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寫《擺渡人》讀書筆記
認真讀完一本擺渡人后,大家一定都收獲不少,寫一份讀書筆記,記錄收獲與付出吧。你想知道讀書筆記怎么寫嗎?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脑趺磳憽稊[渡人》讀書筆記5篇,以供大家參考!
怎么寫《擺渡人》讀書筆記篇1
當生命都逝去之后,生前的一切酸甜苦辣就都沒有任何意義了。當然這不是因為我對生命悲觀,相反的,某種程度上來說,讀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靈魂超脫。這是一個關于愛與選擇的故事,也是一個15歲小女孩的成長與救贖之路。
當你足夠愛一個人,你就會變成他(她)。我一直很相信這個道理,但讀完這本書之后,我在心中又默默為這件事情加了一個時限——永遠。
在踏上尋找父親的那列火車前,迪倫的生活孤獨而混亂:母親的瑣碎嘮叨、好友凱蒂的突然轉學,一幫只會冷嘲熱諷的同學,冷漠的老師以及腦海中一閃而過的荒誕夢境……她就像被悶在罐頭里的一尾魚,看不到任何希望,壓抑窒息到無法呼吸。
她開始想念父親,想念自己成長道路上缺失的那份溫暖與陪伴,這感覺比任何時候都更加強烈。對這個單親家庭女孩來說,父親的存在是她人生中渺茫的一線希望,她渴望改變,并且堅信人生的每個瞬間都要由自己去創(chuàng)造,所以她懷著既激動又忐忑不安的心情出發(fā)。無論等待自己的將會是什么,她都愿意去嘗試和尋找。
如果人生被抹成一片灰暗,為什么不能自己給它涂上生動的色彩?
不幸的是,列車出了意外,她的世界從此沉入一片黑暗和死寂。而她那不斷尋找的靈魂,也被迫飄離了自己在車禍中變得支離破碎的身體,走向漫無邊際的荒原。
每個靈魂都需經歷一片荒原才能達到彼岸,上帝為了幫助孤苦無依的靈魂找到回家的路,便為每個靈魂安排了一個擺渡人,陪伴他們一起走過這段艱難的路途。每個行走在荒原中的人們,都將天堂視為自己靈魂的終點站,他們拼盡全力地向著自己的理想與幸福奔跑,卻常常忽略了沿途的風景。
對迪倫和無數孤苦無依的靈魂而言,荒原的風景如同一面鏡子,折射出他們內心的景象。你哭泣,世界便因你狂風大作,陰雨密布;你歡笑,身邊就是燦爛暖陽,靜謐湖水。你用什么樣的心情去看待荒原,荒原便會回報給你加倍的體驗。
在那里,迪倫遇見了男孩崔斯坦,她的靈魂擺渡人。他的笑容令人內心寧靜,他的孤傲又有些神秘莫測。最重要的是,他讓迪倫年輕的生命中第一次有了渴望許久的安全感:無論發(fā)生什么,他都會陪伴在她的身邊,不離不棄。
他們一起躲避惡魔的利爪,艱難地攜手走過泥濘的沼澤地,渡過危險的湖區(qū),在安全屋里烤火休息。她的靈魂不同于所有他曾經保護過的靈魂,即使自己身處險境,依然對世界和他人充滿好奇,富有同情心,還有只屬于少女的嬌羞與悸動。
兩人在荒原中相伴行走的故事是整本書中最溫暖的一段:他們從彼此陌生走向相知相戀,像一對兒真正的小情侶一樣聊天,心動,爭吵,擁抱……這一切在危險的荒原之中顯得那樣彌足珍貴,仿若時光靜止,所有的情愫都凝固在美好的瞬間。
再遠的旅程,終需有一別。兩株剛剛萌發(fā)的愛情幼苗,被一塊看不見的帷幕隔在了冰冷的兩個世界。
