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理想國》心得體會
《理想國》傳達了作者的政治理想。柏拉圖心目中的理想國實質(zhì)應(yīng)該是封建貴族專制的奴隸制國家。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淖x《理想國》心得體會6篇,以供大家參考!
讀《理想國》心得體會篇1
在柏拉圖的眼中,教育是理想國存在和實現(xiàn)的重要支柱。所以盧梭將《理想國》評價為“不是一部關(guān)于政治的論著,而是迄今為止關(guān)于教育的最好的論文”。在全書中,柏拉圖結(jié)合希臘城邦的實際,從自己的理論態(tài)度出發(fā)構(gòu)想自己的教育體系,具體說來,《理想國》的教育思想如下:
一、 它以追求正義和善為終縱目標。理想國事依托正義這個中心建立起來的,在柏拉圖看來,正義有兩個層次:一是個人的正義;二是國家的正義。
二、 針對不同對象提出不同教育任務(wù)。第一、聰明是統(tǒng)治者的美德第二、“勇敢”是軍人必須具備的美德。第三、“節(jié)制”對一切人來說是最低層次的道德要求。
三、 主__教育
柏拉圖以為,教育內(nèi)容分為兩大部分:一是音樂,二是體育。音樂是廣義的人文教育,注重練習兒童的“聰明”部分,體育主要是通過身體操練,不僅鍛煉強健的身體,而且練習“勇敢”之類的心理品質(zhì)。
四、主張階段教育
在兒童的教育內(nèi)容和方法上,柏拉圖提倡對于3歲至6歲的兒童,應(yīng)準許他們游戲,用游戲把兒童的趣味導(dǎo)諸在工作方面,并陶冶兒童的品性;同時,給兒童聽最優(yōu)美高尚的故事。6歲以后,應(yīng)對兒童進行音樂和體育方面的教育。
對于柏拉圖的《理想國》,我的闡述還是片面而膚淺的,由于還有很多細節(jié)之處不明白,需要更加深進的仔細閱讀書籍并清楚熟悉柏拉圖的哲學思想,才能更好的對其文章進行解讀。讀完這本書,我不僅學會了如何鉆研學問,讀懂文章,還學會了思考人生,我要成為怎樣的人,達到什么樣的人生目標等等。名家的哲學思想給了我很多人生啟迪。讀書,要學習書中的學問,更要從學習書中品味人生。
讀《理想國》心得體會篇2
哲學一直是我的核心愛好之一,盡管現(xiàn)在在書店里的哲學書漸漸地都變得多起來,但經(jīng)典的卻真的很少見了,大體上給人的感覺就是 “哲學”這個名詞正在漸漸從神臺上走下,走進尋常百姓家,但我始終認為,真正的哲學應(yīng)該是幫助人們更好地去思考,更好地去生活,而不是用一些生澀的字眼將哲學的高度生生地捧上去,真正的哲學應(yīng)當是淺顯易懂,簡明而深刻。
談柏拉圖不能不談《理想國》,這是大多數(shù)人的見解,借著讀這本書的契機,記下一些自己的思考,希望以后回頭再來看看時,能夠溫故而知新,有所裨益。
在面臨死亡的時候,有的人悔恨,有的人遺憾,有的人暴躁,有的人安詳,看起來,衰老真的是不怎么讓人愉快的字眼,但這種不愉快究竟是衰老本身給予我們的,還是別的東西在影響我們的情緒。從之前這些人的表現(xiàn)來看,我們之所以感到恐慌或是難過,并不是衰老本身給我們的感受,更多的首先應(yīng)當是我們對于因為自己的衰老而漸漸衰退的行動能力、思考能力等等的憤懣所以常常說,人是貪婪的,不滿足的,有人辯駁,正是因此,人類才有前進的動力,才有進步的可能性。但是我始終無法承認一種非正義的品性能夠成就一種正義的結(jié)果,從辯證法的角度來說,不管是好是壞,總有有利的一面,但我認為,含有非正義屬性的事物,其有利面永遠戰(zhàn)勝不了其陰暗面,除非有一天這種屬性被人們重新利用,向正義化轉(zhuǎn)變。人們的遺憾,以及所有他們對于冷酷的人際關(guān)系的反感,如此等等,并不是來自他們的年老,而是來自他們的性格。因為,對于任何一個生來心態(tài)平衡良好的人來說,年齡無足輕重。但是對于相反一類的人而言,年輕也好,年老也罷,都是產(chǎn)生煩惱的根源。
