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啟示類的書籍
生活啟示類的書籍推薦
生活它所賦予在每個人身上的含義都是不同的,有人喜歡三餐四季柴米油鹽,有人喜歡轟轟烈烈,每一種生活只因人的賦予才變得多姿多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生活啟示類的書籍,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生活啟示類的書籍
1、《沈從文的后半生》
張新穎著
因為喜歡沈從文,所以一直關(guān)注與他相關(guān)的書。這本傳記角度很特別,集中在沈從文后半生,這是沈從文研究的盲點。
在1949年,沈從文經(jīng)歷過嚴重的精神危機,甚至自殺過,在那個大時代變換的情況下,文弱的沈從文感受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是如何度過的,他的后半生過得快樂嗎?
這些我關(guān)心的問題,本書基本上給了答案。學者張新穎的文筆很流暢,史料很扎實,看完此書,更加喜歡,也更加理解沈從文。生活沒有其他,唯有勇猛精進。
接下來想推薦兩本MOOK書,這種位于雜志和書之間的“雜志書”這些年比較受歡迎,剛好可以容納比較長但是又不那么長的文章,圖片和文字搭配,輕松易讀。
2、《不上班的理想生活》
張悅?cè)恢骶?/p>
《鯉》由張悅?cè)恢骶?,所以文字質(zhì)量和選稿都算有質(zhì)量保證。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比如《文藝青年》《變老》《空氣一樣的理想伙伴》等主題,內(nèi)容上一般是幾篇采訪,幾篇小說和幾篇散文。
今年很喜歡這期《不上班的理想生活》(因為我也不想上班啊),介紹了幾位“不上班”的從事自由職業(yè)的閑云野鶴,還有我非常喜歡的香港樂隊 my little airport 的主唱Nicole的采訪。
與其他常見的采訪不太一樣,《鯉》的訪談更隨意、生活化,被訪者也回答得更為真誠。
印象很深的是Nicole回憶在北京的那段時光,“北京那一段生活讓我發(fā)現(xiàn),我不能被任何事物填滿。因為我本來就是滿的,只是一直沒有去打開。我一直往外看,而沒有往內(nèi)看?!?/p>
3、LENS目客《花朵與我》
這本書談?wù)摶ㄅc人的關(guān)系。在不同的時期,藝術(shù)家都對花有不同的理解,人們也在其中得到不同的生活靈感。認識了許多熱愛花朵的藝術(shù)家,E·B·懷特、三島由紀夫,以及與花朵有關(guān)的生活方式。
花花草草的印刷非常精美,翻看此書是一種享受。跟許多人推薦過,得到了身邊顏控們的一致好評。
4、《一生里的某一刻》
張春著
只看前言,就已經(jīng)愛上這本書了,渾身散發(fā)著真實、快樂又好玩的氣息。
看完后發(fā)現(xiàn),呀,原來我看過的好多印象深刻的文章都是張春寫的,比如《各種普通的食物最好吃的時刻》《我始終還是不信人生艱難》......而且原來她就是我心心念念要去吃的冰激凌店“晴天見”的老板娘啊。
張春生活在廈門,這個四季陽光美麗的島嶼城市,也是我生活的地方。她寫作、開店、收養(yǎng)了流浪貓流浪狗。在這本書里,她寫寫身邊同樣開店的鄰居們,身邊有趣的、美麗的人,拿著畫來店里換免費冰激凌吃的小朋友們。
一切在她的筆下閃著靈光,大部分時候是快樂的,也有黯然的時刻,但通通都是靈動、真實的。讓你覺得,是啊,生活不就是這樣么,艱難中慘雜著快樂,要學會自己去創(chuàng)造快樂,欣賞生活。
啟發(fā)人生意義的書籍
1.《解憂雜貨店》
作者:東野圭吾[日]
豆瓣評分:8.5
現(xiàn)代人內(nèi)心流失的東西,這家店能幫你找回?!督鈶n雜貨店》
夢想、愛情、親情、熱愛和渴望,每一個詞都很美好,每一個詞都是活生生的。當現(xiàn)實與它們相遇,你會怎么辦?
