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宮課堂直播作文
推薦文章
天宮課堂直播作文大全
中國航天員們的太空授課,已經(jīng)為我們開啟了神奇的太空之旅,他們發(fā)出的“中國好聲音”也正在感染和感動著我們身邊每一個人。下面小編帶來的天宮課堂直播作文大全,希望大家喜歡!
天宮課堂直播作文篇1
在教室的電視機旁,我和同學們一起激動地觀看這次太空授課直播,二十多年來,中國載人航天實現(xiàn)了從無到有,從無人飛行到載人飛行,從艙內實驗到艙外活動,從單個飛船飛行到兩飛行器對接組合飛行,從實驗性飛行到應用性飛行的歷史進程。每一次突破,都給我們帶來一次又一次成功發(fā)現(xiàn)的驚喜和激動,也讓人類看到了地球之外另一個更為廣闊的空間和另一種無限美好的希望。 而神十飛行是我國載人航天第一次應用性飛行,太空授課生動體現(xiàn)了“應用性”特色,體現(xiàn)了航天工程直接為國民教育服務的功能。
雖然太空授課在美國早就已經(jīng)開展了,但是作為載人航天的后來者,我國在這一領域的實踐才剛剛開始,這次授課,也極大的提高了我了解航天、走進科學的熱情。
作為學生,我們要如何看待這次的“太空授課”呢?我認為,要立足于現(xiàn)在,也要展望未來。我們要在中國蓬勃發(fā)展的航天事業(yè)中,找到了需要借鑒的航天精神,感受到了追逐夢想的不易,不斷努力學習科學文化知識,通過自己的勤奮學習,追逐屬于自己的夢想。
通過這次太空授課,我將進一步領悟它的真諦,轉而為己用,去追逐未來,去實現(xiàn)夢想。夢想是生活的航標,我們在生活中追云逐月了好久,把美好與希望寄托給了夢想。要有夢想,要愛學習,要有毅力,要敢于拼搏。
云海中升起朝陽,恰似人生需要夢想點亮,學習載人航天精神,去追求探索吧!
天宮課堂直播作文篇2
據(jù)了解,“天宮課堂”結合載人飛行任務,貫穿中國空間站建造和在軌運營系列化推出,由中國航天員擔任“太空教師”,以青少年為主要授課對象,采取天地協(xié)同互動方式開展。由此,我想到了此前首次太空授課。
“神十”航天員王亞平姐姐在“天宮一號”進行授課,向我們青少年講述了失重環(huán)境中的物體運動和液體表面的張力情況。
失重是太空環(huán)境中最獨特的現(xiàn)象。在失重的環(huán)境下,人可以隨意漂浮,而且可以做出一些在地球上根本就做不到的高難度動作。
看,這是王亞平在向我們演示單擺運動。只見她把小球向后拉了一小段,然后松手,小球并沒有像在地球上一樣做往復擺動,而是神奇地飄浮了起來。王亞平姐姐又把小球提高了一點,再松手,小球還是沒有做往復擺動。這是因為小球在太空中處于失重狀態(tài),沒有了回復力。
這時,王亞平姐姐推了小球一下,小球竟然在做圓周運動,而且一直在轉,好像永遠都不會停下來一樣。再換個角度又如何呢?小球仍在做圓周運動。在太空中,小球處于失重狀態(tài),只給小球一個很小的初速度,它就可以繞著擺軸做圓周運動,但在地面上卻不行。
王亞平又從飲水袋中擠出了一個小水滴,這小水滴就像一個小水晶一樣,晶瑩剔透。她還把一個金屬的圓環(huán)伸進水袋里,制成了一個水膜,并往上面加水,水膜就一點一點地變厚,形成了一個水球。王亞平姐姐還向水球中注射了兩個氣泡。
等把氣泡抽出來后,又把紅色的液體注入了水球中,紅色的液體便在水球中慢慢地擴散開來了。水球也變成了一個紅色的水球,像一個紅色的水晶球。
這就是“神十”航天員王亞平姐姐在太空授課時的情景。這次授課共用了40多分鐘呢。我認為這樣的課特別有趣而且富有吸引力,同學們都很喜歡??吹臅r候,同學們個個都很專注認真,沒有一個說話的。有的托著下巴,連口水都流出來了,也來不及擦。
通過這節(jié)課,我萌生了一個理想:我也想當一名宇航員,因為在太空中,我可以做一些在地球上根本就做不到的事情:譬如,在太空艙里隨意地飄來飄去、做一些奇特美妙的實驗、體驗不一樣的生活環(huán)境……
這就是令人神往的、充滿了奇思妙想的科學的無限魅力!
