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寫的論語讀后感
論語說君子要從事于源頭,建立了源頭,治理國家自然一切順利。孝順父母、尊敬長輩,這是不是就是仁的根本?下面給大家分享一些關(guān)于高中寫的論語讀后感5篇,希望能夠?qū)Υ蠹矣兴鶐椭?/p>
高中寫的論語讀后感篇1
《論語》是一部年代久遠、體量博大、內(nèi)涵豐富、道理深奧、文字怪僻的古代經(jīng)典。在此書問世兩千多年后的今日,我們重讀這本驚世之作,是很有必要的。在社會發(fā)展提高,人類禮貌顛離重流的今日,在全社會倡導提高社會禮貌程度、提升全民素質(zhì)的今日,用孔子的思想去引導自我的思想、指導自身的行為應當是很有必要的。
在細讀和品味了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先生的《論語》之后,感觸頗深!先就其書而言,“論語”的“論”字讀“倫”音,“倫”字的解釋有三種:第一種是“輩、類”;第二種是“條理、次序”;第三種是“人倫”。單單從字面上來理解,這其中深含的寓意已經(jīng)很深刻了,體現(xiàn)出了一種最基礎(chǔ)、最根本、最源頭、最本質(zhì)的“倫”字。萬事萬物都有它的發(fā)展規(guī)律,所以人應當講究一個“倫”字,即倫理道德。
再者,就孔子其人來探究,他被后人尊稱為一代圣賢和萬事師表,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十大歷史名人,是世界禮貌史上的最偉大的文化巨匠。他的思想學說,為中國禮貌乃至世界禮貌,做出了不朽的貢獻,產(chǎn)生著極其深遠的影響??鬃由娇部?,三歲喪父,家境貧寒,他的成長與母親顏氏的辛勤培育是分不開的。他11歲跟隨魯太師學習周禮,19歲已經(jīng)掌握了被總稱為“六藝”的禮、樂、射、御、書、數(shù),并逐步構(gòu)成了以“仁義”為核心,以“中庸”為準繩的倫理哲學,以“格物、致知、誠意、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為夢想的儒家學說??鬃拥娜松^是聽天由命,進取投身于社會現(xiàn)實,重實踐,重人倫、重內(nèi)省;孔子的思想教育是普及教育,有教無類,因材施教,教學相長,循序漸進,啟發(fā)疏導;孔子的經(jīng)濟思想是以得民安民為出發(fā)點,主張均無貧,和無寡,安無傾;孔子的軍事思想是反對擅滅人國、擅滅人祀的戰(zhàn)爭征伐。
本書中,孔子重點闡述了關(guān)于學問、為政、禮樂等方面應當遵循的道理。在關(guān)于“學”的問題上,他認為學固然有學書本的一面,可是更重要的應當是學做人、學禮樂、學從政、學生活等,他不主張死啃書本,更多的喜歡社會生活實踐。在從“政”的思想核心上,他主張“以德治國”,他認為孝敬信勇是為政之德,圣賢君子才是為政之人。同時他論述了禮樂之事的得與失,指出了禮樂對于為政的重要性。
本書用經(jīng)典的語言高度概括,深刻透露了很多做人的道理。“欲做事先做人”也許應當是我們涉世之初作為人所必須清楚的最基本的處世之道。做人?應當怎樣去做人,做個怎樣的人?做事?做什么事,應當怎樣去做事?應當是我們永遠追尋和追求的完美人生和夢想境界?!八枷氲母叨葲Q定行為的高度”,有什么樣的思想就會產(chǎn)生什么樣的行為,相反,什么樣的行為也同樣會折射出你最本質(zhì)的思想。在社會經(jīng)濟迅猛發(fā)展的今日,復雜多變的社會形勢給人的思想造成了很多負面的影響。在這種環(huán)境的發(fā)展與不斷的變化之中,在很多不利因素的影響下,堅持思想的穩(wěn)定,構(gòu)成定性和純潔性,發(fā)展相對的平衡性,給思想的凈化找一個支點,應當是每個人應當深思的問題。我想用孔子的思想和他所闡述的哲理、倡導的觀念去工作、學習和生活,并用以為人處世之道,應當是有利于自我的身心健康發(fā)展和個人成長的。
在讀了論語之后,在深刻體會了很多的道理之后,我想就如何提升領(lǐng)導力,我想從簡單的做人和做事談?wù)勛晕业捏w會。
