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箏的人》讀后感500字范文
推薦文章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500字范文
《追風箏的人》全書圍繞風箏與阿富汗的兩個少年之間展開,一個富家少年與家中仆人關于風箏的故事,關于人性的背叛與救贖。 下面小編為大家收集整理了“《追風箏的人》讀后感500字”,歡迎閱讀與借鑒!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500字1
偶然看到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塞的的作品《追風箏的人》,讀后覺得心中十分難過和糾結。故事其實很簡單,主人公阿米爾和仆人哈桑情同手足(事實上他們也的確是同父異母的兄弟)的成長,感情十分融洽,但是由于身份的不同,在小小年紀的阿米爾心中并沒有意識到哈桑對于自己的重要性。眼睜睜的看著哈桑為了給他追風箏而被幾個壞少年傷害卻不敢挺身而出解救,過后由于無法面對自己心中犯罪的感覺而設計驅走哈桑,完全背板了兩個人無間的感情,在此將人性中自私、惡劣的本質表露無遺。
但是作為一個良心尚存的人,阿米爾一直受著自己良心的苛責和拷問,多少年都無法釋懷。在故事的最后,阿米爾尋找到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不遺余力的挽救了哈桑的兒子,并且收養(yǎng)了他,我想他是覺得好過一點了,盡管對于事情并無任何改變!我讀后并沒有為阿米爾最后的微笑而微笑,反而覺得一樣難過。
對待自己最好的人,總是被年少的自己忽視;給予自己最真心的人,總是最不被在乎的!人心是最難捉摸的,但是卻也是最惡劣的,千萬遍的折磨愛自己的人都不覺的累,只有一朝失去才會覺得措手不及的悔恨!從此我想到了《飄》里面的女主角斯嘉麗,幾乎一生都在追逐著阿希禮,直到梅蘭尼的死亡才讓她看清楚她自己愛的是誰,為此,她又開始了對自己曾經擁有又失去的瑞特的追逐!為什么我們就不能珍惜上天給的每一個緣分,善待對自己好的每一個人呢?
阿米爾幸運的有機會再次成為好人,是不是每個人都有這個機會呢!每個人的身邊都有一個為自己追風箏的人,善待他們,這樣一生的幸福都將有人守護!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500字2
此書講述的是12歲阿富汗家少爺阿米爾與仆人阿桑情同手足。然而,在一場風箏比賽之后,發(fā)生的一件悲慘不堪的事,令阿米爾感到自責與痛苦,他逼走了哈桑。不久自己也跟隨父親逃往美國。
成年后的阿米爾始終無法原諒自己當年對哈桑的背叛。為了贖自己兒時犯下的罪,阿米爾再度踏上暌違二十年多年的故鄉(xiāng),希望能為不幸的好友盡最后一點心力,卻發(fā)現一個驚天謊言,兒時的噩夢再度重演,阿米爾該如何選擇。
這本書作者是卡勒德.胡賽尼,是一位阿富汗人,他深深的明白這片土地遭受了太多磨難,所以他的作者都是描寫阿富汗人民的苦難的',他曾經說過“勵志拂去蒙住阿富汗普通民眾面孔的灰塵,將背后靈魂的悸動展示給世人?!?/p>
這本書寫的故事是如此殘忍而又美麗,作者以溫暖細膩的筆法勾勒著人性的本質與救贖,讀起來令人蕩氣回腸。沒有虛矯贅文,沒有無病呻吟,只有樸素的文字,精煉的篇章,細膩勾勒家庭與友誼,背叛與救贖。作者對祖國的愛顯然與對它造成今日滄桑的恨一樣深。故事娓娓道來,輕描淡寫,與日本作家川端康成的《千只鶴》。有異曲同工之妙。
從童年的愉悅到離別時的凄涼從美國的跳蚤市場到阿富汗的廢棄房,從逃亡的旅程到贖罪的歸途,這一切細節(jié)都表達了作者強烈的情感。讀完后,合上書,你依舊會感到余音繚繞。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500字3
讀了《追風箏的人》這本書,它讓我哭過,笑過,恨過,到最后我敬佩了。
書中講的是兩個阿富汗孩子的故事,書中描寫了人生最重要的主題:愛,友情,恐懼,愧疚,贖罪。書中一句話,讓我銘記在心“為你,千千萬萬遍?!?/p>