迪倫終于來到了天堂,傳說中世界上最美麗的地方。然而對她來說,失去了愛人的陪伴,天堂不過是座散發(fā)虛幻光芒的荒涼城堡。她注定要為愛尋找,以前是父親,現(xiàn)在是崔斯坦。她想念他的陪伴,為了找到他,她愿意付出生命與靈魂的雙重代價,即使等待著她的,是跌入黑暗的煉獄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崔斯坦呢?表面上看,他依然是那個溫和、單純、忠誠、盡職的靈魂擺渡人,可他的心卻早已追隨迪倫而去。愛情的滋生是他始料未及的意外,令他充滿矛盾與自責。盡管這份感情讓他心動不已,但他沒有勇氣走出荒野,更不敢越界踏入天堂一步,他只能將對愛的渴望強壓心底,把所有與她有關的美好往事都封存于記憶之中,繼續(xù)自己漫長的擺渡人生。
但,他忽略了愛情的力量。他不知道自己愛上的女孩是多么勇敢又多么倔強,不知道在愛的陪伴下,即使是黑暗無邊的荒原,也可以煥發(fā)蓬勃的生機。
迪倫的靈魂雖然離開了身體,卻依然鮮活純真。她不會對人們視為天堂的世界趨之若鶩,相反,她聽從自己內心的聲音:再華美的生活,也抵不過崔斯坦一個溫暖的微笑。沒有愛情的人生,不過是一座孤獨的荒島,有他的地方才是天堂。
于是,她懷著對愛的信仰再度出發(fā),推開天堂之門,尋找自己的靈魂伴侶。
故事發(fā)展到這里,崔斯坦和迪倫的身份已經發(fā)生了奇妙的轉換。崔斯坦曾經帶領迪倫穿越荒原,抵達人們心中向往的美麗天堂。而這個女孩卻執(zhí)意放棄輕松的生活,重回險象環(huán)生的荒原,只是為了找到他,成為他的擺渡人和他廝守終生。
他們之中到底誰才是真正的擺渡人?究竟是循規(guī)蹈矩一成不變的崔斯坦?還是古靈精怪、永遠充滿奇思妙想的迪倫?她的每一個念頭聽起來都那么瘋狂,卻卻莫名地吸引著他—如果他們之間的分離與懷念注定要永無止境,如果15歲的迪倫都可以為愛勇敢放棄手中的一切,那么他又有什么理由不陪著她,和她一起經歷涅槃后的浴火重生?
迪倫的變化令人欣喜,初到荒原的她也曾經是需要被保護的弱者,和普通人一樣,在得知自己的死亡真相時悲傷不已,在面對惡魔的攻擊時恐懼無力。是愛情的力量讓她迅速成長,從對生死一無所知到利用自己的勇氣和智慧逃離天堂,戰(zhàn)勝惡魔,最終清除所有橫亙在他們之間有形或無形的羈絆。她用愛的堅持,為自己推開了一扇幸福之門,也將崔斯坦引渡到一個嶄新的世界。愛是不應該被被動對待的,追尋幸福的最誘人之處就是追尋的過程。因為它應該是不經意間的火花,是看不見的幸福終點。迪倫看似到了生命終點也沒找到的東西,竟然就在她離開人世的一瞬間出現(xiàn)了。雖然這是作者很巧妙的夸張描寫手法,但是其中的含義卻是躍然紙上的。如果每個人都認為等待就會得到幸福,安靜走路轉角就會遇上愛,那么也就不可能有轟轟烈烈和刻骨銘心了,所有的`愛都只是為了愛而愛了,那多可悲。
電影《肖申克的救贖》中所說:“怯懦囚禁人的靈魂,希望令你感受自由。強者自救,圣者渡人?!?/p>
而迪倫用生命與靈魂的不懈追尋告訴我們:禁錮我們的從來都不是有形的枷鎖或隔門,而是來自我們心底的怯懦、對未知世界的恐懼與擔憂。你的信念決定自己的人生,只有無所畏懼的自由靈魂,才能抵達甚至改變美好的彼岸。真正的救贖,來自心靈的自我成長與非凡勇氣。
克萊兒的文筆細膩,唯美,頗具張力,讀來不忍釋卷。她用充滿畫面感的文字,將連接天堂和人間的荒原景象刻畫得入木三分,故事驚心動魄,情感真摯動人,讓一個虛構的愛情故事飽含真實的人生況味和隱喻。當我們必須直面生存和死亡、靈魂的毀滅與愛情的永生之艱難選擇時,你將如何邁出自己的腳步,才會讓自己的人生沒有后悔?
