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類的書籍推薦
十本知識類的書籍推薦
你的眼光有多遠,思想就有多遠,思想有多遠,成就才可能有多高。你知道有哪些知識類的書籍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guī)淼氖局R類的書籍推薦,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知識類的書籍推薦
1:《書讀完了》 作者:金克木
內(nèi)容簡介:金克木先生一代大家,其讀書與治學自有獨到幽微之處。惜其著作出版廣而且雜,況未經(jīng)人整理,故今日學子,得片羽易,而欲窺其全面則難。本書精選出有關讀書治學方法的文章50余篇,分“書讀完了”——讀什么書、“福爾摩斯與讀書得間”——怎么讀書、讀書、讀人、讀物——讀通書三輯,其文說理敘事,皆清秀流利,全無晦澀難懂之處,普通讀者循序漸進,或可一窺大家通人治學讀書之堂奧。
讀者心聲:對于讀書人來說,這是一本很好的讀書指南。和很多的事情一樣,讀書也是需要經(jīng)驗的。金老先生的讀書經(jīng)驗,給了我很多的啟發(fā)。以前總覺得書讀不完,有一天我也能把書讀完吧。
2:《上帝擲骰子嗎》作者:曹天元
內(nèi)容簡介:《上帝擲骰子嗎》這本書是關于量子論的故事。這本書帶讀者做一次量子之旅,從神話時代出發(fā),沿著量子發(fā)展的道路,親身去經(jīng)歷科學史上的烏云和暴雨,追逐流星的輝光,穿越重重迷霧和險灘,和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們并肩作戰(zhàn)。除了回顧基本的歷史背景,還將向著未來探險,去逐一摸索量子論面前的不同道路,闖入人跡罕至的未知境地,和先行者們一起開疆擴土。讓人驚嘆的,不僅僅是沿途那令人眼花繚亂的絢麗風景,更來自于人內(nèi)心深處的思索和啟示——那是科學深植在每個人心中不可抗拒的魅力。
讀者心聲:真是佩服,一個理科生能把這么枯燥的東西寫得這么傳奇和生動,連我這等物理學渣都看得津津有味。書里的各種學術八卦也是一大亮點。
3: 《人類簡史》 作者:[以色列]尤瓦爾·赫拉利
內(nèi)容簡介:《人類簡史》是以色列新銳歷史學家的一部重磅作品。從十萬年前有生命跡象開始到21世紀資本、科技交織的人類發(fā)展史。十萬年前,地球上至少有六個人種,為何今天卻只剩下了我們自己?我們曾經(jīng)只是非洲角落一個毫不起眼的族群,對地球上生態(tài)的影響力和螢火蟲、猩猩或者水母相差無幾。為何我們能登上生物鏈的頂端,最終成為地球的主宰?這是一部宏大的人類簡史,更見微知著、以小寫大,讓人類重新審視自己。
讀者心聲:非常不錯的一本社科書,涉及豐富的考古學、生物學和歷史學等專業(yè)知識,但沒有專業(yè)的晦澀而是通俗易懂的。全書看下來,感覺自己作為一個人類一路跋涉了十萬年。作者視野開闊,邏輯清楚,文字風格異常生動有趣,譯者文筆流暢如行云,全書都很吸引讀者。
4:《帶一本書去巴黎》作者:林達
內(nèi)容簡介:作者林達就是寫過幾本“近距離看美國”的林達,也就是寫作《在邊緣看世界》的那個林達。她帶著一本描寫“革命”的文學名著(《九三年》)奔赴巴黎。在法蘭西的城堡、廣場、宮殿、教堂、博物館,咀嚼著文化的成果,品味著藝術的盛筵,傾聽著歷史的回聲,感悟著前人在血與火中凝成的思想和智慧作者于濃厚的法國歷史文化氛圍中,用大量的歷史細節(jié)和場景,豐富了對藝術、文化,對歷史、社會,以及對“革命”的理解。
