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小人國有感個人心得體會精選3篇
推薦文章
觀小人國有感個人心得體會精選3篇
一個簡單而真切的兒童世界,一個個真實的鏡頭。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男∪藝^后感,希望能幫助到大家!
小人國觀后感1
看過電影《小人國》嗎?說是電影,其實是在北京巴學園實景拍攝的,應該算是紀錄片吧?,F(xiàn)談一下我看完的感受:
1、班車上印著一句“孩子是腳,教育是鞋”印象很深!是呀,鞋子只有適合腳,腳才會舒服,才會正常發(fā)育。如果鞋子不舒服,腳就會出現(xiàn)問題!
2、電影里的孩子沒有懼怕。而我們的孩子,怕什么?怕老師批評,家長批評。正是因為怕批評才會守規(guī)矩!電影里的孩子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勇于表達自己。因為他們不用擔心受大人的呵斥。但卻要遵守規(guī)則、集體的規(guī)則。我們的孩子可以嗎?他們由于怕受批評,而不愿流露自己的想法!我想我們的孩子們也應該和他們一樣,不要畏懼大人。但要遵守規(guī)則!
3、電影里有一個反思角,犯了錯誤的小朋友們就要坐到這里反思,這么大的幼兒能夠真正反思嗎?我想不會!只是通過和集體的隔離,使他懂得,這樣做是不對的,違反了規(guī)則。我想這個反思角我們可以借鑒!
在電影中還出現(xiàn)了三個個性小孩:最大的池亦洋,最小的錫坤,還有四歲的辰辰!巴學園老師的教育很值得我們學習:
池亦洋,一個調皮搗蛋,有暴力行為,經常欺負小朋友的小男孩!曾經有一群家長要求池亦洋離開幼兒園,可是大李老師卻說:“池亦洋確實有他自己的問題要解決,但是我看到,池亦洋給我們整個園的孩子做出了一個非常男子漢式的示范!”的確,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現(xiàn)在許多小男孩缺的一些品質—堅強、灑脫、敢作敢當、果敢……而且,他在小伙伴中也很具領導才能!我想這應該是老師對他的調皮搗蛋不打壓的結果!后來在大李老師的耐心教導下,他的暴力行為少了很多!
錫坤,一個2歲處于探索期的小男孩!這時的他還未建立起規(guī)則。當他把球和許多鞋扔進垃圾筐時,老師對他并不是批評,而是旁觀,直到他失去興趣。當他把一筐珠子全都撒到地上時,老師對他并不是指責,而是陪他一筐一塊探索,并引導他把珠子放到筐子里。我想這里最值得我們學習的是:老是對他探索的興趣保護、支持、引導。孩子在探索中成長、發(fā)展。
辰辰,一個非常執(zhí)著的四歲小女孩!他喜歡南德這個小男孩,每天比南德早到幼兒園,但都要站在教室門口等南德!從夏天、秋天、到下了大雪的冬天。哪怕感冒流鼻涕也要站在門口等南德,直到南德來;哪怕下大雪也要等南德來一塊換鞋進教室!然而把學院的老師并沒有干涉,強行讓辰辰進教室。而是詢問了辰辰地意見,尊重了她的選擇!我想,辰辰收獲的不止友誼、愛和尊重!更重要的是她無比細膩的情感和耐心被很好的保護了!
巴學園的老師能夠做到這些,我們同樣也能!加油吧!
