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蟲記老象蟲讀后感
昆蟲記老象蟲讀后感_昆蟲記讀書筆記心得
昆蟲記不僅是一部研究昆蟲的科學巨著,同時也是一部謳歌生命的宏偉詩篇。下面是小編為你準備的昆蟲記老象蟲讀后感,快來借鑒一下并自己寫一篇與我們分享吧!
昆蟲記老象蟲讀后感篇1
《昆蟲記》記錄了許多日常生活中被我們忽視的微小生命——昆蟲。在這些微小的生命中,最讓我難以忘記的,是大孔雀蝶。
它是歐洲最大的蝴蝶,美麗非凡,而這美麗的生命卻如同劃過天邊的流星,轉(zhuǎn)瞬即逝。大孔雀蝶成蟲的存活時間只有短短幾個星期。幾個星期后,它們便會如同凋敗的繁花一般,迎接它們的只有死亡。它們的生命何其短暫,卻意義非凡。大孔雀蝶會在這幾個星期內(nèi)完成了自己唯一卻必須完成的事——繁殖后代。它們在這短暫的時間里實現(xiàn)了生命的價值,所我以說它們的生命是意義非凡的。
我想,人不也應當如此嗎?為了自己的理想,不懈地奮斗,致死不渝,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
人們常說:“有志不在年高,無志空長百歲”,的確如此,生命的意義不在于長度,而在于寬度,在于是否達成了自己的理想,是否實現(xiàn)了人生的價值?!皟蓮椩獎住编嚰谙?,享年62歲。他并不長壽,卻仍被世人銘記。因為是他帶領(lǐng)著十幾個大學生在羅布泊艱苦的環(huán)境下設計出了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讓中國在近百年來第一次真正的挺起了胸膛。鄧稼先的“志”是研究出中國第一顆原子彈,而他也在自己短暫的生命中達成了自己的理想,實現(xiàn)了人生的意義。
小到一只昆蟲大到一位偉人,他們都在有限的生命中實現(xiàn)了人生的價值。他們都值得我們敬佩。作為一名中學生,我們應該如何實現(xiàn)自己的人生價值呢?“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我們應該以“堅韌不拔之志”積小成多,努力學習,才能達成自己的理想,實現(xiàn)其價值。
大孔雀蝶尚能如此,吾輩有何不能?
昆蟲記老象蟲讀后感篇2
昆蟲,大家都一定見過吧!在路邊,在樹上,在草叢……隨處可見,可是你知道這些昆蟲的名字和生活習性嗎?想必你也不大清楚吧。可是法國的一個小男孩——法布爾,卻是一個了解各種昆蟲習性的“科學家”。他長大后還成了遠近聞名的昆蟲學家,最終他將自己一生的收獲都編進了一本書——《昆蟲記》。
這本書生動有趣地講了各種昆蟲的生老病死、生活習性,如螞蟻,蜜蜂、馬蜂等等。它們?nèi)勘环ú紶栆灰挥^察過,因此法布爾也受了不少苦,一次他被一整窩的馬蜂蜇了手。為了觀察紅螞蟻和黑螞蟻的戰(zhàn)爭,一蹲就是好幾個鐘頭,但是這些苦都是值得的,他寫出了昆蟲界的“荷馬史詩”,也讓人們更加了解了昆蟲!
在這本書里,我最想說一說的一種昆蟲就是——蟬。蟬在寓言故事中總是像螞蟻乞討,不勞而獲,但事實并非如此;相反是螞蟻霸道!書中寫到:有一天,蟬在樹上吸食樹的汁液,許多昆蟲見里都想來喝上一口,螞蟻知道來立馬爬到蟬的井邊,他們不惜用一切辦法去霸占這口井,他們咬蟬的腿尖,爬上蟬的后背,有的還想拔來蟬的“吸管”!最后,蟬被螞蟻擾得生氣了,他離開了井,走之前還向螞蟻撒了泡尿,你看蟬多么清高,不與螞蟻這些小人們計較。沒想到螞蟻是寓言中的蟬,而蟬是寓言中的螞蟻呢!