整本書的基調是有些憂郁、迷茫,故事貫穿著撲朔迷離,到處是生死未知。但這毫不妨礙閱讀,反而有一種其他書中所不具備的真實存在感。也許在蘇格蘭的陰郁天空下,這樣的故事反而最能讓人感動吧。我總覺得不同氣候條件下,人群的性格也是差異明顯的。雖然作者對場景和平實生活著墨不多,但是從迪倫的性格中,我看到了獨立、堅定和雷厲風行。一個好故事不僅是一段想象力之旅,也像是一次生活體驗,讓人在其中可以自由徜徉,充分想象。當然,這本書帶給我的驚喜和感動時刻都在增加。合上書本后腦海中仍有不時閃現(xiàn)的各種人物。有魅力的文字是有靈魂的,但也是樸實、深刻的,它能讓一個故事變成能賦予想象力以生命的載體,能讓人無論經歷多少起伏,看到多少冷暖,都能在喧囂落幕、曲終人散時心中浮現(xiàn)感動。
怎么寫《擺渡人》讀書筆記篇2
《擺渡人》這本書是我的一個高中同學推薦給我的,是英國女作家克萊爾·麥克福爾的代表作。它的體裁是小說,情節(jié)并不復雜,全文通俗易懂。
豆瓣上的評價褒貶不一,有人說挺好看,也有人說被商家冠冕堂皇的宣傳語給騙了,所以我的看法也不能代表全部。至于是否想讀這本書,是否能真正的從這本書中學到東西,還得看自己的喜好。
說起這本書,自然就要介紹一下基本內容:
女孩迪倫15歲的世界一片狼籍,和母親總是無話可說,在學校受同學欺負。有一天,她想著去看他的生父,然而途中火車在穿過一個隧道的時候出了事故,死去后的她是一個靈魂,并來到了一片荒原(當時她以為她是唯一的幸存者),和早在山坡上等著的擺渡人崔斯坦相遇,一起面對她已經死了的事實。他們蹚泥潭,過山谷,躲食腐者,在安全屋里共度夜晚,聽崔斯坦在幫助迪倫之前擺渡成功或是失敗的故事。這過程中,兩人由最初的互不搭理到彼此產生了情素、相愛、并約定要永遠在一起。但最后當崔斯坦將迪倫送到分界線的時候,兩人卻因擺渡人和靈魂的身份不同而被迫分離。后來,迪倫拼盡全力的回到了荒原終點,經歷種種后找到了崔斯坦,并最終重返現(xiàn)實世界。當迪倫被醫(yī)護人員用擔架抬出火車的時候,在火車隧道口看到了也成功返回人間的崔斯坦,一聲"原來你在這里"為這本書寫下了大結局。
重點人、物介紹:
迪倫:出生于單親家庭,是一個在學校受盡欺凌的優(yōu)等生,有些時候沒有主見,她勇敢并且性格倔強執(zhí)拗。死去后成為一個靈魂,在穿過荒原這一經歷中得到成長,并最終和崔斯坦回到現(xiàn)實世界,收獲幸福。
崔斯坦:按照迪倫的喜好長成的一個擺渡人。他曾幫助無數人擺渡成功,(雖然也有失敗的),他不知道自己從哪里來,自己的真身是什么,只知道擺渡這些靈魂是他與生俱來的使命和責任。后來在與迪倫交往中因愛而成為人,最后他沖破了那些束縛,和迪倫在現(xiàn)實世界中再次相遇......