其次是因為我們對于自己一生的認識,在精神領(lǐng)域里,無論東方或是西方,都把死后的世界歸為兩類。東方叫作仙界和陰曹地府,西方稱為天堂和地獄。所以人在面臨死亡的時候,不免會權(quán)衡,自己死后會去向什么地方。我們沒辦法知道一個人究竟是好人還是壞人,但是他自己一定知道自己干過些什么,所以自我的審判是最具真理性也是對自我觸動最大的審判。做盡壞事的人腦子里會不斷描繪出地獄中那些厲鬼可怕的模樣,那些情景越發(fā)清晰,讓自己夜不能寐。但對于一個自覺地不做壞事、一生恪守正義的人而言,用古希臘詩人品達的話說,他就會“懷著美好的希望度過最后的時光”。這種感覺我想真的只有真正已經(jīng)感受到死神的呼吸的人才能有。
塞法洛斯說,“錢最大的好處是讓人不必因為錢的緣故而有意或無意地對別人做壞事。”這句話很概括,的確,金錢本身只是一般等價物,應(yīng)當是將正當?shù)膭趧游镔|(zhì)化為金錢,然后用于去與別人的勞動產(chǎn)物作交易。塞法洛斯的這種說法我想應(yīng)該讓每一個用不光彩的手段侵害別人利益從而得到財富的人感到羞愧。當然,資本的原始積累有其罪惡性,但在我們這個時代,我想,如果還是用原始積累的借口來搪塞,卻是很低劣的。
蘇格拉底說,“對于不肯掌權(quán)的人主要的懲罰,就是讓他被某個比他自己壞的人所統(tǒng)治。據(jù)我看,這就是為什么比較好的人要掌權(quán)的原因;他們不是處心積慮地期望從掌權(quán)得到快樂和利益,也不是把這當做好事,而是當作一件非干不可的倒霉事,只是因為找不到比他們自己更好的人可以讓賢而已?!痹賮砜次覀兩磉叺墓?,有多少是真正為了能夠能更高地為人民服務(wù)才去爭取這個職位,我們的媒體現(xiàn)在已經(jīng)把某個干部大干實事當做新聞材料,可以看到究竟有多么可悲。對于同一個問題,如果調(diào)查的樣本數(shù)達到一定數(shù)量,一定可以反映問題,百姓對于公務(wù)員這個職位的看法和態(tài)度,讓人很難過。
爭斗、仇恨以及互相拆臺都是不正義的結(jié)果。不正義必然會導(dǎo)致不和諧,無論是一個人也好,一個團隊也好,一個國家也好。那我們自己來說,做不正義的事情,一方面要承受外界輿論的壓力,另一方面更重的是要承擔自己良心的譴責,心理學上認為,一件事情如果沒有正面動機和動力方向的一致性,那么這件事是不會被做好的,縱使看上去還不錯,但也和原本應(yīng)該到達的程度難以媲美了。所以,這種不正義讓我們內(nèi)心產(chǎn)生混亂、猶豫、掙扎,這也是我們應(yīng)當盡力擺脫不正義的緣由。
《理想國》的中心話題是正義,可見在柏拉圖這位偉大的哲學家眼中,一個理想國家的正義是多么重要。每個人的心里都有一個自己的哲學體系構(gòu)筑的國家,我們?nèi)粝虢ㄔO(shè)好它,若想讓它幫助自己更好地生活,正義就應(yīng)該存在于我們自己的心中。
讀《理想國》心得體會篇3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說的真是一點不錯。一本好書就可以讓人明白很多的道理 。一本好書可以讓人陷入深深的沉思。每讀完一本好書就會讓人豁然開朗。是書讓人類走上了進步的階梯,有了今天這欣欣向榮的世界。書這無聲的預(yù)言家,預(yù)知著未來,預(yù)知著中國的夢。讓您快速寫好讀后感。本欄目包含中外名著讀后感范文 以及最新的優(yōu)秀讀后感,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知道柏拉圖的人幾乎都知道《理想國》這本書,這本書不僅詳細記載了古希臘 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更以對話體完整的表達了柏拉圖的哲學見解和政治理想,在世界哲學史上、政治史上都是一份瑰寶。這個學期,我用心的讀完了電子雜志版的《理想國》,感覺既有啟發(fā)又有異議。
