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慘世界讀書筆記摘抄
讀完悲慘世界作品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為此需要認(rèn)真地寫一寫讀書筆記了。那么我們該怎么去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谋瘧K世界讀書筆記摘抄5篇,以供大家參考!
悲慘世界讀書筆記摘抄篇1
天氣灰蒙,涼風(fēng)習(xí)習(xí)。抓緊大衣的衣扣,凝望天空,些許白發(fā)在額間飛舞。老人寧靜的端坐在公園的長椅上,年輕時的大起大落讓他擁有的常人無法媲比的淡然心境。閉上雙眼,體會著空氣的余溫,任時光從指間劃過,回味著和曾今和愛女柯賽特在一起的美好回憶。然而,當(dāng)他離開柯賽特獨自住在空蕩的第三層小房間時,這位老人忍受著孤獨與寂寞,在長期的抑郁中病重,在生命的彌留之際還不忘將當(dāng)初的發(fā)家之技留下來。在最后柯賽特和馬呂斯幡然悔悟時,老人已病重多時,回天無力,最后含笑而終。這位老人正是《悲慘世界》的主人公冉阿讓,這位命運坎坷的老人,在年少時因不公的審判在獄中多年。在出獄后所幸遇到了仁慈的米里埃主教,在心靈獲得救贖后就一直行善,將主教的仁慈之心融入世人心中。他一直踐行普愛行健精神。
合上這本名著,一股淡淡的憂傷透過書皮滲入肌膚,蔓延在血液里,視線漸漸模糊?;秀敝g,我仿佛看見老人慈祥的笑容,龜裂的皮膚上流動著閃耀的圣芒。拭干淚水,拖著腮,默默的嘆了口氣。人們總說,好人有好報,但冉阿讓的經(jīng)歷著實令人痛心。隨著全文的終畢,老人形象在腦中漸行漸遠(yuǎn),伸出右手向前抓去,似要攥住老人離去的背影。然而這一切只是徒勞,手指沒有觸及除了空氣以外的實質(zhì)物體,幻晃的光影腦海轉(zhuǎn)瞬即逝。
作者雨果借冉阿讓的經(jīng)歷來警醒當(dāng)時蒙昧的法國人,將人性的真善美的演繹的淋漓盡致,同時也將于此對比的虛偽丑陋和人心黑暗的一面暴露無遺。他呼吁人們用和平的方式來解決問題代替性格的偏激。雨果借米里埃主教之口說出的,正義呼喚的不僅僅是報復(fù),而且還有適當(dāng)情況的理解和寬容。同樣,要以一顆真誠的心去對待所有人,要相信他人,這樣你才能得到別人的信任。如果你心懷叵測,那你永遠(yuǎn)都得不到別人的信任,只會受到猜疑、冷落。要勇于奉獻(xiàn),要以幫助人為樂趣,要熱情待人,正因此冉阿讓才從一個底層市民作上了市長。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他對芳町與珂賽特母女的關(guān)愛。為了實現(xiàn)芳町臨死前能見一面自己親生女兒的愿望,他不惜再一次越獄。雖然最后芳町還是沒能實現(xiàn)自己的愿望就死去了,可他卻始終堅持不渝地完成他對芳町——一個毫不相干的死人的諾言……試問茫茫人海又有幾人能做到這一點。
而今,社會中種種慘絕人寰的暴力的事件,角落中充斥的各種不安的因素,人人自危。遇到惡行無人上前制止,老人摔倒無人敢扶,落水兒童無人施救。悲慘世界,真正悲慘的是人心?,F(xiàn)在流行的嫁人就嫁“高帥富”之風(fēng),已形成了整個社會的主風(fēng)向。人們忽視了人格的塑造,片面的追求金錢享受。
這個世界需要的不僅是科技飛躍,更重要的是人心光明的救贖。
悲慘世界讀書筆記摘抄篇2
小時候,我從來不知道什么叫“愛心”,更不會把愛心獻(xiàn)給別人。在朋友們的眼里,我是個從不懂得關(guān)心別人,沒有一點慈善心腸的人。
當(dāng)別人遇到了挫折,默默傷心,我沾沾自喜;當(dāng)別人碰見了災(zāi)難,默默流淚,我幸災(zāi)樂禍??傊?,我的心中一點慈愛的心也沒有。因此,朋友們都漸漸地疏遠(yuǎn)了我,直到最后,我沒有了一個朋友。
我就像一只孤獨的小雁,只能在自己的一片天空中飛翔。面對著朋友的冷淡,我無言相對,只有默默的傷心、哭泣。
