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世同堂閱讀感悟1000字
《四世同堂》記敘了北平淪陷后的畸形世態(tài)中,日寇鐵蹄下和廣大平民的悲慘遭遇。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四世同堂閱讀感悟1000字,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四世同堂閱讀感悟1000字篇1
《四世同堂》這部小說是以盧溝橋事變爆發(fā)、北平淪陷為背景,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象、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戶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浮沉、生死存亡。作品深刻的反映出了廣大人民群眾在日軍欺凌下的悲慘命運,同時譴責了賣國附敵者的丑陋。老舍以戰(zhàn)爭下的人性為筆觸,為我們揭露了當時陰暗的社會。那種時代的烙痕成為讀者不能磨滅的記憶。而透過人性丑惡余善良的比較,作者贊美了反抗侵略的勇敢無畏的人們,也鞭笞了賣國求榮的丑惡。在《四世同堂》里,我們看到了像祁老大爺這樣正直,懂得民族大義與國家榮辱的令人肅然起敬的長者;我們看到了不屈不撓、深明大義的祁瑞宣;也看到了賣國求榮、貪圖安逸的祁瑞豐;更看到了熱血青年祁瑞全。一切不一樣人物的描述都深刻的反映出了那個動蕩年代下的人物、社會的縮影,或英勇不屈、忠貞報國,或茍且偷生、賣國求榮。在《四世同堂》里發(fā)生的一切,作者無非是在告訴我們這樣一個道理:一個民族的落后將會遭遇怎樣的結(jié)局。
國破家必破。這個是我在《四世同堂》里看到的另一個道理。一個家族是不可能在國破的狀況下依舊昌盛的,國破家必亡。就像小說里描述的一樣,一個四世同堂之家最終也在侵略者的鐵騎下、在戰(zhàn)爭的摧殘下徹底的崩塌。我想一個四世同堂的大家族尚且如此,在戰(zhàn)爭中走向了瓦解,更何況那些千千萬萬的小家和小我呢?弱國無強家,只有把個人的榮辱和家族的興衰和國家的命運系在一齊,才能真正的求得生存之道,才能得到全面的升華。戰(zhàn)爭永遠都是可怕的,它是對人性的一個全面的考驗和挖掘,在生死的較量中我們往往最容易迷失了自我,做出錯誤的決定。而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像祁瑞宣、祁瑞全這樣的剛正不阿?還是像祁瑞豐這樣淪為走狗,出賣自我的國家、出賣自我的民族只為保全生命的完整?《四世同堂》為我們揭示的社會和生命太深刻也太沉重了,我們永遠不敢設(shè)身處地的去想象,永遠不敢應(yīng)對在那種環(huán)境下的真實的自我掙扎。然而這就是老舍,一個飽經(jīng)滄桑的偉大作家,他用有力的一支筆為我們刻畫出一個如此沉重的世界,絕對值得我們用心去體會和品讀。
四世同堂閱讀感悟1000字篇2
《四世同堂》這本書,以日本侵略者入侵、占領(lǐng)北平直至投降的八年抗戰(zhàn)前后為時間背景,講述了北平(現(xiàn)北京)小羊圈胡同各色人物的遭遇命運和選擇,重點講述了四世同堂的祁家的人物命運。在那段暗無天日的歲月里,應(yīng)對日本鬼子的侵略,有的人選擇反抗,成為民族英雄;有的人選擇忍耐,茍且偷生;有的人則成為漢奸,成為民族敗類。老舍先生用他的細膩白描,淋漓盡致的講述了當時北平社會的人情冷暖,世態(tài)炎涼。
小羊圈這個地方是北平城的一個縮影,那各個階級的人民是北平廣大平民的代表。在《四世同堂》這部小說里,他刻畫了六十多個人物。許多人物形象在生活中處處有他們的影子,比如:不愿得罪人,一心只想慶得了八十大壽的祁老太爺;有文化又愛國、卻無法拋下家人的祁瑞宣;忠厚善良、為人老實的商人祁天佑;滿腔豪情、智勇雙全的熱血青年祁瑞全;膽小怕事卻無聊透頂?shù)钠钊鹭S;努力付出、無怨無悔的韻梅;樂于助人的李四爺;無恥狠毒的冠曉荷、藍東陽、大赤包、胖菊子、高亦陀等人。還有拉車的,唱戲的,抽大煙的,妓女等等。