荒原:準確來說是迪倫想象出的一個空間,它的天氣會隨著迪倫的喜怒哀樂而變化。這里埋伏著危險的食腐者。穿過荒原之后就會到達一個和人間一樣的世界,靈魂們一般在那里等待尚未死去的親人。
食腐者:常出現(xiàn)在晚上或陰冷幽暗的地方,以荒原上的靈魂為食,如果靈魂被這些食腐者拖入地下,那么靈魂也便成為它們的一員。它們厲害,但是沒法傷害擺渡人,沒法進入安全屋。
安全屋:是擺渡人和靈魂的的避難所,每隔一段路程就有一個。
藝術往往來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這本書便映射出了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荒原是我們殘酷而充滿競爭的生活戰(zhàn)場;擺渡人是那些幫助過你的人;食腐者是那些生活中的障礙和麻煩;安全屋是我們渴求的庇護和溫暖。
從簡介來看,這似乎是一部講愛情的小說,其內容也并無新意。但事實上,能讓銷售商這樣吹牛皮的書總有它的價值所在。
豆瓣上的書評各異,我的感悟則想從書腰上的一句話開頭:
如果命運是一條孤獨的河流,誰會是你靈魂的擺渡人?
因為我讀出的,是成長路上他人的守護、幫助和自我支持的重要性。
誠如書上所說,"它位于兩個世界的中間,你必須要穿過它。每個人都要穿過他們自己的荒原。"崔斯坦守護著迪倫,倘若沒有他的幫助,迪倫從來不言放棄,倘若她沒有那一顆一定要到達終點的心,我想她一定不能成功穿過。
人如一葉孤獨的小舟,漂泊在孤獨的命運長河,面對不時出現(xiàn)的大風大浪,一個人難免茫然、無助、勢單力薄。這時,他人的守護、陪伴和指引便顯得那么彌足珍貴。其實生命里每個路口,都有"崔斯坦"在等待。成長的路上,父母和師長是你的引路人,他們?yōu)槟阏樟燎靶械穆?,為你默默付出,給予你無私的幫助;求學在外的路上,朋友就是你的兄弟姐妹,是你的幫手、依靠和同行者;當有一天,我們真正的長大,我們會感謝這些曾在我們生命中出現(xiàn)過的"貴人",是他們教會我們知識、勇敢、珍惜和感激。一個人難免會心灰意冷,心情壓抑,很多時候自己就是自己的萬能藥方,一碗自我鼓勵的雞湯灌下去,一覺醒來,對生活又會充滿了憧憬和希望......對啊,擺渡人固然重要,但最重要的還是你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真正的擺渡人”。正如這本書中也曾提到,崔斯坦幫助過那么多的靈魂擺渡成功,但也總有幾個因為身體虛弱、選擇放棄,而淪為食腐者的口中餐。說起來,自我堅定的信念、不拋棄不放棄的心才是她擺渡成功最重要的因素。
這本書中有幾處細節(jié)讓我很觸動。迪倫重返荒原后,為救老人小孩不顧自己安危把自己當作誘餌拖住食腐者的那段描寫以及一段前后呼應的文字:在迪倫打算去看望她父親的時候,她看著自己的小床,猶豫了很久很久要不要帶上她的玩偶小熊。而當迪倫重返現(xiàn)實世界后的一段心理描寫中,書中這樣寫道:她想,在經歷了這么多事情之后,她再也不是那個會因為被男生欺負而一個人默默哭泣、在離開之前為要不要帶上玩具小熊的那個懦弱的、沒有主見的小姑娘了。相比之前對強大力量和一切未知的恐懼,小女孩迪倫在荒原里經歷了那么多事情之后,真的長大了。
內心是陽光的,即便身處荒原,看到的也會都是美景,堅定內心從不放棄的信念,哪怕前方充滿荊棘,只要堅持,也總能熬過去。勇敢的擺渡人能帶你戰(zhàn)勝惡魔,別人是你的擺渡人,但你更是自己的擺渡人。
怎么寫《擺渡人》讀書筆記篇3
下面是我的個人體會。
一、故事梗概
一位15歲的女孩叫迪倫,坐火車去尋找10年未見的父親,在去的途中發(fā)生了火車事故,她成了遇難者;后,靈魂脫離肉體遇到了在等著她的擺渡人崔斯坦(下文有擺渡人的解釋)。故事就此展開,迪倫在崔斯坦的帶領下,安全穿越荒原,到了荒原與地獄的分界線,崔斯坦的任務完成,而迪倫走過分界線,到了地獄就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可以等待她的親朋好友終有一天的到來。但是,分界線意味著在路上已經互生愛意的兩人要永久的分離,崔斯坦不能跨過分界線,所以勇敢的迪倫為了和崔斯坦在一起,毅然決然的回到荒原,冒著生命危險尋找崔斯坦,最后......[這里不劇透,下文會有結局圖,如果你有興趣看這本小說,又不想知道結局的話,記得跳過結局圖。(快贊我是貼心小棉襖!)]