小人國觀后感2
紀實電影《小人國》,看過之后給我的觸動很大。在巴學園里孩子們不受老師的約束,不用受課堂的管制,可以自由發(fā)揮盡情玩樂。特別是大李老師對孩子的寬容、和藹可親的態(tài)度是我們學習的榜樣。每天孩子們放學后都不想回家,巴學園給了孩子們快樂,無憂無慮的童年。結合我們這里的情況,有許多事就做不到。安全抓的這么緊,老師的視線從不離開孩子,總是怕他們磕著碰著沒法向家長交代。一天下來,只要能把每個孩子平平安安的送到家長手里,懸著的心才能放下。印象最深地是孩子們在玩沙土、在雪地里爬,他們臟不臟,沒有老師去說:“這不行,太臟了。”我們不能看著孩子把衣服弄臟,教育理念與他們有差距,再說我們班里孩子多,真讓他們自由發(fā)揮,肯定會闖禍,這點我們無法借鑒。
大李老師處理問題的許多方法值得我們學習。第一是小女孩辰辰,她可愛、靦腆、專一、執(zhí)著,每天早晨來到幼兒園后,都會耐心地等待她的好朋友南德,當看到南德來園后,心里別提有多高興了。在她等待好朋友的過程中,老師也是尊重她的想法的,而且還會陪她一起等南德,這不僅表明了幼兒很珍惜自己的好朋友,也說明了幼兒之間的交往是多么的重要,使他們喜歡上幼園。
第二是小男孩池亦洋,他在班里總是會欺負人、罵人、打人、不懂禮貌、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等等。但是面對這樣的問題幼兒,老師并沒有發(fā)脾氣,也從沒有放棄過他,而是耐心地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在哪些方面是不對的,應該如何去做,老師不僅沒有厭煩他,還發(fā)現(xiàn)了他的閃光點,比如說他會像大哥哥一樣帶著小朋友們一起玩;他也會像小老師一樣為小朋友們接觸矛盾。并且老師還從他的身上看見了小男子漢的身影,最后變成了老師的小幫手,對池亦洋來說遇到這樣的老師,是他的福氣。這些過程告訴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不能因為孩子的某些弱點就判斷一個孩子是好是壞,在教育孩子時更要有方法。
第三是可愛的機靈鬼錫坤,他非常愛探索,用小朋友的鞋、玩具、球來填飽垃圾桶的肚子,看看它的肚子到底有多大,他還會把游戲室弄得一片狼藉,但老師盡情的讓他探索,搗亂,大李老師說,這叫探索空間,讓他從生活中探索學習??吹竭@里使我明白了幼兒是有很強烈的好奇心的,我們應該給予他們探索的空間和時間,用更有趣的游戲方法去教育孩子應該對自己所做的事情負責。
再就是大李老師對孩子們的愛,是那么的無微不至,不論是對淘氣的孩子,還是對聽話的孩子都一視同仁。當遇到小朋友們做錯事情時,她總是會蹲下耐心地告訴孩子這樣做是不對的,告訴他不對的原因是什么,應該怎樣做。但是她的這種耐心教導并不等于放縱,當孩子不遵守游戲規(guī)則時,她也會嚴格要求孩子必須要遵守游戲規(guī)則,增強了幼兒的責任心,這些都值得我們好好學習。
小人國觀后感3
今天在兒童教育學的課上第一次看了以往不會特意去注意,去觀看的紀錄片《小人國》。沒有強大的明星陣容,沒有華麗的服飾住宅,但是它卻深深地吸引了我,給我?guī)須g樂,同時也使我產生了諸多感慨。
一、情感方面。
在這個無憂無慮的巴樂園里,孩子們的唯一任務就是玩和聽故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不論做了什么事情,沒有責備,沒有漫罵,沒有體罰,有的只是和風細雨般的問候和無微不至的關懷,有的是張揚的個性和幻想的空間,還有無盡的體驗與親近大自然的機會。作為一名大學生,我回想起自己幼兒園的生活,不就是如此嗎?每天都開開心心,不需要考慮以后做什么,不需要思考自己的未來會怎么樣,真的,特別的羨慕他們,可以活出自我!
其中讓我比較感動的是辰辰,四歲的辰辰每天早上都要等一個小朋友——南德。夏末的早晨辰辰感冒了還給南德帶奶片,等南德,秋天的早晨辰辰依舊在等南德,然后是下雪的冬日,再到春天,每一天辰辰都耐心地等南德。讓我想到了我自己,我是一個特別沒有耐心的人,我討厭等人,對此我深感內疚!當我看著辰辰時候,兒童之間這種真摯的友誼深深地打動了我,成人之間還有這樣只有付出不求回報的友誼嗎?在這一方面,我想我們有太多人需要向兒童學習,不要過于功利。人活著終究會空手離開,名利是你帶不走的,而友誼是我們一輩子可以回憶,可以帶來歡樂的東西。
另外我發(fā)現(xiàn)現(xiàn)實世界讓我們慢慢地變得圓滑,喜歡隱藏自己,不敢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擔心自己惹到別人;擔心影響到自己的形象;擔心……但是兒童卻很純真,想說什么就說什么,就像豆豆大發(fā)雷霆,佳佳和池亦洋爭吵之類,聯(lián)系我們的生活不覺感到慚愧。我想,很多時候其實將自己的想法都說出來也許才是解決事情最好的方法!
