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讀書筆記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讀書筆記4篇
《三國演義》是中國文學(xué)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說,是歷史演義小說的開山之作,《三國演義》是那段歷史的一座人才寶庫,也是一部活的兵書,是一座軍事大課堂。你是否在找正準(zhǔn)備撰寫“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讀書筆記”,下面小編收集了相關(guān)的素材,供大家寫文參考!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讀書筆記篇1
“少不看《水滸》,老不看《三國》”。這是句在社會上流傳很久的話,其實,這是封建社會統(tǒng)治者的一種愚民術(shù)。他們認(rèn)為青少年血氣方剛,看了《水滸》會造反:年長者飽經(jīng)世故,看了《三國》會變得老奸巨猾?,F(xiàn)在,這種偏見早已被打破,《三國》,《水滸》成了社會提倡閱讀的優(yōu)秀歷史讀物。袁闊成在電視臺上講《三國》,吸引了千千萬萬聽眾的心;研究《三國》,《水滸》的書刊,文章汗牛充棟;以他們?yōu)榈妆靖淖兊碾娪?,電視,戲曲令人目不暇接。中華民族,可以說從三尺孩童到銀須飄拂的老人,常常喜歡在閑暇之際談《三國》,論《水滸》。
然而,直到今天,人們講《三國》,評《水滸》,都沒有超出文學(xué)評論,文藝欣賞,歷史考證的范圍。許多人公開反對那種“讀了《三國》軌道的不良傾向,但《三國演義》還正是以“詭道”吸引人們的。
其實,讀《三國》學(xué)詭道這并可怕,并不奇怪,本來就是順理成章的事,因為這部小說是一部形象的兵書,在兵書里,“詭道”就是智慧的代名詞。
俗話說:“亂世出英雄”。在軍閥爭雄的戰(zhàn)爭角逐中,浪起濤翻,必然會涌現(xiàn)出一大批能軍治國的人才。像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孫武,吳起,管仲,樂毅,孫臏等人,三國時期的曹操,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陸遜等,都是風(fēng)云際遇,大顯身手,各自都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史記?!度龂萘x》在詳細地記載魏,蜀,吳三方龍爭虎斗的歷史情形中,刻畫了軍事家們那種氣壯山河,叱咤風(fēng)云的英雄風(fēng)貌,對于我們學(xué)習(xí)和研究這段軍事斗爭史,有著極為重要的參考價值。
誠然,《三國演義》是一部“七分事實,三分虛構(gòu)”的文學(xué)作品。但也不能不承認(rèn),這部文學(xué)作品所寫的戰(zhàn)略戰(zhàn)術(shù),進攻與防御,失敗與成功以及軍事上的虛實奇正等等,基本上是合于軍事科學(xué)原則和戰(zhàn)爭規(guī)律的。許多虛構(gòu)的故事,如“草船借箭”:‘空城計”
等等,不僅在同時代可以找到事實的影子,而且在此前后也能找出與其十分相似的戰(zhàn)例??梢?,這些虛構(gòu),源于戰(zhàn)爭生活,又高于戰(zhàn)爭生活,更能深刻地反映某些戰(zhàn)爭指導(dǎo)規(guī)律。
《三國演義》目的在于能給讀者留下一點施計用謀的啟示,同時使我們自己也從中得到一些教益!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讀書筆記篇2
說到《三國演義》,自然會想到魏國,蜀國和吳國。曹操,劉備和孫權(quán),都是英雄豪杰,他們?nèi)瞬粌H武功高強,而且重視人才,所以都能建功立業(yè)。但是,他們的后代也太不給力了吧,哎,真是讓人失望呀。