讀者心聲:一直很想成為林達夫婦這樣的作家,但是在學識和流暢度上簡直是望塵莫及。相比其他旅美/歐的作家,他們看事物的角度非常豐富,從文學、歷史、政治、文明史、建筑、美學等方面挖掘一個城市/國家的內(nèi)涵與深度,而毫無學究氣,可謂是極好的介紹。
5:《門薩的娼妓》 作者:[美] 伍迪·艾倫
內(nèi)容簡介:伍迪·艾倫式幽默帶有明顯的紐約知識分子風格,他以荒誕不經(jīng)、插科打諢的方式與這個世界開玩笑:顛覆傳統(tǒng)價值,戲仿經(jīng)典文本,各種時髦的學院派理論與方法更是被挖苦得入木三分、尖刻不留余地。他似乎總與知識分子作對,然而那些神經(jīng)質(zhì)的、自私自戀又敏感多疑的可笑形象背后,分明有著自我的身影――伍迪分身有術,他從不忘記拔光羽毛,幽自己一默。這是他的睿智所在,自以為是的法國人也因此稱他為美國電影界惟一的知識分子。喜愛伍迪·艾倫電影的讀者定會在本書中發(fā)現(xiàn)他詭異的文學天賦,從而能更好地理解和欣賞被他輕輕擰松了螺絲的世界究竟是怎樣的可笑又可悲。
讀者心聲:伍迪艾倫的雜文選集。老頭子的風格很統(tǒng)一,把各種嚴肅名詞混雜在各式不搭界的文章里(或反之)以制造荒誕效果。還是最喜歡諷刺知識分子氣……
6:《旅行的藝術》 作者: [英] 阿蘭·德波頓
內(nèi)容簡介:這部書就像一場完美的旅程,教我們?nèi)绾魏闷?、思考和觀察,讓我們重新對生命充滿熱情。旅行是什么,德波頓并不想急于提供答案,旅行為什么,德波頓似乎也不熱心去考求。但釋卷之后,相信每個讀者都會得到一種答案——這答案,既是思辯的,也是感性的,既酣暢淋漓,又難以言說,因為,它更像是一種情緒 ,令人沉醉而不自知翻開這本書,你踏上的將是一次異乎尋常的閱讀旅程。該書分為出發(fā)、動機、風景、藝術和回歸五個章節(jié),通過對不同地點的旅行,來重點描述作者的心理感受,同時回顧歷史,通過對福樓拜、波德萊爾等人人生旅程以及作品的分析,尋找旅行地點中的人文情懷。與一般的旅行推介不同,該書并沒有那些收拾行裝,旅程當中需要注意的問題等瑣碎的事情。在這本書中,作者刻意把旅行寫成一種精神上的.體驗,而不是肉體上的奔波。在不同地點的旅行過程當中,也有大量曾生活在此地的文藝家的回顧,記錄作者自己心靈的歷程。
讀者心聲:看完后愛上梵高和羅斯金。好想快點找來帕斯卡爾的《思想錄》和塞維爾的《我的臥室之旅》看啊!“在惠斯勒畫出倫敦的霧之前,倫敦并沒有霧。在梵高畫出普羅旺斯的柏樹以前,普羅旺斯也沒有柏樹”,縱然固然不是在阿蘭德波頓寫出旅行的藝術之前,我們沒有旅行,推薦所有用“心”旅行的伙伴來讀。本年度閱讀驚喜之最。
7:《常識》作者:梁文道
內(nèi)容簡介:梁文道先生近兩年來撰寫的時評文字結集,談及政治、民主、民族、教育、新聞自由、公民道德等社會諸多方面。文字風格犀利,文章主旨清晰、論述簡潔有力,往往一針見血命中問題之要害,其文字在帶給讀者閱讀快感之余,還催人省思,給人啟示。本書名曰《常識》,正如梁氏自言:“本書所集,卑之無甚高論,多為常識而已。若覺可怪,是因為此乃一個常識稀缺的時代。”
讀者心聲:1、長見識,開眼界,國際形勢入門。
2、時評寫作方法,很有一套形式可循,先引出話題,然后具體描述,繼而分析反駁,最后或表態(tài)或展望或嘲諷。
8:《在自己的房間里旅行》 作者: [法] 薩米耶·德梅斯特
