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
推薦文章
《穆斯林的葬禮》是回族女作家霍達的長篇小說,曾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xué)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摹赌滤沽值脑岫Y》讀書筆記5篇,以供大家參考!一起看看吧!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篇1
我從小就是個書迷,幾乎看遍了我所有能看到的書,但一向沒有時間,也沒有毅力去看完一本完完整整的小說。那一天,妹妹帶來了一本厚厚的小說,說是專門為我借的。驚訝之余,我第一次細(xì)細(xì)打量了這樣一本拿在手里仿佛有著濃厚歲月滄桑的小說——《穆斯林的葬禮》。精致的封面,引人入勝的介紹一下子抓住了我的眼球,我靜下心來,開始翻閱。令我沒想到的是,這本書的文風(fēng)那么貼合我的胃口,就好像一個赤腳走在遍布荊棘的荒路上的人突然穿上了一雙舒服的鞋子,那種感覺是無法表達出來的,只能用心去體會。
書里的文字,就像一件件華美的羽衣,不僅僅語言優(yōu)美,韻味悠長,還經(jīng)得起細(xì)細(xì)的推敲。它給我一種遠(yuǎn)離人間,像是在另一個世界的感覺。清新脫俗,華麗精致,既不庸俗,也不拖拉。這才是我一向想要閱讀的作品啊!
書里的主人公韓子奇癡迷于玉,促使了他與梁君璧的婚姻,可是那是逆境中的自然結(jié)合,沒有感情??墒窃诤M饬骼耸曛米屗c梁冰玉惺惺相惜,產(chǎn)生感情,最終生得一女,新月。而她,又是另一個蕩氣回腸的故事了。她始終逃脫不了命運的安排,和自我相愛的人陰陽相隔,僅有一首《梁祝》永永遠(yuǎn)遠(yuǎn)的陪著楚雁潮,陪著他寂寞的心……
這是一個杯具,卻充滿著力量。也許是我還小,對于這本書的真正含義我理解得并不透徹,可是我無法否認(rèn)對它的喜愛,它所表達的情感遠(yuǎn)遠(yuǎn)超出了文字本身,它的身上有著濃濃的民族氣息,它的身上烙著鮮明的時代的印記,成為了一個民族,乃至一個時代的記憶。
我用了四天的休息時間將它看完,才發(fā)覺自我已深深陷入了霍達用文字編織的世界里。那個似真似幻,欲語淚先流的世界,成為了我心中永遠(yuǎn)的神圣。直至此刻,那婉轉(zhuǎn)千回的故事仍似歷歷在目,只要腦中一想起它,各種刻骨銘心的感情杯具便會蜂擁而至,要思考好久才能回味過來,心中早已不復(fù)平靜。
指尖磨砂著精致的封面,我的嘴角卻勾起了笑容,經(jīng)典便是經(jīng)典,只可永遠(yuǎn)在心中珍藏。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篇2
這是一本講述一個穆斯林家庭三代人的命運沉浮的故事。在不同時代下有著不同的內(nèi)容,卻又交錯相關(guān),最后衍變成一場悲劇,最終郁郁而終。令人抽象地體會到命運的多舛以及愛的深沉。
全文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以幼年的韓子奇如何在機緣巧合下入住了北京一戶普通的穆斯林家庭后想當(dāng)時的主人家學(xué)習(xí)琢玉的技術(shù),歷經(jīng)磨難之后成就一番大業(yè),但因時代背景以及命運的捉弄下使得家業(yè)不復(fù)存在,以及韓子奇與師傅兩個女兒的情感糾紛為主線。
第二部分則以韓子奇的女兒韓新月為主人公,講述韓子奇一家在經(jīng)歷“七七盧溝橋”事變后以及一系列政治上的動蕩后幸存下來,生活逐漸步入正規(guī),但又因上代人的恩怨情仇以及韓新月有先天性心臟病最終衍變?yōu)橐粓霰瘎?。令人感概“命運”與“情”這兩個詞。