首先,應以做人為本。不管你從事什么工作,在哪個工作崗位,人的品格永遠是第一位的,以自身品格構(gòu)成的人格魅力應當是無形的領(lǐng)導力。僅有得到別人的認可和尊重,才會產(chǎn)生相應的領(lǐng)導效應。領(lǐng)導在很多場合是受人矚目的。換句通俗的話說,你的身上聚集了很多群眾的眼光,大家在看著你,看你是怎樣做的人,怎樣做的事?如果你是一面好的鏡子,就會產(chǎn)生相應的影響力,這種影響力繼而會產(chǎn)生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就會鞏固你的領(lǐng)導力。所以,第一點就是要率先垂范,做群眾的鏡子,給群眾樹立榜樣。
第二點就是在工作中,在做事的過程中,工作的方法,和對待群眾的工作態(tài)度,也就是與工作伙伴(能夠是上級領(lǐng)導、同事、或者是下屬)相處的環(huán)境所產(chǎn)生的工作氛圍是怎樣的?這種工作氛圍應當是用領(lǐng)導力來打造的,和諧的團隊是體現(xiàn)領(lǐng)導力的具體表現(xiàn)。所以,我們倡導歡樂工作,工作的歡樂應當是源于和諧的。如何來營造和諧,那就需要用孔子的思想,用論語中所闡述的很多潛而易見的道理,蘊涵的深刻哲理來處事。處理好日常工作中的人際關(guān)系,處理好工作過程中發(fā)生的大小事情。
高中寫的論語讀后感篇2
最近的幾節(jié)語文課上,我們都是在討論《論語》。看了視頻后發(fā)現(xiàn),《論語》中大部分的資料都提到了君子。我想,君子這一詞,應當是孔子畢生追求的目標,同時也是他教導學生要奮斗的目標。
在孔子的理念當中,君子給我的感覺就是像一張白紙一樣潔白,同時又帶有出于污泥而不染的高貴。雖然他不必須是大富大貴的富家子弟,但卻散發(fā)著高貴,令人敬重的氣質(zhì),影響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當然這一切都是孔子夢想,世界上根本不會有這樣十全十美的人存在,就連提出這一理論的孔子,自身也有做不到的地方??墒俏覀冞€是要向著這樣一個目標去發(fā)展。雖然不能成為完美,但至少做到接近完美。
要成為君子,就要學會培養(yǎng)自我的高尚情操。像是“君子之交淡如水”“君子矜而不爭,群而不黨?!钡鹊?。這些看似簡單的話語做起來是十分困難的,異常是要堅持下去的時候。我們此刻身處中學,所以同學之間都應當是沒有猜疑,大家赤誠相待的??墒钱斘覀兩硖幧鐣袝r,各種各樣的利益關(guān)系,身份,地位的差異,使得人們不得不一步一個腳印地腳踏實地。以往讀過一本書,在里面貫穿其中的一句話是“比鬼神更可怕的,是人心?!彼?,即使是我們自身懷著赤誠之心,秉承君子之道與人交往,還是得處處細心??墒俏乙蚕嘈?,若是有越來越多的人秉承君子之道,在人們的相互感染下,整一個社會的氛圍也會有所改變。
高中寫的論語讀后感篇3
這個假期,我讀了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論語》,這部包羅萬象、詮釋了孔曰成仁,孟曰取義的經(jīng)典作品,令人無一不回味無窮,否則,何以流芳千古,為世人所稱道呢?“學而識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句話是《論語》中第一篇第一句,其意思是學習時常溫習,不也高興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也歡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并不抱怨,不也是君子嗎!我想:我們在學習新知識的時候不忘記溫習以前的知識,這樣我們必須會提高的。今年8月在我國北京舉行了第29屆奧運會,使我對“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這句話感觸異常深。這是我國第一次舉辦奧運會,共有204個成員國參加,可惜文萊缺席,本來能夠?qū)崿F(xiàn)奧林匹克大家庭的大團圓。在開幕式上,舞者一遍遍地高呼“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四海之內(nèi)皆兄弟“,這聲音將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傳遞給全世界人民,向全世界發(fā)出盛情邀請。當各國運動員入場時,我發(fā)現(xiàn)雖然他們的膚色不一樣,可是他們有著同樣的心境:一張張笑臉將他們內(nèi)心的喜悅和友好表露無遺。接下來的比賽雖然很激烈,但大家都在友好中度過,這是一屆圓滿而成功的奧運會!