內(nèi)容簡介:一位年輕的法國貴族軍官,因為一場決斗被判禁足42天。軍令、屋墻雖然可以禁錮身體的移動,卻無法禁止心靈的旅行。他在房間內(nèi)目之所及,心隨之動,在文學、藝術、哲學、醫(yī)學、生命意義等諸多領域廣泛思索,讓原本郁悶不堪的禁足,脫胎成一場熱鬧活潑、多彩輕盈又富哲學探索的隨想。這本書于1795年出版,旋即成為暢銷書,是19世紀法國文學史上的經(jīng)典作品之一。
讀者心聲:我之前一直在想作者如何在自己的房間里跨越地球的角落,看了書之后我覺得自己out了,作者不只跨越了空間,更跨越了時間,親密地進入了歷史。南方朔的導讀中說在自己的房間里旅行,世人們替自己的心找到鏡子,在孤獨中照見自己。人有一個更好的自己,那個自己要在面對自己的旅行中去尋找。確實如此。
9《凱爾特的薄暮》作者:(愛爾蘭)W.B.葉芝
內(nèi)容簡介:本書是葉芝的代表作之一,這是一部特殊的作品。之所以說它特殊,原因有二:第一,這是詩人葉芝以詩歌的筆法寫出,卻又并非詩集的作品。
第二,這是詩人用來表達他對愛爾蘭永恒的熱愛的一部重要作品。實際上,這是一部葉芝飽含著詩人的激情整理出的一部優(yōu)美的愛爾蘭神話傳說集。《凱爾特的薄暮》是搜集自愛爾蘭斯萊戈和戈爾韋兩地的神話、傳說合集,是作者在愛爾蘭西北沿海村莊采風,和當?shù)氐母魃宋锝挥蚜奶?,并對這些談話筆記稍加整理,加上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編寫而成的。也可以視為一部文筆優(yōu)美的散文集,其內(nèi)容涉及天地神鬼,充滿各種有趣的奇談怪論,有點類似我國的《聊齋志異》,或者《閱微草堂筆記》。
讀者心聲:這書寫的太可愛了,這么多年我一直以為這只是本寫作方式很傳統(tǒng)的詩集,穿插了一些愛爾蘭民間傳說,沒想到原來是本充滿生活氣息和幽默感的故事集,尤其是語言還這么樸素。太喜歡了,葉芝原來是這么調(diào)皮又充滿靈氣的人啊。
10 《失控》作者:[美] 凱文·凱利
內(nèi)容簡介:作者從蜂群的行為開始談起,慢慢揭示一些此前人們并沒有強烈意識到的問題,例如:活系統(tǒng)的智慧究竟從何而來?為什么那些看似簡單無腦的初級生物能夠產(chǎn)生群體智慧?個體的無意識到群體的有意識之間到底是不是鴻溝巨壑?書中涉及的問題紛繁復雜,小到一個蜂群、一組計算機代碼、一個封閉試驗基地,大到人類進化、人工智能、網(wǎng)絡經(jīng)濟等等。
讀者心聲:作者在遇到不懂的難題會與之較勁,并認真研究大量相關書籍直到能理解為止,然后再提筆寫下去。不斷重復這個過程,不斷拓寬自己未知的領域。很值得學習。
知識類通識讀物推薦
1.譯林牛津通識讀本系列
所謂“大家小書”就是指出版社邀請某個專業(yè)的大拿,以向普通讀者介紹為目的,來專門寫一本小小的書。譯林的這套牛津通識讀本系列,我是從上大學就開始接觸,小小的開本,放在手上才巴掌大,是當時流行的口袋書,而且內(nèi)容篇幅比較短,但是有中英文雙語對照,當時算是學習英語的一種方法吧。個人比較推薦的有,《歷史之源》《猶太人與猶太教》《法哲學》。
不過大家小書的缺點也在于有時候大家會表現(xiàn)的過于晦澀,缺乏了對于普通人的觀照,這或許就是學霸與學渣之間的距離。
除了大家小書以外,實際上還是有不少專業(yè)人士去給大家普及專業(yè)知識。比如《一課經(jīng)濟學》《薛兆豐經(jīng)濟學講義》。
2.《一課經(jīng)濟學》
