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冬至主題作文
介紹冬至主題作文5篇
冬至它其實更是時年的八節(jié)之一,在古時我國的一些地方民間是有在“八節(jié)”拜神祭祖的習俗。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介紹冬至主題作文,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介紹冬至主題作文精選篇1
今年的冬至和往年一樣很冷,這種寒冷對人來說是一種考驗,對一只無家可歸的小動物更是一種考驗。
中午,在我們家的樓下看到它,女兒石榴發(fā)出一聲歡喜的驚呼:“小白狗!”石榴對小狗期望已久,擁有一只小狗是她的夢想。
稱它為無名小狗,是因為不知道它的名字,也沒有聽什么人以“寶寶”“貝貝”式的呢稱來叫它。小狗很瘦,毛臟臟的,原本應該是純白的毛完全沒有光澤,呈現(xiàn)一種灰色,與冬至的清冷倒是十分合拍。對門鄰居的母女正在喂它吃餃子,它很快就把盒子席卷一空,連盒底的湯都不舍得留下。
石榴羨慕地問:“你們買的小狗?”鄰居說:“哪是啊?是咱小區(qū)前面樓上一家的。買的時候毛是彩色的,他家喜歡的不得了,天天抱著。后來一給它洗澡,染的顏色就洗掉了,他家就不喜歡了,不要了,它就成天在這小區(qū)轉,腿也不知道啥時候被車壓斷了……”
這才注意到,它的右后腿一直蜷縮的,我看到石榴猛地打了個寒戰(zhàn)。
下午,石榴一直念叨著小狗,并決定把兩個方形的塑料盒作為小狗的飯盒,一個盛食物,一個盛水。晚飯后,我們端著一盒熱騰騰的雞絲面條下樓,以為它會不太好找,結果它就在樓后的草坪上臥著。看到人來,它親熱地往我腿上趴,兩只前腳張著,就像一個要大人抱的孩子。
面對小狗的親熱,石榴一個勁地往后躲。她就是這樣葉公好龍,朝思暮想著擁有一只小狗,可真的遇到小狗,卻總是遠遠地看著,不敢靠近。媽媽對石榴說:“這是對你的一個考驗。如果你能每天給它送水送飯,堅持照顧它一段時間,并且和它成為好朋友,爸爸媽媽才考慮給你買小狗的事。你知道嗎?小狗真的到了咱們家,你就要對它負起一份責任?!?/p>
上天是公平的當她為你光上一道門的時候,同時會給你打開一扇窗。對于那條小白狗來說也是的。
介紹冬至主題作文精選篇2
古人常說:"冬至不端餃子碗,耳朵凍了沒人管。"今天就讓我告訴你我是怎么過冬至的吧!
冬至這天,我在作文班里吃我自己包的餃子,什么什么?吃飯都是在自己家里或飯店里吃,怎么在作文班里吃?哈哈,就讓我告訴你一個小時前的事兒吧!
我聽說要包餃子,既興奮又奇怪,橙子老師難道吃錯藥啦?還是糊涂啦?雖然橙子老師給我們意外驚喜已經是見怪不怪了,可是我還是嚇了一跳。不過包餃子and吃餃子,可是我的拿手好戲呀!
為了這節(jié)課,我特別用心準備:碗,是我最喜歡的;筷子和勺子也都是我最喜歡的。準備工作剛做完,時間就到了,可惜的是媽媽的電動車電量不足了,如蝸牛一般慢行到目的地,同學們已經開始包第二個餃子了。
我火速包了兩個(都是小花,因為我只會包花餃子)。我一邊包,一邊想:肯定是我包的餃子得第一名!果然,我的花餃子引來了大家的圍觀,一個同學問我:“你是怎么包的?教教我唄!”我馬上變身為包餃子大師:“你看,先把羊肉餡兒放在皮上,然后沿著邊捏四五個角,再使勁兒往中間一合,就把它們合到了一起,最后用五根手指調整一下就好了?!鞭D眼間,一朵玫瑰花出現(xiàn)在眼前。再看同學們包的餃子,各種各樣的都有,包餃子原來這樣有趣啊!
這時,老師說:"開始下餃子嘍。"我聽到我的花餃子發(fā)出細小的聲音說:"我可不想這么年輕就死啊!"哈哈,這可由不得你了!一艘艘大小不一的餃子,"撲通撲通"地像青蛙一樣跳到熱水中,沒多久,餃子那誘人的香味就飄了過來。
餃子終于熟了,老師變成了勤勞的蜜蜂,開始給我們分餃子,啊,真好吃,我們一邊吃著奇形怪狀的餃子,一邊討論:"這是誰包的呀?怎么只有皮兒,餡跑誰的碗里了?”