“為你,千千萬萬遍?!边@句話在我心里讀了千千萬萬遍。原來一個人對另一個人的愛會這么深。我甚至覺得,這已經變成了“習慣”。哈桑,只為了幫阿米爾追那只風箏,而受到了別人的侵犯,到死都不知道,他們是同父異母的親兄弟。
在看這本書時,我非常討厭阿米爾,他的嫉妒,他的懦弱。但我也佩服他,他繼承了他爸爸的好,知錯就改,他聽了拉辛汗的話“當罪行導致善行,那就是真正的獲救”他走了可以再次成為好人的路。但又想,我們有什么資格去討厭阿米爾呢?我還不是和他一樣經常傷害深愛我的人嗎?傷得最深的,應該是我的媽媽了!最好脫口而出的“你好煩,別管我?!蔽乙蚕癜⒚谞栆粯樱涯莻€深愛我的人傷得最深,或許,阿米爾只是比我過分了一些。他為了趕走哈桑,做了好多卑鄙的事。直到哈桑的死,才讓阿米爾感到自責和愧疚,有了贖罪之心。把哈桑的兒子接到家里一起生活。
讀了這本書,讓我明白,從小要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善心和孝心。每天都要懷著一顆感恩的心,用愛保護身邊的人。不讓自己將來為今天的行為感到后悔。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500字4
為了遠離哈桑,遠離自己內疚的源頭,阿米爾做出了無數疏遠哈桑的舉動,甚至將自己的生日禮物藏在哈桑的毛毯下,以此栽贓哈桑偷竊。面對父親的審視和對峙,哈桑無言的承認了自己的盜竊行為,并主動要求離開,離開這個賴以生存的家。
至此,我們才明白:其實哈桑早就知道阿米爾看到了他被凌辱而未伸出援手,可是單純善良的他還是選擇一如既往的相信阿米爾、深愛阿米爾、為阿米爾奉獻自己的一切,正如他常常對阿米爾說的:“為你,千千萬萬遍!”
看到這里,我的淚水早已止不住的往下流,一滴一滴灑在書本上,為哈桑,也為阿米爾,更為他倆之間脆弱而珍貴的友情。面對好友的拋棄與背叛,我們還有誰能像哈桑那樣選擇無聲的原諒、選擇一如既往的奉獻?看到哈桑背著破舊的行李,暗自離開的身影,我多么希望故事能夠從頭來過,多么渴望他倆之間還是當初那對無憂無慮的少年玩伴,一起追逐兒時的夢想。
可是生活往往是如此殘忍。多年之后,已是成年的哈桑為了照顧阿米爾的老宅,毅然拖家?guī)Э趶南鄬Π踩睦霞襾淼剿嗾嘀行摹C鎸ν饷鎰邮幉话驳臅r局和炮火連天的危險,哈桑衷心的守護、打理著阿米爾的宅子,并堅持住在破舊的茅草房,不愿住進舒適的客房,理由竟是“如果有一天阿米爾少爺回來,看到我鳩占鵲巢,他會怎么想呢?”。
這一句簡單、純樸的話讓我的心靈為之顫動,哈桑,那個有著兔唇、地位卑賤的仆人,此刻在我們心中卻是那么高貴,那么純潔無暇,令周圍的一切黯然失色。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500字5
《追風箏的人》是朋友在BLOG上推薦的,她說看了欲罷不能,激起她了解阿富汗的沖動,于是她又看了這個阿富汗作家的第二本寫阿富汗的書《燦爛千陽》。
第一本我已經讀完,第二本讀到一半,有點讀不下去了。作者的語言太貼近生活,兩本書很相似。
其實讀完第一本,我感受頗多,兩個阿富汗小孩一起長大,其間經歷了太多我們想象不到的事情,這些故事激發(fā)我思考"朋友的真正含義".書中真摯、細膩的語言十分生活化,讓我讀起來很流利;但故事卻很是沉重,讀完讓人憂郁,也許作者就是想讓讀者了解阿富汗人性中抑郁產生的原因。
書中男主人公對兒時伙伴的感情,從愧疚,自責,到了解真相后冒著生命危險面對過去自己懦弱的一面,主人公的心路歷程與故事的情節(jié)一起跌宕起伏。
第二本書還沒讀完,感覺兩本書的情節(jié)很相像,只不過是刻畫了兩個女性的成長經歷,也不知道是譯者的原因還是作者刻意的結果,書中一些場景的描寫都十分的相像。弄得人經常把兩本書的內容混了一起。
總之,兩本書讓我了解了阿富汗這個陌生的國度,了解了那兒人們的生活習性,經歷的災難和他們頑強的求生精神。
《追風箏的人》讀后感500字范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