《一課經(jīng)濟學》已經(jīng)“長銷70年、再版41次”,被稱為“永不過時的經(jīng)濟學經(jīng)典”,羅輯思維重點推薦的經(jīng)濟學入門讀物。但是,我想提醒的是,如果一個人在向你兜售某種知識的時候,除了熱愛本身,自然少不了帶著某種傾向。比如《一課經(jīng)濟學》就是典型的奧地利學派的觀點,奧地利學派的觀點簡單來說就是,“不需要有人來指導經(jīng)濟活動應該怎么做,市場自然而然會做好的”,這當然有點一葉障目,同樣的,由于奧地利學派摒棄了數(shù)學建模,因此也被鄙視為“民科經(jīng)濟學”。
3. 《薛兆豐經(jīng)濟學講義》
同樣的,《薛兆豐經(jīng)濟學講義》在一些人看來,類似于故事會,更多的是一些趣味性故事。部分模型的假設過于理想化,因此得到的一些觀點和結論需要推敲。不會幫助你形成系統(tǒng)性思維,同樣的,薛兆豐的書也和《一課經(jīng)濟學》一樣,最后會從經(jīng)濟學的觀點得出來富人可以花錢插隊之類的結論。但是,社會領域是不能濫用理性選擇這樣純粹的經(jīng)濟學的理論的。這樣的解讀或許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效果,但也可能出現(xiàn)負面效果。
最后一種就是直接讀各種專業(yè)的入門書籍,比如曼昆的《經(jīng)濟學原理》以及《站在法律的門前》。
4.曼昆《經(jīng)濟學原理》
曼昆的《經(jīng)濟學原理》是世界上受歡迎的初級經(jīng)濟學教材之一,分為微觀經(jīng)濟學和宏觀經(jīng)濟學兩部分。里面有諸多的理論和數(shù)學公式,所以對于一般人來說,確實有一些晦澀難懂,而經(jīng)濟學門徒又似乎以此為優(yōu)勢,常??吹街跸旅嬲f,“看不懂就滾去看____(無意冒犯,因此不打具體書名)”,但是個人而言,關鍵還是十大原理。這才是精髓。
5.《法律之門》
比起曼昆的《經(jīng)濟學原理》,我覺得《法律之門》簡直就是為了恐嚇住想入學的人,即便我是一名正宗法學生,我也覺得這是什么鬼,我不想往下看, 羅翔好歹還有邏輯,這個連線性邏輯都沒有。所以,與其說是法律之門,還不如叫法學入坑指引——原文就叫before the low——,但是等你有一定的思考后,里面豐富的案例還是會給你很多茅塞頓開的感覺——當熱,一切都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靠自己思考。
當然,以上三種方法都各有優(yōu)劣,這里不在臧鄙,而在于明晰,找到自己的道路。
6.《天才引導的歷程》
數(shù)學是一切的科學之母,也是萬惡的科學之父。我當時不少同學報考法學專業(yè)就是因為,法學不要考數(shù)學。不過,這本書還是要推薦給大家。因為他還原了數(shù)學最初的樣子,我們的數(shù)學不是為了考倒大家,而是為了解決實際問題的。從遠古時代人們對丈量以及數(shù)數(shù)開始的幾何和代數(shù)講起,是如何從真正需要開始進行萌芽而發(fā)展。中間穿插了那么美麗而且神奇的定理的證明,引導著你像大師一樣去發(fā)現(xiàn)他們的神妙與困惑。不過唯一的不足就是對當代數(shù)學介紹的比較少。
7.時間簡史
對于時間簡史,很多人認為是“皇帝的新衣”,是世界是最暢銷的看不懂的名著。但我們要不要讀《時間簡史》呢?畢飛宇曾經(jīng)說過,“我讀得極其慢,有時候,為了一頁,我會消耗幾十分鐘。我知道,這樣的閱讀不可能有所收獲,但是,它依然是必須的。難度會帶來特殊的快感,這快感首先是一種調(diào)動”。換句話說,我們不是為了爽文去讀書,而是重新去磨礪一種不爽的閱讀體會。
8.上帝會擲骰子嗎?
