想。所有這些都值得我們仔細玩味,虛心學習和認真借鑒。
書法雙鉤心得體會(精選篇5)
學習書法是長期持續(xù)努力才能達到一個高的水平。學習書法是極其考驗一個人持久性和耐心的一門學問,以下是我學習書法的一些心得體會。
開始臨帖時,頭幾天當然會不像或不太像,到后來一天比一天好,越寫越像,自己看到不斷進步,心里當然高興,因此越臨勁頭越足。過了一個時期,漸漸地覺得越寫越不像;這是學習書法的常見現(xiàn)象,許多人由于這種現(xiàn)象而悲觀失望,先是自怨自艾,到后來干脆換一本帖,也有的甚至從此停下來,以至于前功盡棄。
還有就是不能三天兩頭頻繁的換帖,往往有些人學歐字,學了些時,覺得不大對勁,就改學顏字,顏字過了幾時又不對勁,就改學柳字,這樣改來改去,自己沒有一定主見,其結(jié)果必然一事無成。也有些人歐字剛學了不久,看見顏柳字帖,認為顏柳都比歐字好看,就丟開歐字,改從顏柳,這樣練字也是永遠練不好的。臨帖必須專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選定了某一本帖,就要一口氣練下去,不到成功不止,這也是學習書法重中之重。
還有就是“流水式”的練字,今天臨第一頁,明天臨第二頁,后天臨第三頁,十天就臨完了,再從頭里臨起。這樣臨帖,也是要不得的。因為每天換臨一頁,等于每天換寫若干生字,要十天方一轉(zhuǎn)回,帖里所有的字就不容易全部記住。所以必須每天臨同一頁字,臨他十天八天,臨熟了,方換一頁,如有某一字或某幾字老寫不好,還得重復練習。
再有一種情況是不能“一曝十寒”。有些人練字像犯冷熱病,高興時一天寫上幾百字,不高興時一歇就是半個月,這樣“三天打魚,兩天曬網(wǎng)”式的練字,肯定是不會有好結(jié)果。
還有不能一味追求獨特與怪異,有一種人明明自己對寫字從未下過苦功,而目空一切,專批評別人寫的字這個不好,那個不好,就是在選擇字帖時,也嫌這嫌那的,不是說這本帖不好,就是說那本帖俗氣,凡是整齊規(guī)矩的字帖都瞧不上眼,專挑冷僻的、殘損的以及字形奇里古怪的碑帖,作為學習范本,想從這里面練成一手不同凡俗的字來。這種人,不肯打正規(guī)基礎(chǔ)入手,而只是從秒奇立異的動機出發(fā)練字,不用說,是決不會有良好結(jié)果的。
古代那么多精品碑帖,要取法乎上,終成正果!還有就是不能眼高手低,臨帖的越臨越像,說明手與眼逐漸跟帖里的字接近;后來的越臨越不像,則是眼已能進一步看出帖字里的某些特征,和自己字課里的某些缺點,而手還不夠熟練,掌握不住帖字的特征,克服不了自己的缺點,盡管誠心誠意地照帖臨寫,而寫出來的字總與帖里的字不一樣。這是生理現(xiàn)象的自然規(guī)律,不能勉強,也不能灰心喪氣。一定要闖過這一關(guān),堅持苦練,最終會有所收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