其中,不難看出祁瑞宣是本書的主要人物。全書中對瑞宣的心理描述比其他任何一個人都多,尤其是關(guān)于他的心理斗爭。瑞宣作為受過先進教育的新一代中國人,明白應(yīng)對日本人的侵略人們應(yīng)當奮起反抗,可是他上有年近八十的老人,下有稚氣未退的小孩,作為祁家的長孫,瑞宣不得不用肩膀扛起四世同堂的重擔,不得不把自我和家人用四世同堂的鎖鏈牢牢系在一齊,但愛國之心讓他時刻向往著離開,而他的良心又不斷譴責著自我的懦弱。于是他為了不讓自我憎恨自我,拼命做自我力所能及的事情,并不斷勸說別的年輕人出城投奔軍隊,好以此來向自我聲明他并不是一無是處的。
小說中也不乏許多漢奸形象。在太平日子中,他們投機取巧地干著無聊的事情。當日本人打過來時,他們以為要改朝換代了,就急忙巴結(jié)日本人,心甘情愿的當日本人的走狗,見到日本人都賠上笑臉,鞠大于九十度的躬。當別地有了反抗戰(zhàn)爭時,他們惶惑不安;讀后感·當中國城池淪陷后,他們反倒組織各種人游行慶祝。雖然他們一個個都是那么可恨,但他們的死讓人覺得既痛快又可悲。大赤包在獄中都瘋叫著她是“冠所長”,冠曉荷被活埋前都對日本人卑躬屈膝。
小說中的一些次要人物也像我們揭示了另一些中國人可悲的一面。以往拳打漢奸的金三爺,因為日本人帶來的好生意轉(zhuǎn)而感激,之后甚至出賣了錢默吟先生。年輕貌美的招弟,墮落成一個出賣肉體的女人,卻還以此為榮。這些沒有是非觀的行為無疑是貪念作祟,以致自掘墳?zāi)埂?/p>
之后,當抗戰(zhàn)最終勝利,人們仿佛才想起了報仇,結(jié)尾幾個小伙子想找日本老太婆報仇的事再次讓人嗤笑和而嘆息:這就是懦弱的中華民族啊!人們已經(jīng)不怎樣能高興起來了,而年幼的妞子餓死,祁老人抱著尸體悲涼的一幕更是令人心碎。八年的風雨飄搖,戰(zhàn)爭給人民帶來了無盡的苦難,給中國大地留下了累累傷痕。我們不應(yīng)忘記這段屈辱的過去,要時刻銘記那段冰風冷雨的歷史,創(chuàng)造輝煌的未來。
四世同堂閱讀感悟1000字篇3
在北平淪陷的八年中,以小羊圈胡同里生活的人們?yōu)轭}材,反映了淪陷區(qū)人民在日本侵略者統(tǒng)治下的,被奴役和蹂躪下的悲慘的生活、苦難的命運。作者通過以下幾位人物的描寫,勾勒出日本侵略者們的殘暴和淪陷區(qū)人們驚恐、屈辱、掙扎、抗爭心靈歷程。錢默吟先生是一個不問國事只對琴棋書畫感興趣的文人,卻在日本侵略者近乎瘋狂的嚴刑拷打與逼迫下,拿起了武器,悍衛(wèi)自己的故土與尊嚴。最終鑄就成了書中的一位平民英雄。祁老大爺是一位經(jīng)過封建社會的老人。
八國聯(lián)軍打進北京的閱歷,使他懂得了國家民族大事上的是與非、愛和憎。兒子祁天佑尊老愛幼,是一個正派的生意人,結(jié)果被日本人逼死;孫子祁瑞全在祁家排名老三,所以也叫小三兒,剛剛大學畢業(yè),他見識廣、學問高,是新一代年輕人的代表,因為憎恨日本侵略者跟著王排長外出當兵。在經(jīng)過幾年浴血奮戰(zhàn)的抗戰(zhàn)后,從毛毛躁躁的學生演變?yōu)槔暇毦傻牡叵鹿ぷ髡?。冠曉荷的一家,因為認賊作父,為了自己的權(quán)利、虛榮、金錢,出賣國家和人民甘心做日本侵略者的漢奸,而他們的女兒冠招弟從一個善良、純潔的小女孩,受到他們的影響貪圖舒服,也淪為一個不為手段和廉恥盜取情報的日本特務(wù),善有善報、惡有惡報,最后冠曉荷被日本侵略者填了萬人坑,大赤包也死在了日本侵略者的監(jiān)獄里,招弟也被心愛的人殺死在一個小山洞里。
讀完了這本書,我陷入深深的沉思,在國家淪陷的8年中有多少手無寸鐵的同胞被無辜的殺害啊!同時也對那些漢奸們感到憤怒,他們身為中國人不為自己國家而抗戰(zhàn),只為了自己一點私利出賣國家,助桀為虐殺害自己同胞;從冠曉荷這家人的最終下場看到了,出賣民族和靈魂的人是沒有好下場。感到欣喜的是經(jīng)過漫長的八年抗戰(zhàn),最終獲得了勝利!我曾經(jīng)看到過日本故事:“上課的時侯,他們的老師拿出兩個蘋果,一大一小,問他的學生:‘這有兩個蘋果,大的來自支那,小的來自富士,你們要大的還是要小的?’學生們答:‘要大的。’‘但大的只有支那有怎么辦?’‘占領(lǐng)支那!占領(lǐng)支那!’”多么恐怖的教育啊!這段時間看到日本想奪取中國的釣魚島的新聞。 我們應(yīng)該牢記歷史、莫忘國恥。就像“我的祖國”這首歌唱的:“朋友來了有好酒,要是那豺狼來了迎接它的有獵槍”。 認真學習、掌握知識、科技興國;為了祖國的明天變得更加繁榮富強做出自己的一份奉獻!