與《時間簡史》一起捆綁銷售的,常常是這本《上帝會擲骰子嗎》。這是一部介紹人們?nèi)绾握J識到量子世界的存在,以及如何解釋量子物理的書??催@本書的時候,我總是會想起《三體》里對量子物理的解釋,一個人戳了一桿臺球,然后和另一個人費力巴拉地把臺球桌抬到另一個地方,又戳了一桿,如此往復,然后說了一句,看吧,你在哪,用什么桿子戳臺球,都是可以測出來的,但是量子不行。
9.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冷浪漫
盡管《冷浪漫》曾經(jīng)被評為國家圖書館問津圖書獎獲獎作品,中央電視臺“讀書”欄目推薦圖書,但仍然掩飾不住一種尷尬,你小說寫的爛,有人會看情節(jié),但你科普文要是尬,還非帶點自以為的小幽默,那么就很容易招黑了。相反,作為第一本作品集,《.當彩色的聲音嘗起來是甜的》的質(zhì)量就好多了。兩本都是由科學松鼠會打造,由來自不同專業(yè)領域的會員撰寫的,對生活中各種現(xiàn)象進行結合說理性與趣味性的闡述,但《冷浪漫》的后繼乏力也說明了這樣的文章確實難得。
10.吃的真相
云無心應該是算科學松鼠會里殺出來的第一人,其實也好理解,比較這世界上唯有犯罪、金錢、美女和吃,讓人關注。而《吃的真相》系列也是一出再出。個人和喜歡云無心的風格,他從不說教,只是告訴你原理,然后你自己判斷,簡單來說,人是一個復雜體,所以,很難說吃了哪個東西就很好,不吃哪個東西就完蛋了。說起添加劑,鹽難道不是大家用的最廣泛的食品添加劑嗎?
拓寬知識面的好書推薦
1. 四大名著導讀
陳洪 著
以四大名著打開傳統(tǒng)文化之門
了解文學之雋永、歷史之綿長、文明之絢爛
內(nèi)容簡介:
《三國演義》是中國人的英雄史詩,縱橫捭闔,高潮迭起 ;《水滸傳》標志著一種英雄風尚, 是中華民族特有的俠義文化的代表;《西游記》則是神魔小說的扛鼎之作, 亦是一部把宗教游戲化的奇書 ;《紅樓夢》對于愛情與命運的深入思考、細膩描繪,可說是中國古代文學的翹楚。
四部小說內(nèi)涵復雜而豐厚,其所展現(xiàn)的人生哲思和審美意蘊給一代又一代讀者帶來精神滋養(yǎng)。這本導讀旨在指示門徑、普及學術、推廣閱讀,從版本考證、文本分析、思想認識等角度深入解析,對小說中的重點、難點、關鍵點一一予以梳理,以培養(yǎng)閱讀興趣、 更新觀念、啟發(fā)思考。
作者簡介:
陳洪,南開大學講席教授,著有 《中國小說理論史》《金圣嘆傳》《結緣 :文學與宗教》等。
2. 書話坪山
周國平 主編
思想的盛宴,愛書人的“大家書房”
坪山圖書館“重量級”品牌活動“書話坪山”同名作品
內(nèi)容簡介:
“書話坪山”主題沙龍是中共深圳市坪山區(qū)委宣傳部主辦、深圳市坪山區(qū)圖書館承辦的一項文化品牌活動,全國范圍內(nèi)邀請知名學者、作家做講座與對話?;顒泳劢箷喿x與文化分享,注重思想碰撞與交流,以文化引領思考,以分享共振智慧,讓閱讀改變生活,讓文化照見未來。
本書是從“書話坪山”主題沙龍中選出的實錄文本,作者分別為周國平、韓少功、盧秋田、林銘述、朱青生、葛劍雄、王小慧、鄭培凱、莫礪鋒、陸建德10位各領域知名專家學者。
作者簡介:
周國平,著名哲學家、作家、學者,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著《尼采:在世紀的轉折點上》《尼采與形而上學》,散文集《守望的距離》《各自的朝圣路》《安靜》《善良豐富高貴》,紀實作品《妞妞:一個父親的札記》等。
3. 20世紀私法學大師——私法方法、思想脈絡、人格魅力
[德] 斯蒂芬·格倫德曼 卡爾·里森胡貝爾 主編
周萬里 譯