這是一本將“愛”這個抽象的概念表達的如此真實的書。有韓子奇與他師傅的大女兒“梁君璧”相互支撐的愛情。有韓子奇與師傅的小女兒梁冰玉在身處異鄉(xiāng)且生命受到威脅下相互依靠的“禁斷之戀”。也有三代人韓天星與其原本廠友—一個樸實的女孩容桂芳,因他的母親梁君璧看不起容桂芳的家世,用離間計將兩個相愛的人因誤會而“咫尺天涯”的沒有結(jié)果的愛情。以及韓新月與其老師楚雁潮的師生之戀,但因回族的規(guī)矩以及韓新月的先天性心臟病從而變成一段凄美而悲壯的愛情。無一不使人感概萬分。并不像一些小說的圓滿結(jié)局,而是以悲劇結(jié)尾,使情的理解更為深刻且難忘。
當(dāng)韓新月臥病在床,得知自己的病已不是現(xiàn)代醫(yī)學(xué)可以力所能及的時候,她請求楚雁潮放棄自己,任自己自生自滅時,楚雁潮憤怒了,他向新月訴說:“愛是什么?愛就是火,火總是光明的,不管那熊熊燃燒的是煤炭還是木材,是大樹還是小草,只要是火,就閃耀著同樣的光輝!愛就是愛,它是人類自發(fā)的美好情感,我因為你才愛你,此外沒有任何目的,不要用’自我犧牲’這樣的詞來貶低我,我們雙方都不是祭壇上的羔羊,我們付出了愛,也得到了愛,愛得越深,愛得強烈,愛得長久,這就是一切!”如此感人肺腑的一段話令多少讀到這的人潸然淚下。
愛得濃郁,愛得深沉,此情此景,也不枉此書的好評如潮。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篇3
一本好書真的可以讓人忘記還書。最近,我剛剛看完穆斯林的葬禮,看到最后的眼淚在流淌。穆斯林是一種感動和遺憾。穆斯林第一次讓我有了再讀一本書的欲望。我不是穆斯林,但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我不擅長評價它,但我敢說它絕對值得一讀。這是作者寫的一本書。當(dāng)我讀到它的時候,我仿佛真的進入了另一個世界,聽不到周圍的任何聲音。在我面前,書中的聲音在人們的耳朵里,書中的聲音充滿了喜悅、憤怒和悲傷。這就好像我走進了一部大電影,完全忘記了自己的存在。
看著這些浮躁的文字,翻看這些獲獎的杰作,我感到神清氣爽。穆氏的維吾爾族文學(xué)以優(yōu)美流暢的文字描寫風(fēng)景,更不時地給人以詩情畫意。作者對人物語言、行為和心理活動的細(xì)膩描寫,深深打動了我的心,尤其是少數(shù)民族與漢族之間微妙的關(guān)系。
霍達是一位偉大的作家。她能忠實地運用唐詩宋詞和成語。讀她的小說不僅是一種享受,而且是很多知識。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篇4
當(dāng)我第一眼看到這本書的題目時,我就深知這不是本普通的小說,讀完后,我有了更加深刻的感觸!
這本書講述了回族玉器家族兩代人坎坷的命運。事業(yè)的興衰榮辱、理想與現(xiàn)實的落差造就了不同的人和不同的命運。
小說開頭韓子奇在北京相識了梁家四口,并因摔壞玉器無力償還,跟梁玉清做學(xué)徒。古時有“手藝傳男不傳女”的規(guī)矩。但梁家只有兩女:長女君璧、次女冰玉,所以,梁家不得不把獨活傳給了韓子奇,師徒倆為了奇珍齋的名譽接手了琢鄭和寶船的活,梁玉清由于琢壞寶船,急火攻心,死了。后來韓子奇接手奇珍齋并娶了長女君璧,生下兒子天星。為了逃避戰(zhàn)亂,韓子奇決定帶著心愛的玉器逃往英國,但其妻君璧思想保守,不愿隨行。冰玉在大學(xué)期間受感情創(chuàng)傷,不愿留在國內(nèi),便隨韓子奇一同去了英國。在英國期間,他們相愛了,生下了新月。幾年后,他們回到家,冰玉遭到君璧排擠,不得不留下女兒走了。后來,新月因心臟病而離世。當(dāng)冰玉再回來時,這個家早已物是人非。
