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秀實用的親子教育書籍
優(yōu)秀實用的親子教育書籍推薦
親子教育的基礎,其實是父母要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家長需要掌握良好的溝通技巧和方法,懂得怎樣表達愛和感受愛,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優(yōu)秀實用的親子教育書籍,如果大家喜歡可以分享給身邊的朋友。
優(yōu)秀實用的親子教育書籍
1、愛的教育(意大利)
這本書被評為“對當代美國文化影響最為重大的書籍之一”,這部書是特地奉獻給九歲到十三歲的小學生的,以貼近少兒學習生活的篇篇日記構成。以兒童視角觀察世界,用孩子天真質樸的語言寫成,講述一位四年級孩子的成長故事。
2、兒童心理學(英國)
這本算是很入門級的兒童心理學書籍,內容很專業(yè),深入淺出。簡單的講述了一些心理學的概念和一些常見的認識錯誤。比如說單親家庭對于孩子會產生負面影響。實際的研究數據并不支持這一說法。
3、家庭中的兒童(意大利)
這本書講述了蒙臺梭利教育的基本理念:給孩子成長的自由,堅信孩子有自我學習發(fā)展的潛力。中心的思想在于尊重和認可孩子內在的需要,而不是用成人的思想去影響孩子本能就具有的非同一般的成長的本能。
4、李中瑩親子關系全面技巧
李中瑩的書將孩子和父母之間的親子關系剖析的非常深刻,這本書就是要告訴讀者,要想孩子有所不同,家長必須先在自己的思想、言談、行為和情緒表現方面有所不同。書中的教育方法也非常有實用性,且適用于所有知識層面的人。
5、自卑與超越(奧地利)
阿德勒,奧地利著名心理學家,其心理學在心理學歷史中已成完整的體系,甚至有人認為其心理學的貢獻超過了弗洛伊德?!蹲员芭c超越》是阿德勒從個體心理學觀點出發(fā),闡明人生道路與人生意義的通俗性讀物。不管有無器官上的缺陷,兒童的自卑感總是一種普通存在的事實,這本書對家長了解孩子的自卑心理會有些啟發(fā)。
6、窗外的小豆豆(日本)
《窗邊的小豆豆》,這是一本沒有教育名言的名著,被評為“世紀最有影響圖書”。作者黑柳徹子用自己親身經歷講述著教育故事,仿佛在重溫著一段美好的回憶。書中都是一個個簡單又簡短小故事,文筆質樸、平實,其中又蘊含了很多教育的哲理。
7、孩子你慢慢來
的“人生三書”系列之一(《孩子,你慢慢來》、《親愛的安德烈》、《目送》),文章很好看,其中溢滿濃濃的母愛,孩子你慢慢來,母親永遠有耐心等你,這是一本能讀出幸福的書。
8、五歲熊孩子教我的事
這是一本很有趣的育兒書,書中介紹的是比較“現代、個性“的育兒理念。不僅是一本怎么培養(yǎng)孩子和孩子相處的育兒指南故事書,也看到家長自己身上遠遠不足的一部分,值得推崇。
兒童教育方法的書籍
《遇見孩子,遇見更好的自己》
把這本書放在最前面,是因為我建議家長在準備要孩子的時候,就開始看,學會如何調整自己,與孩子相處,學習如何與孩子一起成長。橫琴法院曹法官在審理兒童虐待案件時說過這樣一段話,讓我很有感觸“為人父母者教育孩子要先教育自己,要與子女共同成長。有的父母因為種種原因,在孩子身上發(fā)泄憤怒,毆打子女,就是缺乏自省、放棄自我要求的典型體現?!?/p>
我們做父母之前,先是我們自己,走在更好的路上,才能遇到更好的人。當今社會,人們往往將工作和機遇置于情感之上,認為快比慢好、多比少好、成績比參與更重要。
《華人育兒百科》