展現(xiàn)20世紀私法學大師的研究旅程與人格魅力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私法學大師為中心,呈現(xiàn)了20世紀德國、奧地利和瑞士的40位最有影響力的法學家的生平、作品及人格魅力,展現(xiàn)了私法思想的發(fā)展脈絡。從第一個人物恩斯特·拉貝爾開創(chuàng)比較法的潮流,第二個人物弗朗茨·柏默創(chuàng)立秩序法學的理念,到克勞斯-威廉·卡納里斯推動私法教義學走向巔峰,決定了20世紀德式私法的三大思想脈絡,也構成書中其他的法學大師級人物的私法思想和學術風格。
作者簡介:
斯蒂芬·格倫德曼(Stefan Grundmann),德國法學家和藝術史學家,現(xiàn)任柏林洪堡大學法學院院長及私法和經(jīng)濟法教授。
卡爾·里森胡貝爾(Karl Riesenhuber),德國法學家,現(xiàn)任波鴻魯爾大學法學院民商經(jīng)濟法教授。
4. 猶太教的本質(zhì)
[德] 利奧·拜克 著
傅永軍 于健 譯
猶太教文化的窗口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利奧?拜克在宗教史和宗教哲學方面的代表作。作者通過對《圣經(jīng)》《塔木德》和古代拉比文獻的研究和解讀,從實踐理性的角度分析了猶太教作為倫理一神教的本質(zhì)和諸如先知、啟示等猶太教的重要元素,論述了猶太教以信仰上帝和信仰人為重要支點的基本觀念,闡明了猶太教的主要任務,并最終形成了自己獨具特色的自由宗教神學思想。
作者簡介:
利奧·拜克(1873-1956),著名的德國猶太社區(qū)及進步猶太教世界運動領導人,猶太教拉比和宗教哲學家。
5. 梅洛-龐蒂文集 第2卷:知覺現(xiàn)象學
[法] 梅洛-龐蒂 著
楊大春 張堯均 關群德 譯
梅洛-龐蒂,法國二十世紀重要的哲學家、思想家之一
是法國存在主義的杰出代表,與薩特地位相當
內(nèi)容簡介:
《知覺現(xiàn)象學》是法國著名哲學家梅洛-龐蒂早期的重要著作。在這部著作中,作者以知覺為出發(fā)點,以身體主體為核心,從自我的時間性存在、領會他者存在的過程,他者意識的可能性和途徑,自我與他者的關系等方面深入探討了現(xiàn)象學關注的基本問題,極大地推進了胡塞爾開創(chuàng)的現(xiàn)象學運動。
作者簡介:
梅洛-龐蒂(1908—1961),他的哲學思想受到胡塞爾現(xiàn)象學、海德格爾、格式塔形式理論的啟迪,是現(xiàn)象學在法國完成“存在主義轉向”的重要推手,以現(xiàn)象學的方法研究美學也是梅洛-龐蒂的杰出貢獻。主要著作有:《知覺現(xiàn)象學》《行為的結構》《可見的與不可見的》《意義與無意義》等。
6. 凱恩斯的革命
[美] 克萊因 著
薛蕃康 譯
對凱恩斯的經(jīng)濟思想的全面探討和解析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主要分析了如下問題:凱恩斯理論的假設前提;《通論》一書中理論的發(fā)展歷程;凱恩斯的經(jīng)濟思想如何形成,受到了哪些影響;凱恩斯的經(jīng)濟思想與古典經(jīng)濟學理論的區(qū)別;凱恩斯學派的經(jīng)濟理論和經(jīng)濟政策之間的關系,等等。
作者簡介:
克萊因(1920-2013),美國經(jīng)濟學家,賓夕法尼亞大學經(jīng)濟學教授。因為創(chuàng)建了計量經(jīng)濟學領域中用于預測經(jīng)濟趨勢的計算機模型,1980年他被授予諾貝爾經(jīng)濟學獎。
7. 京劇大家絕藝錄·編導篇
封杰 主編