四世同堂閱讀感悟1000字篇4
花了幾個星期,斷斷續(xù)續(xù)讀完了《四世同堂》。老舍真是個北京人,把北平的人、事,甚至是一草一木都寫出神韻來了。說看這書能激發(fā)出什么愛國熱情是假的,我就是覺得做人要有做人的準則。
北平淪陷了,日子還要過,大家都死了不是就怎么怎么好,死也是為了活。我開始就奇怪,為什么逃出去就是好的,留下來的就是懦弱無能。在我看來,亂世中不做違背良心的事,能夠保全自身、保全家人,還能為別人多少也做些貢獻,也是一種抗爭。而且是廣大人民群眾最容易做到的,不是什么可恥的事情。畢竟,絕大部分人心里都有善良,可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到最后,連瑞宣也想通了,不象以前那么矛盾了。
我說,小說寫得殘酷。我以為像尤桐芳心地善良,又有勇氣,必會有一番作為。結(jié)果呢,就稀里糊涂地被錢詩人炸死在臺上了。什么都沒能做,心中懷著那么大的仇恨,什么都沒做成,還不是讓日本人害死的,是讓大家最最敬重的錢詩人。大家說錢詩人是導師,太言過其實了。他做那些事,有多少是為了愛國,又有多少是因為仇恨。如果他沒有錢仲石那么個兒子,沒有冠曉荷那么個鄰居,誰知道他會不會像牛教授那樣啊。因為國仇家恨把他逼到了那個份上,任何人都會去反抗、去斗爭。老舍也沒想把他寫成完人,他為了報仇害死了無辜的人,日后也必要為此而懺悔。
大赤包、藍東陽、胖菊子這些人品質(zhì)低劣是罪有應(yīng)得。而像冠曉荷和祁瑞豐,老舍簡直都不愿意去批判他們,只說他們是無聊。他們是北京文化的極端產(chǎn)物,下場可算是滑稽。一心做漢奸、做特務(wù)、做日本人的走狗,最后還是叫日本人給弄死了。北京人的性格,在太平歲月是最好的,對誰都那么客氣有禮??墒堑搅藨?zhàn)爭年代,卻只懂得忍,逆來順受、不敢反抗。
我不是不喜歡錢詩人,我對他就沒什么感覺。但我喜歡他的一句話,大意是:到什么時候都不許灰心,因為一個人要是灰了心,就只能看到別人的不好,而看不到自己的墮落了。什么時候都要懷著希望,不能絕望。
“千里刀光影,仇恨燃九城。月圓之夜人不歸,花香之地無和平。一腔無聲血,萬縷慈母情。為雪國恥身先去,重整河山待后生?!本褪且写笊男拍睢P判囊彩且环N美德。
四世同堂閱讀感悟1000字篇5
四世同堂是老舍先生于1944 年初開始創(chuàng)作。全書包括《惶惑》《偷生》和《饑荒》三部,是百萬字的長篇巨著。小說以抗日戰(zhàn)爭時淪陷后的北平為背景,通過住在西城一條偏僻的小胡同中的一些普通市民家庭的不幸遭遇和興衰沉浮,描繪了日偽統(tǒng)治下北平社會的廣闊畫面和北平人民痛苦、屈辱、悲慘的生活情景,歌頌了崇高的民族氣節(jié)和勇敢的抗爭精神,鞭笞了日寇的兇殘和漢奸走狗們的罪惡,同時對中華民族古老的文化進行了深刻的反思。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為主線,形像真切地描繪了以小羊圈為代表的各個階層,各色人等的榮辱沉浮,生死存亡。作品記敘了北平淪陷后的畸形事態(tài)?!端氖劳谩?,塑造了北平小羊圈胡同祁家祖孫四代的人物形象,以及另外住在小羊圈胡同的人家。北平淪陷后,小羊圈胡同每一個人的生活都發(fā)生了變化,隨之而來的,是心理的變化。老舍先生通過小羊圈一群人的性格,生活,心態(tài)變化,讓我們看到了淪陷后整個北平人的動態(tài)過程。