法布爾的這本《昆蟲記》幽默生動地敘述了他對生命的熱愛和尊重,他描寫的每一種昆蟲都各具特點,例如:蟬是那么的可愛、高尚,螞蟻是那么的令人厭惡……他贊揚了蟬的這種不為小事計較,寬容大方的精神,這種精神也值得我們?nèi)W習!
昆蟲記老象蟲讀后感篇3
當我翻開這本書的第一頁時,我就知道一定會被它深深地迷住。果然,我愛不釋手,讀了一遍又一遍,被它的故事、動物和人迷住了。
這是一本描述昆蟲的書,第一次讀《昆蟲記》,故事像光一樣透射到了我的心里。我一會兒被昆蟲的愚蠢逗笑;一會兒被昆蟲、動物的母愛而感動;更讓我恍然大悟的是昆蟲的世界竟是那么奇妙,迫使我立志要像法布爾一樣,細心觀察,發(fā)現(xiàn)生活中的美與奧妙。
接著讀《昆蟲記》,我仿佛仰望星空,走進了昆蟲的世界。平常那些被我們忽略的角落,其實都是一個個五彩繽紛、充滿生命的樂園,讓我感到夢幻般的神奇,這不是一個現(xiàn)實的童話世界嗎?確實,像童話一樣,《昆蟲記》是一個個有趣的小故事:兇殘的蟑螂,大家都有些害怕它,然而它在幼兒時,也會掉入渺小螞蟻的魔爪??蓯鄣男∶x,很會想辦法,一個接一個吐出絲做路標,可一旦絲被其他昆蟲“動了手腳”,它們便找不到回家的路,固執(zhí)地跟著絲走。
相比《昆蟲記》的精彩內(nèi)容,我卻更敬佩它的作者讓·亨利·卡西米爾·法布爾。他是法國杰出的昆蟲學家,擁有昆蟲詩人的美稱。令我沒想到的是,法布爾出生于一戶農(nóng)民家庭。年幼的法布爾因家境貧困而使學業(yè)無法繼續(xù),但他抓緊一切時間自學,因為法布爾對昆蟲的喜愛,萌生了他畢生研究昆蟲的偉大志向,讓他生活的每一天每一夜,都安靜地研究,艱辛的付出,持之以恒地努力,換來的是豐碩的果實——我們今天看的《昆蟲記》。
法布爾筆下形形色色的昆蟲,已不再是大自然下的渺小的蟲子,而是一個個頑強樂觀的生命,他在表現(xiàn)昆蟲世界的同時更傳達了他對生活的思考與感悟。
我嘆服法布爾,嘆服他那種堅持不懈,執(zhí)著追求真理的科學態(tài)度。在這本書里,無論是作者還是昆蟲都告訴我了人生的哲理:“一方面用人性關(guān)照蟲性,在昆蟲身上傾注了深刻的人文關(guān)懷,另一方面又用蟲性反觀人類生活,睿智的哲思躍然紙上。”大自然的生物無不給我們產(chǎn)生了深刻地啟示,尊重自然,敬畏生命才能使人與自然一同存在于這個美麗的星球上。
昆蟲記老象蟲讀后感篇4
如果說一個人耗費一生來研究某件事情,已經(jīng)是一個奇跡了,但如果因此而寫出厚厚的書籍,更是奇跡中的奇跡了!“十一”國慶長假,賀老師讓我們看《昆蟲記》,使我有幸遇到了一個奇跡創(chuàng)造者——法布爾。
《昆蟲記》講述了法布爾細致入微地觀察著他所喜歡的每一類昆蟲,并記錄了許多平時發(fā)現(xiàn)不了的奧秘,如蟬其實沒有知覺,黃蜂腹部有條含毒刺的溝,孔雀蛾不會吃東西……。昆蟲世界真的包羅萬象,令人稱奇!