搶救式整理中國京劇大家之絕藝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整理自北京戲曲職業(yè)藝術學院《京劇大家絕藝錄》訪談?!毒﹦〈蠹医^藝錄》按照京劇的行當、流派,在全國范圍內(nèi)選擇一批有代表性的京劇名家、大家進行錄音、錄像訪談,本書共收錄16位京劇界知名編導與本書主編封杰的訪談內(nèi)容,包括遲金聲、張永和、鄒憶青、翁舜和、黎中城、羅懷臻、石玉昆等。這些大家、名家是京劇藝術傳承的寶貴財富,也是開展京劇教學示范的寶貴資源,做好這項工作,既是及時、有效地搶救即將失傳的寶貴的非物質(zhì)文化遺產(chǎn),也為京劇的行當教學、流派教學、劇目教學、動作示范留下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作者簡介:
封杰,《中國京劇》雜志編輯部主任、吉林藝術學院特聘教授。主編出版作品:《京劇名宿訪談》《京劇名宿訪談續(xù)編》等多部圖書以及音像制品《京劇大家絕藝錄》系列之武生篇?旦行篇(壹)?老生篇?丑行小生篇?凈行篇?音樂篇。
8. 荀學新論
牟鐘鑒 著
撥云見日,重現(xiàn)荀學的歷史意義和當代價值
內(nèi)容簡介:
著名學者牟鐘鑒先生在本書中對荀學進行分析、評述,回顧了荀學的歷史,提煉出荀子的群學十項要義,并進而探討新荀學的新結構,在“新荀學與新經(jīng)學”一節(jié)中還大膽提出中華新的核心經(jīng)典“六典五經(jīng)”說和“九典五經(jīng)”說以及新經(jīng)學若干構想。
作者簡介:
牟鐘鑒,著名學者,師從馮友蘭、任繼愈、朱伯崑諸教授?,F(xiàn)為中央民族大學哲學與宗教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宗教學學科學術帶頭人,榮譽資深教授。
9. 老子新說
牟鐘鑒 著
對《道德經(jīng)》及老子思想的解讀
解讀老子,闡釋老子,感悟老子的智慧,聆聽老子遙遠的召喚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正篇”是對《道德經(jīng)》八十一章的分章解讀,作者的解讀既有對文本的分析,又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的例子來說明老子的智慧,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第二部分“輔篇”是對老子及其思想的評說,收錄了作者的五篇文章。作者認為老子的哲學是主陰貴柔的生命哲學:一方面老子哲學具有陰柔之性,貴柔守雌,“致虛極,守靜篤”;另一方面老子哲學是對生命的頌歌,老子不僅把人的生命看成一個自然的運動過程,而且也看成生命主體按照天道的法則不斷完善自身的過程,道就是不息的生命活力。
作者簡介:
同上。
10.《莊子·齊物論》研究——以“我”與“物”的關系為中心
[韓] 徐希定 著
以《莊子》的全部文本為依托
進一步拓展《莊子》思想的深度與廣度
在方法論上進一步帶來了新的氣象
內(nèi)容簡介:
本書以《莊子》的全部文本為依托,論證了其核心篇章《齊物論》的主旨在于:由于日常語言在認知過程中的迷惑和誤導,人們逐漸遺忘了語言的根本指向,而迷惘、沉溺于語言表面功能所指的不可靠的表象世界。只有通過“喪我”這一途徑,人類才可能返回世界本身,達到對于本真之“物”和自我的把握,獲得自由與真理。
本書在方法論上不同于傳統(tǒng)的莊子研究著作。它從“齊物”的含義入手,深入辨析了語言的根本指向(言1)和語言的表面功能(言2)及其與認知主體“我”的本質(zhì)關系,描述了人類與世界(即“我”與“物”)在日常行為中的復雜狀況,深入發(fā)掘《莊子》的底蘊……
作者簡介:
徐希定( Heejung SEO REICH,韓·德籍),哲學博士,中山大學“百人計劃”副教授、碩士生導師,主要研究道家哲學、老莊文獻、東亞美學、近代東亞思想交流發(fā)展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