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桂梅同志的事跡
張桂梅同志參加工作30多年來,一直愛崗敬業(yè),無私奉獻,深深扎根于邊疆民族貧困地區(qū),全身心地投入到教書育人的崇高事業(yè)中。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膹埞鹈吠镜氖论E5篇,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張桂梅同志的事跡篇1
我通過這一期學習教育暨深入學習“張桂梅精神”“學先進、創(chuàng)一流”主題實踐活動讀書班集中學習,觀看《時代楷模》張桂梅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和平時的學習,深受鼓舞,深受感動。張桂梅老師是我們身邊最直接、最生動的學習榜樣,張桂梅老師無私奉獻,甘當人梯,一生保持清貧本色,疾病纏身依然奉獻不止,真正做到了用知識改寫貧困山區(qū)女孩命運,用教育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展現(xiàn)了當代人民教師的高尚師德和責任擔當,令人欽佩、令人動容。
一、學習“張桂梅精神”,就是學習她堅守信念、對黨忠誠的政治品格。張桂梅同志在黨言黨、愛黨護黨,堅持革命理想高于天,用一言一行、心血和汗水踐行忠心向黨的誓言。她堅決貫徹黨的教育方針,教書育人、立德樹人,引導學生從小樹立遠大志向,倡導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強,注重言傳身教,傳承紅色基因,培養(yǎng)學生不畏艱辛、吃苦耐勞的品格,引導學生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張桂梅老師讓我們再次接受了教育、洗禮,再一次銘記,共產(chǎn)黨員是什么、為什么。
二、學習“張桂梅精神”,就是學習她履職盡責、敢于擔當作為的敬業(yè)精神。張桂梅同志敬業(yè)奉獻、忘我工作,她用實際行動兌現(xiàn)著“只要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的諾言。她無私無我、清貧一生,十多年奔波家訪,沒有在學校報銷過一分錢,卻把自己的工資、獎金和社會捐助給她治病的100多萬元全部用于興教辦學、撫育孤兒、接濟貧困家庭,沒給自己留下任何財產(chǎn)。張桂梅老師鼓舞我們立足崗位、熱愛工作,苦干實干、擔當奉獻,把崗位作為實現(xiàn)人生價值的最好舞臺。
三、學習“張桂梅精神”,就是學習她心系群眾、造福于民的公仆情懷。張桂梅同志情系貧困山區(qū),堅守貧困地區(qū)教育扶貧主戰(zhàn)場40多年,把全部身心投入到邊疆民族地區(qū)教育事業(yè)和兒童福利事業(yè)。她克服種種困難,用“堅持、再堅持一下”的頑強毅力勇往直前,飽嘗常人難以想象的艱辛,籌資建校。張桂梅老師鞭策我們始終牢記初心使命,保持鮮明的人民立場,急群眾之所急,幫群眾之所需,真心實意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與人民群眾心心相印、同甘共苦。
“榜樣其實并不遙遠,他們就在我們身邊”。作為一名衛(wèi)生健康系統(tǒng)黨員干部,我將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做經(jīng)得起磨礪、頂?shù)米毫Α⒋虻昧擞舱痰男l(wèi)生健康干部,從思想上講對標、在行動上講看齊,盡全力做好本職工作,以實際行動向黨組織和人民踐行自己的初心使命,詮釋自己的忠誠、責任和擔當。
張桂梅同志的事跡篇2
在本次黨工委組織的讀書班中,我認真觀看了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報告會視頻,參加了事業(yè)單位聯(lián)合黨支部多次組織的集中學習活動。在平時的工作中,我也認真學習了《我有一個夢想》這本書,學習了張桂梅老師的先進事跡和用生活點滴譜寫的人生真實故事,使我深受啟發(fā),受益匪淺。深切地感悟到了一名普通共產(chǎn)黨員,一名被孩子稱為“校園媽媽”的平凡教育工作者所彰顯的高尚人格和博大精神魅力。
我認為張桂梅老師身上有一股傲氣,一身傲骨。在她的字典里沒有“屈服”、“妥協(xié)”、“虛偽”這樣的詞匯,她眼里容不得沙子,愛憎分明,敢說敢干,說老實話,做老實人。就是這種傲骨和傲氣,鑄就了她堅韌的性格,歷經(jīng)磨難、坎坷、屹然挺立,堅定前行,“冰天雪地”里傲然綻放紅梅品質(zhì)。