如果大家都能象孔子提倡的熱情好客,寬容待人,那么世界不就太平了嗎?世界上再也看不到戰(zhàn)爭的硝煙,所有國家的人們都能像一家人一樣生活在地球村,相親相愛地,這不是很好嗎?“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边@也是《論語》中讓我感觸很深的一句話,其意思是:幾個人走在一齊,其中必須有我的教師。在我們?nèi)粘I钪袝龅皆S多人和事,每個人都有自我的長處,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僅有做到謙虛好學,不自滿,自我才能不斷提高。正是這樣“不恥下問”造就了許多偉人。
《論語》講述了中國千年以來所傳承的正統(tǒng)學派的真諦,這是一部讓人終身受益的經(jīng)典著作。
(24):
眾所周知,《論語》是儒家學派的經(jīng)典著作之一,它以語錄體和對話文體為主,記錄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體現(xiàn)了孔子的政治主張、論理思想、道德觀念及教育原則等。它是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及再傳弟子編撰而成。
而論語導讀則是針對你在論語中不明白的,注意說明背景、說明用意,并對原義作適當?shù)陌l(fā)揮和展開,讓我們更清晰的了解論語,并學會運用其。
“君子”觀念在中國各家中,儒家尤其孔子對之極為重視。那么在孔子眼里何為君子呢
論語導讀中有很多話都體現(xiàn)了孔子對君子的看法并作了解釋。
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wù)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儒家認為家世國的基礎(chǔ),治國之前必須先齊家,家齊而后國治。為什么呢因為家就是人的調(diào)教之所,在家里把人調(diào)教好了,86。明白孝順父母、尊敬兄長了,到社會上去自然會服從領(lǐng)導,尊君愛上。明白服從與尊敬,也就自然能與社會和諧,恪盡職守。
孝順父母、善事兄長,是一個人應當具備的道德修養(yǎng)。
所以作為君子首先必須具備的基礎(chǔ)就是“孝順父母、善事兄長”。
子曰:“巧言令色,鮮矣仁。”
這句話說明了仁在孔子眼里是十分重要的。
論語導讀中還有更多的知識等著我們?nèi)W習,《論語》是君子的一堂必修課。
高中寫的論語讀后感篇4
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熝伞!笨鬃诱f的每一句話都那么有哲理。打開《論語》去讀像是穿越幾千年的時光隧道,看到群雄逐鹿,爭霸天下的春秋時期。孔子生活在兩千多年前,他時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他曾教出了72名圣賢,讓人佩服至極。我最喜歡孔子的這一句話:“君子泰而不驕,小人驕而不泰?!边@句話。這句話中的“泰”表示著安詳坦然。這句話意味著君子安詳坦然,卻不驕傲自大;小人驕傲自大,卻不安詳坦然。做人要心平氣和敢于應對困難。
在應對困難時,不能急躁。媽媽以往給我講過這樣一個故事:從前有一個茶師隨主人到京城,為了不被人欺負,主人給他配了把劍。沒想到在路中有個浪人向他挑戰(zhàn),他很懼怕,于是,他到大師家里去求怎樣死,大師很奇怪。于是,茶師把前因后果都說了一遍。大師告訴他遇事要沉著冷靜。茶師與浪人見了面,浪人見了茶師,茶師笑臉應對,坦然自若,浪人見了如此情形,越來越緊張,越來越恍惚。最終,浪人不戰(zhàn)而敗。其實,是什么樣的武功使茶師取勝呢?就是心靈的勇敢,是那種從容,篤定的氣勢??鬃拥摹墩撜Z》我會反復地看,去品味。因為“溫故而知新”。
我喜愛《論語》這本書。
(26):
《論語》的真諦,就是讓所有人明白,怎樣才能得到我們心靈深處所需要的那種歡樂的生活。
幾棵挺立在巖石縫間的古樹千年不倒,即使經(jīng)歷了暴風驟雨;幾座綿延的大山不斷延伸,即使腳下的激流不停地拍打;幾座散落在山間的小屋在等待,即使已被高大的巖石遮蔽?!墩撜Z》正如它們,存在著一種強大的力量,那就是信念的力量,它從未被人們忘記過。
《論語》的精髓在于把天之大,地之厚的精華融入到人們的內(nèi)心,使天、地、人成為一個完美的整體,讓人們有著一種無比強大的力量。從而使人們對自然萬物,有一種敬畏,有一種順應,有一種默契。
每個人都期望過上幸福歡樂的生活,而幸福歡樂與貧富無關(guān),同內(nèi)心相連。僅有真正的賢者,才能不被物質(zhì)生活所迷惑,才能始終堅持內(nèi)心的那份恬淡與安寧。
如同教師這份職業(yè)一樣,她選擇了奉獻,她會從學生們的點滴提高,或是學生們每一天的問好中感到生活的完美。她用心感受這一切,雖然每一天辛苦但內(nèi)心舒暢,同學們也會對她多一份敬畏。從另一個角度去想,如果教師只用眼睛去看待身邊的一切,只會看86。到自我的付出,會有很多怨言,甚至會影響到同學們看待問題的角度,從而使同學們失去學習的興趣。由此看出,心靈的感受是何等的重要啊!