二、摘錄。
1.什么是“擺渡人”?
“我是擺渡人,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我告訴他們真相,然后把他們送到他們要去的地方?!?/p>
“我用最適合的相貌出現(xiàn)在每個靈魂面前。在遇到下一個靈魂之前,我一直保持這樣的相貌。我不知道自己遇到第一個靈魂之前是什么模樣。如果我真的存在,我的存在也是因為有你們的需要?!?/p>
2.俗套的狗血愛情故事?
看了以上的故事梗概,可能你會覺得是一部愛情小說,但是我整部讀下來,真的沒有覺得他們的愛情落入了俗套,而是很暖心。
首先,迪倫對崔斯坦本來就是有好感的。因為:“每個靈魂的向導都應當看起來沒有一點威脅。你們必須信任我們,跟著我們。所以我們的相貌自然要看起來對你們有吸引力?!?/p>
而崔斯坦已經為很多人擺渡,本是已經麻木了,但是因為迪倫的善良,給予他溫暖以及心靈的撼動,崔斯坦被感化,吸引。
“崔斯坦在她的眼中看到了后悔,內疚——最糟糕的是——還有同情。他心里不禁五味雜陳。一方面,他看到她關心自己的痛苦,為自己感到難過,心里有種莫名的快樂;但同時一股沮喪的心緒也在不斷煩擾著他。她讓他又重新想起了那些他早就無可奈何地接受的事情。很久以來,他第一次為自己的命運默然神傷?!?/p>
“她在很早的時候就已經發(fā)現(xiàn)了事情的真相,然后平靜接受,比很多壽終正寢的人都要成熟很多。”
“她把他當人來對待,在這片荒原上,這可是很稀罕的事情,靈魂們都沉浸在自己消亡的悲傷中,甚至不曾想過他們的向導也是人。”
“她是個值得他保護、值得他關懷的靈魂。他愿意為了這個靈魂獻出自己身體的一部分。”
3.幾個很有意思的點。
第一,下面兩頁紙是迪倫在地獄世界,與一位有很多經驗的老婦人伊萊扎的對話,很有意思,同時也很值得我們思考。
很多時候,我們認為是外界的種種因素束縛了我們,但是其實是我們自己內心不夠勇敢,不夠勇敢去承認自己的不足,不夠勇敢去行動,所以會把責任外推來安慰自己。
第二,這組對話也蠻有意思。
“告訴我你知道的事情吧?!?/p>
“我什么也不知道,但是我聽說過很多事?!?/p>
“有什么區(qū)別嗎?”
“差別在準確度上?!?/p>
結局很暖心,迪倫又回到荒原并且找到了崔斯坦,而且把崔斯坦帶回人間,一起找到了肉體,并且復活成功。
三、總體感受。
這個故事很吸引人,背景題材也很新穎,不是人間,不是地獄、天堂,而是在人間與地獄之間的這塊區(qū)域發(fā)生的事情,聽起來好像有點驚悚,但是其實一點也不,一個從懂事之后就不敢看恐怖片的人,一路看下去都沒覺得有嚇到。
故事里兩人的愛情也很讓人喜愛呢,是種很純真的愛戀呢,而且在故事中,我除了體會了他們之間的小小甜蜜外,更多的是被迪倫的勇敢所感動,她真的很勇敢,勇敢沖破常規(guī),除了勇敢去爭取愛情外,在故事中很多地方都體現(xiàn)了她的勇敢善良,這是需要我學習的地方。
學著勇敢,其實勇敢的嘗試后會發(fā)現(xiàn)并沒有想象中的那么糟糕,很多時候還會收獲意外之喜。
最后,希望我們都可以如迪倫一般勇敢善良,然后找到愿意為你奉獻身體一部分去保護你,愛護你的崔斯坦。
怎么寫《擺渡人》讀書筆記篇4
三個晚上的時間看完了英國作家克萊兒。麥克福爾的小說《擺渡人》,個人覺得小說寫得挺精彩,語言流暢,情景引人入勝。像看一部穿越大片。
第一天晚上看了一些,差點嚇得失眠,說嚇得有點夸張,但的確讓人想到死亡和靈魂,心里不免有點心悸,建議膽子小點的女人別看。呵呵,玩笑啊!