我沒想到,我隨意讀的一本書,竟讓我邂逅了這位古希臘大哲學家;我也沒想到,正是他,讓我從新對身邊的很多東西有了新的認知;甚至讓我對快樂,幸福,痛苦,善,正義,勇敢,激情,欲望,智慧,愛情等有了新的定義,而正是這些新的定義,讓我多多少少地掃去了那些舊的理念,開始往另一條曲徑去通幽,而且,因為我不是生活在兩千多年前,我是個無神論者,我可以更真切的去選擇我需要的,我不是格勞孔,總是贊成蘇格拉底的,所以我同意,智慧是快樂的,正義是善的,欲望與激情是惡的,而理念與激情是追求智慧的最好組合,愛要是蘇格拉底或伯拉圖的似的愛,而勇敢需要好的智慧做伴,做正義的事。但我不贊成天堂與地獄會接納好人與壞人,靈魂也不會脫離肉體而存在,更不會不朽,而且統(tǒng)治者不一定是哲學家,雖然他可能不是指我們現(xiàn)在的哲學家,但絕對不是最有智慧的人。
現(xiàn)在可以說為什么 要感謝他了,其實我那兩天很矛盾的,一方面,我認同著物質(zhì)與金錢是最好的快樂,另一方面,我又把自己放在一個不屬于現(xiàn)在大多數(shù)人所默認的幸福之上,并把他作為一種追求。怎么說呢,就象伯拉圖在理想國所寫的,我是金,銀,銅的混合體,雖然這是不成立的,但是可以把他看作是一個最好的比喻,他們在我靈魂里不協(xié)調(diào)的運作。可是,蘇格拉底說,可以讓善駕御其他兩種,這是可行的,而且,我所要的東西,就是那種,當然,哪一種,這是我的一個理念。
讀《理想國》心得體會篇4
最近擺渡了柏拉圖的名作《理想國》??赡苡捎诎乩瓐D所處時代與現(xiàn)今大不相同,書中又大量使用近乎詭秘的言辭來描述一些虛幻的精神理念,所以看完后仍有一些茫然,只有一些零亂瑣碎的片段從腦海中閃過,零零總總拼湊后,也就這些印象。
有人說《理想國》通篇就是柏拉圖自言自語一些完全屬于想象的記錄。我認為這種想法不免有些過激,但從他那種神秘的說法中,還是讓人感到他是在瞎想。
《理想國》談及了道德、教育、專政、民主、獨裁、共產(chǎn)、文藝、宗教以及男女參軍、男女參政、男女平權(quán)等等問題。思想大師懷海特這樣評價:“兩千年的西方哲學史都是柏拉圖的注腳?!笨梢娖渖婷嬷畯V、言論之深,叫人稱奇。如果說亞里士多德創(chuàng)造了學科的分支,那么柏拉圖的思想體系便是學問的綜合,一切分支的源頭。
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是柏拉圖對于正義的大量比劃?!独硐雵烽_篇就提到的問題。第一卷里,柏拉圖和格勞孔、西蒙尼德、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等人先后討論了“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觀點。他用此為我們對正義的理解先入為主地打下了一個基礎(chǔ),有種充滿魅力的強勢。接著他從第二卷起,開始討論城邦的正義。柏拉圖認為正義是理想城邦的原則,好的城邦應(yīng)當具備勇敢、智慧和節(jié)制?!懊總€人必須在國家里執(zhí)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wù)”,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就這樣他又構(gòu)建了一座充滿正義的城邦。最終他覺得,正義的人是快樂的,不正義的人是痛苦的。