解憂雜貨店就是這么一個小鋪子。
如果你感到煩惱,沒關(guān)系,去解憂雜貨店吧。
解憂雜貨店帶給他們希望,他們也給了解憂雜貨店背后的那群小伙子希望。
東野圭吾盡量用最溫暖最美好的語言講述解憂雜貨店的故事。你,不應(yīng)該錯過。
2.《撒哈拉的故事》
作者:三毛
豆瓣評分:9.3
不知什么地方飛來了一片淡紅色的云彩,它慢慢地落在海灘上,海邊馬上鋪展開了一幅落日的霞光。——三毛《撒哈拉的故事》
三毛的文字隨性,張揚,獨有她的風格。沒有讀過她的作品之前,她的愛情故事就是她的代名詞。讀過之后,才能發(fā)現(xiàn)她的深情與自由。
撒哈拉給我們刻板的印象是炎熱,缺水,貧窮。書中的撒哈拉在三毛的筆下活了起來,藍紫的天空,路旁的小白楊,金黃的沙漠…沙漠風情,活靈活現(xiàn)。
3.《燦爛千陽 》
作者:卡勒德·胡塞尼[美]
豆瓣評分:8.6
貧窮,這是阿富汗留給我們的第一印象。
百年前的中國婦女地位低下,阿富汗正在重演。
每個阿富汗婦女蒙在面紗背后的面孔是哭著的還是笑著的,沒人知道。但是,讓每個阿富汗女人和男人享受平等的道路注定是曲折的。
這部作品里講的不僅僅是幾個平凡的人物,是阿富汗婦女的奮起,共同撐起阿富汗純凈的天空。
具有生活啟示的書
《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
作者: 余華
隨著余華作品的成熟,他終于透徹地寫出“苦難是生命的常態(tài)”。正如福貴的人生,苦難成為了伴隨他一生、連結(jié)著身體一部分的東西。他一次又一次將福貴的生活推進巷口拐角,當你以為他將會重新開始生活時,命運卻忽然跳起了舞。它就像路上的小石子,害你摔了一跤流了血卻提醒著你,你還活著。這就夠了。
《沒有一種生活是可惜的》是一本散文集,分為三輯,分別是“一個記憶回來了”、“文學 音樂 旅行”、“活著,為了講述”,三個部分講述余華的成長經(jīng)歷、寫作經(jīng)歷、生活趣事、以及對社會對生活的看法。
在這本書中,余華撕掉小說中冷峻、壓抑、沉重,犀利的標簽,用親和幽默、坦率溫熱的筆觸,把他的成長、寫作、學習、人生經(jīng)歷和思考感悟娓娓道來。讓讀者在認識一個“真實余華”的同時,感受到“活=蛻變、新生”的強大力量,并在字里行間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啟發(fā)。
世界上沒有一條道路是重復(fù)的,也沒有一個人生是可以替代的。每一個人都在經(jīng)歷著只屬于自己生活,世界的豐富多彩和個人空間的狹窄使閱讀浮現(xiàn)在我們的眼前,閱讀打開了我們個人的空間,讓我們意識到天空的寬廣和大地的遼闊,讓我們的人生道路由單數(shù)變成了復(fù)數(shù)。
2.
《偶爾也需要強烈的孤獨》
作者: [韓] 金珽運
作者在這本標題看起來很雞湯的書里,像武林高手般熟練運用他的心理學知識,對我們?nèi)粘龅降墓陋?、焦慮、幸福等主題做了剖析。對著一個主題,從不同的方面進行切入分析,遇到難處甚至完全不顧形象就用力砸開,直接將內(nèi)核展現(xiàn)給你看。
比如他講孤獨這件事,開篇就用笛卡爾的論述,開宗明義點出:由于個人主體的存在是獨立于世界和他人的,所以從本質(zhì)上而言,人就是孤獨的。然后為了論證他關(guān)于孤獨引發(fā)焦慮的觀點,他開始從很多你根本想不到的方面去著手論述,比如多配偶制、比如女人的化妝……這些角度的選擇極其精妙,就像你本以為會在一個眾所周知的大公園里看些尋常風景,卻突然被他帶進了他人不察的龍貓世界一樣,看似平凡,卻又不一般。
作者就是在用這樣獨辟蹊徑的方法,拆解著他所看到的世界,講述著他想理解的觀點,也是用這樣的觀點,塑造了他自己獨特的生存方式:也許在外人看起來他處在“孤獨”的世界里,但他卻以自己的立場,否決了“孤獨”代表著失敗。金珽運讓你看到了“孤獨”的很多面,更在這樣的表達中告訴你看待世界也有很多種方法,而身為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也可以有很多方法!
我們每天都過得忙忙碌碌,感覺那樣活著才是成功的人生,直到意識到“人是無可奈何的孤獨的存在”。
其實,你可以這樣生活。本書教你:只有享受孤獨才能不孤獨!做15個俯臥撐,便能神清氣爽。放慢生活的步調(diào),幸??偸呛芫徛?。只有擺脫焦慮才算成功的人生,睡得香笑得燦爛才是真正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