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公祭儀式活動心得體會
推薦文章
國家公祭儀式活動心得體會范文
國家公祭日是一次回溯苦難的歷史反思,更是一次矢志復興的精神檢閱,回放著昨日的屈辱和苦難。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準備了國家公祭儀式活動心得體會范文,歡迎參閱。
國家公祭儀式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1)
看過了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后,我深痛緬懷南京大屠殺的無辜死難者,緬懷所有慘遭日本侵略者殺戮的死難同胞,緬懷為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獻出生命的革命先烈和民族英雄。
1937年12月,日軍攻陷我國的歷史名城南京,把這里變成了人間的地獄。我身臨其境般地目睹這場慘無人道的大屠殺,心幾乎走向崩裂的邊緣,心中熱血沸騰,掀起陣陣的憤怒。那是一場中華民族遭受的浩劫。30萬呀!!!尸積如山,血流成河。若大的南京城被死亡的陰云重重籠罩,這真是中國的恥辱!一個曾經拔萃與世界民族之林的泱泱大國,居然遭到日本的百般蹂躪!為什么?原因只有一個:落后就要挨打!日本人曾狂妄地認為屠殺可以征服一切,但中華民族的血能夠白流嗎?華夏大地掀起了革命狂潮!在那短短的8年中,中華兒女獻出了無數不屈的靈魂和鋼強的軀體,拯救著這古老的民族。半個世紀彈指一揮間,日本侵略者早以被英勇的中國人趕出了神州大地,今天,我們不可能向日本發(fā)動一場報復性的戰(zhàn)爭。我們現在只能做的就是從國力上超過日本,趕上世界。這樣,才能告慰那殘遭劫難的30萬英靈。
南京大屠殺是一面歷史的鏡子,我們要牢牢地記住這個血的教訓。就是因為那時我們的國家落后,落后就要挨打,這是一個真理,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令人更心痛的是,在某些方面,我們的祖國與西方及日本相比較,還多有不及!當年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同學們,中國要扭轉乾坤,這個重擔就落在我們身上,我們要記住中國人的恥辱,發(fā)憤圖強,為祖國的日益強大做出自己的貢獻!。
但令人心痛的是,在某些方面與西方及日本比較,我們還多有不及!當年落后就要挨打,如今落后就必遭淘汰。這不得不令我們深思。我們應該吸取教訓,為歷史譜寫新的輝煌,像我們的祖輩那樣,把青春和生命融入這場風起云涌,翻天覆地的改革之中!
國家公祭儀式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2)
今天,是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日。
紫金山含悲,秦淮河低回。80年前,這里曾發(fā)生了舉世震驚、慘絕人寰的南京大屠殺,我三十萬同胞慘遭屠戮。這是中華民族永遠抹不去的傷痛,也是人類文明最慘烈的悲劇之一。
80年來,我們曾以無數方式祭奠、悼念、追思南京大屠殺的死難同胞,以無數方式探討這場屠殺帶來的思考:國家的崛起、民族的復興、和平的共識、戰(zhàn)爭的倫理、人性的自覺與人道的尊嚴?,F在,我們終于設立和迎接來了國家公祭日,以肅穆的儀式來悼念歷史,讓澎湃的感情集中表達,必將促使民族歷史記憶長久保持喚醒狀態(tài),促使一個民族汲取歷史力量、以更開放的姿態(tài)迎接未來。
公祭日,展示了我們的人文精神與民族性格。歷史構成了一個民族的共同記憶,歷史鍛造了一個民族的精神品格,無論是東方還是西方,浸透熱血的土地是每個民族的朝圣之地。當波蘭人為奧斯維辛紀念館獻上鮮花,當德國人在大屠殺紀念碑林中默哀,也讓我們重回80年前那座血與火的城市,閱讀寫在大地上的民族史,感受那種緊緊挽結著我們每一個人的血脈深情與民族精神。
這場慘絕人寰的災難已過去80年,中國抗日戰(zhàn)爭和世界反法西斯戰(zhàn)爭勝利已近70年,我們用肅穆的國家公祭儀式提醒著自己,保持歷史的痛感,但不煽動民族的仇恨;敦促日本正視歷史、反思戰(zhàn)爭、檢省軍國主義和法西斯主義余孽,但不將民族感情矮化為街頭泄憤。經歷過深重苦難的民族,更應懷著寬闊的歷史眼光,更應懂得珍惜和捍衛(wèi)人類的核心價值。
公祭日,也讓每個普通中國人找到帶著歷史感的活法。它讓史書上的文字變得意象豐沛,讓每個人的生活獲得了歷史的重量,也讓一個民族的幾代人之間,有了心傳和默契。正是在這個低頭默哀的瞬間里,來自不同地域、不同職業(yè)、不同社會角色的你我,都抹平了差異,僅僅成為十三億中國人中的一個。