張桂梅老師是一名普普通通的人民教師,她有著非常鮮明的個性,是一個非常固執(zhí)的女人。但是,固執(zhí)才會執(zhí)著,執(zhí)著才能篤定。她也曾經(jīng)像我們普通人一樣,有過甜蜜的愛情,幸福的家庭,也有著一個普通女人對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墒敲\卻不公,丈夫英年早逝,自己又身患多病,重重的打擊幾乎讓她失去了信心,但就是她那堅韌的個性和難以改變的執(zhí)著,才有勇氣面對各種厄運挑戰(zhàn)。咬定青山不放松,敢闖敢干,敢為人先,讓山區(qū)更多貧困家庭的女孩子圓夢求學。真正做到用知識改變命運,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她的事跡平凡而偉大,思想樸實而閃光。
張桂梅老師堅守初心,始終耐心地教育孩子們,今后無論走到哪里,都一定要堅決做到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做黨的好女兒。她是高高飄揚在教育戰(zhàn)線上的一面鮮艷旗幟。是我們身邊的“活雷鋒”、“活榜樣”,值得我們每個人學習。她不忘初心,大公無私,大愛無疆,無私奉獻的精神令我欽佩。
通過學習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以后,使我內(nèi)心深受感動鼓舞,作為一名共產(chǎn)黨員,我要以張桂梅老師為榜樣,立足本職工作,勤奮敬業(yè),不忘初心,無私奉獻,在全市的藥具管理工作中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張桂梅同志的事跡篇3
假如今年的你39歲,丈夫病故、父母離世、無兒無女、身處異鄉(xiāng),你是選擇庸庸碌碌虛度剩下的人生,還是在奮斗之中書寫新的人生華章?39歲的張桂梅選擇了化悲痛為力量,扎根小城華坪20余載,把一個共產(chǎn)黨員的初心和使命通過愛心傾注到當?shù)氐慕逃聵I(yè)之中,帶領(lǐng)1600多名貧困女學生走出大山,撒播下希望,用責任和擔當書寫了新時代的“小城大愛”故事。
愛心。“我要用有限的生命、有限的力量為孩子們多做點事?!睒銓崯o華的語言下,蘊含著張桂梅對山區(qū)貧困學生最深沉的愛。她把家訪當常態(tài),10余萬公里的山路被踩在腳下,成為1500多戶家庭走訪的“墊腳石”,為的就是減輕“山里人出趟門不容易”的負擔,了解到每一個學生最真實的情況,做通家長的思想工作,斬斷貧困的代際傳遞。作為基層黨員干部,我們就是要把一顆愛心融化在群眾的心田,尤其是對低保戶、五保戶、殘疾人等弱勢群體,要通過日常生活、交往,和他們建立友情,從心底打破隔閡,詳細了解掌握他們的真實意愿,在千方百計解決實際困難中,不斷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堅定?!包h員在,女高就有辦下去的希望?!眲倓偝闪⒅醯娜A坪女高,師資緊缺、學生家底薄,被認為是一所“絕對辦不下去的學?!?。但張桂梅卻不信這個“邪”,帶著8名教師,其中6名黨員,佩戴黨徽上課,發(fā)揮黨員帶頭示范作用,把黨員教師們內(nèi)心的澎湃激情轉(zhuǎn)化為堅定信念,造就了獨特的麗江華坪“女高精神”,華坪女高也逐漸成為當?shù)貙W生、家長向往的學校,教育教學成績?nèi)諠u顯著。張桂梅和學校的黨員教師們用實際行動證明了成功需要無比堅定的信念,我們要從她身上汲取精神養(yǎng)分,對于選準了的方向、認準了的事,要敢抓敢管、敢作敢為,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的業(yè)績。
奉獻。面對接踵而至的各項榮譽,張桂梅始終保持著入黨之初的那份初心,把自己微薄的工資用于資助貧困學生和收養(yǎng)孤兒,把70多萬元的獎金全部捐獻給貧困山區(qū),一條洗得褪了色的牛仔褲、一件很老氣的花襯衫、一雙舊舊的黑皮鞋、一副厚厚的近視眼鏡,是伴隨她多年的“行頭”,生活十分清苦。她所有的心思都奉獻給了自己最熱愛的教育事業(yè)。對她來說,“讓最底層的百姓看到希望,讓所有的孩子享受教育的公平”,奉獻理所應當。面對“為中華民族謀復興,為中華民族謀幸?!钡臍v史使命,我們要以張桂梅這樣的榜樣為標桿,對標對表,學習她們身上無私奉獻的品德與情懷,立足本職崗位,以“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干勁,不講條件、不計得失,一心一意干好每件工作,在日常的學習工作生活中,一點一滴的做出我們的貢獻。
張桂梅同志的事跡篇4