起初,我不理解為什么冰玉搶了姐姐的丈夫還帶著女兒理直氣壯地回來。后來我明白那是有文化的新青年對愛情的“獨到見解”。冰玉為了自己的愛情做出了大膽的決定,那是她對自由的追求、對愛情的追求、對生活的追求!中國舊時期有太多的人因為門戶之見,父母之命而錯過了自己的愛情。冰玉雖不甘如此,曾大膽的追求自己的幸福,但她的付出卻也沒有得到回報。新月也是一樣,她是一個多么優(yōu)秀、多么純潔善良的新時期有思想、有抱負(fù)的人。她為了考北大,只報一個志愿,不給自己留退路!她,也是一個為了夢想而堅持不懈努力的人。她和她的老師楚雁潮也有過似懂非懂的愛情。但命運沒有給她愛的機會:新月因為心臟病過早的離開人世。最終,這兩位有知識有見解的人也沒有得到應(yīng)屬于她們的幸福。
玉象征著財富、地位、華貴;
月象征著純潔、美麗、婉約。
月忘不了玉的傳奇,玉忘不了月的凄清。
這是穆斯林華美圣潔的詩篇,這也是穆斯林美的靈魂。玉碎月冷,這凄美的故事有著詩一樣的結(jié)局:暮色悄悄降臨了,這墓地,婆娑樹影漸漸和大地融合在一起,滿目雄渾的黛色,滿園溫馨的清香。西南天際,一彎新月出來了,虛虛的、淡淡的,朦朦朧朧,若有若無......淡淡的月光下,幽幽的樹影旁響起了輕柔徐緩的小提琴聲,如泣如訴,如夢如煙。琴弓親吻著琴弦,訴說著一個流傳在世界的東方,家喻戶曉的故事《梁山伯與祝英臺》。天上新月朦朧,地上琴聲縹緲,這是否是在向人們訴說:新月象征著一個新的未來、新的希望?
《穆斯林的葬禮》讀書筆記篇5
用了一個禮拜的時間讀完了《穆斯林的葬禮》,合上這厚簿子的時候,竟仿佛沉溺在了老ROSE講起泰坦尼克號時候閃著淚光的深邃眼眸里,心情也濕漉漉的,像最近江南的梅雨季節(jié)里久久不能晾干的衣服。那個穆斯林家族六十年的興衰起落、幾代人的身世浮沉以及那顛沛流離曲折復(fù)雜的情感,始終在我腦際徘徊。
回家路上,車水馬龍,塵埃飛舞,可最終還是悠悠落地,突然讓我明白了什么是塵埃落定,終歸于黃土一捊。想起小說里的情節(jié),宛如紅樓夢里透露的禪機,生不帶來死不帶去,一切不過過眼煙云,只是紅塵走一遭。
我跟著筆者游過了玉的長河,游過了半世紀(jì)的歷史海洋,游過了穆斯林信仰的圣地。我隨著筆者嘆過了月的圓缺,嘆過了兵荒馬亂的年代,嘆過了這家?guī)状说谋瘹g離合。穆斯林的葬禮,這是一個家族的葬禮,一個從清貧到富貴又回到清貧的輪回。
韓子奇一生系玉,惜玉如命,最終玉盡人亡。韓新月一生如月,純凈美好,最終月落無聲。
筆者筆觸細(xì)膩、筆鋒委婉,宛如一位兩鬢蒼白的老人講述了一個家族的興衰和兩代人互相糾葛的情感。以玉和月的篇章交錯地展現(xiàn)了在同一地點的兩代人,最終又以韓新月的身世將玉和月匯到了一起,進入尾聲。最動人之處莫過于幾段不同形態(tài)卻都以悲劇告終的感情。墨香四溢,悲從中來。
有韓子奇與梁冰玉之間義無反顧卻有悖倫理的愛情,有梁君璧對丈夫深沉的隱忍的感情,還有韓新月與楚雁潮之間剛開花就被生命無情帶走的愛情。
“好吧,我們不再一起漫游,消磨這幽深的夜晚,盡管這顆心仍舊迷戀,盡管月光還那么燦爛……”這是書中嚴(yán)教授彌留之際,讓最愛的學(xué)生楚雁潮為他和老伴念的拜倫的詩。
而當(dāng)我看到新月離世前對楚雁潮的期盼時,當(dāng)我看到新月離世后楚雁潮在墓旁拉琴時,我覺得這幾句詩也應(yīng)該念給他們聽的。
從此生死兩茫茫,鬢如雪,念成傷,何處話凄涼。
我們不再一起漫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