一個中國式的四世同堂,也是當時中國人既傳統(tǒng)又在變化中的寫照。祁老人是代表著清朝人的,天佑太太是代表著清朝與民國之間的,她還保留著一些老的規(guī)矩,可是也擋不住新的事情的興起。瑞宣純粹是民國人的,他與祖父雖只相差四十年,而在思想上卻相隔有一兩世紀。在日寇的統(tǒng)治下,瑞宣寧可冒著風險在夜晚走十幾里路,去友人家聽南京的廣播。“南京的聲音教他心中溫暖,不管消息好壞,只要是中央電臺播放的,都使他相信國家不但沒有滅亡,而且是沒有忘了他這個國民——國家的語聲就在他的耳邊!”,“南京的聲音足以使他興奮,狂笑或落淚。”瑞宣以自己的方式關(guān)心著、分析著國際和國內(nèi)形勢。小順兒和小妞子是將來的人。書中最讓我欽佩的人物形象是瑞宣的妻子韻梅,和詩人錢默吟。韻梅即會持家又懂規(guī)矩,還為祁老太爺生了一雙重孫,深得老太爺?shù)南矚g,婆婆又病弱,韻梅理所當然的擔起了一家老小的吃喝穿戴。她是天生的好脾氣,似乎是與生俱來的家庭責任感任感,促使她任勞任怨的照顧著一家人的日常生活,極盡所能的讓全家人過得順心。北平淪陷,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動蕩的社會,生活的貧困和折磨,讓一個純粹的家庭婦女走出了家庭,她的心里不再只有小家,而是國家。她們雖然不能象男人一樣親臨戰(zhàn)地,但她們的勇敢和堅定,是對家人和親人的最大的理解和支持。在這么多人物中,我最感動的是錢先生。
在胡同里的人看來,錢詩人有些清高和高深莫測。在沉默中爆發(fā)的錢詩人,在不為人知的角落里,積極做著抗日的工作,他勸說年輕人離開北平,參與到抗戰(zhàn)的隊伍中,他的行動感染著更多的人。錢詩人的人物形象,代表了千千萬萬知識分子,由只喜自己閑情逸志,到主動參與抗日,可以說由被動變?yōu)橹鲃拥霓D(zhuǎn)型。他的家人接二連三的被日本人傷害,連自己也被日本人打得奄奄一息,但這些卻沒有使他絲毫的退縮。兩個外國人的形象在作品中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一個是英國使館的富善先生,一個是后來住進小羊圈胡同的日本老婆婆。富善先生是個喜歡北平,中國化了的英國人,但他到底不是中國人,對中國人的一些文化,觀念和思維不能理解,他是個善良的老人,同情淪陷后的中國人,同時也佩服日本人的武力。有這樣一段話:“富善先生似乎一眼看到了一部歷史,一部激變中的中國近代史。還有住進小羊圈胡同的日本老婆婆,日本老太婆是位居住在北平的日曬反戰(zhàn)者,她同情中國人民認為侵華戰(zhàn)爭給日本人民同樣帶來了巨大的痛苦。她說自己是日本人的奴隸。她對瑞宣說:“我都知道。我們?nèi)毡救嗽诒逼剿龅囊磺?,當然你也知道。我只須告訴你一句老實話:日本人必敗!沒有另一個日本人敢說這句話。我從一個意義上來說不過去---并不是日本人。我不能因為我的國籍,而忘了人類與世界。自然,我憑良心說,我也不能希望日本人因為他們的罪惡而被別人殺盡?!薄皩τ谌毡救?,我只愿他們因失敗而悔悟,把他們的聰明與努力都換個方向,用到造福于人類的事情上去。戰(zhàn)爭,給人類造成了災(zāi)難和毀滅,我只認為戰(zhàn)爭是可惡的,只要有戰(zhàn)爭,老百姓就要遭罪。說句不知深淺的話,如果人類的發(fā)展要靠不停的戰(zhàn)爭來繼續(xù),我寧愿只要和平,只要全世界的人都平平安安的生活下去。胡同里的居民已經(jīng)得知日本投降的消息,紛紛涌上街頭,奔走相告,跳躍歡呼,他們一下子發(fā)現(xiàn)了孤單一人的日本老太婆和托著死妞子的老人,一股復仇的心理突然爆發(fā)了,人們圍上了她,老太婆知道自己的處境,她溫順而坦然地地下了頭,故事到了高潮,氣氛極為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