二、教育方面。
不容置疑,學校的教育很重要。片子中那個敢罵老師、打老師、經常欺負人、讓其他小朋友懼怕的“小霸王”池亦洋讓我印象很深刻,這樣一個孩子在一般人眼里一定是個壞孩子,但這個幼兒園大李老師的話讓我很受震動,她說這個孩子身上有閃光的地方,他給其他的男孩子樹立了男性的榜樣,所以老師是帶著欣賞的眼光來看這個孩子的,但同時老師也從不放過任何一次“改造”他的機會。當時我就想,這樣一個聰明、個性鮮明的孩子,只要有了正確的教育方法,將來必定能成為不一般的人。確實在片子的后面,這個孩子帶著男孩子們打仗,處理孩子們之間的糾紛,很有一種領導才能,而那些原先一直被他欺負的孩子還從內心特別地擁護他。這樣一個“孩子王”,在我們身邊,是不是也越來越少了呢?學校教育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人生而都有智慧,道德,信仰的種子,教育應該提供條件促進它的發(fā)展。
從這部片子中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家庭對孩子的發(fā)展的影響。南德打“電話”然后說要出差,還知道死了要上天堂,讓辰辰一定要把他埋葬了。王子等公主時焦急地來來回回的徘徊,踱步。尹尹公主自己戴耳環(huán),去和王子結婚時說忘了帶結婚證。佳佳要打110舉報池亦洋等等。盡管我們看到這些都會忍俊不禁,但是這些不都是我們生活中所可以接觸的嗎?兒童的模仿能力很強,家長的行為舉止一定要慎重,因為你不會知道自己一個不好的習慣一不小心就被孩子學會了。
三、簡單想法。
我還有一點深切體會就是教育要順應人的天性。我們每個人都有探索和懶惰的天性,在兒童時期表現(xiàn)最明顯的就是探索,兒童對這個世界所知甚少,他們喜歡探索,喜歡“研究”,教育不能扼殺他們的天性。小錫坤穿大人的鞋子才會發(fā)現(xiàn)他不適合。小錫坤爬柜子然后從柜子上摔下來了,家長都心疼自己的孩子,于是有的家長就不讓孩子爬,但是你們發(fā)現(xiàn)沒有,小錫坤掉下來以后說了一句爬這個柜子會掉下來的,這就是探索的奧秘,它能讓孩子知道很多東西,不嘗試的話他們也許永遠不會知道會疼,有多疼!教育應當滿足探索的需要,給予科學的方法。
姐姐的兒子四歲,看到錫困的時候便想到了他,記得那次吃瓜子,他拎著瓜子袋晃,結果瓜子掉出來一部分,然后他就索性把袋子反過來拿往地上倒,還跺著腳開心地笑,結果瓜子全灑出來,挨罵了。現(xiàn)在想想其實孩子都一樣,對新認識的事物會充滿好奇,但是好奇心是一陣子的,過一會兒他就玩膩了,然后再去告訴他這樣做是不對的,應該怎么樣,教他收拾整理。兒童期有獨立存在的價值,有自己的文化和精神生活,有權利擁有快樂幸福的童年。
巴樂園的孩子們要轉園了,希望他們的生活依舊幸福快樂!
教授們跟拍的北京幼兒園的這部紀錄片不僅僅是為了讓更多人了解孩子吧?我想他們更想做的是喚醒這個社會,更好地教育孩子,促進“花朵們”的成長!孩子是腳,教育是鞋,人生而都是一塊白板,由后天來繪畫,塑造。我想不管是學校還是家庭都有責任選擇合適的方法來教育孩子吧!
觀小人國有感個人心得體會精選3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