這是一場穿越了生死的愛情故事,單親女孩迪倫在去看望父親的火車上,遇到車禍,當她在恐懼中逃下火車,她以為她是活著的,而她卻是火車唯一死去的人。她逃出黑暗的火車隧道,發(fā)現(xiàn)除了蜿蜒向遠方的鐵軌,就是荒野和山脈。她驚恐,迷茫,無措,不知道該如何是好。這時,她發(fā)現(xiàn)山坡上坐著一個大男孩,無疑讓她心里有了一些依靠。那個男孩帶著她向深山走去,當黑夜將近,危險來臨,潛伏在周圍的魔鬼開始向他們襲擊,男孩保護著迪倫到達了第一個安全屋。迪倫對發(fā)生的事感到疑惑,在談話后,她才知道她已經死了,而現(xiàn)在的她,只是脫離了肉體的靈魂,男孩是引領她的靈魂在無界,安全走過荒原的人。他叫崔斯坦。
迪倫不得不接受這個事實,跟隨她的擺渡人穿越危機四伏的荒原,到達一個個安全屋。
她信任依賴著崔斯坦,在兩個人相互接觸過程中,彼此產生好感。在與魔鬼的搏斗中,兩個人生死與共,情感越來越深。歷經了千辛萬苦,生死相依,崔斯坦終于安全把迪倫送到了她該去的地方。當兩個人來到邊界線,深情擁吻。崔斯坦答應迪倫一起跨越邊界,永遠跟隨她。然而,當迪倫跨過邊界線,發(fā)現(xiàn)崔斯坦并沒有跟過來,他消失不見了。她想返回去,邊界線已經成為一道無形的屏障阻隔了她的來路。她痛不欲生,發(fā)現(xiàn)自己的生命里,再也不能沒有他。
而崔斯坦欺騙了迪倫,他知道他是無法穿越邊界線的,他為了讓迪倫去她該去的地方,欺騙她,答應永遠跟隨她。
迪倫看不到他,他卻能看到邊界線那邊的迪倫痛不欲生的哭喊。但他只能傷心地看著她,然后離開,去接下一個靈魂,護送下一個靈魂穿越荒原。這是他的使命和責任,也是他的命運。
迪倫到了她該去的地方,也是靈魂們生前最想去的地方,但迪倫看到的依然是荒原的景象,象由心生,所以她仍然身處荒原。她在管理人帶到一座房子里,看到很多生死簿,還有崔斯坦引領過的千萬個靈魂的賬薄,每個靈魂都記錄在冊,被勾去的是一些沒有走出荒原的,被魔鬼抓去成為魔鬼的靈魂,還有偷偷想重返荒原回到人間的靈魂。于是迪倫也心生了返回荒原的念頭,但她不知道如何穿越回去。
她找到崔斯坦引領過的一個靈魂,他帶她去見了一個很老見識很廣的女人,她告訴迪倫返回荒原很簡單,隨便一個門,她都可打開重返荒原,但沒有一個靈魂生還。迪倫深愛上崔斯坦,她不想在沒有他的世界里孤獨永生,哪怕她魂飛魄散,她也要找到崔斯坦。她想逆天而行,她要帶崔斯坦返回人間,一生相守。