在育兒書的暢銷榜中,外國的育兒書比較多,兒童醫(yī)院崔醫(yī)生推薦這本《華人育兒百科》的重要原因,就是因為他是一本華人育兒書,適合中國人的育兒書,由臺灣長庚紀念醫(yī)院兒科醫(yī)療團隊百位兒科醫(yī)學專家、一線醫(yī)護人員和營養(yǎng)師合力撰寫,針對0~6歲嬰幼兒,收錄了300個常見育兒問題、70種嬰幼兒常見疾病、24個促進親子關系和幼兒發(fā)育的小游戲,為父母提供全方位醫(yī)療與教養(yǎng)對策。
它既是一本書,也是一本詞典。不僅有生活常識,還有育兒理念。
從前面看,全書按照橫向的成長規(guī)律,開篇的“兒科醫(yī)生給家長的一封信”明確指出了12項務必注意事項。然后按照懷孕前到孩子6歲的生理和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詳細的介紹了孩子需要的照顧和家長需要做什么。不光是如何讓孩子吃飽穿暖,更有根據人類發(fā)展需要的各階段生理和心理的行動指南。
從后面看,最后的索引,又縱向把孩子相關的生理、心理知識,做了索引,小到牙齒,大到智力都做了系統(tǒng)的梳理。你需要什么知識按照索引就能找到相關知識的頁碼。
家庭教育方面的經典書籍
家庭教育書籍推薦一:《為何家會傷人》
武志紅
家不一定是天生的幸福港灣,它有時讓你苦不堪言。
只有突破這種互相傷害的家庭模式,才能獲得家庭的真正自由。
因為這種痛苦是會遺傳的?;蛟S有人會把它稱為“命運”,但武志紅老師告訴我們,這其實是一種叫做“強迫性重復”的心理學概念。
比如,某女小時用惹事的方式來吸引那個忽視自己的`父親的注意,而長大后,她也不斷用惹事、爭吵地方式與男友相處。
書里這樣犀利與深刻的事例俯拾皆是。但是讀完這本書,卻有一種清醒、震撼到窒息的感覺,會令人情不自禁地反思自身。
家庭教育書籍推薦二:《好媽媽勝過好老師2》
尹建莉
《好媽媽1》著重講教育理念,而《好媽媽2》則聚焦具體問題??胺Q是有史以來“實操性”最強的家教書。
這本書是尹建莉老師從22萬個案例中,提煉出的98個典型家庭教育問題,涉及叛逆、厭學、早熟、二胎、壞朋友、性教育……總之所有問題,都能在書中找到答案!
尹老師又用三句話講透了一個好媽媽應有的角色——
母愛不是對孩子恒久的占有,而是一場得體的退出;
母愛的第一個任務是和孩子親密,呵護孩子成長;
第二個任務是和孩子分離,促進孩子獨立。
很多母親可以主動積極地完成第一個任務,卻在第二個問題上產生了疑惑,徘徊不前。
但我們不能因為擔心孩子會摔跤,而不讓孩子學會走路。同理,給予孩子選擇的權利和失敗的權利,孩子才能獲得成長必須的經驗。
家庭教育書籍推薦三:《PET父母效能訓練》
戈登
PET就是父母效能訓練的英語縮寫,是一種親子溝通的訓練方法。
怎么說,孩子才會聽?
怎么聽,才能懂孩子?
而經過了PET訓練的父母,就可以成為高效能的父母,同時解決這兩大世界性難題。
這本書對于親子之間產生的矛盾,給了一個非常奇特的“劃分問題區(qū)”原則。如果一個問題是因為孩子的需求受到了影響,那么這個問題就是孩子的;反之則問題屬于父母。
對于不同的問題區(qū)的矛盾,也有不同的處理方式。而對于孩子自己的問題,那么父母首先應該給孩子自己解決的機會,而不是簡單粗暴地介入。
其實,親子關系完全可以像成人世界一樣簡單明了。只要放下你的父母權威,用正確的方式,與孩子來一場平等的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