不知什么時候,老媽發(fā)現(xiàn)了我,她一下子把我從這個孤獨的角落里拉了出來。記得那天,老媽一到家就神秘的告訴我,她給我?guī)砹艘粋€禮物。我十分的好奇,忙問老媽是什么。老媽從手提包里拿出了一本精致的圖書,我一見,不過是本書嗎,剛才的高興勁兒一下子全沒了。老媽告訴我,這本書的名字叫《悲慘世界》,可不是一本簡單的書,讀了它,能讓我一下子長大。怎么說,我也控制不住自己好奇的心理,還是拿過了書,讀了起來。
以后的幾天里,我一有空,便拿出《悲慘世界》來讀,是那么如饑似渴。我完全被書中的主人公甘阿讓震撼了。他,為了自己的侄子,偷了一塊面包,結(jié)果被判了十九年的苦役。出獄后,為救芳汀母女,他不惜赴湯蹈火。他用自己仁愛的火種點燃了一代又一代。
我完全被這本書陶醉了,以前渾黑的心靈一下子受到了洗滌。我感受到了自己以前的過錯,猛然感覺到了一種犯罪感。以前,在別人遇到挫折,默默傷心時,我不該沾沾自喜;在別人碰見災(zāi)難,默默流淚時,我不該幸災(zāi)樂禍。我猛然發(fā)現(xiàn)了朋友們疏遠(yuǎn)我的原因,那完全是我造成的呀。
從此,我變了,變得樂于助人,變得富有同情心,我完完全全成了另外一個人。
記得那次我在報紙上看到了一山區(qū)有許多失學(xué)兒童,我毫不猶豫地拿出了自己僅有的五十元零花錢,一起寄給了失學(xué)兒童。朋友們一個都不敢相信。但在以后我的好事做得越來越多,他們也不得不信了。他們都說我變了一個人。
如今,我的朋友可多了,先不說普通朋友,就連親密好友就有幾十個。我不再孤獨了,整日生活在朋友們的身邊。
是《悲慘世界》影響了我,是它使我懂得了做人的道理。如今,我會信心十足地告訴老媽:“老媽,女兒已經(jīng)長大了”
悲慘世界讀書筆記摘抄篇3
主人公冉阿讓原是個誠實的工人,一直幫助窮困的姐姐撫養(yǎng)七個可憐的孩子,有年冬天由于找不到工作,為了不讓孩子餓死而偷了一塊面包,被判了五年徒刑,又因不堪忍受獄中之苦四次逃跑,刑期加到十九年。出獄之后,苦役犯的罪名永遠(yuǎn)地附在他身上,他找不到工作,連住宿的地方都沒有。后來他受到一位主教的感化決心棄“惡”從善。他改名換姓埋頭工作,終于成了大富翁,并且當(dāng)上了市長。他樂善好施,興辦福利,救助孤寡,然而執(zhí)法者卻不放過他。他為了不連累無辜的人毅然上法庭承認(rèn)自己的真實姓名,并為救助孤女而再次逃離監(jiān)獄的魔爪。然而當(dāng)局不容他,社會不容他,連他辛辛苦苦帶大的孤女也誤解他。他多次舍己救人,最后卻在孤寂中走向死亡。
這無疑是當(dāng)時黑暗世界的悲慘典型,在當(dāng)時的社會中,人們麻木了,被金錢和權(quán)利沖昏了頭腦。這本書中,冉阿讓的形象在我的面前高大起來,在當(dāng)時的社會是多么巨大,但那時的統(tǒng)治者的行為和本質(zhì),導(dǎo)致了整個法國人民的品質(zhì)低俗,思想的封建。冉阿讓在一位主教的感化下棄惡從善,說明他的本質(zhì)還是善良的,他也是為了救幾個孩子而入獄的,但那無理荒謬的法律使他永遠(yuǎn)帶上了苦役犯的罪名,獄中的鐵門鎖上了他的自由,同時也鎖上了他的良知。那位主教的心胸是何等的寬廣,試問當(dāng)今社會能有幾人像他那樣用慈悲去對待一個苦役犯?他用慈悲融化了鎖住冉阿讓心中的那把鎖。冉阿讓的善良在黑暗的社會面前是蒼白無力的,他自身的改變最終并沒能改變他的命運。他的精神是我所不能比的,他在我面前就是個巨人,他在誤解中死去,卻沒有一句怨言。也許現(xiàn)在再也找不出這樣的人了吧!我同情他,但我更敬佩他,我也憐憫當(dāng)今社會的人們,為了利益可以不惜友情甚至是親情來換取。在公交車上,一位步履蹣跚的老人扶著扶手卻無一人讓坐。為什么呢?膽怯?不好意思?還是根本不當(dāng)一回事?心里想著:別人都不讓,我為什么要讓啊,好不容易坐一會,還要讓她坐?那請大家想想,當(dāng)你白發(fā)蒼蒼的時候,也無一人讓坐,你是什么感受?老人們已經(jīng)為社會奉獻(xiàn)了他們的青春,換了的卻是這個嗎?
冉阿讓的遭遇只是那是社會中眾多窮困人民的一個,時代在變,我們也在變。但我不想看到“悲慘世界”在當(dāng)今社會再度發(fā)生!