先說蜀國,劉備,關(guān)羽,張飛和諸葛亮,還有趙云,可都是黃金級的將領(lǐng),一起建立了蜀國,可惜蜀國皇帝劉備的兒子劉禪卻很無能。劉備死前,囑咐諸葛亮,要照顧好自己的兒子劉禪。諸葛亮答應(yīng)了,劉禪什么都聽諸葛亮的??墒侨藳]有長生不老的。諸葛亮死后,劉禪就不靠譜了,他整天吃喝玩樂,相信鬼神,還相信不忠誠的大臣。落后就要挨打,之后蜀國就一級一級地在走下坡路。最后蜀國被司馬昭所滅,皇帝劉禪和蜀國大臣們都被魏國大將司馬昭抓了過去。劉禪被抓之后,司馬昭讓人唱魏國的戲,他聽了很開心,為了刺激他,司馬昭讓人唱蜀國的戲,他聽了還是樂呵呵的,真是樂不思蜀啊。
魏國也一樣,曹操死后,把自己的王位讓給了大兒子曹丕。曹丕還行,至少還有點理智,可曹丕傳皇位的時候,竟然把皇位傳給了八歲的兒子曹芳。曹芳年幼無知,任人擺布,魏國朝政都被司馬一家所控制,他們換皇帝跟做游戲一樣。最后,司馬昭的兒子司馬炎干脆自己做了皇帝,建立了晉朝,魏國就滅亡了。姓曹的家族一代不如一代,也到了該亡國的時候了。
再說東吳,孫權(quán)建立了東吳,在位三十年,把國家治理得很好,但是他的后代一點兒也不爭氣,尤其是他的孫子孫皓殘暴無能,還很奢侈,弄得東吳民不聊生。最后東吳也被司馬炎所滅。
如果我能改編三國故事,我一定會讓曹操,劉備,孫權(quán)等人都把自己的皇位傳給天下賢能的人,哪怕是女的也行。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讀書筆記篇3
這段時間,經(jīng)過老師的推薦我讀了許多書籍,最令我難以忘懷的還是非四大名著之一——《三國演義》了。
《三國演義》這本書主要講了東漢末年直至漢末晉初這段時間曹魏、蜀漢和孫吳三個國家進行戰(zhàn)斗。這本書的主人公是劉備,整本書以劉備為中心,寫了一系列關(guān)于他的種.種事跡。
在這本書中,寫了劉備打了許多勝戰(zhàn),因此我非常佩服他。劉備也十分謙虛,就以《三顧茅廬》來說吧,他三訪諸葛亮,張飛因諸葛亮遲遲不出門見人都已經(jīng)憤怒不已了,而劉備卻還是那么冷靜地等待著諸葛亮。當(dāng)然,關(guān)羽也很有個性,在張飛生氣時,他總是及時相勸,阻止張飛動怒。
在說說曹操吧。他在《三國演義》中雖然被稱為“奸雄”,但他對劉備說的話,劉備不入耳這件事情讓我知道了什么叫做寬容大度。本來我一直以為曹操是一個待人很壞、很冷酷的人,但一讀到這里時,我對他的看法完全變了。
讀完這本名著后,故事情節(jié)仍然在我的腦海中浮現(xiàn)。這個故事讓我知道了對于朋友要講義氣,不能因為對方的官位或身份的高低來判斷一個人的好壞。就像文中的關(guān)羽,他對故主忠誠,又因為斗爭失敗投降,沒有半點兒想以陷害的方式擊倒對方,但在我的眼里,他并沒有戰(zhàn)敗,因為他最后還是凱旋歸來,身上有一種可貴的,只得我們學(xué)習(xí)的精神——忠。
在《三國演義》中,我見識到了各種風(fēng)格的人物,他們的性格和愛好雖然不同,但有一點永遠一樣,就是重情重義,正所謂“亂世世英雄”,他們就是情誼上最杰出的英雄。
三國演義第五十三回讀書筆記篇4
《三國演義》中有一個大人物——諸葛亮。他專心致志地輔佐劉備,為劉備出謀劃策。后來,劉備與周瑜合作,共同對付曹操。其中有一篇《草船借箭》更是顯示出了諸葛亮的神機妙算。讀了文章后,我得知周瑜非常妒忌諸葛亮的才華。于是就千方百計地想加害于他。而《草船借箭》便是他下手的一個陰謀。兩軍交戰(zhàn)急需弓箭,而周瑜卻有意讓下屬將造箭的材料短缺,好讓諸葛亮在三日之內(nèi)造不出箭,以受軍法處置。諸葛亮卻利用魯肅的忠誠老實在曹軍水寨借得了上萬支箭,不得不使周瑜自嘆不如。
的人,豈不更有效?起初我也擔(dān)心諸葛亮三日之內(nèi)造不出箭,但后來看到他的妙計之后才恍然大悟。他之所以推辭了三個月的期限,而說只需三天,是因為他算到了第三天江上必定會大霧漫天。而曹操的多疑心正好幫助了他。諸葛亮不僅神機妙算,而且還是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他還是人心,得以用之。其實諸葛亮能有如此神通,跟他的勤奮學(xué)習(xí)脫不了干系,倘若不是他努力學(xué)習(xí)兵法、地理、天文以及他的留心觀察,如今便不是諸葛亮流芳百世了。所以,只要我們努力學(xué)習(xí),便也可以像諸葛亮一樣聰明。
正所謂“書猶藥也,善讀之可以醫(yī)愚”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