我們一邊吃餃子,一邊聽老師講冬至吃餃子的來歷:醫(yī)圣張仲景在一個寒冷的冬天,看到老百姓饑寒交迫,很多人的耳朵都凍爛了,他很心痛,就在冬至這天,煮了一些驅寒湯給大家喝,并且用面把羊肉包起來,煮熟了讓大家吃。大家吃得很暖和,耳朵也好啦!老面姓們非常感動,所以每年冬至,家家戶戶都要吃餃子來紀念醫(yī)圣張仲景。
原來吃餃子還有故事呢!今天這節(jié)課是我最喜歡的,因為我吃到了自己包的餃子,今年耳朵就不會凍爛了。
介紹冬至主題作文精選篇3
冬至,又稱日短至、冬節(jié)、亞歲、拜冬等,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jié)氣中一個重要的節(jié)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冬至是四時八節(jié)之一,被視為冬季的大節(jié)日,在古代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冬至習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著習俗內容或細節(jié)上的差異。在中國南方沿海部分地區(qū),有冬至祭祖的習俗;在中國北方地區(qū),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
冬至在我們家,可是一個重要的節(jié)日。我們都把冬至叫做小年。既然是年,就要有年的習俗。
記得去年的冬至,我是在奶奶家過的,和往常一樣,不同的是我們會在晚上包餃子,奶奶告訴我這是北方的傳統(tǒng)。
那天,臨近傍晚,爺爺開始搟面,奶奶已經剁好餡,等爺爺?shù)拿嫫?。開始包餃子了,我和妹妹在一旁玩面團,爺爺奶奶在一旁看著,不說話,臉上充滿了笑意,那時光仿佛靜止在那刻,即溫馨又美好。奶奶將餃子煮熟,我立馬夾了一個,一咬,咬到了一個硌牙的東西,我趕緊吐出來,是一枚硬幣。我不懂,奶奶笑著對我說:“熙熙好福氣,這么快就吃到了有硬幣的餃子,今年你肯定運氣會很好,一年到頭都會順順利利的?!蔽衣牭竭@話,十分開心,連續(xù)吃了好幾個餃子,卻再也沒有吃到有硬幣的餃子了。
外婆家的冬至,和奶奶家的完全不一樣,他們不會包餃子,但是他們會做冬至粿,那東西像一艘小船,兩頭尖尖的,透明色,里面的菜餡可以清楚的看見。我一個人可以吃兩個。外婆總在冬至那天跟我說;“你又大一歲了,要更加懂事噢?!蓖馄拍谴认闇厝岬哪抗猓殡S了我好多個冬至。
冬至,不僅僅是一個節(jié)氣,更是家人團聚的日子。在冬至這天,家家戶戶都是團圓的,可以一起吃餃子,吃冬至粿,一起許下愿望。我覺得,這才是冬至的意義所在。
介紹冬至主題作文精選篇4
今天下午,我在悅作文過了一個特別的冬至。我們不僅學會了怎么包餃子,而且還吃到了非常好吃的餃子。
一進教室,劉老師說今天要教我們包餃子。她先讓我們把手冼干凈,然后來到包餃子的課室。只看到劉老師把課桌擺放在一起,拼成一個更大的長方形桌子。桌子的中間放著兩個小盆,盆里盛著餃子餡,一盆是瘦肉紅蘿卜香菇,一盆是瘦肉香菇玉米。惹得大家的口水都快流了下來。
劉老師給我們每人發(fā)了一雙一次性手套,我們戴上手套,坐到長方形桌子前開始包餃子。劉老師拿出一沓餃子皮,然后教我們怎么包餃子。只見她右手拿起餃子皮,放在左手掌心,右手再拿起筷子夾一些餡放在餃子皮中間,然后把餃子皮對折,在中間捏一下,使兩層皮粘到一起,再捏捏餃子皮的一個角,最后用大拇指和食指夾住兩邊餃子皮使勁捏兩下,讓餃子皮粘緊,一個新鮮的餃子就這樣包好了。如果順著餃子角邊依次捏下去,還可以做出美麗的花紋來,這樣看起來很好看,用筷子夾起來也不會滑落了。同學們很快學會了,都在認真包餃子,包出的餃子形狀各異,大小不一,有的肚大有的肚小。但是看著自己的杰作,無一不是滿滿的自豪。我們一連包了三個,一個比一個好。
接下來,開始煮餃子了。劉老師拿過來兩個電熱鍋,倒上水,插上電。一會兒水燒開了,劉老師讓我們各自把自己包的餃子放進鍋里,并交待我們,下餃子的時候,要在鍋邊慢慢地放下去,不要從高處放餃子,不然水濺出來,燙到了自己。煮餃子只要八分鐘到十分鐘,不能煮的時間太長,否則會太老。
煮餃子的時候,同學們都在準備醋和生抽,還有一次性的碗和筷子。我們拿著杯子,倒?jié)M可樂。餃子煮好了,老師用勺子把餃子盛到每個同學碗里,同學們開心地叫著:“吃餃子啦,吃餃子啦!”這場面,真像過年一樣熱鬧。我們看著晶瑩剔透,熱氣騰騰的餃子,饞得馬上想吃到嘴里??粗肜锏娘溩?,有的同學一邊喊“燙”一邊叫“美”,張大嘴巴,一口一個,兩分鐘就把一碗餃子吃完了,有點像豬八戒吃人參果。我夾起餃子,咬了一口,香氣撲鼻,啊,好香,好好吃,太有幸福感了!有的同學吃到了兩種餡的餃子,好有口福。餃子好吃,湯也好喝,放了小蔥花,鹽和香油,味道真的好極了。