有象征意義的是,半年以來,中國領導人幾乎參加了每一次抗戰(zhàn)紀念日。7月7日全民族抗戰(zhàn)爆發(fā)周年紀念日,9月3日中國人民抗日戰(zhàn)爭勝利紀念日和9月30日“烈士紀念日”,黨和國家領導人也將出席在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的儀式。領導人參與國家公祭,是國際慣例,也是規(guī)格和意義的象征,更與每個普通中國人的情感互相呼應,表達了整個社會在民族情感上的同頻共振。
12月13日,為同胞默哀,為中華祈福,在災難的創(chuàng)傷中培育人道態(tài)度與和平精神,在屈辱的歷史中學會自立自強。今天,我們這樣緬懷歷史,正是要歷練出迎接美好未來的氣度與力量。
國家公祭儀式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3)
為緬懷紀念烈士,弘揚烈士精神,傳承紅色基因,培養(yǎng)我區(qū)公民的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和社會主義道德風尚,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金壇區(qū)民政局采取五項措施,全力做好烈士公祭活動。
一是強化組織領導。為扎實做好公祭活動準備工作,區(qū)民政局成立了以局黨委書記、局長為組長,分管局長為副組長,辦公室、優(yōu)撫科、區(qū)烈士陵園等部門負責人為成員的領導小組,召開工作布置會,制定工作方案和應急預案,落實工作責任,確保任務到崗、責任到人,為公祭活動的順利開展奠定堅實的組織基礎。
二是制定活動方案。根據國家烈士公祭辦法及上級精神,結合我區(qū)實際,提出了我區(qū)烈士公祭儀式建議方案,報請區(qū)委區(qū)政府審定實施。建議方案對時間地點、參加人員、儀式程序、部門綜合協調等細節(jié)進行了明確。針對天氣變化、車輛有序停放制定相應的應急預案,確保公祭活動順利舉行。
三是加強修繕保護。從七月份開始,對陵園門樓、紀念塔基側面面磚、花池、道路石板斷裂情況進行修繕,對紀念館內多媒體設備進行了調試維護,確保紀念設施完好無損、保證設備運作正常。
四是開展環(huán)境整治。組織工作人員對陵園內綠化進行修剪,清除枯枝落葉,新種、補種綠植草坪,徹底清潔烈士紀念塔和紀念設施,確保環(huán)境整潔、莊嚴肅穆。
五是做好活動服務。組織講解員專業(yè)知識培訓,提前準備好花籃、挽聯、標語,明確祭奠方陣,工作人員服務職責到位。
國家公祭儀式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4)
為進一步緬懷烈士功績,弘揚烈士精神,確保20__年烈士公祭日公祭活動能在莊嚴、安全、整潔、有序的環(huán)境中開展,__區(qū)民政局提前部署,多舉措為20__年烈士公祭日公祭活動做準備。
一是成立20__年烈士紀念日公祭活動領導小組,明確了負責統(tǒng)籌、協調、組織、監(jiān)督、落實的工作專班,全力以赴保障烈士公祭活動各項工作順利進行;
二是建立健全烈士公祭活動安全工作責任機制,采取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安全隱患排查整治辦法,對園內安全隱患進行“清零”,確?;顒影踩轿?;
三是組織人員對園內的白色垃圾、枯葉、雜草等進行全面清理,并對過于茂盛的植被進行修剪,確保園內環(huán)境得到全方位整治;
四是為抓好活動保障工作的落實,由烈士陵園管理所建立了活動值班報告制度,確保如遇突發(fā)情況,能有值班人員及時上報信息;
五是全力做好烈士公祭活動保障和服務分工工作,切實為公祭活動的順利舉行作好積極準備。
國家公祭儀式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5)
12月13日是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上午十點,冠縣育才雙語學校全體師生在操場隆重舉行紀念活動。活動在雄壯的國歌聲中拉開序幕,育才雙語學校校長裴永模發(fā)表慷慨激昂的講話,他剖析了歷史,指出日本侵略者制造的南京大屠殺慘案震驚了世界,震驚了一切有良知的人們,歷史不會因時代變遷而改變,事實也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會議由政教校長孟獻剛主持。
活動中全體師生共同舉起右拳宣誓“勿忘國恥,圓夢中華”,把活動推向高潮,對大家也是一次心靈的震撼!通過此次活動,讓學生了解到77年前南京同胞水深火熱般的痛苦生活,了解到南京大屠殺慘案鐵證如山、不容篡改。任何人要否認南京大屠殺慘案這一事實,歷史不會答應,30萬無辜死難者的亡靈不會答應,13億中國人民不會答應,世界上一切愛好和平與正義的人民都不會答應。同時也教育師生奮發(fā)向上,努力工作學習,珍惜當下美好幸福的生活!