然而縱觀全書,他仍然沒有對正義下那么一個定義。什么是正義 ? 讀完了書,卻被他勾起的思考套牢。也許,因為他覺得沒有對正義的最終定義,正義是要根據(jù)具體環(huán)境,情況而定的。也許,他就是想讓讀者們不斷思考這一問題,眾人的力量總是最強大的,答案應(yīng)該會比他一個人的更為全面正確。也許,他只是想保持人們對于正義這樣的重要卻幻空的概念的持之以恒的思考精神。也許……
理想國是一席高貴的謊言。這正如瘋子的自說自話,不能較真,卻也不全為假。“理想國”的理念甚至已超越了真假范疇,或者干脆說,它存在的本身就是真假的依據(jù)。大概到這兒,我們略微能明白,什么叫自說自話,自給自足了。借由“范式”理念,柏拉圖力圖透過蘇格拉底之口證明:不能因為無法找到一個與言辭中那種“善邦”一模一樣的城邦,就認為“我們”所說的東西 ( 理想國 ) 就是不好的。以“范式”作為約束自身的理念,容易看見仁善的本質(zhì),如同心底處處潛藏著仁慈,雖時常杳渺飄忽不可尋跡,但也無需冥思苦想非要有某些不同尋常的作為才能勾畫出靈魂之燈的絢麗光輝。
正如理想國的結(jié)尾:讓我們永遠堅持走向上的路,追求正義和智慧。 這樣我們才可以得到我們自己的和神的愛,無論是今世活在這里還是在我們死后 得到報酬的時候。我們也才可以諸事順遂,無論今世在這里還是將來在我們剛才所描述的那一千年的旅程中。
作為西方乃至世界上影響力最大的哲學家之一,柏拉圖一生立著無數(shù),而《理想國》無疑是其中最能表現(xiàn)其政治思想的作品,其中哲學家與王的辯證關(guān)系也一直為后人稱道。
讀《理想國》心得體會篇5
所謂理想國,是柏拉圖推理出的一個充滿正義和美德的國家,這個國家由立法統(tǒng)治者、國家護衛(wèi)軍、普通勞動人民三個階級組成。柏拉圖一生大部分時間居住在古希臘民族文化中心的雅典,他熱愛祖國,熱愛哲學。他的最高理想也是該書的核心思想——哲學家應(yīng)為政治家,政治家應(yīng)為哲學家。哲學家不是躲在象牙塔里的書呆子,應(yīng)該學以致用,求諸實踐,做“靠譜”的實行家,做行動上的巨人。有哲學頭腦的人,要有政權(quán);有政權(quán)的人,要有哲學頭腦,找到自己堅強的核心——正義與美德,用哲學的思想來管理民眾。
讀《理想國》無疑打破了我對哲學家淺薄的認識——以為只會立書著作,玩文字游戲;以為其文字讀來定是詰屈聱牙;以為研究哲學只是極小部分人熱衷的事業(yè)。令人訝異的是,本以為哲學,何況像《理想國》這樣的西方哲學史上輝煌巨著一定玄之又玄,艱深難讀,或許使普通讀者有如墜云端不知所蹤之感,更甚者頭昏腦脹,挫敗感頓生,不可卒讀。事實不盡然。我所拜讀的是郭斌等人的譯本,據(jù)說是青年讀者較為喜愛的版本,不僅譯出了原書的內(nèi)容,而且譯出了原書的神韻,加之原著采用一問一答的辯論形式,不急不躁,循循善誘,節(jié)奏緊湊,引人入勝。柏拉圖的辯論被稱為詭辯,曾言“你不可能在辯論中戰(zhàn)勝我”。柏拉圖與師而兼友的蘇格拉底往返論證,將欲立人,先求立己,后蘇格拉底被控傳播異論毒害青年,被判死刑,蘇格拉底從容答辯,竟以身殉。柏拉圖目擊心傷,終其魂夢以之,不能忘懷。柏拉圖以繼承蘇格拉底大業(yè)自任,共著對話二十五篇。該書讀起來,文字溫暖,情感飽滿,并且令人感動。我想經(jīng)典的影響力不在于振聾發(fā)聵的論斷,而在于它給世人幽暗閉塞的觀念世界以一道耀眼的光芒,給世人帶來的感動和信念。
柏拉圖第一卷開卷不久即開始討論究竟正義是什么。他與形形色色的人展開辯論,正義是“有話實說,有債照還”?是“強者的利益”?柏拉圖對正義的討論是從區(qū)分城邦正義、個人正義開始的。他認為個人應(yīng)當安排好真正自己的事情,首先達到自己主宰自己,自身內(nèi)秩序井然,對自己友善。在自身內(nèi)部各做各的事,而不是表現(xiàn)為外部城邦的各做各的事,這大概就是柏拉圖要表達的正義。但我想當時正義的定義已不能完全適用于當今社會,而哲學正是一門充滿哲辯的一門科學,同樣與時俱進。