今年的冬至可真特別,真是太開心了,我希望明年的冬至會更精彩。
介紹冬至主題作文精選篇5
冬至是我國二十四節(jié)氣中最早制訂出來的一個節(jié)氣。古人認為:陰極之至,陽氣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長之至,故曰“冬至”,也俗稱“冬節(jié)”、“長至節(jié)”、“亞歲”等。冬至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黑夜最長的一天,過了冬至,白天就會一天天變長。
冬至一陽生
“冬至”也稱為"至節(jié)",因為它是不僅是"陰極之至",也是"陽氣始至",同時也是"日行南至"的節(jié)日。冬至日的關鍵在于一個陰陽消長的微妙節(jié)點。自古便有"冬至一陽生"的說法,意思是說從冬至這天開始,不斷生長的陰氣終于達到頂峰,陽氣也終于停止了銷蝕,就要回升了。冬至節(jié)則是那個陰陽交割的臨界點。這也是冬至成為歷法上重要節(jié)氣的原因之一。這便是天地間"冬至一陽生"的微妙,同時,也驗證了"物極必反"、盛極而衰的天道。
冬至的餃子
北方人在冬至的這一天都有吃餃子的習俗,每年農歷冬至這天,不論貧富,餃子是必不可少的。諺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戶戶吃水餃。”這種習俗。記得小時候大人都會說冬至不吃餃子都凍掉耳朵,所以每到冬至,我們都會乖乖的吃餃子。
餃子,相傳是醫(yī)圣張仲景告老還鄉(xiāng)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叫其弟子搭起醫(yī)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驅寒藥材放置鍋里煮熟,撈出來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矯耳湯”的藥物,施舍給百姓吃。后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冬至—漂泊
漂泊的游子最怕碰到這種團圓的節(jié)日,記得小時候冬至一家人圍在一起包餃子,父親負責搟皮,母親負責包餃子,而我負責數(shù)餃子;離開家已經七八年了,每個冬至都在外漂泊,很久沒有吃到母親親手包的餃子了。那種味道卻一直不曾忘記。每次到了冬至的時候母親就打電話問我有沒有吃餃子。
下班后獨自走在大街上,來來往往的人行色匆匆,此時手機響了,一猜就知道是母親的電話;
“喂,兒子,下班了沒有,今天是冬至有沒有吃餃子呀?我和你爸在家包的你最愛吃的豬肉大蔥的餃子,可惜你不在家?!?/p>
突然鼻子好酸,眼睛濕潤了,我努力抬起頭不讓眼淚掉下來。
“我還沒吃呢,我剛下車,在路上,回家就吃。你和老爸努力把我那份也吃呀?!蔽壹傺b開玩笑說。
“我們老兩口能吃多少呀,每次和你爸包餃子都忘了你不在家,一次包好多,害的我們好幾天都在吃餃子。還記得小時候你很愛吃豬肉大蔥的餃子,那時候家里條件沒有現(xiàn)在這么好,買不了多少肉,每次包的餃子基本都是土豆和大蔥,放很少的肉,所以只能嘗到肉的味道,卻看不到肉?,F(xiàn)在條件好了,想給你包餃子吃,你卻不在家了?!?/p>
我說“我都快七八年了沒有吃到家里的餃子了,但是那種味道我一輩子都忘不了”。
家的味道是什么,就是媽媽親手包的餃子,爸爸做的紅燒肉。這種味道埋藏在記憶深處,一輩子也不會忘記。
媽媽笑著說“記得你小時候總是第一個搶著吃餃子,又一次餃子剛從鍋里撈出來,還沒有涼,你就迫不及待的抓起一個餃子塞進嘴里,結果嘴里都燙起了水泡,燙的你哇哇大哭,結果到最后你連一個餃子都沒吃上?!?/p>
說著不知不覺已經到了飯館門口。
“媽,我到飯館了,應該是還有餃子”。
“一份不夠,買兩份,吃飽不想家,一個人在外面不要怕花錢,吃好穿暖?!?/p>
兒行千里母擔憂,即使我們再大,在父母眼里我們都是孩子,總是感覺我們照顧不好自己。
“我知道啦,我吃的很好,今年又吃胖了。你和爸在家照顧好自己”。
“我和你爸都好,你在外面不要擔心我們。快去吃飯吧?!?/p>
電話掛了,我去飯店要了一份豬肉大蔥的餃子,其實我不餓,根本吃不了的么多,吃的僅僅是對家的思念,對爸媽的思念。
同樣是豬肉大蔥的餃子,完全沒有家的味道,沒有媽媽的味道。
在每一個人的記憶里,都有一種讓自己牽掛的味道,因為那將會在你走向遠方的路上最好的動力,漂泊在外最好的安慰。記住它,便可記住一種溫暖、一種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