她打開了返回荒原的門,獨自面對魔鬼們的襲擊追趕,為了愛,這心中固執(zhí)的信念,她變得堅強勇敢,她按原路返回和崔斯坦走過的路,終于看到崔斯坦正保護著另一個女人與魔鬼們搏斗,迪倫因內心的一點嫉妒之心,大聲呼喊崔斯坦,崔斯坦因看到她分神,松開了那個靈魂的手,以至于那個靈魂落入魔鬼們之手,迪倫深感內疚。
兩個相愛的人再次相見,深情擁吻,迪倫要崔斯坦嘗試沖破命運的束縛,跟她返回人間,崔斯坦雖然心有顧慮,但為了愛的人,他愿意去嘗試。
在安全屋,迪倫要求崔斯坦讓她再看看外面那些靈魂們,還有多少在天黑前沒有感到安全屋,崔斯坦拗不過她的好奇心,用魔法讓迪倫可以看到外面其他的擺渡人和靈魂。她看到一個小女孩在擺渡人懷里驚恐萬狀的表情,深表同情,她央求崔斯坦去幫助那個擺渡人,崔斯坦告訴她那是不可能的,一個靈魂只能有一個擺渡人。迪倫不忍心看著小女孩被魔鬼們抓走,趁崔斯坦不注意跑出安全屋,引開魔鬼們對小女孩的糾纏。為保護迪倫,崔斯坦身上多處受傷,他發(fā)現(xiàn)他本可以很快自愈的皮膚,沒有恢復到原來是樣子,而是開始腐爛!
迪倫和崔斯坦終于來到那個火車發(fā)生事故的隧道口,他們忐忑前行,不知道結果會是什么?不知道崔斯坦能不能留在人間。迪倫在車廂里不小心絆倒,無意中松開了崔斯坦的手,當她醒來,發(fā)現(xiàn)有醫(yī)務人員,警察,義工都在忙碌,她被抬出了隧道,但她心里非常痛苦和擔心,她想知道崔斯坦在哪里,她不能沒有他,沒有他的人間也毫無意義,就在她內心無比擔憂痛苦時,她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與其說說崔斯坦是迪倫靈魂的擺渡人,倒不如說迪倫是崔斯坦靈魂的擺渡人,愛是他們相互擺渡的媒介。迪倫的善良,單純,勇敢,引領崔斯坦走向了新生,他在荒原墨守成規(guī),例行著自己的職責和使命,擺渡了無數人,在荒原存在了或許千年之久,他幾近麻木,沒有血肉,只是在不停的工作,因為迪倫,他開始復蘇,情感在心里滋長,讓他擁有了人的情感,生出血肉之軀。而迪倫為了愛情不惜自己的生命,勇敢返回荒原,帶領崔斯坦返回人間!
當我們面對生死存亡,會是什么給我們力量?你能做的到嗎?
我相信人有靈魂,死不可怕,而是死后,你的靈魂也要領受艱難的跋涉,才能到達我們想去的地方。
愛的力量是不可限量的,愛讓膽小懦弱的迪倫變得堅強勇敢,讓沒有血肉的崔斯坦有了血肉之軀,正如書中所言,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為你需要我!