國家公祭儀式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6)
這是舉國哀悼的時刻。
一個黑暗的日期:1937.12.13。
而今天,中國的首個南京大屠殺國家公祭日,就于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舉行。
就這樣,莊嚴肅穆的氣氛下,儀式開始了。
“起來!不愿做奴隸的人們!把我們的血肉,筑成我們新的長城!……”像是一條蘇醒的龍,這國歌盤旋在人們頭頂上空;像壓抑了許久的雷,這國歌驚醒了數十萬罹難同胞;像一聲聲洪鐘,這國歌震動了十三億華夏兒女熾熱滾燙的心……人們想起了,被任人宰割的痛苦,77年前那段不堪回首的歷史往事?!捌饋?起來!起來!我們萬眾一心,冒著敵人的炮火,前進,前進,前進進……”緊握雙拳的人們看到了,眼含熱淚的人們看到了,中華民族看到了,那些前仆后繼,用鮮血寫就的黑暗與光明交錯的史詩。
警鐘長鳴,人們默默地垂下頭,死一般的寂靜,只有警報聲尖銳刺耳地鳴叫著,不,是77年前死于非命的同胞們在吶喊,恍惚間,大地似乎震動了,十字形標志如一只巨手不甘地伸向天空。這蒼穹之下,曾是餓殍遍野,有獸一般的日軍猖狂的獰笑,這是對日軍的譴責嗎?圓瞪雙眼的死難者雕像透過半世紀的塵埃凝視著新一代的人們,可他們卻再也無法看見人們的哀悼,無法觸摸著新世界發(fā)出慨嘆,無法因民族的偉大復興而露出欣慰的笑……
十六排禮兵抬著花圈正步入場,安魂曲奏響,人們的目光轉向遇難者名單墻。(遭難者30,0000)人們不愿提及的數字??稍谶@名單上的名字,遠不及它。這集體的墓碑上,昭示了罪惡的歷史真相。
“一九三七禍從天降
一二一三古城淪喪
侵華倭寂燒殺搶掠
尸橫遍野血染長江
三十余萬生靈涂炭”
青少年清脆空靈的嗓音訴說著那煉獄般的六周,可正如他們吟唱“生生不息,山高水長”,中華民族如一顆青松,經歷暴雨洗禮后,正孕育著新的生命。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日軍的罪行,絕不會因巧舌抵賴而消失。否認罪責的齷齪行徑,定會受到全中國乃至全世界的鄙視。人們不應為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的暴行而仇視日本這個民族,“和平,不是戰(zhàn)爭;合作,不是對抗”,今天的中國愿同各國人民真誠團結,建設一個持久和平的,共同繁榮的世界。
新一代的青少年們肩上的責任沉重,牢記歷史,才有尊嚴,才有未來。歷史是的教科書,只有堅定不移的信念,攜手努力,才能讓白骨可以安眠,讓戰(zhàn)爭遠離人類。
和平鴿飛向遙遠的蒼穹……
國家公祭儀式活動心得體會(精選篇7)
有人說,空一座城等30萬幽魂回家。
我懂。
七十七年前的十二月十三日,侵華倭寇來到了南京,占領南京城,對手無寸鐵的南京民眾進行了長達6周慘絕人寰的大規(guī)模屠殺,其手段極其慘忍!
七十七年后的十二月十三日,人們面對這種殘酷的過往,又有何認知?我只能保持沉默,我只能持觀望態(tài)度,我只能用的努力讓周圍人知道這一天的特殊含義。
如果隨意問一位青年有關南京大屠殺的題目,也許他會頓住,說不出所以然來。因為他們根本就不了解這段歷史,不了解這場殺戮的血腥!砍頭,槍斃,活埋,火燒,水淹……簡直讓人難以置信。通過查詢資料,我才知道當時訓練新兵,最后一個項目便是殺死一個中國人!
我默哀,為那30萬索然無辜民眾默哀。
如若30萬幽魂還在痛苦的吶喊,一定要對他們說——
別怕,那個任人宰割的時代早已過去;看,中華民族正勵精圖治,迎來一個暫新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