從張桂梅老師的身上,我們不僅看到她是一個優(yōu)秀的黨員干部,她把一生都奉獻給了黨,奉獻給了人民,奉獻給了她熱愛的教育工作和學生。她是新時代共產(chǎn)黨員的優(yōu)秀代表,是新時期教育工作者教書育人的杰出榜樣。她把自己的全部身心獻給了黨、獻給了教育事業(yè)、獻給了貧困山區(qū)人民,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chǎn)黨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我們要以學習先進典型為標桿,對照黨章、準則、條例查找差距、檢視剖析好自身存在問題,作為一名黨員干部,我們要以張桂梅同志為榜樣,懷著心系群眾、服務(wù)人民的公仆情懷,發(fā)揚銳意改革、勇于開拓的創(chuàng)新精神,端正扎根基層、勤奮敬業(yè)的務(wù)實作風,踏踏實實的做好自己的工作。
20多年來,張桂梅同志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秉持為民情懷,保持著鑄魂育人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用愛心培育愛、激發(fā)愛、傳播愛,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只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臺上” 的諾言。
1975年12月,張桂梅響應黨的號召,從黑龍江來到云南支援邊疆建設(shè),在此后的時間里,她把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邊陲貧困山區(qū)的教育事業(yè)。1996年,丈夫去世后不久,張桂梅放棄了在大理優(yōu)越的工作環(huán)境,申請調(diào)到深度貧困山區(qū)華坪縣。從此,她不是一步步走向大城市,而是一步步走向山區(qū)、民族地區(qū)、貧困地區(qū),越走越偏,越走越苦。來到華坪后,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在全縣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并承擔起4個畢業(yè)班的語文和政治課教學任務(wù)。沒人喜歡艱苦,張桂梅也一樣,但她卻選擇了艱苦,她說:“艱苦的地方更需要我。”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她越發(fā)感受到做好民族貧困地區(qū)教育工作的重要。
張桂梅同志的事跡篇5
扎根邊疆教育一線40余年,云南麗江華坪女子高級中學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全身心投入民族地區(qū)教育事業(yè)和兒童福利事業(yè),創(chuàng)辦了全國第一所全免費女子高中,是華坪兒童之家130多個孤兒的“媽媽”。她把所有財產(chǎn)和愛給了學生,她和同事們一起幫助1800多名女孩走出大山、走進大學,用教育阻斷貧困的代際傳遞。
張桂梅說,民族地區(qū)教育有自身的特點,孩子自尊心強,需要老師的“愛心+耐心”,真心實意與他們交往。作為一名山村教師,贏得全社會的尊重,張桂梅靠的是“立德樹人”。20年前在華坪民族中學教書時,為了畢業(yè)班的孩子,她拖著病體堅持上課,不去住院;為了幫助山里的窮困學生,她節(jié)衣縮食,舍不得吃好的;為了增加學生對課堂的興趣,她時常唱歌念詩……直到現(xiàn)在,張桂梅還每天5點半就起床,擔心女高學生害怕,她要早早地打開燈,趕走路上的野生動物。
“民族地區(qū)教育事業(yè)發(fā)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睆埞鹈氛f,尤其是脫貧攻堅以來,民族地區(qū)產(chǎn)業(yè)發(fā)展、基礎(chǔ)設(shè)施建設(shè)加強、人們精神面貌變化,為教育進步打下了堅實基礎(chǔ)。她認為,提高民族地區(qū)教育質(zhì)量和水平,一方面民族地區(qū)當自強,探索教育規(guī)律;另一方面教育要更加均衡發(fā)展,希望全社會關(guān)心民族地區(qū)教育。
__年發(fā)表的新年賀詞令張桂梅感到溫暖又振奮。“‘征途漫漫,惟有奮斗’讓我印象尤為深刻。今年我__歲,有人說我可以休息了。但我覺得自己還能堅持。我還要繼續(xù)奮斗,勇往直前,把華坪女高做大、做強,讓更多山區(qū)女孩走出大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