天宮課堂直播作文篇3
看了這次神舟十號太空授課的視頻之后,真是令我大開眼界,王亞平阿姨雖然不是專業(yè)的老師,但是她講課非常生動,讓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大家在關注神奇的“天宮課堂”的時候,我更關注的是宇航員的不容易
從宇航員選拔入隊,到接受飛天任務,期間要訓練4年。這4年需要完成8大類100多個科目的訓練比如基礎專業(yè)知識,包括高等數(shù)學、飛船設計原理、天文學、軌道學、載人航天工程技術、飛行動力等等,一年要學習三十多門課程。
光這些基礎專業(yè)知識學科的名稱,估計大部分人都聽暈了,更不要提從零開始學習。你會感慨智商不夠高,還真當不了宇航員。
此外還有各項其他訓練。
例如:震動訓練、前庭功能訓練、著陸沖擊訓練、聽力訓練、模擬失重水槽訓練、重力耐力訓練,模擬海上、沙漠等等復雜地域和極端天氣的野外生存能力訓練,訓練中其中一項訓練轉起來把人臉都轉變形。
這次的太空授課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科學世界真的太神奇了??茖W在是改變我們生活,甚至改變著我的世界觀,因為科學的力量,我們走進了太空,這在以前根本就是不敢想象的,而今天神十授課,讓我們每一個學生都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科學的力量。
天宮課堂直播作文篇4
在此次短短四十分鐘的時間內,可愛的航天員們?yōu)槲覀冋故玖宋鍌€實驗,主要是讓為了讓我們更加清楚地了解在微重力環(huán)境物體運動的特別,了解液體表面張力的作用,并且對質量、重量、牛頓定律等有一個更加深入的了解。在觀看后我覺得特別有趣。
第一個實驗是測量質量,所使用的器具是根據(jù)牛頓第二定律所制成的質量測量儀。到底該如何測量呢?我仔細觀看了實驗,并且聽了解說。原來,物體受到的力,等于它的質量乘以加速度。根據(jù)這個原理,我們可以測出物體的質量。
第二個實驗是單擺實驗,主要步驟是:將支架固定后,在擺軸的前端我們可用一根線拴住一個小球,接著將球拉高到一定位置后松手。如果是在地球上,這時我們可以肯定地回答說小球會左右擺動。但在太空中你猜怎么著?原來小球在那個高度靜止不動了!想要它動該怎么辦呢?這時,王老師給了小球一個推力,可愛的小球就傻乎乎地圍著擺軸做圓周運動了!
第三個實驗的道具是我們小時候最愛的玩具之一——陀螺。這個實驗是怎么做的呢?首先把靜止的陀螺懸浮在空中,然后給它一個干擾力,這時笨笨的陀螺就會開始做翻滾運動,軸向也會發(fā)生很大的變化。但若是先讓陀螺旋轉,再給它干擾力,此時它就不會翻滾了,而是向前行動。真是有趣啊。聽說天宮里的很多設備就是利用陀螺組合來定向的呢!原來,小小的陀螺背后也蘊藏著這么豐厚的知識??!
第四個實驗是水膜實驗。這根我們所說的面膜差太多了。在這里我們可用到兩個道具——一金屬圈,一個水袋。首先,把金屬圈輕輕地放入水袋;接著,將金屬圈慢慢地抽出。好了,等待奇跡的時刻到了!抽出后的金屬圈上會形成一個大大的水膜。這是為什么呢?其實很簡單,一切都歸功于——失重!
第五個實驗是水球試驗,也就是王老師將紅色液體注入到水球中,而紅色會在水球里慢慢地散開,最終形成一個大大的紅色水球。
其實航天員聶海勝也向我們展示了懸空打坐、量體重等一系列的實驗,令人同樣覺得不可思議。
如今,我們都在談論“中國夢”的實現(xiàn),我相信,能夠讓神十飛向太空的國家,也最終能帶領我們向更美好的“中國夢 太空夢”等夢想的實現(xiàn)而前進!
天宮課堂直播作文篇5
航天員王亞平因“太空教師”為大眾熟知。這次是王亞平2013年執(zhí)行神舟十號任務后再度進入太空,為此她又將增添不少標簽:中國首個進駐空間站的女航天員、太空駐留時間最長的中國女航天員,以及首個出艙的中國女航天員。
神舟十號任務時,王亞平在聶海勝、張曉光的支持配合下,完成了一堂40多分鐘的“太空授課”,利用失重環(huán)境演示了多項物理實驗。此后她收到很多孩子寫來的信件。
王亞平性格細致、認真。她曾是一名運輸機飛行員。2003年,楊利偉飛向太空時,23歲的她通過電視目睹火箭升空,動了當女航天員的念頭?!吧袷憋w行歸來后,有小朋友問王亞平:“你在太空中會不會做夢?”她回答:“在太空,不管做不做夢,我都已經(jīng)在自己的夢里?!?/p>
對王亞平來說,“神十”任務是她實現(xiàn)飛天夢的開始。此次重返太空,面對空間站任務,王亞平再次表現(xiàn)出不怕吃苦、不服輸?shù)膫€性。空間站任務中,出艙是超大負荷的活動。和男航天員臂力、體型和臂展的先天優(yōu)勢相比,女航天員對加壓后艙外服的操控力,可能要花費更多的努力才能獲得。尤其是身著艙外服的航天員行動和操作主要靠上肢,需要增強上肢力量。
剛開始,王亞平?jīng)]有具體概念。艙外服的試驗完全超出了她的想象:在200公斤的艙外服中工作五六個小時,手抖得拿不住筆。為了提高自己的能力,王亞平加大訓練強度,甚至放棄了很多假期。王亞平的體質訓練教員提到,每次王亞平都要針對出艙任務加練臂力,抓握鉛球、俯臥撐、舉杠鈴等。體質訓練中,她總走得最晚。每次完成水下訓練,王亞平都覺得很有成就感,她甚至經(jīng)常和其他航天員比一比誰的肌肉塊更強壯。
王亞平是個愛好廣泛的80后,喜愛攝影、音樂、運動和旅行。她尤其喜歡團結協(xié)作類體育運動,如籃球、羽毛球雙打、田徑類的接力賽等,她覺得這種運動能讓她感受到一起合作的幸福感。
對于即將執(zhí)行的任務,王亞平充滿了信心。她說,人們常說飛行是不確定的藝術,但對航天員來說,都將由我們在天上的表現(xiàn)最終確定。她表示,期待能再次在太空回望美麗的地球,在中國空間站過一個不一樣的除夕,也期待能有機會到艙外去見識太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