拿起這本書,重新領(lǐng)悟古老理論的精華,心中產(chǎn)生了很多共鳴:把握自我,不為外界事物所迷惑;忠孝禮儀是基礎(chǔ);安貧樂道,淡泊名利;愛人猶如愛己,敬人猶如敬己。
《論語》讓我深深地感受到中國古老文化的魅力,思想的境界。它仿佛是一面鏡子,時時刻刻映照出我們自我的所作所為。
高中寫的論語讀后感篇5
《論語》歷年來被譽為一切炎黃子孫必不可少的人生教科書。讀了《論語》后,我有所感悟。同時也油然而生出對儒家文化,對孔夫子的敬佩。
我在書中認識了一個多才多藝、誨人不倦的孔子,一個食不厭精、懂得生活樂趣的孔子。曾子《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為求看看自我是否忠誠,守信及溫習了。對自我有嚴格的要求,真令我敬佩啊!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這一則讓我深刻地理解到了學習和做人的方法:對于知識,“學”只是一個認識過程,“習”是一個鞏固過程,要想掌握更多知識,必須“學”與“習”統(tǒng)一齊來,僅有用知識豐富自我的頭腦,才能成為一個有價值的人。這短短的一則語錄讓我聯(lián)想到了我身邊的人,他們憑借著自我的才能和毅力。努力學習,溫習,最終成為一個才華出眾的人。我們不也這樣嗎?如果我們被憂心煩惱甚至怨恨蒙蔽了雙眼,那么勢必會影響自我的工作和學習。否忠誠,守信及溫習了。對自我有嚴格的要求,真令我敬佩啊!
我在生活中還有很多沒有像孔子與他的弟子做到,比如,不守信用,性格軟弱,說臟話,不懂禮貌等??墒牵x了論語后,我被深深地感動了,領(lǐng)悟到了一些做人的基本道理。不會那么不懂事了。
《論語》講的肯定能使我們有所收獲,《論語》讓我感到了幾千年前的偉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思想。朋友,多讀一些好書能夠讓我們學到更多,是的,心動不如行動,大家快點看看吧!
(28):
論語,創(chuàng)編它的意義就是在于教人們?nèi)绾巫鋈恕@锩嬗羞@樣一句話:“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意思就是:弟子們在父母跟前,就孝順父母;出門在外,要順從師長,言行要謹慎,要誠實可信,寡言少語,要廣泛地去愛眾人,親近那些有仁德的人。這樣躬行實踐之后,還有余力的話,就再去學習文獻知識。對照這些,尊重長輩這一點我做的就不是很好:我經(jīng)常是長輩給我提議后仍我行我素。比如家長讓我別玩了,可是我還偏玩。我應當聽從長輩的要求,按長輩的要求去做。
論語里還提到:“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意思是:我每一天多次反省自我,為別人辦事是不是盡心竭力了呢同朋友交往是不是做到誠實可信了呢教師傳授給我的學業(yè)是不是復習了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讓我們每時每刻反省自我,反省的資料不光有這些,也能夠有其他資料。比如反省自我虛度光陰了嗎做壞事了嗎長輩要讓自我辦的事做到了嗎
我就有一個親身經(jīng)歷:有一次,媽媽出去辦事,讓我完成作業(yè)。我在做作業(yè)時寫一會兒就干干別的,浪費了自我許多時間,就沒有做到珍惜時間這一點。我應當認識到我浪費的是自我的時間,在人生中我就虛度了這些時間。
讀完《論語》,我發(fā)現(xiàn)我有許多地方都沒有做到論語里講的,我必須要化為行動,以論語的資料為目標,努力改正,成為一個品格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