在許多篇昆蟲記中,我最喜歡的是“小鬼”恩布沙。恩布沙是一種細長、搖擺不停的昆蟲,非常怕冷,對于生活要求很低,一只蒼蠅就可讓它吃好幾天了,這種適應自然的精神真值得我學習。它還有個特性,就是一旦被囚禁,就會用后爪握住鐵絲倒掛著,直到死亡才落下來。自由對一只昆蟲這么重要,想起以前我囚禁過昆蟲,我內(nèi)心不由得低下了頭。
另外,我還喜歡滾球球的蜣螂,雖然球很臟,可它是大自然的清道夫;知道了螢火蟲兒食肉,是個冷面殺手;了解了螳螂的翅膀,公的是用來飛翔的,而母螳螂的翅膀只是用來恐嚇敵人的……
法布爾在研究昆蟲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又有誰知道他的研究過程經(jīng)常會遇到麻煩,有時絞盡腦子也寸步難行,比如有些帶毒針的昆蟲不能用手抓,缺少工具就不行;蟬的發(fā)聲器官要解剖才能知道,而法布爾又沒有手術(shù)臺刀。我想起我平時常常遇到一點麻煩就放棄了,而其實這些麻煩相比法布爾簡直根本不值得一提,想想有些慚愧!
《昆蟲記》結(jié)束語講到“閱讀經(jīng)典真正能讓孩子的心靜下來,使孩子一生都有一股溫暖向上的力量相伴;閱讀經(jīng)由能讓孩子體悟什么是美,什么是愛,什么是善良,什么是勇氣,什么是信念……”,我咀嚼著這些話,久久的!
昆蟲記老象蟲讀后感篇5
《昆蟲記》這本書使我十分著迷, 它讓我知道了原來昆蟲世界有這么多的秘密,我從中知道了:螢火蟲是怎樣發(fā)光;清晨,蟬的幼蟲是怎樣鉆出地面脫殼;螳螂怎樣捕食。它還讓我知道了螞蟻不是靠嗅覺記憶回家,而是靠視覺記憶。
第一次讀《昆蟲記》,不知怎么的它就吸引了我。這是一部描述昆蟲們生育、勞作、狩獵與死亡的科普書,樸實的文字,顯得自然,那些已經(jīng)人性化的蟲子們逐個登場,多么奇異、有趣的故事啊!那些詳細的文字,不時讓我感覺到蟲子的存在,仿佛置身于現(xiàn)場一樣。被我藐視許久的昆蟲的身影,忽然高大了起來。法布爾的《昆蟲記》,讓我看到了昆蟲于許許多多的動物一樣,都有著生與死,勞動與掠奪,獵食與被獵食。它使我第一次進入了一個生動的昆蟲世界。
《昆蟲記》有著一個個有趣而又兇殘、或者我們也無法理解的故事:祈禱的螳螂“有一種昆蟲,經(jīng)常立在太陽灼燒的青草上,態(tài)度很莊嚴,寬闊的、輕紗般的薄翼,如面膜似的拖拽著,前腿形狀如臂,伸向半空,好像是在祈禱,在無知的農(nóng)夫看來,他好像是一個女尼,所以后來,就有人稱它為祈禱的螳螂了?!敝┲肟椌W(wǎng):“……即使用了圓規(guī)、尺子之類的工具,也沒有一個設計家能畫出一個比這更規(guī)范的網(wǎng)來……”。 豐富的故事使我感到充實??粗粗?,這些蟲子們漸漸地清晰起來,我思考著:我曾經(jīng)藐視過蟲子,但在他們身上,我也能漲到一個個“高尚的品質(zhì)”。
看完書,我不得不贊嘆法布爾為探索大自然付出的精力。《昆蟲記》讓我大開眼界,超越了我們平時觀察問題的范圍。我覺得《昆蟲記》是一本的的確確的好書。它讓我感受到了昆蟲與環(huán)境息息相關(guān),同時又讓我感受到了作者細微的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