《理想國》一書,震古爍今,為西方知識界必讀之書。書中不僅討論到正義,還討論到優(yōu)生優(yōu)學問題、節(jié)育問題、家庭解體問題、婚姻自由問題、獨身問題、專政問題、獨裁問題、共產(chǎn)問題、民主問題、宗教問題、教育問題等等問題,柏拉圖的學問可稱為綜合性的。
讀書,見仁見智,存乎其人。毀之譽之,各求所安。關(guān)鍵在于細讀,慎思明辨之后,卻有心得,百家爭鳴可也。否則斷章起義,游談無根,那就了無意思了。
讀《理想國》心得體會篇6
《理想國》是一本哲學思想與政治理想交織的煌煌巨著,再一次我們?nèi)タ催^的辯論賽上,有一個同學就那里想過這本書中的話作為論據(jù),老師評論時也提到這本書是短時間內(nèi)讀不完的書,另一個老師也補充說這是一輩子也讀不透的大書。它通篇充斥著哲學的智慧,飽含著政治思想的精華,這體現(xiàn)了柏拉圖畢生所追求的理想:“政治家應(yīng)為哲學家,哲學家應(yīng)為政治家,政治家應(yīng)為哲學王”?!独硐雵芬粫?,討論的熱點是正義哲學的問題。蘇格拉底與克法洛斯、玻勒馬霍斯、色拉敘馬霍斯等智者展開了激烈的交鋒。他們先后討論了“欠債還債就是正義”,“正義就是給每個人以適如其份的報答”,“正義就是把善給予友人,把惡給予敵人”,“正義就是強者的利益”等觀點。蘇格拉底一一進行了駁斥,并最終得出了正義的真正概念。然而文章沒有僅僅落在關(guān)于個人正義的討論上,柏拉圖其實著眼于城邦的正義。
在《理想國》中,柏拉圖認為正義是理想城邦的原則,并將這條正義原則歸結(jié)為:“每個人必須在國家里執(zhí)行一種最適合他天性的職務(wù)”,或“每個人都作為一個人干他自己份內(nèi)的事而不干涉別人份內(nèi)的事”,也就是各守本分、各司其職。當然,柏拉圖的城邦是不是所謂的眾生平等,是一個沒有階級沒有壓迫的人人平等的國度。他所謂的城邦是分等級的,也就是城邦分為統(tǒng)治者、軍人、勞動者。所謂“各守本分,各司其職”乃是統(tǒng)治者、軍人、勞動者各守其責,互不僭越的意思,同時,也有和諧分工,互助合作的思想。城邦正義是柏拉圖理想國的準則,城邦沒有正義,理想國也就成為所謂的空中樓閣了。
或許這種“各守本分,各司其職”,與現(xiàn)在所提倡的人人皆平等自由是格格不入的,或許還有種專制專職的色彩。但是術(shù)業(yè)有專攻,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窮盡所有的知識,所以只能對自己感興趣的,重點研究的領(lǐng)域有所成就。比如讓愛因斯坦去畫油畫,貝多芬去做發(fā)明,這就滑天下之大稽了。柏拉圖是如何確立“政治家應(yīng)該為哲學王”的思想的呢?
根據(jù)史料,柏拉圖應(yīng)該是經(jīng)歷恩師之死后,感受到了雅典民主政治的衰敗,為此他決定進行重大的改革。在這本震古爍今的書中,柏拉圖談及了道德問題、教育問題、專政問題、民主問題、獨裁問題、共產(chǎn)問題、文藝問題、宗教問題等等很多,涉及面很廣,言論很深奧,讓看過的,真正能看懂的人對其言論的佩服無不膜拜。如果說亞里士多德的言論是分科性的,那么柏拉圖的學說便是綜合性的。在這本書中有很多先進的思想,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他就好像是對現(xiàn)代社會的預(yù)言一樣,提出的很多關(guān)于教育方面的問題,都是現(xiàn)代社會人類向完善并在不斷發(fā)展的,而他,在當時就已經(jīng)提出了。我敢肯定的是,我沒有看懂這本書,正如我沒有看懂柏拉圖大多的言論一樣。只不過,可以看出的是,那的確令人無限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