怎么寫《擺渡人》讀書筆記篇5
擺渡人崔斯坦在向15歲的女孩迪倫介紹自己時說,“我是擺渡人,我引導靈魂穿過荒原,保護他們免遭惡魔毒手。我告訴他們真相,然后把他們送到他們要去的地方?!?/p>
擺渡人,這是一本關于愛的書。
15歲女孩迪倫在去看望多年未見的父親的路上,火車發(fā)生事故?!暗蟼?,你不是事故中的唯一幸存者?!薄澳闶俏ㄒ灰粋€沒有逃出來的人?!睘榇?,早早等候在發(fā)生事故附近山坡上的擺渡人崔斯坦帶領她的靈魂穿過荒原,到達一個崔斯坦也沒有去過的地方,靈魂們稱之為“家”。
印象深刻的是關于“荒原”,在人生活的世界到“家”之間,有一段荒原,“荒原,它位于兩個世界的中間,你必須要穿過它。每個人都要穿過他們自己的荒原。在這個地方發(fā)現(xiàn)你已經死去的真相,然后無可奈何地接受?!毙凶咂溟g,食腐者、惡鬼會拼命抓住穿越路上的孤魂。至于荒原是什么樣子,完全由靈魂的心情決定,靈魂心情愉悅,荒原的天氣就艷陽高照,心情很down,天色就會多云而陰沉。“你的身體是你心像的投射。這片荒原也是一樣的。當你從隧道出來的時候,你估摸著這幾離阿伯丁還有一半路——身處高原的某個地方,一個偏僻、多山、荒涼的地方——所以荒原也就成了這個樣子。你不喜歡鍛煉,所以只要一走路,你的心情就糟透了。這個地方反映了你的所思所感。當你生氣的時候,這里就陰云密布,狂風大作……一片漆黑。你的心里越陰郁,夜晚也就越黑暗。”
如果,世界真的是神造的。如果,小說里關于世界維度的布局是真的。誰又能確定,此時此刻,此地此處,不是荒原呢。我們懵懵懂懂地來到這個世界,懵懵懂懂的行走、成長,至于要到哪里去,誰也說不清楚。成長過程中,我們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坎坷、挫折,誰又能確定不是食腐者、惡鬼在作惡呢。一些人夭折、英年早逝,誰知道他們是不是被食腐者、惡鬼拉入了水底呢。我們對世界有不同的看法,悲觀、樂觀,誰又能確定是不是因為我們自己的性格造成的。
如何能順利地、心情愉悅的走過荒原,惟有愛的支撐。所以,靈魂的擺渡者,就是愛。和彼此相愛的人一起,走過寒來暑往,迎接旭日陰云,荒原也沒有那么可怕了,甚至走到世界盡頭,竟會舍不得離開荒原。因為,只有在那里,才能和愛人在一起,才能體味到彼此支撐、彼此眷戀,才能時時刻刻看到對方。在那個所謂“家”的地方,你想要的任何都會有,唯獨沒有愛人,于是你決定重新回到荒原,尋找自己的擺渡人,也就是愛人。
在那個所謂的家的地方,很多人悠然自得地生活在那里。例如,二戰(zhàn)期間被上司槍斃的士兵喬納斯——“我活著的時候總是想買輛車”,于是他在自己的“家鄉(xiāng)”斯圖加特,開車、修車,“現(xiàn)在我可以買得起自己想要的東西了。盡管我覺得不管我對它做什么它都會跑起來,但我還是喜歡假裝這一切跟我有關系。我從荒原穿過來看到它的時候簡直太激動了……”在喬納斯走過荒原的時候,很平淡,十八歲就被槍斃了,他還沒來得及體驗愛情,于是車是他的最愛。我猜想,喬納斯在荒原行走的時候,應該很無聊吧。在荒原上的一生,應該是寡淡的。還有,伊萊扎,那個告訴迪倫關于回去的秘密的、“在這里已經很久”的人,她每天坐在一把老式木搖椅上輕輕搖晃著,等待著,“我知道用不了多久丈夫就能來陪伴我了?!笨墒?,誰知道呢,誰知道她的丈夫在穿越荒原時會不會發(fā)生意外,誰知道她的丈夫在抵達“家”的時候,會不會選擇來見她。她“在這里已經很久了”,也許,上面所說的那些“誰知道”已經發(fā)生了。然而,她就是那么等待著,從來沒有想過要回去找自己的愛人。因為,她怕,她問迪倫的話,就證明了一切——“你寧愿讓自己的靈魂灰飛煙滅都要回去?”
所以,“不是這個地方不讓他們走,而是這些靈魂自己束縛住了自己?!?/p>
迪倫勇敢的邁出了那一步,并最終與崔斯坦重逢在荒原、一起回到了另一個世界。在那個世界,也許沒有“家”美好,卻能和愛人生活在一起,那才是“家”。
讓我們勇敢愛。面對愛,敞開心扉。面對愛,勇敢一些。
怎么寫《擺渡人》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