悲慘世界讀書筆記摘抄篇4
淺讀《悲慘世界》,我看到了仁慈善良的卞??ㄖ鹘?,令人同情的冉阿讓,被男人花言巧語所欺騙的芳汀。
在那個灰暗的時代,女人是毫無地位和自由可言的。純潔善良的芳汀卷入了一個愛情的游戲,被無情欺騙,為多羅米埃生下孩子,多羅米埃隨即逃跑,留下芳汀和她幼小的孩子。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生活她不得不離開巴黎寄養(yǎng)珂賽特,回鄉(xiāng)謀生。我想她在巴黎一定是一個美麗、令人憐惜的人吧。在女人最美好的年華里,成為一個普通至極的夫人。
禍不單行,她將女兒托付給一對旅館夫妻,在社會的打壓下,德納第夫妻將自己的本性暴露,勒索芳汀的錢,并且對珂賽特并不好。而她在鄉(xiāng)里工作時,被人們發(fā)現(xiàn)她有一個孩子便被迫離職。德納第夫婦得寸進尺謊稱珂賽特身患重病。不停的勒索芳汀,芳汀賣掉明媚的金發(fā),潔白的牙齒,最后淪為一個娼妓。
恰巧社會對這個單親母親偏見極大,給了她莫大的壓力,她還是一個剛接觸社會的年輕女人,在社會的沉重打擊下,她遇見了冉阿讓,他把芳汀從警局救出,送到醫(yī)院,承諾幫助芳汀接回孩子。希望之光終于出現(xiàn)。而冉阿讓這時正處在人生的岔路口,是繼續(xù)當(dāng)市長還是勇敢的承認(rèn)自己曾經(jīng)犯下的罪行,讓他不斷猶豫并且這個問題還影響著芳汀日后的生活。
所以,當(dāng)警察出現(xiàn)在醫(yī)院,本就病入膏肓的芳汀,驚嚇過度,當(dāng)?shù)弥桨⒆尲磳⒈淮?,無法再見到女兒,悲傷之下,命喪黃泉。
若芳汀沒有生下珂賽特,命運是不是會不同。為什么芳汀選擇生下珂賽特?女人在那個水深火熱的灰暗社會,必須保持貞潔。她本是專一善良的人,可終究錯付了人。孩子是無辜的,或許是她對多羅米埃僅存的愛吧,亦或許是她心里最深沉的母愛吧。
悲慘世界讀書筆記摘抄篇5
每個人都有愛。但有的人只愛自己,愛自己所擁有的一切。有的人的愛,卻是給世上所有可憐的人、貧窮的人、值得同情的人、值得尊敬的人的。
他曾經(jīng)是個被人嫌棄鄙夷,兇殘孤獨,心中沒有愛的逃亡者;他曾經(jīng)是一個擁有無數(shù)財產(chǎn)的市長,可他卻把絕大多數(shù)的錢都捐給了慈善機構(gòu)和窮人們的善心人。曾經(jīng)的他是惡魔的化身;而后來的他,就像一頂保護傘,一個正義的化身。
當(dāng)我合上手中的《悲慘世界》,萬千思緒涌上心頭。是什么力量促使一個兇暴的人棄惡從善?是什么力量促使他去對那么多毫無血緣關(guān)系的人,給予無微不至的關(guān)愛呢?我想這個答案很肯定——愛。
冉阿讓,本文的主角,出生在一個貧農(nóng)的家里。他是個苦役犯,在牢里度過了十九年。他仇視法律,不再相信任何人,并要對社會進行報復(fù),性格也變得兇狠而孤僻。然而就在冉阿讓放棄這個社會的時候,寬大為懷的主教伸出慷慨的援助之手,是他重新燃起了冉阿讓心中那快熄滅的希望之火,使他徹底悔悟,從此他棄惡從善,開始新的生活。
當(dāng)他冒著可能被認(rèn)出來的危險救下了被壓在車下的老人時;當(dāng)他公然承認(rèn)自己就是冉阿讓!放棄了一切已得到的地位與榮華,以再一次進那已經(jīng)呆了19年的牢房為代價,救下了那位毫無血緣關(guān)系卻被別人冤枉的人時;當(dāng)他不惜再一次越獄,救出了珂賽特。并用畢生的精力把她當(dāng)作自己女兒一樣細(xì)心地照顧時。我被深深地震撼了。與當(dāng)時黑暗、丑惡的社會現(xiàn)象相對應(yīng)的,竟是一顆如此善良、無私的心;以及那么高尚的道德品質(zhì)。為了使一些陌生人不受到傷害,他竟然一次次地挺而走險,甚至甘愿付出自己的生命。要知道這是要付出多么巨大的勇氣和力量啊!這一切都向我們展示了一個靈魂的高尚!
雖然冉阿讓一次次的被命運捉弄,在那樣一個時代背景下,即使你再高尚、再偉大,在與社會丑惡現(xiàn)象的搏斗中還是顯得有點孤立、單薄,但是,那種偉大的,高尚的靈魂和對整個世界的博愛卻是誰也打不倒的……
悲慘世界讀書筆記摘抄相關(guān)文章: